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点燃同性婚姻“社会战争” 成全球争论焦点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230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环球时报报道】“允许同性恋者结婚会不会像当年废除死刑一样成为西方世界最新的社会价值观?”近来多国不断通过允许同性婚姻的法律,让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禁不住这样问道。当2001年4月1日地球上第一场同性婚礼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政厅内举行时,谁也没料到同性婚姻像一股浪潮席卷了半个西方世界:现在每五个美国人中已有一人生活在允许同性结婚的州;法国23日成为第14个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英国议会2月就同性婚姻进行了表决,新西兰于17日成为首个承认同性婚姻的亚太国家。但无论是在外界还是在这些国家内部,同性婚姻都引发激烈的争议:在法国,反同性婚姻的示威甚至比反紧缩的抗议规模还要大,俄总统普京表态将考虑禁止让法国人收养俄儿童,白俄总统也发誓不会批准同性婚姻。德国自由大学学者科赖恩表示,现在世界各国普遍对同性恋已经十分宽容,因为那毕竟是个人私生活,但允许同性婚姻则是从法律层面对人类身份的基础,即性别差异和血统的否定,以后世界将可能不会再有“丈夫、妻子、父亲、母亲”。

  同性婚姻在争议中迅速蔓延

  在经历数月激烈的辩论及数以百次对立的街头示威之后,法国23日成为欧洲第9个和世界第14个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同性婚姻法案在法国国民议会里以329票对229票通过,尽管在国民议会里响起了“平等”的呼声,但议会外应对示威的数千名防暴警察和水枪的部署,意味着这项法案将法国撕裂成两派,引发了30年来法国最大的街头抗议。法国《费加罗报》称,最近几周巴黎警察逮捕了200多名深夜在议会附近示威的人。议案进行172个小时的激烈辩论中,愤怒的政治家们差点彼此拳脚相加。支持者呼吁“应尊重民主选择”,不要“转而支持极端暴力”,而保守派则针锋相对,认为仗议席多数强行推动法案才是“无视民主”。一名议员警告称,允许同性家庭收养子女无异于“杀害儿童”,同性婚姻将为人与动物或其他物体结合开辟道路。

  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称,今年可谓同性婚姻年,乌拉圭、英国、法国、美国、新西兰都在讨论这一话题。在荷兰于2001年通过同性婚姻法后,这一趋势正在所有欧美国家发展。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称,有关同性婚姻的争论在美国也正在经历一个关键的过渡时刻。美国支持同性婚姻的阵营还没有赢得争论,但是已有迹象表明反对阵营正在失势。美国罗德岛州最近通过法律,成为美国第10个批准同性婚姻的州。该州的第一场同性婚礼将在8月1日举行。罗德岛上的天主教徒很多,因此是美国新英格兰区六州中最后一个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州。

  英国《经济学家》称,社会学者称这一法案引起的争议未来可能跟当年取消死刑的法案相提并论,奥朗德称其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运动。但是这项法案“点燃了社会战争”,分裂了国家,甚至比之前任何经济问题带来的抗议声都要多。3月巴黎一次街头抗议有140万人参与,巴黎成为粉红和蓝色争斗的海洋。

  围绕同性婚姻的争论已经越来越成为全球政治争论的焦点。俄新网27日称,法国通过该法案后,俄总统普京在与立法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会面时表示,俄罗斯将对准许同性婚姻的国家收养俄儿童协议做出修改。他说:“我们应对周边发生的事情作出反应。我们尊重我们的伙伴们,但也请尊重我们的传统道德文化、法律和道德规范。我认为,我们有权修改。这是个迫切问题。”此前,俄国家杜马1月通过了关于罚款处罚向儿童宣传同性恋行为的提案:任何人或组织向未成年人宣传同性恋将被罚4000至50万卢布不等的罚金。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4月19日在向议会发表国情咨文时表示,自己在任总统期间不会批准同性婚姻。他说:“不要强迫我们实施同性婚姻。近期不会实施。我担任总统期间绝对不会。人民不会接受这个。”

  同性婚姻并非私人问题

  在法国巴黎,玛莱区被认为是最时尚的街区,这里也是巴黎同性恋者经常出没的地方,集中了许多同性恋酒吧。27日,《环球时报》记者来到这里,看到狭窄的街道商业氛围很浓,并未受到同性婚姻争议的影响。在一些有名的酒吧,不少结对而来的同性恋人还在门口排起长队。该区一家商店负责人阿马杜称自己并不是反同性恋者,但他反对同性婚姻。他认为,同性恋者可以自由地结合在一起,但如使用婚姻一词,自己不知道以后如何向女儿解释。

