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上帝还是撒旦?

阿搜

搜公馆少爷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01-16
消息
9,686
荣誉分数
5
声望点数
0
Google,上帝还是撒旦?
文章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于 2003-6-23 12:33:00:



TigerCool最新推荐影片《黑白森林》(2003年王晶复出最新巨资影片,亚洲暑期最强档影片)。
促销期间,价格仅售;US$1.00
订购网址:video.Tigercool.com 北美地区订购热线:1-877-9984437

Google,上帝还是撒旦?

作者: 王 永

Google的力量

在网络的世界里,Google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上帝。人们将Google视为互联网上的伍德斯托克思潮。为了表达对Google的敬意,人们甚至为此创造出一个单词Googlism―――Google主义。

如果你在网上遇到一个陌生人,大可不必为对方的“渊博”所吓倒,因为有了Google,网络里的每个人都有了上天入地之能:如果你喜欢BEATLES,可能《黄色潜水艇》的音乐就已经在你耳边响起;如果你喜欢卡尔维诺,对方可能会跟你说“如果在冬夜……”;如果你不小心提起周正毅,也许杨恭如的玉照已经出现在你面前……

在网络的世界里,Google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上帝。“上帝”的子民当然不止是我们,最早被Google的还是美国人。

美国《新闻周刊》在去年年底发表宣言:Google主宰生活!它使每个人与任何问题的答案之间的距离只有点击一下鼠标那么远。而最新一期的《福布斯》封面文章则无限感慨地说,当所有的目光都投向Google……

也许,一些权威的数据更能体现Google的力量。Google目前已经成为访问量第四大的网站,超过一半的互联网搜索是通过Google完成的,Google已经能够处理86种语言……

而Google的盈利能力也足以让任何一家公司眼热:2000年,Google盈利大约2500万美元,在2001年翻了四倍,大约为1亿美元,2002年达到3亿美元。美国一家财务公司预计,这个数字在今年可能会达到7亿美元。《纽约时报》称其为“Google经济”。面对这样一家高速增长的公司,华尔街的投行巨头们开始按捺不住了,他们热切期盼着Google的IPO。网络泡沫带给他们伤疤尚在,还有什么比迎来这样一个高科技公司更激动人心?不过,Google似乎对华尔街的好意并不领情。两名创始人坚持认为,上市后将导致公司多为短期利益着想,而他们现在还不缺钱花,而且,填写上市的表格也太花费时间了!

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都在用无穷无尽的广告“问候”用户,向他们灌输他们不想要的信息。而Google反其道而行之,将界面尽量做到最简洁,绝不用大量的广告来骚扰用户。此举无疑大大增强了Google在网民中的口碑。Google几乎没有做广告,就已经在世界各地深入人心。

Google只重技术,不重商业的精神也引来了众多网民宗教般的热情,人们将Google视为互联网上的伍德斯托克思潮。为了表达对Google的敬意,人们甚至为此创造出一个单词Googlism―――Google主义。

Google双刃剑

当Google以上帝的面孔吸引了人们的顶礼膜拜,是否也会像撒旦一样控制我们薄弱的意志?

任何一件利器都是双刃剑,Google也不例外。

在Google的超强信息搜索能力面前,人们开始担心自己的隐私。《波士顿环球》曾经讲过一个好玩的故事,描述一个叫莱瑞的普通人如何被Google困扰:莱瑞交往不久的女友突然提出分手,女孩责问他为什么隐瞒8年前因盗窃而入狱的事。女友的离去让莱瑞着实沮丧了一阵。莱瑞说:“我总不能认识一个人就告诉她,我19岁时犯过罪,22岁时骗过税,24岁时因为婚外恋而离婚吧!

可是,Google却把我的这些隐私暴露给别人,甚至和我完全不相干的人。我感觉自己生活在别人的监视下。”在见识到Google的威力后,莱瑞也学会了使用这件利器。

在约会新女友阿曼达时,莱瑞也Google了这个女孩,结果让莱瑞大吃一惊,这个活泼漂亮的女孩竟然是个色情小说家,还是个性虐待者。约会时,莱瑞委婉地提出了这个问题。阿曼达愤怒地说:“你竟然Google我!”就这样,莱瑞又过起了单身的日子。不久后,他在Google上再次搜索自己名字时,发现在他个人资料的相关链接中,又多了色情狂、虐待狂等新字眼。莱瑞猜想,一定是阿曼达在报复他。

