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57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本报讯 “我们几乎是看着他长高、长大的。”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下称中心)副主任庄秉湖,提到屡次到这里矫正的宋小易(化名),不禁摇了摇头。3年间,宋小易因为盗窃、抢劫4次被送进中心接受矫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犯罪成瘾”?又是什么原因让他屡教不改呢?近日,海南特区报记者与宋小易面对面,叩开他封闭已久的心灵大门。记者 马珂 文/图
父母离异 家里永远只有他和爸爸
“妈妈”这个词在宋小易的心里代表了“恨”。在他很小的时候,妈妈与好赌的爸爸离婚了,她丢下了爷俩,再也没回过家。在他的记忆中,家里永远只有他和爸爸两个人。
3岁多时,他便跟着爸爸从安徽老家来到海南。由于爸爸靠体力活赚钱,每天起早贪黑,他的生活全靠自己打理,自己穿衣服、自己找地方玩、自己拿钱买饭吃。当别人问他的妈妈在哪里时,他给出的答案只有两个字“死了”。
也许由于母爱的缺乏,宋小易对女性充满了敌意和恐惧。不少人曾想给他爸爸介绍女朋友,但都遭到他的强烈反对。“那个女人可以对我不好,但是必须要对我爸爸好,如果她对我爸爸不好,那她就死定了!”已经16岁的他跟记者说这句话时,仍带着孩子赌气般的神态。甚至在他多次抢劫的过程中,他也从不抢劫女性,因为他“怕那些女人”。
灰色童年 只在学校待了一个星期
他告诉记者,爸爸很疼他,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自己要什么爸爸都会尽量满足,犯了错不会挨打也不会挨骂,“爸爸很辛苦,回家也很晚,我们几乎不怎么聊天”。
他总是和比他大很多的孩子一起玩,从七八岁开始,上网、打游戏、看古惑仔和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便是他全部的生活。“我对这些都不上瘾,只是打发时间。”宋小易说,因为玩惯了,他根本没办法安安稳稳地坐在教室里听课。在学校呆了一个星期后,他就彻底辍学了,从此再也没进过学校。至今他都不识字,他认识的有限的几个字都是爸爸抽空教的。“爸爸教我,我就有兴趣学。”他的话里透着对父亲深深的依恋。
走上歪路 除了偷和抢还会吸K粉
起初,他并不缺钱,爸爸每天都会给他50块钱做生活费。13岁那年,打游戏把钱花光了,一起玩的朋友提议去找些东西换钱。就这样,他稀里糊涂地跟在一伙人后面,因为在一家商店盗窃,他被警察抓住,然后被送进中心。
3个月矫正期满,他被爸爸在家里“关了”半年,可是半年后,曾经的朋友找上门,他又开始了放纵。“我去爸爸干工的地方看过,他真的很辛苦。”宋小易不愿因为自己的玩乐再找爸爸要钱,当他意识到要自食其力的时候,却走向了一条歪路。他和朋友带着伸缩棍在路上抢劫,对于“不老实”的人,他们拿走钱后还会将对方痛打一顿。他因此第二次被抓,又被送回中心。
重回朋友圈子,宋小易还是整天玩乐,只是已经15岁的他不再满足于网吧、游戏厅那些“小儿科的乐趣”。他开始尝试吸K粉,“我对这东西并不上瘾,只是觉得没什么可以玩的了,我太空虚了”。宋小易说,爸爸给的钱根本不够他开销,他瞄准了一个小卖部,挑了个“好时机”下手,偷来的9000多块钱用来开包厢、吸K粉,仅一个月就被挥霍一空。他因此第三次被抓。
在第三次矫正期满后,没过几天,他再次因为盗窃养老院被抓进中心。
决心改变 想做义工,再辛苦也不怕
屡教不改的宋小易清楚地知道抢劫和盗窃是犯罪,但他仍以身试法,原因很简单,“无所谓,大不了就是再被关起来”。过于空虚的生活让他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一次次地寻求刺激才能让他的生活“饱满起来”。
在中心,他最怕的就是坐在教室里上课。第一次进中心时,他参与了一个小品的演出,出色的表现给教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宋小易回忆起那次演出仍觉得很开心,“很好玩,当观众鼓掌时,我也特别开心”。少有的成就感,让他一直铭记于心。
