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台的文章看了,写得不错,看得出来兄台没有受网上左右各派的影响,确实是独立思考了。其实,如果某些左派人士能学到兄台哪怕1/10的修养和治学态度,何以史坛成了“屎”坛?
不过,文章中有一些概念性错误,今年不得不花点时间指出来,否则会引起广泛误导。老兄说:
“当一国的生产不能满足自身的消费时,只能向外国借。这就是所谓的贸易逆差。表现在这个国家的帐户上,就是巨额赤字。”
这混淆了贸易和资本流着两个概念。国与国之间的流动分成三种:物流、现金流和资本流。我们通常所说的“贸易”是指物流,和资本流没有任何关系。而兄台后面提到的“继续借,借新债还旧债”明显指的是资本流。打个比方,如果美国人买了中国一吨大米,中国人买了一两美国小汽车,并且中国人购买了美国的国库券,美国人买了中国的企业债券,那么前两个算贸易,后两个算资本流,两者是分开计算的。
那么美国是不是出现了“巨额逆差”呢?当然是。去年,美国全年贸易逆差达到了创纪录的4350亿美元。这说明什么?说明美国人买的国外商品远远多于外国人购买的美国商品。“逆差”是指进口额减去出口额的差值,而不是revenue和cash flow之间差值。老兄说美国人“继续借,借新债还旧债,只要能维持住滚滚而来的资金和物资就可以了”显然没有正确理解“逆差”的概念。
那么美国人到底吸引了多少国外资本?2002年只有两三百亿美元,还没有中国多。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吸引外资的第一大户。看到了吧?美国吸引来的外资,连自己的巨额贸易逆差都远远填补不了(只有1/20),更不用说巨额国内消费了,说美国人靠借钱过日子实在言过其实了。另外,美国每年还有巨额的对外援助,今年的预算是276亿美元,和美国吸引的外资大体相当。也就是说,美国吸引来的外资,基本上都花在给阿富汗修马路、给非洲人办教育上了。
另外,国际投资人也不是傻子。如果美国真的出现了“借新债还旧债,只要能维持住滚滚而来的资金和物资就可以了”,那么国外投资人该如何评估美国投资环境的长期风险?在2002年以前,美国一直是全世界吸引外资的第一大户,这说明在美国投资是最有利可图的。靠枪炮子弹东打西杀吸引不来国外投资。前苏联的核弹头和常规武器都不比老美逊色,也没见滚滚外资流向莫斯科。仅仅靠“强大的军力”来维持外资流入,实在是太低估国际投资人的智商了。
还有,这次美元贬值有美联储捣鬼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在一个开放的economy里,实行浮动汇率和管理浮动汇率的中央银行很难有条件如此大幅度地影响汇率。汇率下跌本身并不会影响投资人信心,影响投资人信心的是汇率的反复上窜下跳,因为这会带来风险对冲成本的提高。而这种情况目前在美国并没有出现。
不过,文章中有一些概念性错误,今年不得不花点时间指出来,否则会引起广泛误导。老兄说:
“当一国的生产不能满足自身的消费时,只能向外国借。这就是所谓的贸易逆差。表现在这个国家的帐户上,就是巨额赤字。”
这混淆了贸易和资本流着两个概念。国与国之间的流动分成三种:物流、现金流和资本流。我们通常所说的“贸易”是指物流,和资本流没有任何关系。而兄台后面提到的“继续借,借新债还旧债”明显指的是资本流。打个比方,如果美国人买了中国一吨大米,中国人买了一两美国小汽车,并且中国人购买了美国的国库券,美国人买了中国的企业债券,那么前两个算贸易,后两个算资本流,两者是分开计算的。
那么美国是不是出现了“巨额逆差”呢?当然是。去年,美国全年贸易逆差达到了创纪录的4350亿美元。这说明什么?说明美国人买的国外商品远远多于外国人购买的美国商品。“逆差”是指进口额减去出口额的差值,而不是revenue和cash flow之间差值。老兄说美国人“继续借,借新债还旧债,只要能维持住滚滚而来的资金和物资就可以了”显然没有正确理解“逆差”的概念。
那么美国人到底吸引了多少国外资本?2002年只有两三百亿美元,还没有中国多。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吸引外资的第一大户。看到了吧?美国吸引来的外资,连自己的巨额贸易逆差都远远填补不了(只有1/20),更不用说巨额国内消费了,说美国人靠借钱过日子实在言过其实了。另外,美国每年还有巨额的对外援助,今年的预算是276亿美元,和美国吸引的外资大体相当。也就是说,美国吸引来的外资,基本上都花在给阿富汗修马路、给非洲人办教育上了。
另外,国际投资人也不是傻子。如果美国真的出现了“借新债还旧债,只要能维持住滚滚而来的资金和物资就可以了”,那么国外投资人该如何评估美国投资环境的长期风险?在2002年以前,美国一直是全世界吸引外资的第一大户,这说明在美国投资是最有利可图的。靠枪炮子弹东打西杀吸引不来国外投资。前苏联的核弹头和常规武器都不比老美逊色,也没见滚滚外资流向莫斯科。仅仅靠“强大的军力”来维持外资流入,实在是太低估国际投资人的智商了。
还有,这次美元贬值有美联储捣鬼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在一个开放的economy里,实行浮动汇率和管理浮动汇率的中央银行很难有条件如此大幅度地影响汇率。汇率下跌本身并不会影响投资人信心,影响投资人信心的是汇率的反复上窜下跳,因为这会带来风险对冲成本的提高。而这种情况目前在美国并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