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176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1.5万吨蔬菜、1.5万吨果品、3000只猪羊……这是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里一天的基本“吞吐量”,如果新发地市场里每天流通的农产品数量低于这个量,整个北京城的农产品供应便会亮起红、黄灯。
常言道:“菜价稳,则民生稳。”农产品的正常流通供应,已成为城市安全的重要保障。
“一头连着农民的菜园子,一头连着首都的菜篮子;一头服务全国农民,一头服务首都市民,把着农产品流通的咽喉要道。”张玉玺,作为首都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董事长,深知新发地在百姓生活中的重要。为管理好首都的这提“菜篮子”,他枕戈待旦,已在这座市场里打拼了24年。
1988年5月16日,在北京丰台的新发地村,经村里决定,退伍军人张玉玺带领其他14位村民,用15万元贷款,圈了15亩地,开始筹建一家农产品市场。1988年,新发地市场的全年交易量是634万公斤。到2011年,交易总量突破1200万吨,交易额高达400亿元。短短24年弹指一挥,新发地市场的交易量与交易额更是翻升过千倍。
如今,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过20多年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能够为首都超过2000万常住人口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大“菜篮子”, 承担起北京8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并以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便利的地理位置,在服务首都百姓、繁荣首都经济、维护首都稳定和促进三农增收中,展现它巨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把稳农产品价格的风向标
采集数据、录入电脑、校对核实、联合会商、网上发布……每天,面对一组组枯燥的数字,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中心的12名工作人员都会严格把关,一遍遍核实,又一遍遍检查,确保统计数字万无一失。他们天天与数字为伴,日日与数字为伍,近20年来从未发生过一起错报、漏报事故。
设在新发地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三层的价格监测工作站,是北京市发改委首个直接设置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内的价格监测站,这里肩负着农产品价格调控一线“风向标”的作用。
新发地的市场统计部还与发改委的监测站建立了会商制度,每周四下午,双方的工作人员都会坐在一起,就一周的市场行情进行交流。这些会谈内容联合监测站一周的监测情况,成为了北京农产品价格预警的重要依据——北京市发改委设在新发地的监测站,将根据新发地上报的数据编写出当日的《价格监测日报》。这些宝贵的第一手数据,会在第一时间上报给北京市委市政府,为政府及时调控、稳定物价提供参考。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多个地区遭受巨大损失,京港澳高速一度封路,为稳定菜价,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渡过难关,从7月26日开始,新发地适时免除了豆角、芹菜、油菜、油麦菜和白萝卜这五种当家蔬菜的“入场费”,并于7月25日将10多吨的爱心蔬菜、水果,分别运往长辛店、王佐镇等地的抢险救灾指挥中心,确保受灾群众生活正常运转。
“短时间内的集中暴雨和持续降水,对蔬菜生产、运输影响较大,但随着后期蔬菜主产区将季节性北移至承德、大同等无灾害地区,预计蔬菜价格将趋于平稳。”记者翻阅过的一份今年7月28日至8月3日的价格监测周报里,就针对蔬菜价格做出了预测。
据了解,新发地蔬菜交易的高峰期实际上是在每天的凌晨4点左右,作为价格调控一线的“风向标”,市场会安排工作人员在这个时间去现场采集价格,这样采集到的价格更加真实。
面临稳定菜价的严峻考验,早在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那场50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时,新发地就曾交出完美答卷。当运送鲜活农产品的车辆被滞留在高速公路上,造成首都部分农产品紧缺,新发地第一时间将首都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上报给了北京市政府。在有关部门指导下,新发地采取多种措施组织货源,保证了首都的稳定供应,让首都农产品的价格迅速回落。
2009年底至2010年初,北京陆续下了5场大雪,其中1月1日、3日的降雪为北京59年来的最大,新发地迅速组织市场大商户从海南基地调运蔬菜,及时将政府支持的3000吨储备蔬菜抛向市场,不仅保障了首都农产品的稳定供应,还在全国其他降雪城市蔬菜价格都出现上涨的情况下,实现了唯独北京有5天的菜价下降。2010年1月1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视察新发地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如果大雪封路,市场能否保证首都农产品供应”的新课题。
“想稳定菜价,一定要增加自给率、可控率、调控率。”张玉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为增加市场的自给率、可控率和调控率,2010年新发地开始研究建立一个储藏量高达15万吨的冷库,用以保障农产品流通,从而保证菜价稳定。