即将完成第四次为期6个月的矫正,这次他觉得自己“有改变”。“之前中心里的朋友出去做了义工,我去看过,觉得这些事情特别有意义,出去后,我也想去做义工,做义工可以帮助别人,也可以控制自己。”宋小易告诉记者,如果可以去做义工,再辛苦也不怕。
●工作人员
“边缘少年”
亟需后续帮教
“对这个孩子的教育,我们下了很大力气,但只要他回到原来的环境中去,很快,我们在他身上的所有努力便会被化解。”庄秉湖说,从中心走出去的“边缘少年”,亟需后续帮教。“必须有人在生活中时不时地鞭策他们,帮扶他们,才不会让孩子们重回原点。”庄秉湖告诉记者。
庄秉湖介绍,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跟海口义工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鼓励孩子们定期参加义工服务,并有机会获得实习锻炼的机会,义工也将与“边缘少年”结对子组成临时家庭,义工作为“临时爸妈”,将给走出中心的孩子带去关怀和帮助。庄秉湖称,目前中心已经有十几个孩子有了“义工爸妈”。
●专家说法
缺乏母爱
对孩子影响大
海南省社会心理学会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波介绍,0-3岁是孩子与母亲建立“母子依恋”的时期。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的重要时期,而本案例中宋小易的妈妈却选择了离开,所以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宋小易对女性采取的是抗拒与逃避策略。其实从内心需求来讲,他对女性是又爱又怕,渴望母性的关怀与爱,又怕再一次遭遇遗弃和背叛。刘波认为,他以后的情感之路也可能走得相当坎坷。
他建议相关机构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学习机会,提供有效的渠道和平台让他们重建自尊自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社区或学校应提供相应的专业支持,为这些孩子重归社会保驾护航。
父母离异 家里永远只有他和爸爸
“妈妈”这个词在宋小易的心里代表了“恨”。在他很小的时候,妈妈与好赌的爸爸离婚了,她丢下了爷俩,再也没回过家。在他的记忆中,家里永远只有他和爸爸两个人。
3岁多时,他便跟着爸爸从安徽老家来到海南。由于爸爸靠体力活赚钱,每天起早贪黑,他的生活全靠自己打理,自己穿衣服、自己找地方玩、自己拿钱买饭吃。当别人问他的妈妈在哪里时,他给出的答案只有两个字“死了”。
也许由于母爱的缺乏,宋小易对女性充满了敌意和恐惧。不少人曾想给他爸爸介绍女朋友,但都遭到他的强烈反对。“那个女人可以对我不好,但是必须要对我爸爸好,如果她对我爸爸不好,那她就死定了!”已经16岁的他跟记者说这句话时,仍带着孩子赌气般的神态。甚至在他多次抢劫的过程中,他也从不抢劫女性,因为他“怕那些女人”。
灰色童年 只在学校待了一个星期
他告诉记者,爸爸很疼他,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自己要什么爸爸都会尽量满足,犯了错不会挨打也不会挨骂,“爸爸很辛苦,回家也很晚,我们几乎不怎么聊天”。
他总是和比他大很多的孩子一起玩,从七八岁开始,上网、打游戏、看古惑仔和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便是他全部的生活。“我对这些都不上瘾,只是打发时间。”宋小易说,因为玩惯了,他根本没办法安安稳稳地坐在教室里听课。在学校呆了一个星期后,他就彻底辍学了,从此再也没进过学校。至今他都不识字,他认识的有限的几个字都是爸爸抽空教的。“爸爸教我,我就有兴趣学。”他的话里透着对父亲深深的依恋。
走上歪路 除了偷和抢还会吸K粉
