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污染致下游安徽死鱼 求河南给说法未获答复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87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rimg.php


东孙营闸的两边,原本一衣带水的豫皖两省,已显得剑拔弩张。(南方周末记者胡剑龙/图)

rimg.php


流域示意图。 (何籽/图)

原标题:治污靠关闸,追凶靠喊话

豫皖上演淮河战争

一起导致皖北渔民损失惨重的水污染,一起环保部介入、两省副省长进京协调的水纠纷,一起国务院主要领导批示的水危机。这一条河流,时隔十年,两任总理批示,两省心病依然未除。

2013年1月17日,一辆河南牌照的面包车停在十八里镇的涡河大桥上。这里是与河南一界之隔的安徽亳州市。从车上下来两名便装男子,他们开始从桥下调取水样。然而,这寻常之举却立刻遭到十八里镇渔民的围堵。

“你们河南来的水,把我们的鱼都毒死了,你就不敢对我们说几句话吗?”一名情绪激昂的渔民喊道。

河南鹿邑——安徽亳州,一场跨界水纠纷自2012年末延宕至今,甚至安徽一方连污染真相都不完全知情。

这是豫皖两省近年最大的跨界污染冲突。国务院主要领导作出批示,环保部介入调解,两省分管副省长进京协商。

然而至今一方遮遮掩掩,一方四处奔走,这几乎是中国跨界水纠纷的缩影。

3月5日,全国两会上,饱受淮河跨界污染之苦的安徽省由其代表团提交了《建立跨省界水污染联防联控及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以淮河流域为例,河南、安徽、江苏、山东4省几乎每年都要发生或大或小的跨省界水污染事件。”安徽省代表团人士透露。

死鱼

2013年3月15日,已经错过最佳种苗时机,十八里镇渔民刘满意还在苦苦等待开封市政府的赔偿款。

这个五口之家尚未从春节前的涡河污染事故中恢复过来。两个月前的一个清晨,“鱼全死了。”听到儿子在船头喊叫,还在睡梦中的刘满意披着衣服钻出来,网箱里,两三斤重的花鲢漂在水面上,连成白茫茫的一片。

发源于河南开封的涡河,是淮河第二大支流,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出境,流入安徽亳州市十八里镇,沿岸网箱密布,生活着几百户皖北“最后的渔民”。

污染突如其来。十八里镇的传统,腊月二十后,鱼价见涨,渔民才开始捞鱼。而眼看收获在望,“几乎是灭顶之灾。”渔业队队长刘玉柱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十八里镇渔业队一百多户渔民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经刘玉柱统计,全队损失近300万元。

早在年前,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会)的人赶到十八里镇,带来了更坏的消息。“河里的水不能喝,连河堤两岸的井水也不能饮用。”刘玉柱回忆,他们还建议镇政府采取临时供水措施。不过,镇政府没有采纳。

安徽省要求紧急关闭边界的东孙营闸。此后,河南调用黄河水冲洗被污染的惠济河(涡河上游),污水因关闸不断在河南界内堆积,河南省不得不在惠济河两岸日夜不停地排污泄洪。

2013年2月27日,南方周末记者在鹿邑县看到,大量的水泵架在惠济河两岸,泛着暗黄色的河水被排到了麦地里。长势正好的青青麦苗被浸泡在污水里。

安徽省更担忧,污染带进入淮河后,将流经蚌埠段,最后汇入洪泽湖,而蚌埠市100万人口的饮用水正取自淮河。“春节前我们中层以上的干部几乎没放一天假,就怕影响到蚌埠的饮水安全。停水事件在1990年代还真发生过。不过,现在情况可控了。”亳州市环保局副局长苏明胜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