“价格是两难的问题,是跷跷板,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农民。价格见底不一定就是好事,农民的利益也需要保护。”张玉玺认为,“政府关心菜价,更要关心农产品流通的健康发展。”他的建议立即引起了高层的重视。
针对农产品历年价格的波动规律,新发地定期总结分析报告,将数据及时上报。新发地鲜活、准确的数据统计,受到了北京市政府、国家各部委和商户、广大农民的高度认可。新发地的农产品价格,是首都农产品价格的“晴雨表”,也成了全国农产品价格的“风向标”。
实现农产品价值的再发现
“海南的架豆,白送给我们,运到北京也要合一元的运费成本。”
张玉玺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工作24年,这是工作带给他的启示。当今中国农业,没有种不出来的农产品,只有卖不出去的农产品,卖比种还重要。
中国是农业大国、种植大国、蔬菜大国,产销的农产品却缺乏品牌。张玉玺曾就种子的品牌做过调研,他发现,第一名是美国的先锋种业,第二名是美国的孟山都种业,第三名是瑞士的先正达种业,第四名是法国的利玛格兰种业,第五名是德国的拜耳种业。这五家种业垄断了世界种子市场的70%,而中国除了袁隆平的水稻是世界领先的,每年可以收回50至60亿元,其他的种子,不管是蔬菜还是粮食,全都落后世界20年。
新发地曾经选在海南和缅甸、越南租了点地,种先正达的西瓜。虽然几年间种子价格从五块钱一粒降到了一块五一粒,但先正达的西瓜种子都是绝育的,今年买完了明年还得买,一颗西瓜籽种好了只能长一个西瓜,而且只能冬季在热带地区种,到新发地能卖二十多块钱一斤——但减去种子、化肥钱,减去成本,利润所剩无几。如果夏天到北方种,根本赚不到钱。通过这件事,张玉玺认识到:“没有自己的品牌,中国农业永远好不了,未来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乃至农产品安全恐怕都将沦为空谈。”实现中国农产品的价值,要打造中国农业的品牌。“咱中国一旦有品牌,假的马上会跟上。”在这么多年的市场管理与经营中,这样的事情,张玉玺见得多了。假冒伪劣现象的存在,给一些真正优质的农产品造成了品牌信任危机,也让一些优质的农产品面临卖难,不得不降价销售,甚至烂在田头、园间。甘肃天水的花牛苹果很有名,但一次张玉玺到某地做调研,漫山遍野的苹果看上去几乎和花牛长得一模一样,苹果箱子也印刷好了,上面写着“甘肃花牛苹果”,花牛的品牌就这样被用滥了。
张玉玺去湖北秭归调研脐橙的生产情况,他发现,凡是好的脐橙,当地农民就贴一个美国商标。品质次点的,就贴奉节、赣南脐橙的商标。他感慨:“本来秭归脐橙是很好的商标,却打别人的,结果把自己的品牌弄没了。”
近年我国一些农产品出现销售难,甚至部分农产品滞销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帮助各地优质的农产品打响品牌,打开北京消费市场,进而打开全国及至世界消费市场,张玉玺带领同志开始思索,他们决定创新促销方式,通过组织农产品推介会、交流会等,积极打造农产品品牌。
为了让优质农产品不因地处深巷而被埋没,新发地试图帮助这些鲜活、优质的农产品实现价值的再发现,仅2008年一年,新发地就在市场内举办了100余场形式多样的大型农产品推介会,帮助一些优质农产品获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辐射带动周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民们推着三轮车进入市场,摇身一变,可能就成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张玉玺曾经畅想过这样一幅图景。
在新发地市场,每天南来北往、进进出出的车辆超过3万辆,每天活跃着五六万的流动人口,他们大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农民如果只靠种植,从古至今都无法实现真正的富裕。2007年,猪肉价钱很高,张玉玺从吉林、黑龙江搞调研的时候,养猪的农民都特别高兴地说今年养猪很赚钱,一头猪纯收入500多块,当时张玉玺他们算了一笔账,养100头猪能挣5万元。但在新发地市场,猪肉大厅内平均每个摊位占地2平方米,随机问一个卖肉的商户,他说:“今年生意不是很好,纯收入也就20万元。”
2平方米的摊位卖猪肉挣20万元,养100头猪挣5万元。这是什么概念?其实,从种子研发、种植、运输到销售,种植的利润最低,有专家说它只占总利润的5%-10%,但风险大,赶上涝灾、旱灾、雹灾影响更大;好不容易赶上丰收年,增产不增收,又容易造成滞销。
怎样帮农民把农场品卖出好价钱?市场是农民就业的延伸。如今,新发地已成长为中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农产品交易企业:市场发有营业执照5000多个,按每个执照担着三人计算,市场至少直接解决了1.5万人的就业问题,间接解决了近百万人的就业问题,其中间接带动了十几万农民就业。
“新发地市场今后的发展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核心、三大重点、四大战略。”张玉玺说。一个核心,即把新发地建设成首都农产品交易的高档市场。三大重点,即三个重大项目,一是联合蟹岛集团、北京方圆平安有限公司两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4亿元建设新发地绿色有机农产品物流交易区,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交易额60亿元以上,为国家上缴各种税费3000万元,为首都提供160多吨的农产品,间接带动1000个就业岗位,辐射带动40万到50万农民就业。二是打造全国第一个名优特农产品交易中心,将全国最优质、最有特色的农产品集中起来,服务首都市民,促进农民增收。该项目建成后,可间接提供岗位10万个,带动全国名优特农产品发展,上缴税收超亿元。三是将新发地市场建设成国际性的环球农产品交易中心。
