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禅心
祈福...
- 注册
- 2012-12-09
- 消息
- 100
- 荣誉分数
- 11
- 声望点数
- 0
念珠的起源
念珠的梵名为钵寒莫,又称之为数珠、诵珠,通常人们称之为佛珠。顾名思义,那
当然是佛教徒使用的法器和标志了。还有人称它为“栓马索”。念珠最初的起源是由
古印度人以璎珞。珠宝作为项链等装饰而逐渐演变而来的。古印度的婆罗门教在佛
教之之前就开始使用念珠,印度出土的二世纪以前的婆罗门像中已有项悬念珠了。
在佛教之前,印度的事火处道的本尊就已手持念珠。
佛教徒大约在二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念珠。佛教早期比丘使用串珠用以记数、摄心。
当时串珠为三十粒,黑白相间,用以记日。佛教经典记载念珠起缘于《木槵子经》,
此经云:常持数珠,无论行住坐卧,一心念佛法僧名,满二十万遍升天,满一百万
遍超生死。佛经中《金刚顶瑜珈念珠经》、《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等经典对念珠的使
用都有指示。
佛教于东汉初传入中国后,念珠也随着佛教在中土的发扬光大而广为流传。东晋时
国人已开始知道使用念珠。唐朝时念珠使用已相当普遍。一些寺院里的准提菩萨、
十一面观音像均携念珠,罗汉像也有手持或项悬念珠的了。唐代道宣撰《续高僧传》
已有“人各掐珠,口同佛号”的讲法。苏东坡曾有诗称赞“捧经持珠,杖则倚肩,植
杖而起,经珠乃闲。不行不立,不坐不卧,问师此行,经杖何在。”《敦煌曲子词上
――禅门十二时》称:“日入酉,观身知不久,念念不离心,数珠恒在手。”《定格联
章》云:“念观音,持势至,一串数珠安袖里,目前灾难不能侵,临终又得如哺眠。
可见,僧人使用念珠已十分广泛。
念珠的梵名为钵寒莫,又称之为数珠、诵珠,通常人们称之为佛珠。顾名思义,那
当然是佛教徒使用的法器和标志了。还有人称它为“栓马索”。念珠最初的起源是由
古印度人以璎珞。珠宝作为项链等装饰而逐渐演变而来的。古印度的婆罗门教在佛
教之之前就开始使用念珠,印度出土的二世纪以前的婆罗门像中已有项悬念珠了。
在佛教之前,印度的事火处道的本尊就已手持念珠。
佛教徒大约在二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念珠。佛教早期比丘使用串珠用以记数、摄心。
当时串珠为三十粒,黑白相间,用以记日。佛教经典记载念珠起缘于《木槵子经》,
此经云:常持数珠,无论行住坐卧,一心念佛法僧名,满二十万遍升天,满一百万
遍超生死。佛经中《金刚顶瑜珈念珠经》、《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等经典对念珠的使
用都有指示。
佛教于东汉初传入中国后,念珠也随着佛教在中土的发扬光大而广为流传。东晋时
国人已开始知道使用念珠。唐朝时念珠使用已相当普遍。一些寺院里的准提菩萨、
十一面观音像均携念珠,罗汉像也有手持或项悬念珠的了。唐代道宣撰《续高僧传》
已有“人各掐珠,口同佛号”的讲法。苏东坡曾有诗称赞“捧经持珠,杖则倚肩,植
杖而起,经珠乃闲。不行不立,不坐不卧,问师此行,经杖何在。”《敦煌曲子词上
――禅门十二时》称:“日入酉,观身知不久,念念不离心,数珠恒在手。”《定格联
章》云:“念观音,持势至,一串数珠安袖里,目前灾难不能侵,临终又得如哺眠。
可见,僧人使用念珠已十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