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95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凤凰卫视3月19日《时事开讲》播出:“吴旭:个人梦想的实现是国家梦想实现的前提”,以下为文字实录:
姜声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闭幕仪式上发表讲话,在25分钟的演讲当中,他9次提到“中国梦”,44次提到“人民”,他表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似乎对中国梦的见解有一些调整或改变,但究竟什么才是你心中的中国梦,我们请导播出图来看看,这边做了个民调,57.3%的人认为所谓的中国梦还是强国梦,似乎习近平有一些改变。20.2%的人根本不了解,说不上来到底中国梦是什么。12.9%的人认为是食品安全梦,是民生的,城市梦占1.1%。而认为是国人梦或者是国民梦占8.4%。
请导播出图来看看网民的留言,网友说“祖国人民热切盼望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这是中国人的中国梦,同时我也希望中国人的国际形象也可以提高,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这是强国梦”。
再来看看,“我觉得中国梦应该是生的起、死的起、有方式改变命运、有良好的环境、有友善的社会、有活着的尊严,巴塞罗纳没有雨他的中国梦”。
我们请时事评论员吴旭先生为我们点评一下,因为你在2008年你就已经提到“中国梦”这样一个概念,当时似乎并没有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那今天中国梦这三个字大家都在谈,所以您认为您当时的中国梦的解读是什么,为什么你认为这一次习近平对中国梦的解读有所调整?
吴旭:我觉得这个调整虽然好像看起来是字面上的简单的调整,但实际上它引申的含义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关键。因为这里面“中国梦”把它说成是中国人民,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这样使得中国梦这个概念,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更加的丰富饱满,而且更关键的是更加具有世界性。为什么这么讲,中国梦,我们总在谈的,包括习总书记在去年11月份在复兴之路的展览结束的时候,他第一次比较系统的提“中国梦”概念的时候,他也强调是强国梦,包括是民族复兴的强国梦。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梦这个概念实际上他要远远大于强国梦这个概念,强国梦它是主体,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甚至说是虽然代表人民,但是人民是一个综合的集合体,但是中国人的梦,它更涵盖的是什么呢?是中国每一个人自我的一个梦想,那么这个高度就是说当中国每一个人的梦想都实现的时候,中国梦实际上作为一个国家,他应该也是出现了。
那么这里面我们可以实际上从,现在很少提了,但是如果你看一下马克思主义,它的一个基础的原理就是共产党宣言里面他提到共产主义要达到什么呢?就是每个人的梦想,每个人的自由的实现是一个社会所有人的自由实现的前提和条件。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的梦想的实现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梦想实现的前提和条件。
这里面有一个就是说逻辑问题,就是到底是中国以前经常讲,就是说“大河有水小河满”,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应该是“小河有水大河满',也就是说当国家,当然国家强大了,会为所有的国民提供它的安全、提供主权、提供尊严,那么这是一个人民生存的安居乐业的一个基础,但是这是一个底线,真正高端的是什么?是每个人生活的安居乐业,同时实现自己的梦想,达到自己自我的实现,这个当你的主体就是中国的梦想的主体从国家和政府这个角度,变成一个个人和人民每个人的梦想的角度的时候,整个中国梦这个概念和内涵我觉得是非常的强大,强有力的,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什么呢?当我们提出中国梦这个概念的时候,如果过分的强调是强国梦的话,那么在世界的舆论范围内,看起来就有一点点问号,为什么?因为中国我们知道过去中国的二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威胁论一直是经常被提及的,那么如果把中国梦等同于强国梦,那么强国梦又是什么呢?民族复兴、大国崛起,这些让可能国外人、西方人看起来比较敏感,甚至害怕的词汇,他们就很容易,一方面作为一个中国威胁论的口实,另一方面我觉得更关键的,就是从西方人他的历史观上,他会把这种中国人强国梦的感觉,并到二战之前,就是德国和日本他们那种泛国家主义的那种甚至军国主义的那种国家崛起的这种梦想,他把这个作为一种等同。那么这样我想对中国无论是自身的形象的塑造,和中国整体的这种软实力提升,都没有什么好处。
姜声扬:其实中国梦这个概念在2008年你就已经提到,甚至写了一本书叫做《为世界打造中国梦》,当时你的概念是什么,而这个中国梦和我们已经很熟悉的美国梦有什么样不同,在今天习总书记这样一个解读之后,是不是中美梦越来越接近?