为帮助商户把生意做稳、做强,在政府支持下,张玉玺组建了市场信息网络中心,及时采集农产品产地、品种、价格、数量等信息,再将加工整理后的信息通过两部咨询电话向客户提供24小时服务。同时,新发地与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等有关部委的信息中心及“绿篮网”“十亿网”等农业系统专业网站实现了联网,可以通过报纸、电台将信息及时传递到全国。
随着市场的繁荣,新发地已成为带动首都城乡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帮助千百万新型农民创业致富的孵化器,也成为了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有力推手。
对农产品流通形式的再探索
“三农”最核心的问题,是让农民增收,让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农产品能在市场上换回真金白银。
一个农民如果只会种植、养殖,不走进市场,永远也富不起来。张玉玺认为,社会各界应该更多关注农民,在实现规模化种植后,培育专业的农产品经纪人,让农民走进市场,如果把市场的利润分配给农民,种植、流通的情况都将得到很大改善。
“只有建立健全顺畅和谐的流通体制,解决信息流通、车辆流通、交易流通等系列问题,才能把全国各地的农产品顺利地销出去,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张玉玺认为,农产品批发市场上连三农,下连民生,把着农产品流通的咽喉要道。
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大部分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被视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但基础设施差,大棚连小棚,缺乏科学规划,也缺乏先进的交易设施,导致交易方式落后,目前仍是困扰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这样的市场已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更适应不了现代、高速物流的发展形势。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大多是企业行为,而农产品利润很低,企业又没多少收入,投不起资金。”张玉玺认为,这是导致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破旧不堪、脏乱差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金融服务部门,对农产品流通的金融支持几乎一片空白,张玉玺希望,这样的局面未来能够有所改观。
随着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国家惠民政策全面实施,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由量变到质变的进程必然加速,我国即将迎来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的时代。通过改造现有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发展电子交易市场等方式,在“十二五”期间,新发地将实现自身的内涵式提升和发展,“打造环球农产品中心、环球农产品信息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北京市现代化农产品供应中心”,建设成与首都国际大都市形象相适应的现代化、多层次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产业园区。
“我们大概将用两年时间把新发地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精品批发市场。新市场的主体以现有市场内部从事集散功能的1万销售商、数十万运销商、经纪人为基础,我们将与30个国家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商签订入驻协议,并与全国30个省的农产品龙头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共同组成新市场的主体。”张玉玺透露说,新发地正计划以大型货厂和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为支点,引导30个国家的国际企业和国内30个省的龙头企业建设进口销售中心和出口采购中心,大力发展国际认证的冷库和出口基地,建成一个“农产品销售的世博园”。
眼下,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海南等省市的特色农产品展销厅已经入驻新发地。去年11月在新发地奠基的北京最大水产交易中心,预计明年5月开门迎客,目前已经完成了90%的招商工作。为继续拓展东南亚市场,新发地已对蒙古、日本、韩国、泰国、俄罗斯等国出口蔬菜水果,并计划进一步优化国外水果进入北京的路线,这样,北京部分进口水果的价格将会降低30%至40%。
亚洲最大的农产品销售“航空母舰”——这是新发地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市场将以物业管理、电子结算、交易撮合、进出口一站式服务、认证、保险、代理等现代服务业为收入。”谈及新发地未来的经营模式,张玉玺充满信心。
对新发地的国际化发展构想,北京大学流通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丽华给予充分肯定。她认为,中国的农产品流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在打造中国现代化农产品网络的过程中,北京应该是引领性、示范性的,而新发地成为东北亚的农产品国际物流中心,并不仅仅是一个梦想。
