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yInRain
资深人士
- 注册
- 2002-10-09
- 消息
- 996
- 荣誉分数
- 291
- 声望点数
- 223
摘附该案经过:
2002年3月26日下午3时,在山东省烟台招远市贾庄子村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血案:留学美国的女博士赵庆香和拥有双硕士学位的丈夫魏涛在一起回家探亲时,竟然惨死在农民父亲赵玉令的利斧之下。
赵庆香从小生长在山东农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全家人靠种地为生,家境一直不太富裕。幸运的是贫寒的家庭并没有埋没赵庆香。天资聪明的她从上小学到研究生毕业学习成绩就非常出众,几乎门门功课都是第一,还多次在省市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在当地是有名的才女。
1997年两人研究生毕业前夕,赵庆香和魏涛申请赴美国留学,赵庆香首先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可以到包括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学院等三所著名国外院校攻读博士学位。但父亲赵玉令却认为女孩子能读到研究生毕业已经很不错了,家里不仅没有钱供她出国,还等着她早日上班,帮家里解决经济困难问题。
1998年是赵庆香夫妇最困难的一年。赵庆香怀孕初期反应的非常厉害,有一段时间她什么东西都吃不下,还不停地呕吐,身体非常虚弱,应付紧张的学习已经感到吃力。她本来想辞去自己在学习之余兼任的一份工作,但这时父亲赵玉令又写来了一封信,信上赵玉令说:儿子赵庆泉已经二十多岁,该娶媳妇了。他要给儿子盖一处新房,要赵庆香尽快想办法寄钱回来。为了满足父亲的要求,赵庆香不得不一边要应付繁重的学习任务一边还要坚持工作,她怀孕期间每天睡眠的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虽然有满腹的委屈,尽管自己的生活非常的困难,孝顺的赵庆香和魏涛还是从好不容易挣到的钱中拿出1500美元寄回山东老家,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又收到了父亲的来信,说钱不太够,让他们继续筹集。
2002年3月18日,终于盼到了回国的日子,终于可以见到日夜思念的亲人和孩子了。但当他们兴高采烈地踏上回国的班机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等待自己的竟然是一场灭顶之灾。
赵庆香的父母和兄弟,已经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里。这些年,她和丈夫在美国边求学边打工,尽管挣钱非常艰辛,但依旧源源不断地将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寄回家中。看到在自己的帮助下,家里终于住上了新房子,赵庆香总算松了一口气。谁知板凳还没有坐热,还没来得及与父母倾诉离别之苦,父亲赵玉令就再次将钱的话题提了出来。
赵玉令说:“你们回来的正好,我正想在城里买楼房,你们回来了就给办了吧!”“咱家只有三口人,已经有两处房子了,怎么又要买楼?”赵庆香感到非常意外。 “你弟弟已经28岁了,因为从小有癫痫病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对象。前不久,别人给他介绍了一个邻村的姑娘,两人见面后都还比较满意,可是人家提出个条件,必须在城里买楼房。你弟弟能娶上媳妇,我们的心思也就了了。现在就全靠你帮他了,要不他这辈子就要打光棍。”
赵庆香夫妇出国留学这五年时间,赵玉令没少张口要钱,但这次狮子大张口还是让魏涛和赵庆香感到难以应付。赵庆香犹豫了一下告诉父亲:“我们刚刚开始工作,没有什么积蓄,这次又是从加拿大绕道回国,一路上花销不小,现在没有多少钱。我给你们二老带了1000美元,再给弟弟600美元买药治病。如果再买房,花钱少还行,多了就帮不了了。”
