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承袭毛思想欲破新殖民主义魔咒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90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多维新闻】中国国家习近平已开始了非洲之旅。习近平首先选择了在与中国有特殊情意结的坦桑尼亚进行中国对非政策的阐述。习近平开章明义"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任何国家发展同非洲关系,都应该尊重非洲的尊严和自主性。"还清楚地给出中国与非洲国家交往原则:"真"、"实"、"亲"、"诚",并强调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将继续为非洲发展提供应有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帮助。"这是习近平对近年来一些评论认为中国在非洲拓展经济势力是在搞"新殖民主义"的直接回应。

中共内部人士透露,习近平是看着毛泽东作品成长起来的一代,学习了毛泽东整套战略思维,加之习近平的出身,长期受毛泽东思想影响。事实上,他对非政策的阐述来看,的确反映出承袭了毛泽东的三分世界国际观的迹象。但往细致里看会发现,习近平所陈述的非政策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毛泽东三分世界理论。这其实释放了一个重要信息:习近平欲从这套理论中继续寻找指引,并欲超越时代局限,从积极推动第三世界的团结,转而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帮助第三世界发展经济。同时,借着世界经济版图的重构,培育和平的土壤,平衡中国崛起对一些国家构成威胁的谬论,同时为世界多元发展提供助力。

刻意选择坦桑尼亚阐述对非政策

习近平把非洲作为他首次出访的往访地,反映了中国外交的一贯原则,即加强同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础,也是对外战略的主要方向。据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卢沙野透露,关于选择这三个国家的考虑,南非一则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在那里举行,二则南非是非洲很重要的国家。而坦桑尼亚和刚果(布)近年来同中国双边合作成果丰硕。从地域看,坦桑尼亚和刚果(布)一个处于东部非洲,一个处于中部非洲,一个是英语国家,一个是法语国家,具有一定代表性。习近平此访是刻意选择了这几个国家作为非洲国家的代表来体现中国对非洲的重视。

选择坦桑尼亚作为习近平首访非洲的第一站,并在这里阐述中国对非政策,也别有一番考虑。正如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发表的演讲所说"坦桑尼亚是中国的老朋友、好朋友,中坦友谊是由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尼雷尔总统等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的。中坦一直保持全天候友谊"。习近平这次坦桑尼亚国事访问的日程中也特别安排前往达累斯萨拉姆远郊的中国国家公墓,凭吊坦赞铁路修建期间因公殉职的中方人员。

从历史看,中国与坦桑尼亚有一段特殊的情意结。自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姆到赞比亚卡皮里姆波希的铁路,全长1,860多公里。起初,坦、赞两国领导人为争取建设资金四处碰壁,西方国家不干,世界银行也不理睬,最后只好把希望寄托于中国。1965年2月,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访华时向中国提出援建要求。花费几亿乃至数十亿资金援建坦赞铁路是否值得?当时无论海内外都存在种种疑虑。有人说这是中国"打肿脸充胖子"。但周恩来的态度很明确:中国必须真心实意地帮助修建。他反复向那些对援建坦赞铁路存有疑虑的人说:"我们援助了他们,也就是援助了我们自己"。当年,在坦赞铁路运营十周年庆祝仪式上,时任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患难知真友,在我们困难的时候,中国帮助了我们"。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山指出,目前有很多声音认为,"非洲人已意识到今天的中非关系与毛泽东时代存在诸多差异"。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