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25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马来西亚选举委员会6日宣布,现执政联盟国民阵线在5日的大选中赢得国会下议院过半数议席,赢得选举。反对派领导人安瓦尔仍拒绝承认选举结果。自马来西亚1957年脱离英国独立以来,国民阵线一直执政。英国每日电讯报梳理了马来西亚独立以来的政治脉络和近期形势时间表:
1957年:马来西亚从英国获得独立,新国家的全称是“马来西亚联邦”,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担任总理。
1963年:前殖民地沙巴、沙捞越、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组成了更大的马来西亚联邦。
1965年:新加坡退出了马来西亚联邦,沙捞越州发生了一场共产主义骚乱。
1969年:对华裔经济成功的憎恨引发种族骚乱,造成数百人死亡。首都吉隆坡受到严重影响,发生严重暴力事件。
1981年:马哈蒂尔・穆罕默德博士成为总理,其任内经济迅猛发展,年增长率至少8%。
1990年:沙捞越共产党人寻求与马来西亚政府实现和平。
1993年:马来西亚苏丹(发挥马来西亚君主和国家元首职能)交出其法律豁免特权。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重创马来西亚,结束了其不断上升的经济增长期。
1998年:马哈蒂尔博士开除了其副手安瓦尔・易卜拉欣。安瓦尔被控腐败及性行为不当(其中包括鸡奸,这在马来西亚属于犯罪),遭到逮捕。
2000年:安瓦尔先生罪名成立,被判9年监禁。马来西亚和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一判决是不公正,有政治动机。
2001年:马来人和印度裔的族群关系非常紧张,两个族群发生数年里最严重的暴力冲突。
2002年:马来西亚政府通过立法,对犯有轻罪的外国移民实施鞭刑、延长刑期,结果导致大批外国工人离开。
2003年: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接替马哈蒂尔博士担任总理,这是22年来的首次领导人交替。
2004年:总理巴达维虽然在选举中获胜,但所获选票大跌。安瓦尔先生获释,其鸡奸罪被撤销。大批马来西亚人死于海啸灾难,政府推迟驱逐大批在马来西亚非法居住的印度尼西亚人。
2008年:巴达维先生执政的国民阵线联盟在议会选举中失去2/3多数,在与安瓦尔先生领导下复苏的反对派对抗中,遭遇了数年里最惨重的选举失败。
2009年:巴达维先生决定辞去总理一职,获得议会批准,纳吉布・拉扎克继任总理。
2010年:法院做出标志性裁决,准许马来西亚非穆斯林少数民族可以使用“安拉”来指代“真主”。暴徒开始闹事,用攻击教堂的方式回应。
2011年:数千人走上吉隆坡街头举行集会,要求进行选举改革。警方使用催泪弹、水炮驱散了抗议者,结果被批评使用高压手段。
2012年1月:关于安瓦尔先生遭遇的第二波鸡奸指控,高等法院宣判他无罪。
2012年6月:马来西亚一家法院将伊朗国民马苏德・塞达扎达引渡到泰国。塞达扎达被控卷入一起将以色列官员作为目标的炸弹阴谋。
2013年3月:在婆罗洲当地团体爆发暴力冲突、导致约30人死亡后,马来西亚武装力量攻击了那里的菲律宾分离主义民兵。
2013年4月:纳吉布先生正式解散议会,马来西亚大选选战拉开帷幕。
2013年5月5日:马来西亚人前往投票站投票。很多分析家将此次选举视为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选举,对阵双方是现总理纳吉布・拉扎克的国民阵线和资深反对派领袖安瓦尔・易卜拉欣。选举结果是国民阵线获胜,国民阵线仍延续着长达56年的执政历史。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1957年:马来西亚从英国获得独立,新国家的全称是“马来西亚联邦”,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担任总理。
1963年:前殖民地沙巴、沙捞越、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组成了更大的马来西亚联邦。
1965年:新加坡退出了马来西亚联邦,沙捞越州发生了一场共产主义骚乱。
1969年:对华裔经济成功的憎恨引发种族骚乱,造成数百人死亡。首都吉隆坡受到严重影响,发生严重暴力事件。
1981年:马哈蒂尔・穆罕默德博士成为总理,其任内经济迅猛发展,年增长率至少8%。
1990年:沙捞越共产党人寻求与马来西亚政府实现和平。
1993年:马来西亚苏丹(发挥马来西亚君主和国家元首职能)交出其法律豁免特权。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重创马来西亚,结束了其不断上升的经济增长期。
1998年:马哈蒂尔博士开除了其副手安瓦尔・易卜拉欣。安瓦尔被控腐败及性行为不当(其中包括鸡奸,这在马来西亚属于犯罪),遭到逮捕。
2000年:安瓦尔先生罪名成立,被判9年监禁。马来西亚和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一判决是不公正,有政治动机。
2001年:马来人和印度裔的族群关系非常紧张,两个族群发生数年里最严重的暴力冲突。
2002年:马来西亚政府通过立法,对犯有轻罪的外国移民实施鞭刑、延长刑期,结果导致大批外国工人离开。
2003年: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接替马哈蒂尔博士担任总理,这是22年来的首次领导人交替。
2004年:总理巴达维虽然在选举中获胜,但所获选票大跌。安瓦尔先生获释,其鸡奸罪被撤销。大批马来西亚人死于海啸灾难,政府推迟驱逐大批在马来西亚非法居住的印度尼西亚人。
2008年:巴达维先生执政的国民阵线联盟在议会选举中失去2/3多数,在与安瓦尔先生领导下复苏的反对派对抗中,遭遇了数年里最惨重的选举失败。
2009年:巴达维先生决定辞去总理一职,获得议会批准,纳吉布・拉扎克继任总理。
2010年:法院做出标志性裁决,准许马来西亚非穆斯林少数民族可以使用“安拉”来指代“真主”。暴徒开始闹事,用攻击教堂的方式回应。
2011年:数千人走上吉隆坡街头举行集会,要求进行选举改革。警方使用催泪弹、水炮驱散了抗议者,结果被批评使用高压手段。
2012年1月:关于安瓦尔先生遭遇的第二波鸡奸指控,高等法院宣判他无罪。
2012年6月:马来西亚一家法院将伊朗国民马苏德・塞达扎达引渡到泰国。塞达扎达被控卷入一起将以色列官员作为目标的炸弹阴谋。
2013年3月:在婆罗洲当地团体爆发暴力冲突、导致约30人死亡后,马来西亚武装力量攻击了那里的菲律宾分离主义民兵。
2013年4月:纳吉布先生正式解散议会,马来西亚大选选战拉开帷幕。
2013年5月5日:马来西亚人前往投票站投票。很多分析家将此次选举视为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选举,对阵双方是现总理纳吉布・拉扎克的国民阵线和资深反对派领袖安瓦尔・易卜拉欣。选举结果是国民阵线获胜,国民阵线仍延续着长达56年的执政历史。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