作者:meilikeke 回复日期:2008-1-29 19:50:26
女儿的话让赵玉令非常恼火,在他的心目中,自己对女儿提出任何要求,她都不应该拒绝,他气呼呼地说:“为了供你上学,我花了多少钱。我连双皮鞋都没有穿过。如今你有出息了,难道还不该帮家里解决点困难吗?”“我们这次要将孩子接回美国,上托儿所也会增加开销,暂时没有那么大的能力。过一段时间,稍微缓一缓,我们一定给你们捎钱回来。”面对气急败坏的父亲,赵庆香好言相劝。但赵玉令依旧不依不饶。赵玉令不近人情让女婿魏涛无法接受:“您怎能这么说,这几年我们在外面多苦多难你们根本无法想象,以前给你们寄来的钱也都是我们省吃俭用攒下的。”魏涛的话赵玉令很不爱听,断定一向懂事听话的女儿不肯出钱,肯定是女婿的意见,因此突然对这个城里女婿产生了强烈的仇恨。
赵庆香夫妇回家之后,关于买楼的“谈判”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因为夫妻俩始终没有答应这个超出承受能力的要求,赵玉令的脾气越来越大,不仅对女婿没有好脸色,连五年没有相见的女儿在他眼中也越来越不顺眼。26日,魏涛和赵庆香打电话预订火车票,准备返回天津。赵玉令眼看女儿女婿就要摆脱自己的掌握,决定再做最后一次努力。午饭后他让妻子徐桂欣再去和女儿谈谈钱的事,最好能在临走前把买楼的钱留下,自己则回书房睡午觉。徐桂欣见女儿进了厕所,就尾随着跟了过去,不停地对女儿唠叨,劝她掏钱。面对母亲的逼问,赵庆香流着泪说:“我们在美国真的很不容易,你就别再逼我了。”与女儿分手之后,徐桂欣回到房间,向赵玉令汇报结果:女儿还是不想出钱。赵玉令彻底失望了:“这个女儿算是白养了!我惟一的儿子娶不上老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活不好,你们也别想好好地活。”在他的脑海里,杀死女儿、女婿的念头一下子膨胀起来。下午3点多钟,赵玉令到院里拿了一把斧头,然后,直奔女儿、女婿午休的房间。魏涛和赵庆香毫不设防地并肩躺在炕上,睡得很香,赵玉令毫不犹豫地挥起斧头,朝着睡在外面的魏涛的脑门处狠狠砸下,顿时鲜血四溅。赵庆香仍在酣睡中。赵玉令跳上炕,又对着女儿头部猛砸起来……
这个父亲犯罪以后,这家人还和可怜的孤儿——女儿的儿子争遗产。
===========================================================================================================
http://emuch.net/html/200701/381293.html
作者: yalefield 发布日期: 2007-01-01
我的朋友"博士"夫妇惨死真相
2002年9月20日
我和赵是大学4年的同窗。赵的大学是在节俭中度过的。由于家里有限的经济条件,她学习十分刻苦,每年都能争取到奖学金,同时还申请一部份助学金。
二年级以后,她还靠做家教挣些零花钱,以便尽量少向家里要钱。
四年级时,她和我们同年级的同学魏斌相爱了,两人一起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并一起顺利的完成了学业。
毕业后,他们举行了婚礼,婚礼的一切费用都是魏的父母承担的。之后,两人又一起申请赴美留学。
由于赵的成绩较优秀,她首先拿到了奖学金。她的婆婆为了培养儿媳赴美深造,主动拿出2万2千元支付儿媳的培养费,并为她准备好行装。
出国后半年,赵又回国和丈夫一起签出来。转年,他们意外的有了孩子,惊喜之中搀杂了焦虑。由于魏换了专业转学了计算机,他们还要自己承担学费。只靠赵一份奖学金是远远不够的。魏要在每天课后去餐馆打工。辛辛苦苦,终于熬到将孩子生下来,可怜庆香连月子都没做满就回到实验室继续工作,孩子只好托付邻居照看。
当儿子50天时,无奈的庆香夫妇由于经济上的节拘,只好忍痛将年幼的婴儿送回国。之后,每当我们通电话时,庆香都语不成声的向我诉说她对孩子的思念。好容易毕业了,他们两人都在本系拿到了硕士学位,庆香也幸运的找到了工作,搬到了东海岸。这样我们就离的更近了。事后,我才知道连他们搬家的钱也是向我们的另一个同学借的。