如果将这些视为Google和我们开的一个小小玩笑,我们对此还可以一笑而过,那么现在,Google带来的更多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不安。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Google的公正性担忧。Google虽然不像其他搜索引擎那样做竞价排名,并且宣称没人能花钱买到更高的网页级别,但是其以关键词排名收取广告的做法也难以保证其独立性。一个网站在Google上的排名主要是依据与之相连或指向该网站的其他网站的数量而定,从而使Google成了网上知名度的排行榜。一个链接被视为一票,与越重要的网站链接得到的票数就越多,而得票越多的网站排名越靠前。美国的数据恢复集团(Data Recovery Group)一直在Google搜索关键字“数据还原”上名列第四,然而由于某些原因排除在Google的搜索结果之外时,该公司业务马上下跌了30%。甚至还有公司因为自己在Google上的排名下降而将Google送上法庭。鉴于Google目前的强势地位,人们甚至建议将其按照半官方的机构加以管理。

如果说这些是Google和商人们之间的纠纷,和普通人关系不大,我们或许还可以当作一场场闹剧来慢慢欣赏。不过,Google控制的不仅仅是商人,对普通人的控制力量也许更值得深思。

毫无疑问,Google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但是,在Google将我们与问题答案之间的距离拉近时,是否同时将我们和真正的知识拉远?毕竟,Google提供的浩如烟海的“图书馆”最多只是我们的外脑,而这座“图书馆”是否会助长我们的惰性?也许,很多我们自己应该掌握的东西,我们都交给Google去做了。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失去了Google,我们的生活是否也会随之改变?

这样的事情的的确确发生过,今年年初的时候,因为某些原因,Google被暂时封锁了一段时间,一时间网上各大论坛里的帖子一片哀鸿遍野。

撇开其他复杂的因素不谈,我们对Google是否太过依赖了?而这种依赖程度似乎有些可怕。当然,除了Google,其他一些搜索引擎也正在迅速崛起,问题是,当你已经习惯了打的,是否还能忍受缓慢的巴士?

当Google以上帝的面孔吸引了人们的顶礼膜拜,是否也会像撒旦一样控制我们薄弱的意志?

Google的成长

人们将Google的成长归之于一半实力,一半运气。

实力来自于Google的两个天才创始人。

199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两个叛逆的大学生――Page和Brin―――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并开始进行互联网搜索方面的学术研究。这是两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当时业界对互联网搜索功能的理解是:某个关键词在一个文档中出现的频率越高,该文档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列位置就要越显著。而Brin和Page则另有高见,他们认为决定文档在搜索结果排列位置的因素是一个文档在其它网页中出现的频率和这些网页的可信度,网页在受众中的知名度和质量是决定性因素。

这两个大学毕业生不久发现他们的结果查询方法比其他任何一种搜索都要高明。有一次,他们的系辅导员邀请他们和Sun的创办者之一的Andreas Bechtolsheim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里共进早餐。

这两个大学生向Bechtolsheim做了他们的搜索演示。演示刚到一半,Bechtolsheim就打断他们,然后为Google公司写下了一张10万美元的支票。

但是,这时又产生了一个问题:Google还没有一个银行账户。甚至根本就没有什么“Google公司”。他们当时还未决定要成立一家公司。支票在抽屉里呆了几个星期之后,他们开始严肃地考虑这一切了。

后来他们筹措了更多资金。截止到1999年6月,Google从Sequoia投资公司和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公司,再加上斯坦福大学和个人投资者的投资,一共筹措到了30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三个月以后,Google网站正式开通。随后一发不可收拾。

Google的成长除了靠其实力,运气也是很重要的因素。Google的运气来自于当时的行业巨头们对搜索引擎的轻慢。

Google的竞争对手致力于成为门户网址,投入搜索服务的比重不大,这无疑给Google的成长提供了一条夹缝。当网络经济的泡沫破灭,各大门户网站陷入低迷,提供纯技术服务的Google重要性日渐显现,各色公司费尽心思想要提升自己在Google的排名,Google不作广告却更胜广告。从此,它由一个租借便宜办公室、十几个服务器、一群失业了的程序员的小公司一跃成为拥有超过十万广告客户、年收益7亿美元的IT巨头。

当一个行业出现超额利润时,势必会引来更多人的进入,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问题的关键在于Google的技术领先优势能保持多久?软件巨头微软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市场一度传言微软有意将Google收入旗下,最终遭到了Google拒绝。

现在,微软安排了70多名工程师研究搜索工作,而且很有可能将研发人员增加三倍。面对微软咄咄逼人的气势,人们已经开始谈论Google是否将成为下一个Netscape? 

 (21世纪经济报道) 
 
鄙视微软, :zhichi:google!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