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价撒切尔夫人:输了亲情的女强人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241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输了亲情的女强人

  她说,“家庭为我从政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 张建魁 综合报道

  “撒切尔是20世纪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她证明了女人不但可以做到男人做的事,还可以完成一些男人都无法做到的事。”这是很多国际媒体对撒切尔夫人的评价。但在英国人眼里,撒切尔夫人却令他们“爱恨交加”。2002年,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举办的“100名最伟大的英国人”评选中,撒切尔夫人名列第十六位。然而仅仅一年后,英国一家电视台进行了一次“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的英国人”的民意调查,撒切尔夫人又“荣登”第三名――排在她前面的是时任首相布莱尔和艳星乔丹。

  在很多英国人眼中,撒切尔夫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多是个被政治“扭曲”的女人。

  打造“撒切尔风格”

  在牛津词典里,有两个英文单词和撒切尔夫人有关,一个是名词“撒切尔主义”(Thatcherism),一个是用作动词、表示“猛烈抨击”意思的“手提包”(handbag),前者自不必说,后者则体现了撒切尔夫人既不逊于男性政治家的强势与坚定,又同天下所有的女人一样钟爱时尚。

  撒切尔夫人曾一度引领上世纪80年代的时尚潮流,也影响了很多女领导人的穿着风格。但在担任首相初期,撒切尔夫人的着装并没有受到好评,甚至有媒体嘲笑她的着装太繁琐。不过撒切尔夫人很快为自己找到了风格标签――蓝色和珍珠。在其首相第二任期伊始,她的风格又有所改变:珍珠项链、胸针、大圆耳环、长袖衬衫、蓝色套裙、高跟鞋、黑色手提包,这些最终成就了“撒切尔着装风格”。

  对于撒切尔夫人亮丽的形象,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曾形容说:“眼睛像卡利古拉,嘴唇像玛丽莲・梦露。”卡利古拉是罗马帝国的暴君。密特朗的这句话,多少暗指“铁娘子”有着极为矛盾的形象。一方面,她有着柔美温婉的女性化特质;另一方面,她又在交锋激烈的政治舞台上,展示着男人般的强硬气概。这些也直接反映在她的造型上,她要让一身行头很好地为自己的政治生涯服务。

  在发型上,撒切尔夫人始终保持一成不变的头盔式发型,昭示着她百折不挠的坚毅性格;服装上,她选择那种大宽肩的雅格狮丹套裙,折射出的是一副令人敬畏的形象;色调上,她中意蓝色,因为它不仅使人显得优雅稳重,更是保守党的代表色;首饰上,她独爱珍珠,因为她认为“一件普通的衣服只要配上珍珠,就能显得气度不凡”。这些元素的综合形象,在男性主宰的政治环境中显得意义非凡。

  最能显示撒切尔夫人政治特质的配饰,当然还有她的手提包。在她的手提包里,除了女人常用的梳子和口红,还有笔记本、公文,甚至某个专业领域的书。每当遇到政敌,它就成了攻击对方的“武器”。在开会时,撒切尔夫人喜欢把手提包放在会议桌中央,以便随时取出里面的材料或数据与对手激辩。有一次,年轻的布莱尔作为反对党议员,傲慢地问女首相,是否读过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写的东西,撒切尔夫人竟不慌不忙地从手提包里掏出一本凯恩斯的书,还随口说出书中的一些内容。此后,“撒切尔夫人的手提包”成了英国的流行语,而“手提包”还被作为动词收进牛津词典里。它所代表的“猛烈抨击”的含义,正是“铁娘子”常说的一句话和常做的一件事――“控制住对手就是对他最冷酷的处罚”。

  拥有美满婚姻

  撒切尔夫人在1979年首次当选首相时曾说:“知道如何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将更透彻地知道如何管理一个国家。”一直以来,英国媒体也不断追问她的丈夫丹尼斯爵士:和一位“血液里只有政治”的女强人同床共枕几十年,你真的幸福吗?但没有人得到答案。因为丹尼斯一向低调,几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不过,大多媒体仍评价称,撒切尔夫人除了政治上的成功,还遇到了一个好丈夫。