转眼大半年过去了,由于美国经济的一再滑坡,魏斌一直没能找到工作。就在他的实习身份即将到期之时,一个很小的计算机公司雇用了他,年薪虽然不高,也已经让他们很开心了。唯一的问题是魏斌的公司离家有两小时的车程,每天他都要花4小时往返。我曾建议庆香换工作,两人好离的近一些,但他们考虑再三还是觉得庆香工作还不满一年,就这样跳槽了有些不尽人情。我当时还笑他们傻,在美国谁不为自己方便着想,谁会为公司或老板牺牲呢。
终于有一天,庆香打电话兴奋的告诉我他们的工作签证批下来了,他们就要回国把三岁多的儿子接回来了。她以前曾告诉我由于他们的经济条件不好,婆婆在这三年中从没向他们要过孩子的抚养费。她很不过意。我问她,孩子的外公外婆来看过孩子没有,她说没有,但他们会带孩子回去看他们,他们一定会很高兴很高兴。
临起飞前,她又从机场打电话给我,她声音里的快乐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飞走了,我以为他们会和平常的人一样高高兴兴的走,再高高兴兴的和儿子一起回来,我们还可以象往常一样打电话,聊天,谈孩子。可怎知这一别竟成永别。
我至今仍很难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老天为什么对他们如此的不公。他们还太年轻啊,他们才刚刚苦尽甘来,生活对于他们才刚是个开始啊,他们年幼的的儿子还没能和自己的父母一起玩,甚至还不了解他的父母是多么的爱他呢。悲剧发生之后,从魏斌母亲那得知,这一对可怜的夫妻只和儿子团聚了4天就匆匆赶回山东老家去看望庆香父母。原本计划带孩子一起回去,但临上火车之前孩子不肯,在获得庆香父母的同意后才临时改变计划,将孩子留在了爷爷奶奶家。谁知这样竟救了孩子一命。这恐怕是天意吧。谁又知道那个凶残的外祖父不会对这个他根本就不在乎的外孙下毒手呢?
早在他们夫妇还在学校读书时,他们就开始向庆香的父母寄钱。
很快,她父母就在当地自己的旧舍旁盖了一个新的院子。之后不光是她父母,连她的亲戚们都开始不断的向他们要钱。这次回国,赵玉令再次提出,想在县城里买个洋楼。魏斌夫妇表示家里只有他们三口人,已经有两个院子的房子了,再买洋楼未免有些奢侈,再者,他们这次要将孩子接回美国,上托儿所也会增加开销,暂时他们没有能力支付这样一个大房子。他们的拒绝惹怒了赵玉令,他趁他们夫妻二人午睡时,残忍的下了毒手。
据了解,庆香的遗体惨不忍赌,连整容都无法进行。请问,这样的父亲还有一点点天理良知吗?还有人性吗?难道还值得任何人去同情,去为他感叹吗?他自以为自己的女儿在美国腰缠万贯,又何知他们奋斗至今每一步的艰辛啊。
他们还是在学校时,我曾去看他们,他们生活的节俭是很多国内人士所无法想象的。即便他们工作之后,3万,6万的年薪又算的了什么,除去三分之一的税,1千多美金一月的房租,还有汽油费,汽车保险,拿到手的也就只剩点零花钱了。但凡对美国生活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在美留学生不容易呀,生活的压力与艰辛都是很多国内人士没有体验过的。
仅仅是为了这样一笔钱,他们没能力支付就残遭毒手,这和遭抢劫又有什么区别?
在赵玉令的供词中,当审判员问他为什么杀人,他说,儿女养大了,满足不了我的要求,留着也没用。难道就因为他赋予了女儿生命,他就有权力在剥夺它吗?何等的愚昧无知,又何等的冷酷!女儿在他的眼里只是一棵摇钱树,摇不下来钱了就被砍掉。人性的沦丧到何等的地步!对金钱的欲望和对儿子重女儿轻的观念使得原本完整的令街坊邻里羡慕的家庭就这样的破碎了,也使得另一个无辜的家庭破碎了。
当听到电话中魏伯母痛心的悲泣声时,我的心被更深的刺痛了。可怜啊,白发人送黑发人。
在法院的审理之中,赵玉令的兄弟和儿子还向法院提出,死者夫妇的财产还应分给她母亲一部份。此时此刻,他们竟然还再打一个苦名的孤儿唯一一点生活费的主意。请问,不仅仅是凶手本人,他周围的人还有一点点人性没有!我曾听庆香讲过,因为她是女孩,她从小到大是奶奶带大的。我看她的父母也只是把培养她作为一笔投资吧。有很多的人一直在大谈特谈孝道和仁义道德,可面对这样狠心的父母,又有什么仁义道德可讲?