起初,他并不缺钱,爸爸每天都会给他50块钱做生活费。13岁那年,打游戏把钱花光了,一起玩的朋友提议去找些东西换钱。就这样,他稀里糊涂地跟在一伙人后面,因为在一家商店盗窃,他被警察抓住,然后被送进中心。
3个月矫正期满,他被爸爸在家里“关了”半年,可是半年后,曾经的朋友找上门,他又开始了放纵。“我去爸爸干工的地方看过,他真的很辛苦。”宋小易不愿因为自己的玩乐再找爸爸要钱,当他意识到要自食其力的时候,却走向了一条歪路。他和朋友带着伸缩棍在路上抢劫,对于“不老实”的人,他们拿走钱后还会将对方痛打一顿。他因此第二次被抓,又被送回中心。
重回朋友圈子,宋小易还是整天玩乐,只是已经15岁的他不再满足于网吧、游戏厅那些“小儿科的乐趣”。他开始尝试吸K粉,“我对这东西并不上瘾,只是觉得没什么可以玩的了,我太空虚了”。宋小易说,爸爸给的钱根本不够他开销,他瞄准了一个小卖部,挑了个“好时机”下手,偷来的9000多块钱用来开包厢、吸K粉,仅一个月就被挥霍一空。他因此第三次被抓。
在第三次矫正期满后,没过几天,他再次因为盗窃养老院被抓进中心。
决心改变 想做义工,再辛苦也不怕
屡教不改的宋小易清楚地知道抢劫和盗窃是犯罪,但他仍以身试法,原因很简单,“无所谓,大不了就是再被关起来”。过于空虚的生活让他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一次次地寻求刺激才能让他的生活“饱满起来”。
在中心,他最怕的就是坐在教室里上课。第一次进中心时,他参与了一个小品的演出,出色的表现给教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宋小易回忆起那次演出仍觉得很开心,“很好玩,当观众鼓掌时,我也特别开心”。少有的成就感,让他一直铭记于心。
即将完成第四次为期6个月的矫正,这次他觉得自己“有改变”。“之前中心里的朋友出去做了义工,我去看过,觉得这些事情特别有意义,出去后,我也想去做义工,做义工可以帮助别人,也可以控制自己。”宋小易告诉记者,如果可以去做义工,再辛苦也不怕。
●工作人员
“边缘少年”
亟需后续帮教
“对这个孩子的教育,我们下了很大力气,但只要他回到原来的环境中去,很快,我们在他身上的所有努力便会被化解。”庄秉湖说,从中心走出去的“边缘少年”,亟需后续帮教。“必须有人在生活中时不时地鞭策他们,帮扶他们,才不会让孩子们重回原点。”庄秉湖告诉记者。
庄秉湖介绍,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跟海口义工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鼓励孩子们定期参加义工服务,并有机会获得实习锻炼的机会,义工也将与“边缘少年”结对子组成临时家庭,义工作为“临时爸妈”,将给走出中心的孩子带去关怀和帮助。庄秉湖称,目前中心已经有十几个孩子有了“义工爸妈”。
●专家说法
缺乏母爱
对孩子影响大
海南省社会心理学会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波介绍,0-3岁是孩子与母亲建立“母子依恋”的时期。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的重要时期,而本案例中宋小易的妈妈却选择了离开,所以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宋小易对女性采取的是抗拒与逃避策略。其实从内心需求来讲,他对女性是又爱又怕,渴望母性的关怀与爱,又怕再一次遭遇遗弃和背叛。刘波认为,他以后的情感之路也可能走得相当坎坷。
他建议相关机构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学习机会,提供有效的渠道和平台让他们重建自尊自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社区或学校应提供相应的专业支持,为这些孩子重归社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