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空追梦者:中航工业航材院研究员朱知寿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401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有一个人,从参加工作就一头扎进钛合金的世界里,22年在“钛”空中追逐着报国强军的梦想,他,就是朱知寿。

朱知寿1966年出生,工学博士,中航工业钛合金材料首席技术专家。自1991年从事航空用钛合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工作以来,主持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项目11项、型号技术攻关项目3项;目前正在主持的国家技术攻关项目6项;他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工艺创新的行家里手

航空材料好比建造之材,是航空大厦之基,而钛合金材料则好比这些建材中的钢筋。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主要用于制作飞机主承力构件和发动机压气机部件。

“长空铸剑,材料当先”,朱知寿领导科研团队先后创建了我国低强度(Ti45Nb)、高强韧(TC21)和中强度高韧性(TC4-DT)飞机结构用高性能损伤容限型钛合金材料及应用技术,以及超高强度钛合金(TB8)应用技术,为我国飞机用先进钛合金材料按系列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钛合金材料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朱知寿先后提出“新型钛合金准锻造工艺”和“钛合金准热处理工艺”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技术,以及综合高性能钛合金材料加工、焊接和成形等系列应用技术,形成了我国新一代飞机用高性能损伤容限型钛合金系列应用技术体系。例如,通过材料创新和工艺创新,使TC21钛合金集高强、高韧、高模、优良焊接性能、损伤容限五大特点于一体,综合性能水平达世界领先;同时使TC4-DT钛合金具有中强、高韧、优良焊接性能、损伤容限等特点,相比国外同类材料具有更加综合的优异性能,并得到推广应用,实现了我国飞机钛合金从仿制到创新、从静强度到损伤容限、从单一高性能到综合高性能的重大跨越。

损伤容限型钛合金的“零突破”

朱知寿的创新能力不仅仅体现在科研攻关上,对于应用,他也是行家里手。他提出两项专利技术,形成了我国新一代飞机用高性能损伤容限型钛合金系列应用技术体系。他常说,技术创新不完全是在实验室里搞研究,还要结合工厂与实际应用,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朱知寿每年有一多半时间都要往返于各飞机制造厂、锻造厂和材料厂,将他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迅速与实际结合,实现创新应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