作为他们夫妇生前的好友,我为他们的遭遇而不平。我为就此失去他们而无比悲痛。我请那些不了解他们的人不要再对他们妄加评论。你们这样种种不公也不属实的评论只会对死者和死者的亲友带来更多的伤害。他们所要承受的已经太多太多了。请还他们一些安宁吧。也请为那个可怜的孤儿留一片友善的天空吧。
在这里我要问对此事报道的原文记者:你报道的事实根据何在?既然如你文章所说凶手拒绝谈论此事,那所有其他信息从何而来?连我这样和他们熟识的朋友都不知道他们年薪到底多少,你又从何处得来如此数字?受害人已死,你仅从一面之辞,就作如此扭曲事实的报道,你们记者最应该具备的实事求是的职业道德还存在吗?
还有那些对国外生活不了解的人,不要以为这里真的遍地是黄金。许多国内人要比我们生活奢侈的多。也不要仅以此事而大肆渲染。真的是我们出了国的人就会忘本,“西化”,丧失良知吗?我认为恰恰相反,正因为我们出来了,才更加爱国,爱自己的父母,更加热爱生命,尊重生命。
我曾听过这样一件事,我的一个朋友回国探亲,在出去旅游的路上看到一起车祸,一个农民被一辆车撞死了。当时导游就说,这人还挺运气的,还是被丰田车撞的呢。这样的话何以出自人口?!
在庆香夫妇遇难后,我们同学也曾电话联系山东烟台的新闻媒体,可得到的答复是:
你们在国外的人太大惊小怪,我们这天天有人死,这算什么。我们难道不应该为国人善心的溟灭而悲哀吗? 还是那句话,人已去了,让他们安息吧,不要在打扰他们了。只希望他们在天堂里能快乐的在一起,再不用为生活所辛劳,他们的灵魂再也不会和他们的骨肉分离。 我亲爱的朋友,我永远为你们祈祷!
↓↓
↓↓
【转文】
从留美女博士被农民父亲杀死及亲身经历,看农村嫁女心理
2002年3月26日下午3时,在山东省烟台招远市贾庄子村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血案:留学美国的女博士赵庆香和拥有双硕士学位的丈夫魏涛在一起回家探亲时,竟然惨死在农民父亲赵玉令的利斧之下。
无论有多少细节,主要原因就是一个:因为女儿无法给家里足够的钱在城里买第三处房产。
这案子是北方山东的,我在南方,女友是农村的,对农村家庭的嫁女心理也有所了解。我想,可能这种心理是不分南北的,程度不同而已。发个帖子让大家了解一下。
我工作四年了,收入还可以,父母都有退休金,不用我负担,没兄弟姐妹。我女友学的是金融专业,去年毕业,工作一年,也是学业成绩很好,她家里有三儿子,两女儿,总共五个,我女友排行第二。同时她孝顺,很向她家里。为什么说向她家里呢,因为她总是和我划分得很清楚,总是希望能给她家里多拿到一些利益。本来她家在农村比较穷,多给一些也应该,但总是让我有种给多少都不满足的感觉,她在这方面比较爱攀比,这应该和她们村里的风气有关系。
她比较爱说的一句:“想来想去,父母养我这么大,算起来从小到大花了不少钱,但是我总共为我们家带来过多少利益呢”。我虽然心理感觉有点怪怪,但毕竟她很孝顺,这点比那些嫌这嫌那,怕责任的好得很多。她家里给人的感觉好象是想拉平衡两头家的经历,向均水到两个水罐里一样,而且最好是她们家多一点水。
曾经聊到过财礼之类的,本来说七万八,后来加到八万八,再后来又加到十万整。没提到会回嫁妆或回礼,我曾经试探性问过,但他们都避而不谈。酒席要求男方出钱办,礼金他们收他们那边的。家具电器归男方买。房子不用说了,当然是男方付首期,她可以按两人收入比例帮供。
她有不少优点,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我主要想说的是,各位兄弟,如果要娶农村女孩,确实要有这种心理准备,你得适当负担她家里,以及一些近亲的要求,面子和利益对他们家很重要。估计全国南北的农村都类似。
第一次看到这个案子,教训啊,我看来得小心点了。
2002年3月26日下午3时,在山东省烟台招远市贾庄子村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血案:留学美国的女博士赵庆香和拥有双硕士学位的丈夫魏涛在一起回家探亲时,竟然惨死在农民父亲赵玉令的利斧之下。