  在许多地方,这样的同性恋酒吧或街区仍被视为“一景”。伦敦市中心滑铁卢大街附近的一家“石墙”酒吧是同性恋者聚集地,也是英国最有名的同性恋组织所在地。英国“石墙”酒吧只是世界上众多相同名字的酒吧之一,这一名称来自纽约上世纪60年代末著名的同性恋抗议行动“石墙起义”。当时,同性恋者和警察间的一系列暴力冲突引发了全美同性恋群体抗议,并迅速扩展到世界许多国家。“石墙”发言人苏菲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个群体经历了同性恋行为除罪化、合法化后,终于有望迎来属于自己的胜利。不过苏菲强调,这一改变非常缓慢而且遭遇了强大的社会阻力,他们下一步将要争取在教堂等场所举办婚礼的权利,因为英国刚通过的新法仍然“不强迫宗教组织接受同性恋伴侣在宗教礼拜场所举行婚礼”。

  在世界各地,人们对同性婚姻最主要的争议点是:同性恋和同性婚姻不同,同性恋是私人问题,而同性婚姻则涉及到继承权、社会福利、领养儿童、纳税等法律和社会问题。《费加罗报》称,“男女婚姻组成的家庭是世界最基本的价值观”。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定义婚姻为“男女双方自由和完全同意前提下的结合”。因此反对同性婚姻不是歧视或者限制公民权利,而是肯定基本的文化价值观念:上帝造了男人和女人,才能繁衍后代,延续社会。反对同性婚姻者呼吁不要让孩子成为“成年人欲望的工具”,“应为每个孩子都拥有父母完整的爱而祈祷”。

  美国《波特兰新闻先驱报》称,在同性婚姻中,子女问题成为重要考量因素。得克萨斯大学进行的对1.5万个家庭的调研显示,和稳定异性伴侣的家庭相比,家长某一时间段有过同性伙伴的家庭里培养的孩子,在失业、健康和非法使用毒品这些方面会有更多问题。此外,许多人担忧,同性婚姻法案的通过将意味打开了医疗协助受孕和代孕的通道。因为道德问题,美欧多数国家禁止医疗协助受孕和代孕。

  实际上,同性婚姻问题在美欧往往沦为政党大选的工具。左翼往往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如美国民主党、法国社会党都有庞大的同性恋者票仓,他们上台后也会积极推动同性婚姻合法化;相反,右翼往往会强调传统家庭的重要性,如美国共和党人以“美国价值观”为反同性婚姻做理论支撑。德国《每日镜报》27日称,将于2013年6月举行的柏林同性恋节的组织者将禁止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参与。多年来,德国各政党都积极参与这个吸引上百万民众参与的节日。特别是今年还是德国的大选年。同性恋节组织者说,这是由于基民盟对同性恋实施歧视政策。

  同性婚姻成为西方“政治正确”

  对于西方允许同性婚姻合法的浪潮,不少学者将这一现象解释为西方个人主义的盛行。著有《同性恋革命如何改变世界》一书的法国学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称,同性婚姻议题某种意义上正接替了妇女运动和黑人运动,是少数群体由极端抗议向争取权利的转变,西方国家正经历由惩罚同性恋向惩罚反同性恋的转变。在美欧,同性恋团体声势浩大,支持同性恋者的权利几乎成了“政治绝对正确”,反对者往往遭受强大压力,这使得一些胆大的政客和“反同”人士采取激烈方式表达自己的反对。

  在加拿大,同性恋者向来声势浩大,许多大城市都有历史悠久的“同性恋自豪大游行”,同性恋组织的声势就连部长、议员也要退避三舍,但即便如此,反对的声浪也依然强大,2011年,加最大城市多伦多市长福特不顾压力,坚持拒绝出席7月4日举行的多伦多“自豪周”游行,成为16年来第一个敢于不出席这项游行的多伦多市长。同年6月,加拿大卑诗省本拿比市教育局在同性恋组织推动下,决定在中小学课程中引入“同性恋尊重”课程,并定名为“反同性恋恐惧及反异性恋主义修正案”。但此举引发家长们的普遍不满,家长们认为,尊重同性恋者的权利是应该的,但矫枉过正,反倒把正常异性恋歪曲成“异性恋主义”就很不合适,且在中小学进行这样的灌输更不合适。

  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称,同性婚姻将会为英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冲突,规模是“亨利八世统治以来最大的”。如果允许同性恋者结婚,几乎等于“废除了几千年来人们认知的婚姻是一男一女的结合”。维护婚姻这个独特的、具有良性普世价值的事物对国家和社会有益,“不应该让政客重新给婚姻下定义”。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