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60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中新网成都3月10日电 10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获悉,于3月9日20时23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4.5级地震后1分钟内,由该所自主研发的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绘出地震灾情(烈度)分布图。据了解,其所需时间较日本同类系统还缩短了1至2分钟。同时,该系统也为汶川当地居民提供了5秒预警时间,展示了地震预警系统能够为震区所在县提供地震预警服务。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王暾介绍,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就是在地震发生后尽快报告地震动的烈度及其分布情况,即烈度速报图的系统,可为灾后应急响应和救灾决策提供参考。
早在2010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15年,将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布设的系统此次仅用1分钟就绘出烈度速报图。由此可见,最近几年在汶川余震区试验基础上的所发展的技术创新,尤其是地震监测台站现场处理地震波信息、基于北斗卫星的地震烈度速报技术等将使得中国建设的烈度速报系统更好满足灾后救援决策的需要。
此外,在当天地震发生后,该所地震预警系统在汶川通过电视弹出地震信息倒计时窗口,向当地居民提供了5秒预警时间,实现了地震预警系统能为震区所在县提供地震预警。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王暾介绍,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就是在地震发生后尽快报告地震动的烈度及其分布情况,即烈度速报图的系统,可为灾后应急响应和救灾决策提供参考。
早在2010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15年,将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布设的系统此次仅用1分钟就绘出烈度速报图。由此可见,最近几年在汶川余震区试验基础上的所发展的技术创新,尤其是地震监测台站现场处理地震波信息、基于北斗卫星的地震烈度速报技术等将使得中国建设的烈度速报系统更好满足灾后救援决策的需要。
此外,在当天地震发生后,该所地震预警系统在汶川通过电视弹出地震信息倒计时窗口,向当地居民提供了5秒预警时间,实现了地震预警系统能为震区所在县提供地震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