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贴,纪念今冬到了顶峰(/谷底)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URL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URL

知名会员
VIP
注册
2002-04-20
消息
863
荣誉分数
114
声望点数
153
themo.jpg

January 23, 2013, Wednesday

- 8AM: Wind chill just hit -40C in Ottawa.
- Day's High would be -22C, the coldest in 8 years.

“八年了,别提它了!”

上一次经历这样刺骨的冬日,还正是意气风发爬坡的时候;这一次,捧一杯热茶在手,闲看窗外的车子喷着白气驶过,个个像拖着个开水锅。人们啊,都忙活些什么呢?

据说这十年间,全球变暖加速;渥太华冬天平均温度比从前升高了3C. 可惜漠北还没有变成江南。

从冬至到今天,第33天,正是数九寒冬最冷的时候。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归。

一九二九,伸不出手;
三九四九,冻死猫狗;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寒尽,春暖花开。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顶!:cool:

让你这么一整,都有诗意啦!:p
 
为了忘却的纪念
 

附件

  • image-593109185.jpg
    image-593109185.jpg
    436.5 KB · 查看: 840
据说这十年间,全球变暖加速;渥太华冬天平均温度比从前升高了3C. 可惜漠北还没有变成江南。
===========================
下个十年,会不会更好?变江南不太可能,变北京还有门。
 
据说这十年间,全球变暖加速;渥太华冬天平均温度比从前升高了3C. 可惜漠北还没有变成江南。
===========================
下个十年,会不会更好?变江南不太可能,变北京还有门。

小冰河时期就来到了,还变暧。:blink:
 
小冰河时期就来到了,还变暧。:blink:
小冰河?!:(那10年来不了吧?:(

我也不太相信全球变暖那套理论。冰河那个,厄,希望人类能在那之前移民火星吧,:D
 
小冰河?!:(那10年来不了吧?:(

我也不太相信全球变暖那套理论。冰河那个,厄,希望人类能在那之前移民火星吧,:D

是滴是滴。昨天和今天,广播里都在讲加拿大的冬天越来越暖和(冻手冻脚的时候,听了这话,有点穿越啊),所以很多基础设施的设计跟不上趟了。比如sewage backup,以前认为的50年一遇的暴雨,现在每5-10年就会有一次,得打起精神来应付了;还举例说多伦多的夏天变得多么热了。在我这个从小在中国南方桑拿天里长大,看惯每年抗洪标语的人听来,何等小儿科。

很没有远见地遐想一下,要是有朝一日,Californian style 的房子,成为咱村新房设计的主流,那该多好啊,就是房价地价肯定蹭蹭地涨。
 
大家都在喊冷,咱村还行吧。看看人家草原省份的,冬天要有这样的行头啊。

winder bundle up.jpeg

中午看见我的一个同事还又出去跑步呢,说是为了准备参加 Ottawa Race Weekend 的马拉松赛。这老外也太不懂中医里”冬藏“的道理了,不过还是让我佩服得说不出话来。

啊,来吧,亲爱的五月,
给树林穿上绿衣。
让我们在道斯湖边,
看郁金香开放 ...
 
晚上开回家的时候那个叫冷啊,车在开人在抖,手脚僵硬还得把住方向盘,从油门抖到刹车,再从刹车抖到油门,就这样一直抖到家里。
 
周末就暖和了,高温到零下12度也,那么热,怎么受得了,要去滑雪凉快凉快。
 
忽然想起来,在维多利亚岛上的酋长陛下怎么样了?这么冷的天,teepee里边供暖可好?
 
南方人说:今天3℃,好冷;山东人笑了:我们这里零下3℃;北京人也笑了:我们这里零下13℃;黑龙江人听了哈哈大笑:我们这里零下23℃。南方人听完冷笑一声:我说的是室内温度!
 
南方人说:今天3℃,好冷;山东人笑了:我们这里零下3℃;北京人也笑了:我们这里零下13℃;黑龙江人听了哈哈大笑:我们这里零下23℃。南方人听完冷笑一声:我说的是室内温度!

绝!

:D:D:D:D:D
 
是滴是滴。昨天和今天,广播里都在讲加拿大的冬天越来越暖和(冻手冻脚的时候,听了这话,有点穿越啊),所以很多基础设施的设计跟不上趟了。比如sewage backup,以前认为的50年一遇的暴雨,现在每5-10年就会有一次,得打起精神来应付了;还举例说多伦多的夏天变得多么热了。在我这个从小在中国南方桑拿天里长大,看惯每年抗洪标语的人听来,何等小儿科。

很没有远见地遐想一下,要是有朝一日,Californian style 的房子,成为咱村新房设计的主流,那该多好啊,就是房价地价肯定蹭蹭地涨。


Californian style 的房子? No way. The only way to Californian style is, run, run, run. 有多少人tech bubble 时去加州扒分,现在确实住Californian style 的房子,留下父母在这里。七老八十住在老年公寓里。我认识两家,另有一老人死在老年公寓里,儿女回来半完丧事就回加州了。

几年前, 在加周的中午网页看到“雪都渥太华“一文说, ”到二月中旬渥太华市政俯已撒400吨盐了“。行文看得出笔者对渥太华的思念,更可能是对留在渥村父母的思念。
 
据说这十年间,全球变暖加速;渥太华冬天平均温度比从前升高了3C. 可惜漠北还没有变成江南。
===========================
下个十年,会不会更好?变江南不太可能,变北京还有门。

还是别变北京吧,风沙和浑浊的空气千万别上这里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