常言道:“菜价稳,则民生稳。”农产品的正常流通供应,已成为城市安全的重要保障。
“一头连着农民的菜园子,一头连着首都的菜篮子;一头服务全国农民,一头服务首都市民,把着农产品流通的咽喉要道。”张玉玺,作为首都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董事长,深知新发地在百姓生活中的重要。为管理好首都的这提“菜篮子”,他枕戈待旦,已在这座市场里打拼了24年。
1988年5月16日,在北京丰台的新发地村,经村里决定,退伍军人张玉玺带领其他14位村民,用15万元贷款,圈了15亩地,开始筹建一家农产品市场。1988年,新发地市场的全年交易量是634万公斤。到2011年,交易总量突破1200万吨,交易额高达400亿元。短短24年弹指一挥,新发地市场的交易量与交易额更是翻升过千倍。
如今,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过20多年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能够为首都超过2000万常住人口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大“菜篮子”, 承担起北京8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并以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便利的地理位置,在服务首都百姓、繁荣首都经济、维护首都稳定和促进三农增收中,展现它巨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把稳农产品价格的风向标
采集数据、录入电脑、校对核实、联合会商、网上发布……每天,面对一组组枯燥的数字,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中心的12名工作人员都会严格把关,一遍遍核实,又一遍遍检查,确保统计数字万无一失。他们天天与数字为伴,日日与数字为伍,近20年来从未发生过一起错报、漏报事故。
设在新发地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三层的价格监测工作站,是北京市发改委首个直接设置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内的价格监测站,这里肩负着农产品价格调控一线“风向标”的作用。
新发地的市场统计部还与发改委的监测站建立了会商制度,每周四下午,双方的工作人员都会坐在一起,就一周的市场行情进行交流。这些会谈内容联合监测站一周的监测情况,成为了北京农产品价格预警的重要依据——北京市发改委设在新发地的监测站,将根据新发地上报的数据编写出当日的《价格监测日报》。这些宝贵的第一手数据,会在第一时间上报给北京市委市政府,为政府及时调控、稳定物价提供参考。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多个地区遭受巨大损失,京港澳高速一度封路,为稳定菜价,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渡过难关,从7月26日开始,新发地适时免除了豆角、芹菜、油菜、油麦菜和白萝卜这五种当家蔬菜的“入场费”,并于7月25日将10多吨的爱心蔬菜、水果,分别运往长辛店、王佐镇等地的抢险救灾指挥中心,确保受灾群众生活正常运转。
“短时间内的集中暴雨和持续降水,对蔬菜生产、运输影响较大,但随着后期蔬菜主产区将季节性北移至承德、大同等无灾害地区,预计蔬菜价格将趋于平稳。”记者翻阅过的一份今年7月28日至8月3日的价格监测周报里,就针对蔬菜价格做出了预测。
据了解,新发地蔬菜交易的高峰期实际上是在每天的凌晨4点左右,作为价格调控一线的“风向标”,市场会安排工作人员在这个时间去现场采集价格,这样采集到的价格更加真实。
面临稳定菜价的严峻考验,早在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那场50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时,新发地就曾交出完美答卷。当运送鲜活农产品的车辆被滞留在高速公路上,造成首都部分农产品紧缺,新发地第一时间将首都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上报给了北京市政府。在有关部门指导下,新发地采取多种措施组织货源,保证了首都的稳定供应,让首都农产品的价格迅速回落。
2009年底至2010年初,北京陆续下了5场大雪,其中1月1日、3日的降雪为北京59年来的最大,新发地迅速组织市场大商户从海南基地调运蔬菜,及时将政府支持的3000吨储备蔬菜抛向市场,不仅保障了首都农产品的稳定供应,还在全国其他降雪城市蔬菜价格都出现上涨的情况下,实现了唯独北京有5天的菜价下降。2010年1月1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视察新发地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如果大雪封路,市场能否保证首都农产品供应”的新课题。
“想稳定菜价,一定要增加自给率、可控率、调控率。”张玉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为增加市场的自给率、可控率和调控率,2010年新发地开始研究建立一个储藏量高达15万吨的冷库,用以保障农产品流通,从而保证菜价稳定。
“价格是两难的问题,是跷跷板,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农民。价格见底不一定就是好事,农民的利益也需要保护。”张玉玺认为,“政府关心菜价,更要关心农产品流通的健康发展。”他的建议立即引起了高层的重视。
