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未知金庸列「中国二十世纪十大文化偶像」第二之时怎样想,特别是张国荣排第六,梅兰芳、王菲分列第九、第十,他有没有异议。当他知道张国荣在钱学森之上,自己又在钱锺书、老舍和巴金之上,会否有更多的意见?每位被列入十大的人,都会觉得不那么实在。
不论十大电影,十大导演,十大编剧,十大演员,十大劣片,十大艺术家等等,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像今次由新浪网联合内地二十家媒体评选的中国二十世纪十大文化偶像所掀起的激辩与争论,还是罕见的。
问题出在文化偶象是结合了严肃文化与通俗文化方面,又同时有强烈时间效应所出现的偏差。金庸在这些年地位持续提升,使他在公众心目中超过老舍和巴金;张国荣年纪轻轻堕楼死亡所引发的传媒巨浪,引发更强的时间效应。金庸作品是多年前的,借助时间效应的力度,又相对地减少。
影视传媒拥有大量观众,所引发的文化效应,又比严肃文学作品,更容易在观众层面建立知名度。知名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票源,一人一票的选举形式,有时只是一种假民主。
早在笔者初写影评之时,就有前辈跟我说,写影评比写其它文字创作,更易获得知名度,原因正是影视传媒影响当代人较深。
我常听到一些大学生,他们在写论文时,往往也喜欢涉及电影。他们并非在争取知名度,而是电影本身的知名度吸引了他们。
当代的知名度,决定了大众的视线,当你一时间知名度达到顶点,你会有点飘飘然的感觉。当你的知名度急速下跌,不久你就只有靠回忆当年,提醒你四周的人,我曾经是个怎样怎样的人。不论你喜欢或不喜欢,话当年说当初又是个普遍的话题。
知名度是个很微妙的量度尺度。在李白的同一年代,可能有一位李黑写诗比李白更好,问题在于李黑的知名度不及李白,于是李白传颂后世,李黑却从未出现过。
知名度的影响太厉害了,于是大家对于中国二十世纪十大文化偶像,不能不加入去讨论,你不讨论人家也会问你的见解。
你的知名度越高,问你的人越多。大家怎可能加入去给意见,于是争论就像涟漪一样,一圈比一圈大,直到最后静止状态。(陈清伟/香港大公网)
不论十大电影,十大导演,十大编剧,十大演员,十大劣片,十大艺术家等等,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像今次由新浪网联合内地二十家媒体评选的中国二十世纪十大文化偶像所掀起的激辩与争论,还是罕见的。
问题出在文化偶象是结合了严肃文化与通俗文化方面,又同时有强烈时间效应所出现的偏差。金庸在这些年地位持续提升,使他在公众心目中超过老舍和巴金;张国荣年纪轻轻堕楼死亡所引发的传媒巨浪,引发更强的时间效应。金庸作品是多年前的,借助时间效应的力度,又相对地减少。
影视传媒拥有大量观众,所引发的文化效应,又比严肃文学作品,更容易在观众层面建立知名度。知名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票源,一人一票的选举形式,有时只是一种假民主。
早在笔者初写影评之时,就有前辈跟我说,写影评比写其它文字创作,更易获得知名度,原因正是影视传媒影响当代人较深。
我常听到一些大学生,他们在写论文时,往往也喜欢涉及电影。他们并非在争取知名度,而是电影本身的知名度吸引了他们。
当代的知名度,决定了大众的视线,当你一时间知名度达到顶点,你会有点飘飘然的感觉。当你的知名度急速下跌,不久你就只有靠回忆当年,提醒你四周的人,我曾经是个怎样怎样的人。不论你喜欢或不喜欢,话当年说当初又是个普遍的话题。
知名度是个很微妙的量度尺度。在李白的同一年代,可能有一位李黑写诗比李白更好,问题在于李黑的知名度不及李白,于是李白传颂后世,李黑却从未出现过。
知名度的影响太厉害了,于是大家对于中国二十世纪十大文化偶像,不能不加入去讨论,你不讨论人家也会问你的见解。
你的知名度越高,问你的人越多。大家怎可能加入去给意见,于是争论就像涟漪一样,一圈比一圈大,直到最后静止状态。(陈清伟/香港大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