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凤凰卫视6月28日消息: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最近对中国的访问吸引了全球的注意。印度前驻华大使撰文说,印度国防部长最近对中国的访问可能将让印度国家安全机构中那些视中国为印度的威的论调寿终正寝;而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为中印在更广泛的问题上进行合作提供机会。印度报刊评论说,中印联合声明是双方务实主义态度的胜利。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吸引了全球注意力,很多人希望中国与印度此次能够达成协议,以化解双方多年来政治上的冷淡关系。
印度前驻华大使C.V. Ranganathan在“Outlook India”撰文强调印度与中国相互谅解与合作的重要性。Ranganathan指出,印度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中更积极地发挥作用与同中国美国改善关系的愿望为“在不仅仅是中印双边关系问题上的一系列问题上进行中印合作提供了机会。”
Ranganathan认为,在地区性事务中,印度与中国应该寻求更多的共同立场,以使南亚次大陆与中国的西部更稳定。他说,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在“恢复双边信任与对对方的信心,以便寻求更广泛的中印双边合作方面迈出了一步。”
从中国方面看,瓦杰帕伊由於同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的关系而是印度领导人中比较独特的一位领导人。1979年,当时担任印度外交部长的瓦杰帕伊曾於北京会见过邓小平,但是,由於当时印度国内亲苏联人士的多方阻扰,瓦杰帕伊的那次成功的北京之行被印度国内的那些亲苏联人士的不公平的抨击所掩盖。
1988年,瓦杰帕伊将邓小平的看法很成功的转达给了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即要让21世纪成为亚洲的世纪,印度与中国必须首先发展自己。邓小平与甘地都强调,印度与中国必须向前看。
Ranganathan说,国际环境的变化让邓小平与甘地的看法更加显得合乎时宜。911恐怖攻击後,美国总统布什修正了他的遏制中国的政策,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以来中国与俄罗斯强化了政治,经济,科学与军事领域的关系。所有这些国际环境的变化使中印关系必须进行重新审视。
随着印度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中日趋活跃,以及表现出参与上海合作组织(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SCO)活动的愿望,中印在超出双边关系的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合作的机会现在已经出现。
无论在各自的国内事务优先,还是各自的国际优先方面,中国与印度存在着相似之处。虽然印度必须密切关注与处理中国在帮助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与导弹方面的发展,印度也必须同时注意到,在南亚次大陆问题上,美国与中国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即促进印度-巴基斯坦对话。中国视美国-巴基斯坦-中国之间的建设性三角关系为促进南亚次大陆地区性稳定与权力制衡的一个因素。
印度祝愿中国与达赖喇嘛代表之间正在进行的对话能够成功,以让达赖喇嘛能够实现安全而很有尊严的回归西藏的愿望。中印双边贸易最近数年已经增长,如果中印之间能够进行新德里-乌鲁木齐,加尔各答-昆明-新德里-拉萨之间的民航,双边旅游将会增加。
Ranganathan说,最近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George Fernandes)对中国的访问可能将让印度国家安全机构中那些视中国为印度的威的论调寿终正寝;而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将在费尔南德斯访问的基础上恢复双边的信任与对对方的信心,由此,中印两国将在更广泛的问题上进行合作。
印度报刊“The Hindu”就瓦杰帕伊访问中国及中印发表联合声明评论说,中印发表的联合声明是务实主义的胜利。
评论说,中国与印度政府最近决定采取大胆政治举动以打破中印双方在边界争端问题上的困境,并重申双方将致力於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边界争端解决方案将可能促进中印关系。瓦杰帕伊访问北京期间中印发表的联合声明显示,双方同意以务实主义的态度与逐步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争议问题。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是过去十年中,印度总理首次对中国的访问,人们对瓦杰帕伊的此次访问寄予了很高的希望。瓦杰帕伊的中国之行部分的实现了人们的期望。在印度总理甘地於1988年对中国的历史性访问,与1993年印度总理Narasimha Rao对中国的访问後,中印双方都已经清楚表示出解决双边关系中的争议问题的政治意愿。
在联合声明中,印度重新西藏自治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并再次承诺不允许西藏人在印度从事反中国的政治活动,但是在试图获得中国承认1975年并入印度的锡金是印度领土的一部分方面,瓦杰帕伊没有获得明显的成功。