针对农产品历年价格的波动规律,新发地定期总结分析报告,将数据及时上报。新发地鲜活、准确的数据统计,受到了北京市政府、国家各部委和商户、广大农民的高度认可。新发地的农产品价格,是首都农产品价格的“晴雨表”,也成了全国农产品价格的“风向标”。
实现农产品价值的再发现
“海南的架豆,白送给我们,运到北京也要合一元的运费成本。”
张玉玺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工作24年,这是工作带给他的启示。当今中国农业,没有种不出来的农产品,只有卖不出去的农产品,卖比种还重要。
中国是农业大国、种植大国、蔬菜大国,产销的农产品却缺乏品牌。张玉玺曾就种子的品牌做过调研,他发现,第一名是美国的先锋种业,第二名是美国的孟山都种业,第三名是瑞士的先正达种业,第四名是法国的利玛格兰种业,第五名是德国的拜耳种业。这五家种业垄断了世界种子市场的70%,而中国除了袁隆平的水稻是世界领先的,每年可以收回50至60亿元,其他的种子,不管是蔬菜还是粮食,全都落后世界20年。
新发地曾经选在海南和缅甸、越南租了点地,种先正达的西瓜。虽然几年间种子价格从五块钱一粒降到了一块五一粒,但先正达的西瓜种子都是绝育的,今年买完了明年还得买,一颗西瓜籽种好了只能长一个西瓜,而且只能冬季在热带地区种,到新发地能卖二十多块钱一斤——但减去种子、化肥钱,减去成本,利润所剩无几。如果夏天到北方种,根本赚不到钱。通过这件事,张玉玺认识到:“没有自己的品牌,中国农业永远好不了,未来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乃至农产品安全恐怕都将沦为空谈。”实现中国农产品的价值,要打造中国农业的品牌。“咱中国一旦有品牌,假的马上会跟上。”在这么多年的市场管理与经营中,这样的事情,张玉玺见得多了。假冒伪劣现象的存在,给一些真正优质的农产品造成了品牌信任危机,也让一些优质的农产品面临卖难,不得不降价销售,甚至烂在田头、园间。甘肃天水的花牛苹果很有名,但一次张玉玺到某地做调研,漫山遍野的苹果看上去几乎和花牛长得一模一样,苹果箱子也印刷好了,上面写着“甘肃花牛苹果”,花牛的品牌就这样被用滥了。
张玉玺去湖北秭归调研脐橙的生产情况,他发现,凡是好的脐橙,当地农民就贴一个美国商标。品质次点的,就贴奉节、赣南脐橙的商标。他感慨:“本来秭归脐橙是很好的商标,却打别人的,结果把自己的品牌弄没了。”
近年我国一些农产品出现销售难,甚至部分农产品滞销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帮助各地优质的农产品打响品牌,打开北京消费市场,进而打开全国及至世界消费市场,张玉玺带领同志开始思索,他们决定创新促销方式,通过组织农产品推介会、交流会等,积极打造农产品品牌。
为了让优质农产品不因地处深巷而被埋没,新发地试图帮助这些鲜活、优质的农产品实现价值的再发现,仅2008年一年,新发地就在市场内举办了100余场形式多样的大型农产品推介会,帮助一些优质农产品获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辐射带动周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民们推着三轮车进入市场,摇身一变,可能就成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张玉玺曾经畅想过这样一幅图景。
在新发地市场,每天南来北往、进进出出的车辆超过3万辆,每天活跃着五六万的流动人口,他们大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农民如果只靠种植,从古至今都无法实现真正的富裕。2007年,猪肉价钱很高,张玉玺从吉林、黑龙江搞调研的时候,养猪的农民都特别高兴地说今年养猪很赚钱,一头猪纯收入500多块,当时张玉玺他们算了一笔账,养100头猪能挣5万元。但在新发地市场,猪肉大厅内平均每个摊位占地2平方米,随机问一个卖肉的商户,他说:“今年生意不是很好,纯收入也就20万元。”
2平方米的摊位卖猪肉挣20万元,养100头猪挣5万元。这是什么概念?其实,从种子研发、种植、运输到销售,种植的利润最低,有专家说它只占总利润的5%-10%,但风险大,赶上涝灾、旱灾、雹灾影响更大;好不容易赶上丰收年,增产不增收,又容易造成滞销。
怎样帮农民把农场品卖出好价钱?市场是农民就业的延伸。如今,新发地已成长为中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农产品交易企业:市场发有营业执照5000多个,按每个执照担着三人计算,市场至少直接解决了1.5万人的就业问题,间接解决了近百万人的就业问题,其中间接带动了十几万农民就业。
“新发地市场今后的发展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核心、三大重点、四大战略。”张玉玺说。一个核心,即把新发地建设成首都农产品交易的高档市场。三大重点,即三个重大项目,一是联合蟹岛集团、北京方圆平安有限公司两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4亿元建设新发地绿色有机农产品物流交易区,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交易额60亿元以上,为国家上缴各种税费3000万元,为首都提供160多吨的农产品,间接带动1000个就业岗位,辐射带动40万到50万农民就业。二是打造全国第一个名优特农产品交易中心,将全国最优质、最有特色的农产品集中起来,服务首都市民,促进农民增收。该项目建成后,可间接提供岗位10万个,带动全国名优特农产品发展,上缴税收超亿元。三是将新发地市场建设成国际性的环球农产品交易中心。
为帮助商户把生意做稳、做强,在政府支持下,张玉玺组建了市场信息网络中心,及时采集农产品产地、品种、价格、数量等信息,再将加工整理后的信息通过两部咨询电话向客户提供24小时服务。同时,新发地与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等有关部委的信息中心及“绿篮网”“十亿网”等农业系统专业网站实现了联网,可以通过报纸、电台将信息及时传递到全国。