吴旭:其实确实是这样,就是说中国梦,当中国梦最早2008年提的时候,我当时的题目是《为世界打造中国梦》,而且当时的副题是如何扭转中国的软实力逆差,因为这里面什么?美国之所以在世界取得很大的成功,除了他物质方面确实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以外,在精神层面,他给世界提供了一个场景,甚至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什么呢?就是有你自己的洋车、洋房,然后每个家庭这种安居乐业的生活,自由的天地,这个恰恰是引领成为美国在世界软实力、硬实力同样可以说是无敌于天下的这么一个重要的原因.
但是中国这边我们过去的发展,过去很长一段的发展,过多强调于物质方面的发展,我们可能说是觉得很庆幸于自己是世界工厂,但从来没有在梦想方面确实乏善可陈,就是说物质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我们在精神层面给世界提供的东西确实不够富足,就是说我们可能GDP上去了,但是同样的空气污染,还有这种人民的幸福感却没有提升,那么也就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当过分的把这种梦想作为一个国家的层面,一个GDP的层面,一个跟第一、第二这种比的层面来强化的时候,实际上失去了他作为一个中华文明作为一个世界一级的文明给世界提供一个梦想的答案。
因为中国毕竟我们有很古老的文明,延承下来的一些这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包括与人为善等等,这些东西如果并到世界级的梦想里面,就是说如果中国人所有人每个人的梦想都实现的话,那么这个梦想是不是也可以复制到整个世界上,成为世界的一个梦想。我觉得如果这种提法,就是说这次习总把它转到人民,每个人民的梦想,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可以说是不仅是一个转化,而且是把他的中国梦的概念重新做了一个丰富和深化。
姜声扬:中国人的梦想,不光是要输出产品,还要输出一种与世界能够接受一种价值观。
姜声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闭幕仪式上发表讲话,在25分钟的演讲当中,他9次提到“中国梦”,44次提到“人民”,他表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似乎对中国梦的见解有一些调整或改变,但究竟什么才是你心中的中国梦,我们请导播出图来看看,这边做了个民调,57.3%的人认为所谓的中国梦还是强国梦,似乎习近平有一些改变。20.2%的人根本不了解,说不上来到底中国梦是什么。12.9%的人认为是食品安全梦,是民生的,城市梦占1.1%。而认为是国人梦或者是国民梦占8.4%。
请导播出图来看看网民的留言,网友说“祖国人民热切盼望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这是中国人的中国梦,同时我也希望中国人的国际形象也可以提高,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这是强国梦”。
再来看看,“我觉得中国梦应该是生的起、死的起、有方式改变命运、有良好的环境、有友善的社会、有活着的尊严,巴塞罗纳没有雨他的中国梦”。
我们请时事评论员吴旭先生为我们点评一下,因为你在2008年你就已经提到“中国梦”这样一个概念,当时似乎并没有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那今天中国梦这三个字大家都在谈,所以您认为您当时的中国梦的解读是什么,为什么你认为这一次习近平对中国梦的解读有所调整?
