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斯维:走了桑普拉斯 温网还剩什么

yongminglin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7-20
消息
376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0
  并不是说纳尔班迪安不好,只是如果温布尔顿上跑的全是黑马,实在让人担心那本来已不怎么结实的草地。沙尔肯(去年进入温网的半决赛)、约翰松(去年澳网冠军)、沃尔克科(今年的法网冠军)……到处都是昙花一现的人物,现在有多少球迷能完整地叫出他们的名字?

  从头到尾支持一位选手直到他夺冠,再没有什么比这更让网球迷们兴奋的了。可是到
了今天,那个值得追随的人到底在哪里?赛会的前两号种子阿加西和休伊特都不堪担此重任,他们在法网期间的表现只能用“差劲”一词来形容。

  这是个令球迷不知所措的年代,男单冠军如走马灯似的变换。有谁知道那个七届温网冠军桑普拉斯去了哪里?回答是正在加利福尼亚的家中陪伴小儿。他也热切关注温网,通过一个超豪华的电视机。

  罗迪克是个好孩子,看上去并不强壮的他已经追平了发球的世界纪录;费德勒会有美好的前途,就连国际网协主席贝蒂也一再看好于他;费雷罗总有一天会成为网坛的“国王”,至少在红土场上他已没了对手。

  但遗憾的是,无论这些年轻人有多出色,总不能让人放心把宝押在他们身上。

  说到这里,不能不谈亨曼。正如温网被叫做黑马的摇篮,它也年年迎来许多熟悉的面孔。10年如一日的最好例子自然是本土绅士亨曼,三番四次阻截他夺冠的桑普拉斯已经离去,但他的情况只有更糟,因为这一回,他甚至失去了出局的借口。

  今年温网,再也不用指望看到那些精彩的单手反拍镜头,也不必指望有人会勇敢上网截击,球迷们可以看到的只会是无穷无尽的底线拉锯,最后把奖杯授予那个耐力最久、失误最少的草地高手。

  也许冠军会是一个从没在前几届温网中闯入前两轮的选手。

  走了桑普拉斯,无人可以期待。作者:斯维
 
飞利浦西施发球厉害不足为奇,罗迪克为什么也可以发这么快的球?
 
最初由 Leo1976 发布
飞利浦西施发球厉害不足为奇,罗迪克为什么也可以发这么快的球?

我粗浅的理解是,罗迪克在发球的击球一瞬间,能最有效的释放他的爆发力。这和块头大小没有关系。不可能想象练举重的能把球发得象他那样快。关于速度的话题,以下转贴一段有趣的文字。

-------------------------------------------

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享受极限速度之快与慢

  接近极限的速度令人呼吸加速,令人目瞪口呆,令人心脏压到脊椎上,令人疯狂,直至癫狂,直至慌张得大脑缺氧、语言中枢紊乱、口不择言,所以才会激发出“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的名言。

上个星期六,美国少年罗迪克终于飙出了149英里的时速,他是打网球的,而不是开赛车的,所以这个数字就更显得不同寻常。

这个速度是在英国飙出来的,所以显示的是英制,折合成公制是239.8公里/小时,大多数人没有这种速度的体验,舒马赫等人除外。

面对这样的高速发球,站在罗迪克对面的阿加西无能为力,即使他是全世界最好的接发球手。这就像是舒马赫开着法拉利2003从你身边粗暴地开过去了,你能把他怎么样呢?这就像是美国人的爱国者导弹从距离水均益不远的天空飞过,砸在巴格达的市中心,他又能怎么样呢?

美国的网球爱好者们曾经讨论过一个问题,如何惩罚那些在网球比赛中不关闭手机铃声的现场观众?排在第二位的惩罚方式是,让他站在接发球的位置,感受罗迪克呼啸而来的发球。那种感觉一定像是死刑犯人遇到了枪法不准的行刑手。当然,排在第一位的惩罚方式也不舒服,让他把手机铃声换成休伊特嘶哑的“Come on”或者小威廉姆斯击球时发出的不堪的呻吟声。

现在你可以想像网球手是多么的不容易,以及那些底线裁判,他们甚至需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去年的澳网中,曾经有一只在球场中追逐飞虫的小鸟被网球击中后落地身亡。而已经退役的发球上网型选手埃德博格曾经在青年时代发球击中一名底线裁判,并最终导致他的死亡,这件事情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那些不幸的人中还包括足球的守门员,尤其是那些需要经常面对卡洛斯和贝克汉姆的门将。如果说阿加西应付的是子弹的话,他们应付的就是炮弹,他们应付的还是卡洛斯那种已经飞向了角旗方向,然后又以150公里的时速飞回来的炮弹。这就像高速路上突然斜刺里杀出来的大卡车。

还有那些每天都要面对大力投手的棒球击球员,棒球坚硬得就像一块石头,18.4米的距离说到就到,但凡投手稍微不怀好意,击球员可就要遭殃了,北美棒球场上绝大部分的群殴场面都因此而起。

当然,如果你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还能够看到速度的美感。

罗迪克的发球是具有观赏性的,以腰为中心,他的上肢和下肢都向后绷去,几乎要碰到一起了,然后突然打开,炮弹出膛了。观众们为此而来,他们其实也不是为了看他的发球,而是为了看他发球之后测速仪的显示,如果超过200公里,他们就会唏嘘不已。如果超过230公里,会有人哭的。

速度带来美感,比如桑普拉斯,他的发球虽然不如晚辈罗迪克,但他的上网速度可是天下第一。接发球手刚把他的发球接过去,发现他已经站在网前了,还没有来得及收势,第二波攻击又到了。这才是真正的“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比如阿加西,他提供的是反作用的速度之美,大力发球手们的力都被他悉数借到,他只是猜准了来球的落点,把自己的拍子放在那里,220公里时速过来的球就又以200公里的时速折返了回去。阿加西得到的掌声大约一半是为了这个。

比如刘国梁。如果刘国梁是偶像,大家喜欢他什么呢?速度,只有速度。去问问那些和巅峰时期的刘国梁对打过的高手吧,他们会说:刘让我们喘不过气来。

扼杀刘国梁运动生命的是谁呢?不是那些比他更快的人,而是电视。

电视说,你打这么快,我根本就跟不上你的速度,对乒乓球一知半解的观众也看不懂你的路数,你这种打法怎么适应电视直播呢?拜托你打慢一些好吗?

刘国梁当然说不行,但是没有关系,国际乒联说可以,他们把乒乓球变大了,球速慢了下来,大家都能看的到乒乓球的运行了,但是刘国梁只能退役了。

当然,电视对体育的介入更多的是正面影响,他们把摄像机装满了F1赛道,装满了雪橇滑道,他们把摄像机装到了赛车和雪橇的头部。这下好了,你可以以舒马赫的视角看世界了,如果他撞了车,也就是你撞了车。不同的是,舒马赫躲不过去,你可以躲。

早晚有一天,摄像机能够装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和棒球的表面,你可以从一个网球的角度看到高速旋转的罗兰・加洛斯,你还可以被罗迪克和阿加西击打。

如果有人欣赏快的话,就一定还有人欣赏慢,你可以去看两个削球选手打乒乓球,或者两个西班牙人在罗兰・加洛斯打网球。你还可以等着看登山者征服珠峰,5月26日,一个夏尔巴人花了10小时56分钟46秒从南坡大本营出发上升了4000多米登顶,打破了世界纪录。

如果你欣赏的不止是慢还有浪漫,可以要求电视台将摄像机绑在阿姆斯特朗赛车的前叉子上,跟着他一起环游法国。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