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72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多维新闻】中国新任总理李克强自成立新内阁之时起便力推政府、市场、社会明确划线,限制政府权力,之后又大量启用朱镕基时代的金融系统旧臣宿将,在外界看来其意图已极为明显。日前中国经济学家撰文略述对比李克强与以铁血宰相著称的朱镕基,称时势造英雄,20世纪90年代朱镕基充当救火队长角色,确保经济转轨顺利推进;而今而李克强经济学的要义是强调政府不做什么,其基本特征是强化市场、放松管制、改善供给。文章称打破利益固话,避免革命剧变,成败在此十年。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经济学家管清友在彭博《商业周刊》发表文章《从朱镕基经济学到李克强经济学》,认为朱镕基当时是应运而起"护驾"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而今时代背景已变,李克强则是"继承"其遗产从受管理的市场化向全面放松管制的市场化转变,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文章先引述《朱镕基传——朱镕基与现代中国的转型》作者龙志安(Laurence Brahm)的话,把朱镕基的经济管理思路总结为"受管理的市场化"。龙志安说,"朱镕基的背景扎根于国家计划……指导——有时是强迫——中国的转型经济走上市场道路。"
作者称,朱镕基1991年担任国务院副总理起主管中国的经济工作十余年。这十余年的时间,是中国真正从传统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时期。1990年代初期,处理经济过热;1990年代末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势造英雄,天降大任,作为主管经济工作的主要领导人,朱镕基几乎成了救火队长,他的任务自然是确保这一经济转轨进程的顺利推进,解决转轨过程中遭遇的内外部挑战。
文章分析说,如今时代背景已变,这代领导人的施政思路也随之变化。与朱镕基时代相比,今天一是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全球化红利在减退;二是上一轮改革红利基本消耗殆尽,新一轮改革遭遇深水区;三是利益更加多元化,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大相径庭;四是经济转型的任务很重,但中国经济升级版不可能一天完成。
朱镕基时代的改革,是以增量改革为主,存量改革为辅,而李克强时代的改革则需要存量改革为主,增量改革为辅。简而言之,中国已经到了依靠利益分配引导资源分配的时代。
新政府试图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削减政府开支,约束政府权力,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实现结构调整,推进全面改革。实现上述目标,政府的施政思路需要从受管理的市场化向全面放松管制的市场化转变,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向国家制度建设为中心转变。说到底,这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由之路。
李克强在2012年11月底以及3月份两会结束时多次强调正确处理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文章说,从目前中国领导人言论、行动及关键岗位人员任用(用循吏而非用清流),我们大致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李克强经济学的要义不在于强调政府要做什么,而是强调政府不做什么,其基本特征是强化市场、放松管制、改善 供给。
作者承认李克强经济学需具中国特色,但中国特色不应该成为迟滞改革的托词。李克强经济学并非重起炉灶,仍然是在处理各种矛盾、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推进。
文章称,过去十年,受益于全球化红利和改革红利,受益于行政垄断和价格管制,国有部门银行超常规发展,我们需要承认这种发展及其成就,这也是从计划向市场转轨的结果。改革国有部门,富人向穷人让利,打破利益阶层固化,实现要素价格及其形成机制市场化,激发民间活力,避免剧变或革命,成败在此十年。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经济学家管清友在彭博《商业周刊》发表文章《从朱镕基经济学到李克强经济学》,认为朱镕基当时是应运而起"护驾"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而今时代背景已变,李克强则是"继承"其遗产从受管理的市场化向全面放松管制的市场化转变,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文章先引述《朱镕基传——朱镕基与现代中国的转型》作者龙志安(Laurence Brahm)的话,把朱镕基的经济管理思路总结为"受管理的市场化"。龙志安说,"朱镕基的背景扎根于国家计划……指导——有时是强迫——中国的转型经济走上市场道路。"
作者称,朱镕基1991年担任国务院副总理起主管中国的经济工作十余年。这十余年的时间,是中国真正从传统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时期。1990年代初期,处理经济过热;1990年代末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势造英雄,天降大任,作为主管经济工作的主要领导人,朱镕基几乎成了救火队长,他的任务自然是确保这一经济转轨进程的顺利推进,解决转轨过程中遭遇的内外部挑战。
文章分析说,如今时代背景已变,这代领导人的施政思路也随之变化。与朱镕基时代相比,今天一是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全球化红利在减退;二是上一轮改革红利基本消耗殆尽,新一轮改革遭遇深水区;三是利益更加多元化,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大相径庭;四是经济转型的任务很重,但中国经济升级版不可能一天完成。
朱镕基时代的改革,是以增量改革为主,存量改革为辅,而李克强时代的改革则需要存量改革为主,增量改革为辅。简而言之,中国已经到了依靠利益分配引导资源分配的时代。
新政府试图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削减政府开支,约束政府权力,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实现结构调整,推进全面改革。实现上述目标,政府的施政思路需要从受管理的市场化向全面放松管制的市场化转变,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向国家制度建设为中心转变。说到底,这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由之路。
李克强在2012年11月底以及3月份两会结束时多次强调正确处理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文章说,从目前中国领导人言论、行动及关键岗位人员任用(用循吏而非用清流),我们大致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李克强经济学的要义不在于强调政府要做什么,而是强调政府不做什么,其基本特征是强化市场、放松管制、改善 供给。
作者承认李克强经济学需具中国特色,但中国特色不应该成为迟滞改革的托词。李克强经济学并非重起炉灶,仍然是在处理各种矛盾、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推进。
文章称,过去十年,受益于全球化红利和改革红利,受益于行政垄断和价格管制,国有部门银行超常规发展,我们需要承认这种发展及其成就,这也是从计划向市场转轨的结果。改革国有部门,富人向穷人让利,打破利益阶层固化,实现要素价格及其形成机制市场化,激发民间活力,避免剧变或革命,成败在此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