  撒切尔夫人闺名玛格丽特・罗伯茨,1925年生于英国的林肯郡格兰瑟姆市,当时父母开着一家小杂货店。玛格丽特虽幼年家境不好,但靠着奖学金读完牛津大学,后来在一家化学公司工作。她博闻强记且喜爱政治,很早就积极参与一些竞选活动。1949年,玛格丽特在一次政治集会上邂逅了高大英俊、彬彬有礼的丹尼斯・撒切尔。丹尼斯比玛格丽特大10岁,曾经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荣获过勋章,是一家油漆化学公司的常务董事,曾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他是个精明的生意人,经济收入高,但为人低调温和。

  丹尼斯与玛格丽特一见钟情,当日天色已晚,他送她回到住处。此后,丹尼斯常开着他的美洲虎牌(现在的“捷豹”)汽车带玛格丽特兜风。在交流中,二人发现彼此志趣相投,都喜欢读书、听音乐和研究经济,很快相知并相爱。1951年12月,他们便走入了婚姻的殿堂。1953年,撒切尔夫人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卡罗尔和儿子马克。

  撒切尔夫人说,丈夫喜欢运动尤其是高尔夫球,她却一点也不喜欢;他抽烟也饮酒,她不喜欢但能容忍。因为最重要的是,他们夫妻在根本问题上“从无分歧”。回忆起初为人母的日子,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的产妇一般要在医院住3个星期左右才能出院。但我想在医院住两个多星期,这样那之后几天,我又有时间(可以出去搞政治活动)了。我和丹尼斯商量该怎么办,他说无论我做出什么决定,他都会支持我。”

  在作为保守党领袖竞选首相期间,撒切尔夫人经常早上7点起床,忙到次日深夜两三点才休息,还马不停蹄地到英国各地演讲。对此,丹尼斯从来没有任何抱怨,也没有因为寂寞去拈花惹草。此外,丹尼斯有意远离权力争端,从不搞幕后干政。即使是对撒切尔夫人充满敌意的媒体也不得不承认,无法从丹尼斯那里得到任何口实和把柄,女首相的“后院”始终是清净祥和的。

  撒切尔夫人对于丈夫的爱也曾见诸报端。“只要有时间,撒切尔夫人总是乐呵呵地为丹尼斯和宝贝儿女做可口的饭菜,甚至买熏肉也不让秘书代劳。她一直坚持每天亲自为丈夫做早餐,一直到1979年她担任首相,实在抽不开身为止。”有媒体这样报道。

  撒切尔夫妇的美满爱情,直到丹尼斯去世的前一年即2002年,人们才“发现”另一层含义。那年秋天,丹尼斯接受了生命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电视采访。当主持人问到婚姻对他意味着什么,丹尼斯叹了口气,身体在椅子里蹭了蹭,然后拍拍大腿说:“幸福的生活,当然!”停顿了片刻后又补充道:“……还有战友关系!”这番话,让人们很快联想到撒切尔夫人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过的话――“没有丹尼斯,我在政治上将一无所成。”显然,除了感情上的支持,丹尼斯的资产对撒切尔夫人的政坛路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在英国,议员的薪水非常微薄,丹尼斯是撒切尔夫人坚实的财富后盾。

  “失败的母亲”后悔从政

  从爱情上来说,撒切尔夫人算是美满的,但在亲子关系上,她确实是一个“失败的母亲”。

  2012年,由保守党资深议员斯宾塞的日记集合而成的《斯宾塞日记》一书出版。书中披露了撒切尔夫人在1995年4月和斯宾塞谈话的内容,其中撒切尔夫人坦言:“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绝不会步入政坛,因为我的家庭已经为我的从政之路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年轻时,撒切尔夫人一直忙于国事,没有什么时间来陪子女。而走下英国最高权位之后,她越来越期盼家人团聚的温暖,但有时候,女儿卡罗尔和儿子马克连圣诞节都没有陪在母亲身边。

  女儿卡罗尔是个记者,要东奔西跑,又经常与男友住在瑞士,不能陪伴在母亲身边。她甚至不能体谅撒切尔夫人的孤独:“母亲不应过于期待成年的子女不时回家看她。家人不在身边的日子谁都经历过,我们年幼时也总见不到母亲。”相比之下,卡罗尔和父亲丹尼斯更亲近。她曾为父亲写过传记,里面充满浓浓的爱。但2008年她写另一本书《在金鱼缸里游泳》时,却记录了证明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的一些“案例”,如“有时候,她需要费力地组织语言,而且连早饭吃了什么也想不起来”。这些内容涉及隐私,连撒切尔夫人的朋友看了都有些不满。

