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宝子女:患病时仍要家人读总理报告给他听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95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rimg.php


3月19日,江苏江阴华西村,老当家吴仁宝逝世,村民自发前往悼念。

rimg.php


吴宝仁家谱图

核心提示:回忆起老书记弥留前后,吴协恩无法忍住泪水。“作为子女,我们要尽孝,大哥二哥先后问,您有什么要对我们家人说的,没想到父亲说没有。”吴仁宝的另一位子女告诉记者,“实际上,对于自己的患病,老书记心如明镜,但他一直很平静,仍要求按常规工作,要求家人读总理报告给他听。”

原标题:超越仪式:吴仁宝送别第一日

面对吴仁宝这位符号性人物的去世,他的家人,华西村各个阶层和外来的政商各界人士,都已进入到一场徐徐揭幕的仪式中。如果他们冷静面对吴仁宝留下的经济、社会和基层治理遗产,争论和回应之间,则不得不超越仪式和华西村本身。

本报记者 王海平 江阴华西村报道

3月19日凌晨4时30分,汽车拐进华西村,除了少数的道路指引灯外,并没有像外界猜测的那样灯火通明。9个小时前,前村党委书记、超过400亿集体经济总量的设计和经营者吴仁宝去世,享年85岁。

24小时以来,这位传奇式人物离开人世,在享誉世界的华西村里,数万人显得并不是那么忧伤和不舍。在地方提供的《吴仁宝文集》和《吴仁宝箴言》两本册子里,也并未提到过“老书记”如何看待“死亡”这个话题。

在过去30多年,华西村是中国发展农村家庭承包制的一个逆趋势的现象,这里建立起村企分开,但经济分配、干部、人员、福利、村建等五个方面的集体“统一”体制。数位研究者称,吴仁宝是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企业的权威,并且同时是法理和乡土传统上的权威。

吴仁宝保证了这种试验的规模稳步扩张。在他去世前后,这个集各界现代化农村寄望的地方,是否还需要新的多位一体的权威?集体企业的投资布局是否有效?合并村和原始村落间的社会矛盾如何纾缓?新的村民自治体系将如何改革?已经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现在,华西村已经从0.98平方公里,扩张到35平方公里以上。吴仁宝的灵堂就安置在自己的祖宅基地上,85年前,吴仁宝在这里出生。这是一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建筑,也是华西村目前硬件条件最差的住房。“永远不住最好的房子”,是吴仁宝的箴言之一。他的遗体盛放在一个小小的玻璃柜里,地上铺满了稻草。按地方风俗,女家眷跪在稻草上。

吴仁宝的追悼会将依照习俗在22日举行。自去世消息传出后,吴家人一直忙于接待诸多前来吊唁的人。从简而不失隆重,是华西村委会集体研究后对吴仁宝追悼会的“定调”。

无论因何而来,参加这一仪式的人们,都对吴和他的华西村事业葆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他们冷静面对吴多位一体的角色,和他留下的经济、社会和基层治理遗产,争论和回应之间,则不得不超越仪式和华西村本身。

灵堂和祭拜者

吴仁宝和他领导的华西村,以集体经济和共产主义为核心理念,走出了一条特色共富之路。华西村的村民自发前往灵堂吊唁。在去灵堂的路上,仍按习俗两人并列形成纵队,并只占用了道路的一半。路两边,摆满了单位、个人送来的花圈,形成了一条特殊的“花圈道”。

部分中央和省内外地方领导均敬献了花圈。前来吊唁的地方领导主要是县级江阴市和周边,但他们来去匆匆,鞠躬后与吴家人简短交流便快速离开。

目前的大华西村方圆3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5万,村民的悼念行为仍要持续数天。“我们是接到通知,按批次和时间来吊唁的”,一位中年女村民告诉记者。

对于吴仁宝的葬礼,华西村定调是“从简但不失隆重”。吴协恩对此解释,在很多华西人的心目中,老书记也是一个像父亲一样值得尊敬的人,所以要隆重,但老书记对自己个人的家庭生活要求却从不浪费,所以灵堂设在家里,以最节约的方式来举办。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体贴”的细节。当本报记者进入灵堂时,一旁的工作人员立刻抽去了遗体前用来下跪的铺垫,外联人员在耳边小声提示:鞠躬就可以了。当本地村民磕头致敬时,吴仁宝家眷则跪拜回礼,她们留意观察,外来者则点头回礼。

3月19日上午10时40分,在记者绕遗体一周后出门时,数阵哭泣声突然响起,摆放在花圈后面的音响发出了响亮的声音。

虽然吊唁的人群不断前来,但华西村的产业仍在照样运营,似乎丝毫未受影响,做到了“老书记在与不在一个样”,工作人员面带微笑喜迎八方客,推荐特色产品,“与1吨重金牛合影的,每天几百人不等。”在会议中心,两名年轻的女服务员还在追逐嬉戏。

但是,未来的旅游团体,将无缘亲见这里最重要的一个免费项目——吴仁宝在“民族宫”的演讲。

“演讲者”的“否决权”

自2003年主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吴仁宝主要的精力就放在了接待、演讲、开会和抓三产上。

刚开始“老书记的身体一直很好,吃得也挺多”,华西村对外联络人之一的王征说。在高峰时,每天约有5000人次来华西村“考察、取经、旅游、学习、培训”,每逢团体,吴仁宝必定亲自接待,并在民族宫做一场约30分钟的演讲。这种演讲,最多时每天会有3-5次。

演讲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介绍华西村如何摆脱贫困村,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但所传授的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吴仁宝精力旺盛,头脑精明,会针对不同的访问人群设计差异化的内容,“吴仁宝式”的简单语句往往都引起听众的共鸣,掌声阵阵。

“对干部群体,他讲如何看待和分析中央的大政策,怎样理解实事求是,怎样顶住‘一阵风’;对青少年,则主要讲述励志的故事”;负责大礼堂音响工作的小芳告诉记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曾赞誉道:“还是基层的语言和文风好。”

这种“演讲者”的生活,吴仁宝过了10年。在最后的10年中,吴仁宝还有一个职务——“华西集团公司总办公室主任”。“总办主任”虽然不参与经营事务,也没有具体的决策权,但拥有最终的否决权。“在很多事情上,大家仍主动去向老书记报告,征求他的意见,请他拿主意”,华西村村委会一位成员对记者说。

2012年,细心的身边人就已发现吴仁宝的身体机能不如从前,但并未透露出病态。2013年1月,在一次常规体验中,吴仁宝被发现肺癌晚期。

“就是在那一两个月左后,老书记的身体大不如从前,吃得也少了,但是精神状态很饱满,思维也很清晰”,吴仁宝的唯一外孙缪连华说。

3月6日,吴仁宝被家人送至上海东方医院医治,其间院方三次下发病危通知书。3月13日,应吴仁宝的意愿,家人将他送回华西村家中。

3月18日下午,吴仁宝就已处于昏迷中。此时,家人全部陪在身边。吴协恩特地提醒侄女要注意“时间”。晚18点58分,吴仁宝撒手人间,划时代的人物走完了他的一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