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95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原标题:专家解读习近平首次海外行 体现全方位的中国外交部局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丁宁):22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从北京启程,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布)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这次为期9天的亚欧非之行,是习近平就任中国最高领导人后首次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亮相。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访的“路线图”体现了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也表现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将在未来世界秩序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中国新任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海外之行牵动世界神经,被视为新一届政府外交政策的风向标。外界注意到,习近平主席的首访“路线图”跨越亚洲、欧洲、非洲三个大陆,涵盖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等多重因素、多个领域,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指出,这反映了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习近平主席的第一次出访充分体现了中国外交的这四个要素。俄罗斯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大国,又是中国最大的邻国,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典型的代表,那么金砖国家呢,它本身就是一个多边外交的机制。”
多年来,中俄两国元首都把对方国家作为就任后进行国事访问的第一个国家,习近平延续了这一传统,有专家因此形容中俄的战略协作实现了“无缝连接”,显示出两国关系的继承性与稳定性。而这次访问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访问成果中“干货”也不少,最受关注的是中俄近期在俄罗斯对华增供原油,修建东线天然气管道方面已经达成原则性共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两国有望在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就此达成协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问题专家姜毅指出,中俄未来务实合作的着力点将放在如何提升合作水平:“在能源合作包括在大项目的合作过程中,中俄双方最近这几年也在探讨通过上大项目和加强能源合作这样一个具体的项目,来促进相互的投资和技术上的合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两国务实合作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不仅是简单的增加贸易额,而是怎么样提升双方合作的水平。”
对于习近平的非洲三国之行,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认为访问“有传承、有新意”,加大对非洲和平与安全的关注,增加对非洲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实现中非经贸合作质的飞跃等都是访问的重点内容。而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认为,中国新任最高领导人选择非洲国家作为首批出访目的地有两点原因:“这次出访我觉得要凸显这两点,一个是对非洲本身的重视,因为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一个大陆,另外也要向非洲以及向世界宣示中国对非政策的这种延续性,表明我们在新的领导层的领导下,是继续把关注中非关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把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放在非常重要的一个地位上。”
26日至27日,“年纪小、但块头不小”的金砖五国领导人将聚首南非德班,就加强金砖国家伙伴关系、深化金砖国家与非洲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五国能否在设立开发银行、外汇储备库等方面迈出新步伐备受关注。习近平主席日前表示,中方支持主席国南非把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外汇储备库等列入会晤筹备重点,期待会晤在这些方面取得积极成果。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指出:“金砖国家有没有前途有没有活力,确实要取决于这个机制能不能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在金砖国家设立一个开发银行,将对金砖国家之间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支撑,这样他的生命力就大了。关于金砖国家的外汇储备库,它既是金额上相互支持的一个表现,同时,它又能够推动国际金融秩序的改革向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
22日,习近平作为大国元首的第一次出访即将开始,他将展现出怎样的外交风格和个人魅力,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外交布局如何开篇,世界也期待通过此访看到更多的内容。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丁宁):22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从北京启程,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布)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这次为期9天的亚欧非之行,是习近平就任中国最高领导人后首次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亮相。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访的“路线图”体现了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也表现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将在未来世界秩序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中国新任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海外之行牵动世界神经,被视为新一届政府外交政策的风向标。外界注意到,习近平主席的首访“路线图”跨越亚洲、欧洲、非洲三个大陆,涵盖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等多重因素、多个领域,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指出,这反映了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习近平主席的第一次出访充分体现了中国外交的这四个要素。俄罗斯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大国,又是中国最大的邻国,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典型的代表,那么金砖国家呢,它本身就是一个多边外交的机制。”
多年来,中俄两国元首都把对方国家作为就任后进行国事访问的第一个国家,习近平延续了这一传统,有专家因此形容中俄的战略协作实现了“无缝连接”,显示出两国关系的继承性与稳定性。而这次访问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访问成果中“干货”也不少,最受关注的是中俄近期在俄罗斯对华增供原油,修建东线天然气管道方面已经达成原则性共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两国有望在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就此达成协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问题专家姜毅指出,中俄未来务实合作的着力点将放在如何提升合作水平:“在能源合作包括在大项目的合作过程中,中俄双方最近这几年也在探讨通过上大项目和加强能源合作这样一个具体的项目,来促进相互的投资和技术上的合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两国务实合作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不仅是简单的增加贸易额,而是怎么样提升双方合作的水平。”
对于习近平的非洲三国之行,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认为访问“有传承、有新意”,加大对非洲和平与安全的关注,增加对非洲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实现中非经贸合作质的飞跃等都是访问的重点内容。而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认为,中国新任最高领导人选择非洲国家作为首批出访目的地有两点原因:“这次出访我觉得要凸显这两点,一个是对非洲本身的重视,因为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一个大陆,另外也要向非洲以及向世界宣示中国对非政策的这种延续性,表明我们在新的领导层的领导下,是继续把关注中非关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把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放在非常重要的一个地位上。”
26日至27日,“年纪小、但块头不小”的金砖五国领导人将聚首南非德班,就加强金砖国家伙伴关系、深化金砖国家与非洲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五国能否在设立开发银行、外汇储备库等方面迈出新步伐备受关注。习近平主席日前表示,中方支持主席国南非把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外汇储备库等列入会晤筹备重点,期待会晤在这些方面取得积极成果。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指出:“金砖国家有没有前途有没有活力,确实要取决于这个机制能不能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在金砖国家设立一个开发银行,将对金砖国家之间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支撑,这样他的生命力就大了。关于金砖国家的外汇储备库,它既是金额上相互支持的一个表现,同时,它又能够推动国际金融秩序的改革向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
22日,习近平作为大国元首的第一次出访即将开始,他将展现出怎样的外交风格和个人魅力,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外交布局如何开篇,世界也期待通过此访看到更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