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问题,和James老兄商榷

大屁股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2-28
消息
1,319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0
兄台的文章看了,写得不错,看得出来兄台没有受网上左右各派的影响,确实是独立思考了。其实,如果某些左派人士能学到兄台哪怕1/10的修养和治学态度,何以史坛成了“屎”坛?

不过,文章中有一些概念性错误,今年不得不花点时间指出来,否则会引起广泛误导。老兄说:

“当一国的生产不能满足自身的消费时,只能向外国借。这就是所谓的贸易逆差。表现在这个国家的帐户上,就是巨额赤字。”

这混淆了贸易和资本流着两个概念。国与国之间的流动分成三种:物流、现金流和资本流。我们通常所说的“贸易”是指物流,和资本流没有任何关系。而兄台后面提到的“继续借,借新债还旧债”明显指的是资本流。打个比方,如果美国人买了中国一吨大米,中国人买了一两美国小汽车,并且中国人购买了美国的国库券,美国人买了中国的企业债券,那么前两个算贸易,后两个算资本流,两者是分开计算的。

那么美国是不是出现了“巨额逆差”呢?当然是。去年,美国全年贸易逆差达到了创纪录的4350亿美元。这说明什么?说明美国人买的国外商品远远多于外国人购买的美国商品。“逆差”是指进口额减去出口额的差值,而不是revenue和cash flow之间差值。老兄说美国人“继续借,借新债还旧债,只要能维持住滚滚而来的资金和物资就可以了”显然没有正确理解“逆差”的概念。

那么美国人到底吸引了多少国外资本?2002年只有两三百亿美元,还没有中国多。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吸引外资的第一大户。看到了吧?美国吸引来的外资,连自己的巨额贸易逆差都远远填补不了(只有1/20),更不用说巨额国内消费了,说美国人靠借钱过日子实在言过其实了。另外,美国每年还有巨额的对外援助,今年的预算是276亿美元,和美国吸引的外资大体相当。也就是说,美国吸引来的外资,基本上都花在给阿富汗修马路、给非洲人办教育上了。

另外,国际投资人也不是傻子。如果美国真的出现了“借新债还旧债,只要能维持住滚滚而来的资金和物资就可以了”,那么国外投资人该如何评估美国投资环境的长期风险?在2002年以前,美国一直是全世界吸引外资的第一大户,这说明在美国投资是最有利可图的。靠枪炮子弹东打西杀吸引不来国外投资。前苏联的核弹头和常规武器都不比老美逊色,也没见滚滚外资流向莫斯科。仅仅靠“强大的军力”来维持外资流入,实在是太低估国际投资人的智商了。

还有,这次美元贬值有美联储捣鬼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在一个开放的economy里,实行浮动汇率和管理浮动汇率的中央银行很难有条件如此大幅度地影响汇率。汇率下跌本身并不会影响投资人信心,影响投资人信心的是汇率的反复上窜下跳,因为这会带来风险对冲成本的提高。而这种情况目前在美国并没有出现。
 
看来我没讲清楚。借,不仅仅是节现金,也指接实物。一句话,现金、物资,加直接投资。这在宏观经济学里是有明确定义的。比如说我小时候经常找人借米,而不是借钱,就是这个意思。还有,美国吸引的外资数额你恐怕没弄对。至于前苏联每能吸引外资,这正说明了人们对它的前途的担忧。这次贬值本来就是美联储调控的结果。
 
第一次听说“实物外债”这个概念,老J能否给介绍一二?比方说,美国今天的累计“实物外债”有多少亿美元?美国的政策不太清楚,我可记得中国是一律不承认什么实物外债的。
 
最初由 大屁股 发布
第一次听说“实物外债”这个概念,老J能否给介绍一二?比方说,美国今天的累计“实物外债”有多少亿美元?美国的政策不太清楚,我可记得中国是一律不承认什么实物外债的。

所谓的实物,就是正常贸易中的货物往来。比如彩电,美国自己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就到中国买。同样,中国也到美国买自己不能满足货物。如果所有的这些双向货物贸易不能平衡,赤字方就是借。
 
有点明白了。用规范的术语来描述,那叫“经常项目赤字”(current account deficit)。不过,经常项目赤字跟借贷没有关系,因为美国人的进口货都是用白花花的美钞买来的,不是借来的。