  显然,撒切尔夫人也更溺爱儿子,但“慈母多败儿”,马克一直给她惹麻烦,也让她在对儿子的教育方面常受到指责。马克从小就读的是最有名的贵族学校,成绩却奇差无比,但由于母亲身份特殊,不少名牌大学还是争着招揽他。马克在学校称王称霸,包括老师也不敢惹他,几乎每隔几天,忙完国事的撒切尔夫人就要回家替儿子收拾“烂摊子”。

  马克成年后,和美国富家女黛安结为夫妇。借助母亲的地位和妻子的财富,马克在非洲、中东以及亚洲总参加一系列“冒险”活动来挣钱。1995年,生意失败的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移居南非,2004年却在家中被捕,罪名是参与赤道几内亚的政变。在获悉儿子出事后,撒切尔夫人拖着病体奔赴南非。后来,该案以“4年监禁缓期执行”和31.3万英镑罚金结案,还是撒切尔夫人掏腰包为儿子缴纳了罚金,马克对此却毫不在乎。提到这个弟弟,卡罗尔非常气愤:“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与我这个不争气的弟弟脱不了干系。”

  风烛残年的苦痛与哀伤

  除了生活上的孤寂,晚年的撒切尔夫人身体状况一直不好。2002年,她接连发生几次轻度中风,留下了记忆力衰退的后遗症。2003年丈夫去世的打击,使她更是雪上加霜,记忆力越来越差,甚至连丈夫不在世的事也记不清了。

  据媒体报道,撒切尔夫人晚年时在自家餐厅里挂上了丈夫的画像。每次吃饭时,她坐在画像的对面,和“丈夫”说话。有时候卡罗尔回家了,她就会异常高兴,一边吃饭一边不停地说:“女儿,你父亲没有离开我们,你看到他了吗?” 此时卡罗尔总是难过地低下头,她握着撒切尔夫人的手,一遍遍重复一个事实:“妈妈,爸爸再也不会回来了。他做完心脏搭桥手术5个月后就去世了。是您把他送到墓地的,您记得吗?那一年他都88岁了,所以您不要难过。”

  丧夫之痛几乎占据了撒切尔夫人的心灵。有一天深夜1点,她突然醒来,换上一袭盛装,要求去墓地看望丈夫,幸好家门前的警卫不让她离开。得知此事后,她的几个好朋友赶来家中,劝她说:“夫人,您需要一个全职看护了。”性格刚强的撒切尔夫人吵闹起来,坚决不认为自己需要看护。她的朋友只能让步,为她聘请了一位曾经做过医院护理的高级管家,以防不测。

  除了失去丈夫的痛,朋友太少也使她更加寂寞。在撒切尔夫人77岁生日那天,她只收到了4张生日卡片,这让她心里十分失落。4张可怜的贺卡被仔细地摆放在壁炉台上,撒切尔望着它们发呆。2005年她80岁生日前夕,撒切尔夫人坐在壁炉旁,突然有了精神,她告诉卡罗尔,去酒店订最好的菜式,她要摆80岁寿宴。

  卡罗尔立即操办。当日,650多人前来捧场,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王储查尔斯、时任首相布莱尔,都匆匆赶来。那一天,撒切尔夫人容光焕发――要知道,伊丽莎白二世继位后只参加过一位首相的生日宴会,那就是前首相希思1996年的80岁寿宴。当女王拥抱撒切尔夫人时,卡罗尔在母亲的脸上捕捉到了难得的笑容。

  但这样刻意制造出来的“辉煌”,毕竟是昙花一现。漫长的岁月里,撒切尔夫人时不时突发中风,后来连读书看报都变得困难,因为她读一句忘一句,一条新闻还没看完就忘了开头。这对她是莫大的痛苦,也让她几乎失掉了身上所有的强悍。卡罗尔曾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起这段时期的撒切尔夫人:“现在,只有当她谈及唐宁街首相府的生活时,才能偶尔看到她当年的影子。”

  再后来,为离医院更近更方便,撒切尔夫人搬了家,住进伦敦市中心。每天,风烛残年的她坐在窗前,呆呆地注视着窗外的海德公园。哀婉忧伤的苏格兰风笛声,向她传递着那些同时代政坛领导人一个个离世的消息:美国前总统里根,德国前总统约翰内斯・劳……撒切尔夫人也许知道,她也正一步步走近上帝。因为只有到了那时,她才能真正摆脱所有的苦痛与哀伤。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