赵庆香从小生长在山东农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全家人靠种地为生,家境一直不太富裕。幸运的是贫寒的家庭并没有埋没赵庆香。天资聪明的她从上小学到研究生毕业学习成绩就非常出众,几乎门门功课都是第一,还多次在省市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在当地是有名的才女。
1997年两人研究生毕业前夕,赵庆香和魏涛申请赴美国留学,赵庆香首先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可以到包括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学院等三所著名国外院校攻读博士学位。但父亲赵玉令却认为女孩子能读到研究生毕业已经很不错了,家里不仅没有钱供她出国,还等着她早日上班,帮家里解决经济困难问题。
1998年是赵庆香夫妇最困难的一年。赵庆香怀孕初期反应的非常厉害,有一段时间她什么东西都吃不下,还不停地呕吐,身体非常虚弱,应付紧张的学习已经感到吃力。她本来想辞去自己在学习之余兼任的一份工作,但这时父亲赵玉令又写来了一封信,信上赵玉令说:儿子赵庆泉已经二十多岁,该娶媳妇了。他要给儿子盖一处新房,要赵庆香尽快想办法寄钱回来。为了满足父亲的要求,赵庆香不得不一边要应付繁重的学习任务一边还要坚持工作,她怀孕期间每天睡眠的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虽然有满腹的委屈,尽管自己的生活非常的困难,孝顺的赵庆香和魏涛还是从好不容易挣到的钱中拿出1500美元寄回山东老家,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又收到了父亲的来信,说钱不太够,让他们继续筹集。
2002年3月18日,终于盼到了回国的日子,终于可以见到日夜思念的亲人和孩子了。但当他们兴高采烈地踏上回国的班机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等待自己的竟然是一场灭顶之灾。
赵庆香的父母和兄弟,已经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里。这些年,她和丈夫在美国边求学边打工,尽管挣钱非常艰辛,但依旧源源不断地将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寄回家中。看到在自己的帮助下,家里终于住上了新房子,赵庆香总算松了一口气。谁知板凳还没有坐热,还没来得及与父母倾诉离别之苦,父亲赵玉令就再次将钱的话题提了出来。
赵玉令说:“你们回来的正好,我正想在城里买楼房,你们回来了就给办了吧!”“咱家只有三口人,已经有两处房子了,怎么又要买楼?”赵庆香感到非常意外。 “你弟弟已经28岁了,因为从小有癫痫病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对象。前不久,别人给他介绍了一个邻村的姑娘,两人见面后都还比较满意,可是人家提出个条件,必须在城里买楼房。你弟弟能娶上媳妇,我们的心思也就了了。现在就全靠你帮他了,要不他这辈子就要打光棍。”
赵庆香夫妇出国留学这五年时间,赵玉令没少张口要钱,但这次狮子大张口还是让魏涛和赵庆香感到难以应付。赵庆香犹豫了一下告诉父亲:“我们刚刚开始工作,没有什么积蓄,这次又是从加拿大绕道回国,一路上花销不小,现在没有多少钱。我给你们二老带了1000美元,再给弟弟600美元买药治病。如果再买房,花钱少还行,多了就帮不了了。”
作者:meilikeke 回复日期:2008-1-29 19:50:26
