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234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资料图:2012年12月,习近平视察广州军区,与士兵共进午餐。
原题:解放军新年“攻坚战”:禁酒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刘斌 于冬 实习生 宋凌燕
核心提示:2012年12月下旬,中央军委下令,要求接待工作不安排宴请、不喝酒,对积习已久的“军中酒文化”动刀。禁酒调查组主要由各大军区纪委牵头,抽调司政后装各部门人员组成。重点在各大酒店暗访,尤其加大夜间和节假日的检查力度。“我们场站,胃病发病率几乎占了三成多,大多是酗酒造成的。”广州空军某场站的医生发现:禁酒令之后,胃病发病率降下来了。军中曾有段流行语:首长端起一杯“引路酒”,端起大杯“不醉不归”;端起小杯,就要有所节制。“洗车”就是换啤酒,“输血”是换红酒,“炸碉堡”,就是拼了,同归于尽。
蛇年春节前后,一场自上而下的禁酒风暴正席卷部队:天经地义的集体聚餐叫停,年复一年的春节团拜会取消,连正大光明地开会也改吃自助餐了。
如今,领导检查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打招呼:吃便饭,不喝酒。基层部队也不会自讨没趣,“请人家喝酒,等于给领导添乱”。
以前上级机关下部队检查工作,吃顿饭、喝场酒,稀松平常。“虽然没人让你招待,但是已经习惯成自然。”一位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坦言。
自从2012年12月下旬,《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下发全军,要求在接待工作中不安排宴请、不喝酒。“禁酒令”印发之际,正是岁末年初部队评比考核、检查调研、走访慰问活动密集之时,然而向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解放军,立即“令行禁止”。
2013年,一场轰轰烈烈却又不见硝烟的“酒阻击战”已经打响。
禁酒令下,“气氛立刻变了”
“以前部队哪好意思这么干啊!”
任职于总部机关的纪检干部李军华,已经三学“禁酒令”了。第一次是2012年12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12月下旬又下来了第二个文件――《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最后一次是春节前,他所属总部下发的禁酒配套规定。
每一个文件下来,都会让军队公款吃喝的难度系数增大。
元旦前,李军华局里的一名士兵要复员返乡,全局干部为欢送他在招待所聚餐。领导做开场白时说:“这次就当年终聚餐,元旦和春节就一锅烩了”。中央军委文件当时刚刚下发传达,但依循老规矩,李军华还是从办公室带了一箱牛栏山二锅头,每瓶价值两百块。“总共七八个人,每人喝了五六两吧。”在李军华看来,吃得真不算奢侈,“最后剩了一些菜,领导还打包带走了”。
春节前,总部下发了要求更为具体和严格的禁酒令,李军华发现“气氛立刻就变了”。在随后例行的招待老干部聚餐时,局领导就干脆没让老领导们喝酒,全都喝姜汁可乐,“也没有对老首长多解释,他们天天看新闻,明白是怎么回事。”
在北京某军队研究所工作的陈新也有类似遭遇。据他所知,研究所并没有完全禁止喝酒,“看望老首长可以喝酒,但酒不能太贵”。至于公款接待上级和集体聚餐,“那绝对不可以”。
研究所基本上每周都要邀请兄弟部队、地方专家开项目评审会,“以前开完会后肯定要喝酒庆祝一下”。这套程序陈新已经很熟悉:会议结束前他要赶紧打电话订饭店,“一桌菜怎么也要两三千块,酒都是自带――茅台或者五六百块钱的红瓶二锅头”。
自从有了禁酒令,一切都变了:开会能不吃饭就不吃,直接打发专家回家;实在过了饭点就订快餐,可选的就几家:麦当劳、肯德基,或者吉野家。这让搞会务的人省心不少,陈新在吉野家订餐就选三种饭:牛肉饭、鸡肉饭或者双拼饭,“不订麻婆豆腐或者鱼肉饭,太怪,一些人可能忌口”。
除了每人订一盒饭,往往还配有沙拉和紫菜蛋汤,“每人四五十块钱绝对打得住”。开完会,把盒饭往专家手里一发,他们提着就走了。陈新有时候觉得不可思议,“以前部队哪好意思这么干啊!”