只有借贷资本才有“借”的概念。还有,你提到的“赤字方就是借”,里面的“借”其实指的不是借贷,而是“借贷记账法”里的借,只是一个记账符号,跟你先前所说的“继续借,借新债还旧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最初由 大屁股 发布
有点明白了。用规范的术语来描述,那叫“经常项目赤字”(current account deficit)。不过,经常项目赤字跟借贷没有关系,因为美国人的进口货都是用白花花的美钞买来的,不是借来的。

只有借贷资本才有“借”的概念。还有,你提到的“赤字方就是借”,里面的“借”其实指的不是借贷,而是“借贷记账法”里的借,只是一个记账符号,跟你先前所说的“继续借,借新债还旧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你把这里的“借”理解成会计的“借”了。宏观经济学里的“借”就比如我没车,拿东西找你换车,但我的东西没你的车值钱,我就“借”了你的财产。也就是在跟你的贸易中,我出现赤字。
 
还是不对。“拿东西找你换车,但我的东西没你的车值钱,我就“借”了你的财产”,宏观经济学没有这个概念。“拿东西换车”是通过进出口来实现的,不是易货贸易。美国对外贸易中,易货贸易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是通过货币来实现的。货币也是商品,也就是说,物流的出超必然意味着现金流的入超。所以,如果美国人拿不值钱的东西换车,付出的代价必然是现金的流失。

所谓的赤字,只有两种: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主体是政府,后者主体是国家;前者的产生原因是政府消费多于税收,后者产生原因是贸易逆差。你所说的“赤字”明显属于后一种。经常项目赤字没有借贷的概念。
 
最初由 大屁股 发布
还是不对。“拿东西找你换车,但我的东西没你的车值钱,我就“借”了你的财产”,宏观经济学没有这个概念。“拿东西换车”是通过进出口来实现的,不是易货贸易。美国对外贸易中,易货贸易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是通过货币来实现的。货币也是商品,也就是说,物流的出超必然意味着现金流的入超。所以,如果美国人拿不值钱的东西换车,付出的代价必然是现金的流失。

所谓的赤字,只有两种: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主体是政府,后者主体是国家;前者的产生原因是政府消费多于税收,后者产生原因是贸易逆差。你所说的“赤字”明显属于后一种。经常项目赤字没有借贷的概念。

1。我想说明,国际贸易也是有易货贸易的,这你也承认。进出口也可以是易货贸易。我还做过几天外贸经理,所以知道一些。
2。宏观经济学实际上是拿你说的出超当成“借”。我虽说不是经济学出身,但教授在课堂上讲的这个概念还是记得很牢的。顺便提一句,我学宏观经济学时的教授还是有来历的,是Mondell的学生。大伙千万别砸我,我只是想表明这样的教授总不会有错吧。
 
以下是一篇文章的节选:

当然,美国又何偿不想欧洲和日本也象东南亚一样梦碎,不过欧洲和日本也是玩金融危机的高手,所以没被骗倒而已,何止没被骗倒,欧元的出现是对美元统治世界的一个极大的打击了,如果在全球已经是流通泛滥的美元不能用美国的国家实力来支撑的话,那么美元贬值多少倍就不是能够预测的了.

所以美国就一定要为了美元免于大幅贬值,不但要通过金融把戏把东南亚,南美的美元收回来,还要通过控制世界上的实物,就是资源来支撑美元的价值,所以打击伊拉克就是一定的事情了,下一个是谁?不用说了吧?
 
最初由 风林火山 发布
好看,请大屁股先生说说"货币也是商品".:)

货币确实是商品。
 
最初由 apusic 发布


货币确实是商品。

照马克思的说法,货币是特殊的商品。大屁股兄,你在经济学上是有一定造诣的,能否指点一二?
 
这玩意儿应该不用解释了吧?

一切人们认为有用并且有流通价值的东西都是商品。商品流通可以是东西换东西(易货贸易),也可以使用特定商品作为流通媒介(货币)。货币一般情况下用金银及金银的等价物(纸币、银行活期存款等),少数情况可以是其他商品。比如,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士兵之间就用香烟作为流通媒介。这种情况下,香烟就是货币。

一般情况下货币分为两种: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3)。狭义货币专指金银及金银的等价物,广义货币还包括一些金融产品,比如定期存款,mortgage, 国库券,等等。广义货币已经囊括了一些不适宜用作流通媒介的金融产品,这些东西被称作quasi-money(是不是翻译成准货币?我没把握),只具有储藏功能,没有流通功能。不管是真钱还是准钱,肯定都是商品,这是确定无疑的。
 
这不,你一指点,我们就清楚了。
 
Anyting wrong?

最初由 风林火山 发布
好看,请大屁股先生说说"货币也是商品".:)

货币是商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