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凤凰卫视6月22日消息:如果将印度同中国进行比较,有些方面确实会让印度人感到自卑。1980年时,印度人口为6亿8千7百万,比中国少大约3亿;按人均购买力,印度的生活水平同中国大致相当。但是,随着中国开始现代化,中国拉开了自己同印度的差距。在1980年以来的21年中,同中国相比,除了人口增长率超过中国外,印度在差不多所取其它方面都落後於中国。
到2001年,印度的人口是10亿3千3百万,中国为12亿7千2百万,但是。虽然中国人口仍然多於印度,但是,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的人均收入为890美元,而印度只有450美元;按人均购买力计算,中国的生活水平超过印度的百分之七十;中国现在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口为总人口的大约百分之五,而印度为大约百分之二十九。
很多印度人常常感到不可理解的问题之一是,西方国家为什麽对中国经济上的成功着了魔似的,但是,<<经济学人>>指出,印度人自己也对中国经济的成功着了魔;印度人也常常觉得,因为将自己同中国相比,印度的不足被夸大;印度人还觉得自己在地缘政治上的劣势--仅仅是因为历史的偶然,中国成了联合国安理会5个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之一,<<经济学人>>认为,现在看来,中国是常任理事之一完全合理。印度现在是数个认为自己也应该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的国家之一,但是印度总是感觉到自己在地缘政治上处於劣势。
印度人认为,“中国威胁”至少有三种形式。其一,地缘政治的威胁,印度同中国之间的对手关系将可能再次导致中国印度之间的战争;其二,经济威胁,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印度将把自己可怜的收入花费在来自中国的产品上;其三,意识形态上的威胁,印度对民主进行的勇敢的试验在中国的不可预测的专制面前,使印度为此付出的代价显得更加巨大。
印度对中国的这种担心并非尼赫鲁所愿意看到的。印度同中国在1954年签署了中印友好条约,在该条约中双方视对方为兄弟,但是这种兄弟关系很快恶化--1959年达赖喇嘛及其十万随从逃离中国,印度给予庇护,结果中印於1962年发生军事冲突,并以中国的全面胜利结束。
中印关系经过25年的时间才差不多恢复正常。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同中国总理李鹏同意就边界问题进行会谈,从那以来,双方进行了14此联合工作会议。2002年,中国总理朱基访问印度,印度总理瓦杰帕依将於本周回访中国。
在很多国际问题上,诸如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中国同印度看法一致,双边贸易从1992年的年3亿3千8百万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50亿美元。
然而,中印之间的这种相互尊重常常被敌意取得,1998年,印度试爆核弹後,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George Fernandes)公开声称,
印度发展核武器并非是因为巴基斯坦在发展核武器,而是因为中国这个长期的威胁。可以肯定的是,印度从1960年代开始发展核武器是1962年中印战争中印度失败,及两年後中国成功发展核武器的结果。
瓦杰帕依是自此1993年以来印度首位访问中国的总理,在对北京为期6天的访问中,他将会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政府总理温家宝。
中国同印度的修好还因为巴基斯坦问题而更复杂。瓦杰帕依目前在为了建立持久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平而作出“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努力,他希望中国能够对巴基斯坦的将军们施加某些影响。
但是,<<经济学人>>说,由於印度至今尚对达赖喇嘛提供庇护,而且,印度於1975年将中国领土并入印度,因此,除了边界争端外,中国印度相互警惕的因素还很多很多。 (叶慕予)
到2001年,印度的人口是10亿3千3百万,中国为12亿7千2百万,但是。虽然中国人口仍然多於印度,但是,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的人均收入为890美元,而印度只有450美元;按人均购买力计算,中国的生活水平超过印度的百分之七十;中国现在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口为总人口的大约百分之五,而印度为大约百分之二十九。
很多印度人常常感到不可理解的问题之一是,西方国家为什麽对中国经济上的成功着了魔似的,但是,<<经济学人>>指出,印度人自己也对中国经济的成功着了魔;印度人也常常觉得,因为将自己同中国相比,印度的不足被夸大;印度人还觉得自己在地缘政治上的劣势--仅仅是因为历史的偶然,中国成了联合国安理会5个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之一,<<经济学人>>认为,现在看来,中国是常任理事之一完全合理。印度现在是数个认为自己也应该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的国家之一,但是印度总是感觉到自己在地缘政治上处於劣势。
印度人认为,“中国威胁”至少有三种形式。其一,地缘政治的威胁,印度同中国之间的对手关系将可能再次导致中国印度之间的战争;其二,经济威胁,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印度将把自己可怜的收入花费在来自中国的产品上;其三,意识形态上的威胁,印度对民主进行的勇敢的试验在中国的不可预测的专制面前,使印度为此付出的代价显得更加巨大。
印度对中国的这种担心并非尼赫鲁所愿意看到的。印度同中国在1954年签署了中印友好条约,在该条约中双方视对方为兄弟,但是这种兄弟关系很快恶化--1959年达赖喇嘛及其十万随从逃离中国,印度给予庇护,结果中印於1962年发生军事冲突,并以中国的全面胜利结束。
中印关系经过25年的时间才差不多恢复正常。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同中国总理李鹏同意就边界问题进行会谈,从那以来,双方进行了14此联合工作会议。2002年,中国总理朱基访问印度,印度总理瓦杰帕依将於本周回访中国。
在很多国际问题上,诸如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中国同印度看法一致,双边贸易从1992年的年3亿3千8百万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50亿美元。
然而,中印之间的这种相互尊重常常被敌意取得,1998年,印度试爆核弹後,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George Fernandes)公开声称,
印度发展核武器并非是因为巴基斯坦在发展核武器,而是因为中国这个长期的威胁。可以肯定的是,印度从1960年代开始发展核武器是1962年中印战争中印度失败,及两年後中国成功发展核武器的结果。
瓦杰帕依是自此1993年以来印度首位访问中国的总理,在对北京为期6天的访问中,他将会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政府总理温家宝。
中国同印度的修好还因为巴基斯坦问题而更复杂。瓦杰帕依目前在为了建立持久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平而作出“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努力,他希望中国能够对巴基斯坦的将军们施加某些影响。
但是,<<经济学人>>说,由於印度至今尚对达赖喇嘛提供庇护,而且,印度於1975年将中国领土并入印度,因此,除了边界争端外,中国印度相互警惕的因素还很多很多。 (叶慕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