随着市场的繁荣,新发地已成为带动首都城乡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帮助千百万新型农民创业致富的孵化器,也成为了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有力推手。
对农产品流通形式的再探索
“三农”最核心的问题,是让农民增收,让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农产品能在市场上换回真金白银。
一个农民如果只会种植、养殖,不走进市场,永远也富不起来。张玉玺认为,社会各界应该更多关注农民,在实现规模化种植后,培育专业的农产品经纪人,让农民走进市场,如果把市场的利润分配给农民,种植、流通的情况都将得到很大改善。
“只有建立健全顺畅和谐的流通体制,解决信息流通、车辆流通、交易流通等系列问题,才能把全国各地的农产品顺利地销出去,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张玉玺认为,农产品批发市场上连三农,下连民生,把着农产品流通的咽喉要道。
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大部分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被视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但基础设施差,大棚连小棚,缺乏科学规划,也缺乏先进的交易设施,导致交易方式落后,目前仍是困扰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这样的市场已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更适应不了现代、高速物流的发展形势。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大多是企业行为,而农产品利润很低,企业又没多少收入,投不起资金。”张玉玺认为,这是导致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破旧不堪、脏乱差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金融服务部门,对农产品流通的金融支持几乎一片空白,张玉玺希望,这样的局面未来能够有所改观。
随着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国家惠民政策全面实施,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由量变到质变的进程必然加速,我国即将迎来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的时代。通过改造现有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发展电子交易市场等方式,在“十二五”期间,新发地将实现自身的内涵式提升和发展,“打造环球农产品中心、环球农产品信息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北京市现代化农产品供应中心”,建设成与首都国际大都市形象相适应的现代化、多层次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产业园区。
“我们大概将用两年时间把新发地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精品批发市场。新市场的主体以现有市场内部从事集散功能的1万销售商、数十万运销商、经纪人为基础,我们将与30个国家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商签订入驻协议,并与全国30个省的农产品龙头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共同组成新市场的主体。”张玉玺透露说,新发地正计划以大型货厂和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为支点,引导30个国家的国际企业和国内30个省的龙头企业建设进口销售中心和出口采购中心,大力发展国际认证的冷库和出口基地,建成一个“农产品销售的世博园”。
眼下,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海南等省市的特色农产品展销厅已经入驻新发地。去年11月在新发地奠基的北京最大水产交易中心,预计明年5月开门迎客,目前已经完成了90%的招商工作。为继续拓展东南亚市场,新发地已对蒙古、日本、韩国、泰国、俄罗斯等国出口蔬菜水果,并计划进一步优化国外水果进入北京的路线,这样,北京部分进口水果的价格将会降低30%至40%。
亚洲最大的农产品销售“航空母舰”——这是新发地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市场将以物业管理、电子结算、交易撮合、进出口一站式服务、认证、保险、代理等现代服务业为收入。”谈及新发地未来的经营模式,张玉玺充满信心。
对新发地的国际化发展构想,北京大学流通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丽华给予充分肯定。她认为,中国的农产品流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在打造中国现代化农产品网络的过程中,北京应该是引领性、示范性的,而新发地成为东北亚的农产品国际物流中心,并不仅仅是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