吴旭:我觉得这个调整虽然好像看起来是字面上的简单的调整,但实际上它引申的含义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关键。因为这里面“中国梦”把它说成是中国人民,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这样使得中国梦这个概念,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更加的丰富饱满,而且更关键的是更加具有世界性。为什么这么讲,中国梦,我们总在谈的,包括习总书记在去年11月份在复兴之路的展览结束的时候,他第一次比较系统的提“中国梦”概念的时候,他也强调是强国梦,包括是民族复兴的强国梦。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梦这个概念实际上他要远远大于强国梦这个概念,强国梦它是主体,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甚至说是虽然代表人民,但是人民是一个综合的集合体,但是中国人的梦,它更涵盖的是什么呢?是中国每一个人自我的一个梦想,那么这个高度就是说当中国每一个人的梦想都实现的时候,中国梦实际上作为一个国家,他应该也是出现了。
那么这里面我们可以实际上从,现在很少提了,但是如果你看一下马克思主义,它的一个基础的原理就是共产党宣言里面他提到共产主义要达到什么呢?就是每个人的梦想,每个人的自由的实现是一个社会所有人的自由实现的前提和条件。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的梦想的实现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梦想实现的前提和条件。
这里面有一个就是说逻辑问题,就是到底是中国以前经常讲,就是说“大河有水小河满”,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应该是“小河有水大河满',也就是说当国家,当然国家强大了,会为所有的国民提供它的安全、提供主权、提供尊严,那么这是一个人民生存的安居乐业的一个基础,但是这是一个底线,真正高端的是什么?是每个人生活的安居乐业,同时实现自己的梦想,达到自己自我的实现,这个当你的主体就是中国的梦想的主体从国家和政府这个角度,变成一个个人和人民每个人的梦想的角度的时候,整个中国梦这个概念和内涵我觉得是非常的强大,强有力的,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什么呢?当我们提出中国梦这个概念的时候,如果过分的强调是强国梦的话,那么在世界的舆论范围内,看起来就有一点点问号,为什么?因为中国我们知道过去中国的二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威胁论一直是经常被提及的,那么如果把中国梦等同于强国梦,那么强国梦又是什么呢?民族复兴、大国崛起,这些让可能国外人、西方人看起来比较敏感,甚至害怕的词汇,他们就很容易,一方面作为一个中国威胁论的口实,另一方面我觉得更关键的,就是从西方人他的历史观上,他会把这种中国人强国梦的感觉,并到二战之前,就是德国和日本他们那种泛国家主义的那种甚至军国主义的那种国家崛起的这种梦想,他把这个作为一种等同。那么这样我想对中国无论是自身的形象的塑造,和中国整体的这种软实力提升,都没有什么好处。
姜声扬:其实中国梦这个概念在2008年你就已经提到,甚至写了一本书叫做《为世界打造中国梦》,当时你的概念是什么,而这个中国梦和我们已经很熟悉的美国梦有什么样不同,在今天习总书记这样一个解读之后,是不是中美梦越来越接近?
吴旭:其实确实是这样,就是说中国梦,当中国梦最早2008年提的时候,我当时的题目是《为世界打造中国梦》,而且当时的副题是如何扭转中国的软实力逆差,因为这里面什么?美国之所以在世界取得很大的成功,除了他物质方面确实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以外,在精神层面,他给世界提供了一个场景,甚至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什么呢?就是有你自己的洋车、洋房,然后每个家庭这种安居乐业的生活,自由的天地,这个恰恰是引领成为美国在世界软实力、硬实力同样可以说是无敌于天下的这么一个重要的原因.
但是中国这边我们过去的发展,过去很长一段的发展,过多强调于物质方面的发展,我们可能说是觉得很庆幸于自己是世界工厂,但从来没有在梦想方面确实乏善可陈,就是说物质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我们在精神层面给世界提供的东西确实不够富足,就是说我们可能GDP上去了,但是同样的空气污染,还有这种人民的幸福感却没有提升,那么也就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当过分的把这种梦想作为一个国家的层面,一个GDP的层面,一个跟第一、第二这种比的层面来强化的时候,实际上失去了他作为一个中华文明作为一个世界一级的文明给世界提供一个梦想的答案。
因为中国毕竟我们有很古老的文明,延承下来的一些这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包括与人为善等等,这些东西如果并到世界级的梦想里面,就是说如果中国人所有人每个人的梦想都实现的话,那么这个梦想是不是也可以复制到整个世界上,成为世界的一个梦想。我觉得如果这种提法,就是说这次习总把它转到人民,每个人民的梦想,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可以说是不仅是一个转化,而且是把他的中国梦的概念重新做了一个丰富和深化。
姜声扬:中国人的梦想,不光是要输出产品,还要输出一种与世界能够接受一种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