与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北京相比,地方部队对禁酒令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2013年1月上旬,华东某军事院校英语老师闻小东,依然在系里的年会上喝到了七八十块钱的当地酒――两相和。上级的禁酒令在1月中旬下达学校,学校立刻发通知,要求所有没提早开年会的单位,年会必须挪到机关食堂举行。
按照老规矩,学校给每人补贴600块钱,用以抽奖、表演节目以及吃饭。但因为禁酒令,喝酒的档次大幅降低,统统改成二三十块钱的68度二锅头,每桌限喝一瓶。
同样在军事院校,2013年1月24日,南京一所军校也接到了上级机关颁布的禁酒令,一些系立刻把在饭店订好的年底聚餐活动取消。“我们比较听话,上面怎么要求我们就怎么做。”该校一位副教授说。
每年春节前后,在福建任职的技术军官张松林都要到广东出差一个月,2013年也不例外。这次出差他发现,对方招待他喝酒的次数明显减少,“过去几乎天天有酒喝,现在一周也就两三次”。给张松林最大的感受是,喝酒的容器也变了,“以前是用装水煮鱼的盆倒啤酒,现在改用杯子喝了”。
某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在下部队时,特别提醒下级不要超标接待――不迎接,不摆水果,不喝酒,不送土特产。有两次他去武装部检查工作,直接钻到伙房里吃午饭,“弄个白菜汤,炖个鱼就挺好”,他笑笑说。
军中曾有段流行语:首长端起一杯“引路酒”,端起大杯“不醉不归”;端起小杯,就要节制。这杯“引路酒”,“洗车”意思是换啤酒,“输血”是换红酒,“炸碉堡”,就是拼了,同归于尽。
现在,领导带了好头,对于基层就是榜样。
调查组在行动
“大吃大喝,即便你说自己付钱也不行。”
除了各类文件传达、集中开会动员,一些部队为了禁酒开始“上手段”。广州军区纪委干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比如海军陆战旅等一些特战部队,营区门口都安装了酒精检测仪器,就像交警查酒后驾车一样,发现一个当即扣下处理。”
在军队周围的酒店里,解放军各个层级的禁酒调查组也遍地开花。中央军委法制局赵干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调查组主要由各大军区纪委牵头,抽调司政后装各个部门人员组成,为了应付出现个别人员耍酒疯,有的军区甚至将保卫部的人员纳入其中。”
调查组重点是在各大酒店暗访,尤其加大夜间和节假日的检查力度。陈新就听说过一个调查组的典型活动方式:“他在饭店里转悠,要是找不到线索就在柜台那儿等着。一看来一个人结账,你也不知道旁边站的是谁,结完账开发票,写着某某单位,立刻被他抓到,说你大吃大喝,即便你说自己付钱也不行。”
“调查组可能抓不了多少违规者,意义更多的是杀一儆百。”春节前后,调查组工作量很大,广州军区从基层部队抽调了不少政治干部。
陈曦就是其中之一,她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军区周边几个酒店的巡视,有时候,还要乔装改扮成顾客、推销员之类的身份。“那些身体健硕、走路步伐紧凑,走路有节奏感的男人”正是重点监控对象。一旦发现问题,陈曦就立即上前盘查身份,其中也出现几个乌龙事件,查到的是一些退役的军转干部。
冷兵器作战时,喝酒可以给士兵壮胆,然而当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作战时代,“战争的胜负不仅仅是战士的勇敢和士气,要依靠先进的陆海空武器装备,以及整个国家工业体系支撑。”国防大学军事法学专家钱寿根教授认为,禁酒令对于提升部队战斗力,改变军人社会形象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喝酒的规矩在变
每桌开始摆上一瓶红酒,很少有人拿起开瓶器。
本次中央军委发起的自上而下的禁酒行动,更多与限制公款消费相关。
2013年2月24日,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解放军四总部又联合印发《厉行节约严格经费管理的规定》,明确了按战斗力标准花钱办事、从严管控会议集训和公务接待开支等17条具体规定要求。
第二天,某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听了一天军区领导的电视会议,“上午是军区政委,下午是司令员做报告。围绕两条:一个是杜绝铺张浪费,另一个是学习党章,弘扬优良作风”。
围绕中央军委的进一步指令,底下部队又动员开来。
从内心感受来看,大多数部队单位接待上级领导喝酒并不情愿,如今从上到下都有禁酒令,让接待也变得简单,就是吃便饭。“没人会顶风作案,聪明人谁会去干这个啊!”上述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说。
“我们场站中,胃病发病率几乎占了三成多,大多是酗酒造成的。”广州空军某场站的医生发现:禁酒令之后,胃病发病率降下来了,“我们工作轻松了很多,主要就是对付感冒头痛之类的小病。”
以前,部队为了接待军内记者采访也花费不小,通常一个记者下来至少要三四个人陪着。“按照5人用餐标准,饭菜价格在400元左右,酒水要300多,再加上烟、茶等等,一顿饭起码要花800多块钱。”广州军区纪委一名干事算了一笔账。
新规定出台后,记者来了全部去食堂吃饭,加起来也就花100多块钱,并没有伤害感情,“很多记者朋友很喜欢军队食堂的伙食,食品天然,纯手工制作”。
在不违背“禁酒令”的前提下,一些部队已经慢慢摸索出新的喝酒之道。在山东沿海城市任职的营职干部李全发现,单位里再没有人敢开着军车去酒店了。
“以前虽然也有规定公车不得私用,但执行得不严,现在大家变自觉了。”单位的土规定是,“即便是私下聚餐,晚上十点前必须结束酒局”,但为了防止喝得太多,每次李全跟朋友聚餐八点多肯定回营房,“过去喝5瓶啤酒,现在只喝3瓶”。
在研究所工作的陈新,已经被单位统一口径,“万一被人问起有没有公款吃喝,一律说没有”。虽然不太容易下账,他觉得单位还得继续储存酒,“主要是为了省钱,出去喝酒太贵了,毕竟单位里的小金库钱不多,总之就是为了多喝几瓶”。
广州某部工作的孙星星,至今仍免不了接待上级领导,“但我们不会拿高档酒出来,改成杜康或者红花郎”。用于买酒的费用也在缩减,好在之前单位储存了几十箱茅台,“一时半会儿喝不完”。
开学之后,新的禁酒措施下发。在华东一所军事院校机关自助餐厅里,从1月份开始,每桌开始摆上一瓶红酒。“据说学校参照了上级机关的做法――许多军官在国外有过工作经历,他们已经习惯于中午吃饭也要来一杯红葡萄酒。”不过,该校教员闻小东发现,很少有人拿起开瓶器开红酒喝,“喝可乐雪碧的都不多,大部分喝果粒橙”。
对于禁酒令可能对酒类产品带来的影响,某知名酒厂驻京办副主任张先生倒没那么悲观。作为一名老兵,他很清楚酒对部队意味着什么。
1979年他参军时,部队首长到他老家宜宾招兵,特意问他:“能喝酒吗?”他回答说,“还可以。”首长点点头,他就这样入伍了。
“军队是离不开酒的,没有酒怎么打仗?”他笑着对南方周末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