女儿的话让赵玉令非常恼火,在他的心目中,自己对女儿提出任何要求,她都不应该拒绝,他气呼呼地说:“为了供你上学,我花了多少钱。我连双皮鞋都没有穿过。如今你有出息了,难道还不该帮家里解决点困难吗?”“我们这次要将孩子接回美国,上托儿所也会增加开销,暂时没有那么大的能力。过一段时间,稍微缓一缓,我们一定给你们捎钱回来。”面对气急败坏的父亲,赵庆香好言相劝。但赵玉令依旧不依不饶。赵玉令不近人情让女婿魏涛无法接受:“您怎能这么说,这几年我们在外面多苦多难你们根本无法想象,以前给你们寄来的钱也都是我们省吃俭用攒下的。”魏涛的话赵玉令很不爱听,断定一向懂事听话的女儿不肯出钱,肯定是女婿的意见,因此突然对这个城里女婿产生了强烈的仇恨。
赵庆香夫妇回家之后,关于买楼的“谈判”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因为夫妻俩始终没有答应这个超出承受能力的要求,赵玉令的脾气越来越大,不仅对女婿没有好脸色,连五年没有相见的女儿在他眼中也越来越不顺眼。26日,魏涛和赵庆香打电话预订火车票,准备返回天津。赵玉令眼看女儿女婿就要摆脱自己的掌握,决定再做最后一次努力。午饭后他让妻子徐桂欣再去和女儿谈谈钱的事,最好能在临走前把买楼的钱留下,自己则回书房睡午觉。徐桂欣见女儿进了厕所,就尾随着跟了过去,不停地对女儿唠叨,劝她掏钱。面对母亲的逼问,赵庆香流着泪说:“我们在美国真的很不容易,你就别再逼我了。”与女儿分手之后,徐桂欣回到房间,向赵玉令汇报结果:女儿还是不想出钱。赵玉令彻底失望了:“这个女儿算是白养了!我惟一的儿子娶不上老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活不好,你们也别想好好地活。”在他的脑海里,杀死女儿、女婿的念头一下子膨胀起来。下午3点多钟,赵玉令到院里拿了一把斧头,然后,直奔女儿、女婿午休的房间。魏涛和赵庆香毫不设防地并肩躺在炕上,睡得很香,赵玉令毫不犹豫地挥起斧头,朝着睡在外面的魏涛的脑门处狠狠砸下,顿时鲜血四溅。赵庆香仍在酣睡中。赵玉令跳上炕,又对着女儿头部猛砸起来……
这个父亲犯罪以后,这家人还和可怜的孤儿——女儿的儿子争遗产。
===========================================================================================================
http://emuch.net/html/200701/381293.html
作者: yalefield 发布日期: 2007-01-01
我的朋友"博士"夫妇惨死真相
2002年9月20日
我和赵是大学4年的同窗。赵的大学是在节俭中度过的。由于家里有限的经济条件,她学习十分刻苦,每年都能争取到奖学金,同时还申请一部份助学金。
二年级以后,她还靠做家教挣些零花钱,以便尽量少向家里要钱。
四年级时,她和我们同年级的同学魏斌相爱了,两人一起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并一起顺利的完成了学业。
毕业后,他们举行了婚礼,婚礼的一切费用都是魏的父母承担的。之后,两人又一起申请赴美留学。
由于赵的成绩较优秀,她首先拿到了奖学金。她的婆婆为了培养儿媳赴美深造,主动拿出2万2千元支付儿媳的培养费,并为她准备好行装。
出国后半年,赵又回国和丈夫一起签出来。转年,他们意外的有了孩子,惊喜之中搀杂了焦虑。由于魏换了专业转学了计算机,他们还要自己承担学费。只靠赵一份奖学金是远远不够的。魏要在每天课后去餐馆打工。辛辛苦苦,终于熬到将孩子生下来,可怜庆香连月子都没做满就回到实验室继续工作,孩子只好托付邻居照看。
当儿子50天时,无奈的庆香夫妇由于经济上的节拘,只好忍痛将年幼的婴儿送回国。之后,每当我们通电话时,庆香都语不成声的向我诉说她对孩子的思念。好容易毕业了,他们两人都在本系拿到了硕士学位,庆香也幸运的找到了工作,搬到了东海岸。这样我们就离的更近了。事后,我才知道连他们搬家的钱也是向我们的另一个同学借的。