评论说,中国同意扩大边界贸易,而边界贸易将包括途径锡金的传统丝绸之路,中国的这一做法必须被视为中国默认锡金并入印度。如果随着中印公民取道锡金进行贸易,中国政府最终将正式承认锡金并入印度,中国政府在锡金问题上放弃反对立场将应该受到印度方面的欢迎。(苏小惠)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吸引了全球注意力,很多人希望中国与印度此次能够达成协议,以化解双方多年来政治上的冷淡关系。
印度前驻华大使C.V. Ranganathan在“Outlook India”撰文强调印度与中国相互谅解与合作的重要性。Ranganathan指出,印度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中更积极地发挥作用与同中国美国改善关系的愿望为“在不仅仅是中印双边关系问题上的一系列问题上进行中印合作提供了机会。”
Ranganathan认为,在地区性事务中,印度与中国应该寻求更多的共同立场,以使南亚次大陆与中国的西部更稳定。他说,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在“恢复双边信任与对对方的信心,以便寻求更广泛的中印双边合作方面迈出了一步。”
从中国方面看,瓦杰帕伊由於同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的关系而是印度领导人中比较独特的一位领导人。1979年,当时担任印度外交部长的瓦杰帕伊曾於北京会见过邓小平,但是,由於当时印度国内亲苏联人士的多方阻扰,瓦杰帕伊的那次成功的北京之行被印度国内的那些亲苏联人士的不公平的抨击所掩盖。
1988年,瓦杰帕伊将邓小平的看法很成功的转达给了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即要让21世纪成为亚洲的世纪,印度与中国必须首先发展自己。邓小平与甘地都强调,印度与中国必须向前看。
Ranganathan说,国际环境的变化让邓小平与甘地的看法更加显得合乎时宜。911恐怖攻击後,美国总统布什修正了他的遏制中国的政策,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以来中国与俄罗斯强化了政治,经济,科学与军事领域的关系。所有这些国际环境的变化使中印关系必须进行重新审视。
随着印度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中日趋活跃,以及表现出参与上海合作组织(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SCO)活动的愿望,中印在超出双边关系的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合作的机会现在已经出现。
无论在各自的国内事务优先,还是各自的国际优先方面,中国与印度存在着相似之处。虽然印度必须密切关注与处理中国在帮助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与导弹方面的发展,印度也必须同时注意到,在南亚次大陆问题上,美国与中国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即促进印度-巴基斯坦对话。中国视美国-巴基斯坦-中国之间的建设性三角关系为促进南亚次大陆地区性稳定与权力制衡的一个因素。
印度祝愿中国与达赖喇嘛代表之间正在进行的对话能够成功,以让达赖喇嘛能够实现安全而很有尊严的回归西藏的愿望。中印双边贸易最近数年已经增长,如果中印之间能够进行新德里-乌鲁木齐,加尔各答-昆明-新德里-拉萨之间的民航,双边旅游将会增加。
Ranganathan说,最近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George Fernandes)对中国的访问可能将让印度国家安全机构中那些视中国为印度的威的论调寿终正寝;而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将在费尔南德斯访问的基础上恢复双边的信任与对对方的信心,由此,中印两国将在更广泛的问题上进行合作。
印度报刊“The Hindu”就瓦杰帕伊访问中国及中印发表联合声明评论说,中印发表的联合声明是务实主义的胜利。
评论说,中国与印度政府最近决定采取大胆政治举动以打破中印双方在边界争端问题上的困境,并重申双方将致力於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边界争端解决方案将可能促进中印关系。瓦杰帕伊访问北京期间中印发表的联合声明显示,双方同意以务实主义的态度与逐步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争议问题。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是过去十年中,印度总理首次对中国的访问,人们对瓦杰帕伊的此次访问寄予了很高的希望。瓦杰帕伊的中国之行部分的实现了人们的期望。在印度总理甘地於1988年对中国的历史性访问,与1993年印度总理Narasimha Rao对中国的访问後,中印双方都已经清楚表示出解决双边关系中的争议问题的政治意愿。
在联合声明中,印度重新西藏自治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并再次承诺不允许西藏人在印度从事反中国的政治活动,但是在试图获得中国承认1975年并入印度的锡金是印度领土的一部分方面,瓦杰帕伊没有获得明显的成功。
评论说,中国同意扩大边界贸易,而边界贸易将包括途径锡金的传统丝绸之路,中国的这一做法必须被视为中国默认锡金并入印度。如果随着中印公民取道锡金进行贸易,中国政府最终将正式承认锡金并入印度,中国政府在锡金问题上放弃反对立场将应该受到印度方面的欢迎。(苏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