转眼大半年过去了,由于美国经济的一再滑坡,魏斌一直没能找到工作。就在他的实习身份即将到期之时,一个很小的计算机公司雇用了他,年薪虽然不高,也已经让他们很开心了。唯一的问题是魏斌的公司离家有两小时的车程,每天他都要花4小时往返。我曾建议庆香换工作,两人好离的近一些,但他们考虑再三还是觉得庆香工作还不满一年,就这样跳槽了有些不尽人情。我当时还笑他们傻,在美国谁不为自己方便着想,谁会为公司或老板牺牲呢。
终于有一天,庆香打电话兴奋的告诉我他们的工作签证批下来了,他们就要回国把三岁多的儿子接回来了。她以前曾告诉我由于他们的经济条件不好,婆婆在这三年中从没向他们要过孩子的抚养费。她很不过意。我问她,孩子的外公外婆来看过孩子没有,她说没有,但他们会带孩子回去看他们,他们一定会很高兴很高兴。
临起飞前,她又从机场打电话给我,她声音里的快乐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飞走了,我以为他们会和平常的人一样高高兴兴的走,再高高兴兴的和儿子一起回来,我们还可以象往常一样打电话,聊天,谈孩子。可怎知这一别竟成永别。
我至今仍很难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老天为什么对他们如此的不公。他们还太年轻啊,他们才刚刚苦尽甘来,生活对于他们才刚是个开始啊,他们年幼的的儿子还没能和自己的父母一起玩,甚至还不了解他的父母是多么的爱他呢。悲剧发生之后,从魏斌母亲那得知,这一对可怜的夫妻只和儿子团聚了4天就匆匆赶回山东老家去看望庆香父母。原本计划带孩子一起回去,但临上火车之前孩子不肯,在获得庆香父母的同意后才临时改变计划,将孩子留在了爷爷奶奶家。谁知这样竟救了孩子一命。这恐怕是天意吧。谁又知道那个凶残的外祖父不会对这个他根本就不在乎的外孙下毒手呢?
早在他们夫妇还在学校读书时,他们就开始向庆香的父母寄钱。
很快,她父母就在当地自己的旧舍旁盖了一个新的院子。之后不光是她父母,连她的亲戚们都开始不断的向他们要钱。这次回国,赵玉令再次提出,想在县城里买个洋楼。魏斌夫妇表示家里只有他们三口人,已经有两个院子的房子了,再买洋楼未免有些奢侈,再者,他们这次要将孩子接回美国,上托儿所也会增加开销,暂时他们没有能力支付这样一个大房子。他们的拒绝惹怒了赵玉令,他趁他们夫妻二人午睡时,残忍的下了毒手。
据了解,庆香的遗体惨不忍赌,连整容都无法进行。请问,这样的父亲还有一点点天理良知吗?还有人性吗?难道还值得任何人去同情,去为他感叹吗?他自以为自己的女儿在美国腰缠万贯,又何知他们奋斗至今每一步的艰辛啊。
他们还是在学校时,我曾去看他们,他们生活的节俭是很多国内人士所无法想象的。即便他们工作之后,3万,6万的年薪又算的了什么,除去三分之一的税,1千多美金一月的房租,还有汽油费,汽车保险,拿到手的也就只剩点零花钱了。但凡对美国生活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在美留学生不容易呀,生活的压力与艰辛都是很多国内人士没有体验过的。
仅仅是为了这样一笔钱,他们没能力支付就残遭毒手,这和遭抢劫又有什么区别?
在赵玉令的供词中,当审判员问他为什么杀人,他说,儿女养大了,满足不了我的要求,留着也没用。难道就因为他赋予了女儿生命,他就有权力在剥夺它吗?何等的愚昧无知,又何等的冷酷!女儿在他的眼里只是一棵摇钱树,摇不下来钱了就被砍掉。人性的沦丧到何等的地步!对金钱的欲望和对儿子重女儿轻的观念使得原本完整的令街坊邻里羡慕的家庭就这样的破碎了,也使得另一个无辜的家庭破碎了。
当听到电话中魏伯母痛心的悲泣声时,我的心被更深的刺痛了。可怜啊,白发人送黑发人。
在法院的审理之中,赵玉令的兄弟和儿子还向法院提出,死者夫妇的财产还应分给她母亲一部份。此时此刻,他们竟然还再打一个苦名的孤儿唯一一点生活费的主意。请问,不仅仅是凶手本人,他周围的人还有一点点人性没有!我曾听庆香讲过,因为她是女孩,她从小到大是奶奶带大的。我看她的父母也只是把培养她作为一笔投资吧。有很多的人一直在大谈特谈孝道和仁义道德,可面对这样狠心的父母,又有什么仁义道德可讲?
作为他们夫妇生前的好友,我为他们的遭遇而不平。我为就此失去他们而无比悲痛。我请那些不了解他们的人不要再对他们妄加评论。你们这样种种不公也不属实的评论只会对死者和死者的亲友带来更多的伤害。他们所要承受的已经太多太多了。请还他们一些安宁吧。也请为那个可怜的孤儿留一片友善的天空吧。
在这里我要问对此事报道的原文记者:你报道的事实根据何在?既然如你文章所说凶手拒绝谈论此事,那所有其他信息从何而来?连我这样和他们熟识的朋友都不知道他们年薪到底多少,你又从何处得来如此数字?受害人已死,你仅从一面之辞,就作如此扭曲事实的报道,你们记者最应该具备的实事求是的职业道德还存在吗?
还有那些对国外生活不了解的人,不要以为这里真的遍地是黄金。许多国内人要比我们生活奢侈的多。也不要仅以此事而大肆渲染。真的是我们出了国的人就会忘本,“西化”,丧失良知吗?我认为恰恰相反,正因为我们出来了,才更加爱国,爱自己的父母,更加热爱生命,尊重生命。
我曾听过这样一件事,我的一个朋友回国探亲,在出去旅游的路上看到一起车祸,一个农民被一辆车撞死了。当时导游就说,这人还挺运气的,还是被丰田车撞的呢。这样的话何以出自人口?!
在庆香夫妇遇难后,我们同学也曾电话联系山东烟台的新闻媒体,可得到的答复是:
你们在国外的人太大惊小怪,我们这天天有人死,这算什么。我们难道不应该为国人善心的溟灭而悲哀吗? 还是那句话,人已去了,让他们安息吧,不要在打扰他们了。只希望他们在天堂里能快乐的在一起,再不用为生活所辛劳,他们的灵魂再也不会和他们的骨肉分离。 我亲爱的朋友,我永远为你们祈祷!
↓↓
↓↓
【转文】
从留美女博士被农民父亲杀死及亲身经历,看农村嫁女心理
2002年3月26日下午3时,在山东省烟台招远市贾庄子村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血案:留学美国的女博士赵庆香和拥有双硕士学位的丈夫魏涛在一起回家探亲时,竟然惨死在农民父亲赵玉令的利斧之下。
无论有多少细节,主要原因就是一个:因为女儿无法给家里足够的钱在城里买第三处房产。
这案子是北方山东的,我在南方,女友是农村的,对农村家庭的嫁女心理也有所了解。我想,可能这种心理是不分南北的,程度不同而已。发个帖子让大家了解一下。
我工作四年了,收入还可以,父母都有退休金,不用我负担,没兄弟姐妹。我女友学的是金融专业,去年毕业,工作一年,也是学业成绩很好,她家里有三儿子,两女儿,总共五个,我女友排行第二。同时她孝顺,很向她家里。为什么说向她家里呢,因为她总是和我划分得很清楚,总是希望能给她家里多拿到一些利益。本来她家在农村比较穷,多给一些也应该,但总是让我有种给多少都不满足的感觉,她在这方面比较爱攀比,这应该和她们村里的风气有关系。
她比较爱说的一句:“想来想去,父母养我这么大,算起来从小到大花了不少钱,但是我总共为我们家带来过多少利益呢”。我虽然心理感觉有点怪怪,但毕竟她很孝顺,这点比那些嫌这嫌那,怕责任的好得很多。她家里给人的感觉好象是想拉平衡两头家的经历,向均水到两个水罐里一样,而且最好是她们家多一点水。
曾经聊到过财礼之类的,本来说七万八,后来加到八万八,再后来又加到十万整。没提到会回嫁妆或回礼,我曾经试探性问过,但他们都避而不谈。酒席要求男方出钱办,礼金他们收他们那边的。家具电器归男方买。房子不用说了,当然是男方付首期,她可以按两人收入比例帮供。
她有不少优点,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我主要想说的是,各位兄弟,如果要娶农村女孩,确实要有这种心理准备,你得适当负担她家里,以及一些近亲的要求,面子和利益对他们家很重要。估计全国南北的农村都类似。
第一次看到这个案子,教训啊,我看来得小心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