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星球大战"秘密演习瞄准中国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据晶报报道,由布什在即将上台前亲自推动成立的美国太空委员会曾发表报告指出,天空和海洋是20世纪的战场,太空将成为21世纪的战场。美国新星球大战计划体现的正是其抢先占据太空战场的战略,具有攻击性的太空舰队和军事飞船将使美国成为太空宪兵,而两年多以前的一次秘密演习已经将星球大战从一个纯科学概念变成了实际计划。

  美欲独霸“近地太空”

  美国情报机构国家侦察办公室负责确立新太空计划的战略制定工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美国盟友及敌对国都从此无法进入美国控制的太空领域,除非得到华盛顿方面的准许。美国太空研究人士对新计划提出的建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条也是:待新计划出台后,美国应当对所有国家关闭“近地太空”的使用权。

  他们所指的“近地太空”囊括了从地球到月球之间所有的太空区。目前,所有国家的全球定位系统(GPS)都依靠在这一“近地”范围内的地球卫星所发射的信号,由美国独霸该区域就意味着华盛顿可以封杀任何国家的GPS,这也就等同于封杀了其它国家军事行动的重要向导。

  太空宪兵11年后服役

  2000年,美国空军签发了《航空航天部队:保卫21世纪美国》白皮书,强调美国空军将转变为既可实施空战又可进行太空战的“航空航天一体化”空军,以确保未来的空军成为一支“全球警戒、全球到达”的力量。2001年1月11日,美太空委员会发表报告建议,建立一支独立的约3万人的太空作战部队。

  目前,美国正计划组建一支规模庞大的太空舰队,用于攻击和破坏敌对国家的卫星。此外美国还计划发射“军事太空飞船”。这些装备先进的飞船既是美国太空设施的保镖,又充当美国的太空宪兵,使美国达到彻底控制太空的目的。根据计划,美国将于2005年前设计出军事太空飞船的雏形,但最早服役要等到2014年。外电认为,军事飞船将是人类首次将太空飞船用于军事目的,太空将成为美国一家的天下。

  秘密演习瞄准中国

  为了探索未来太空战的规律,2001年1月美国空军在科罗拉多州的空军基地秘密进行了军事演习,使星球大战从一个纯科学概念变成一个实际计划。据西方媒体报道,该演习以中国为假想敌。

  这次电脑模拟太空战演习从22日至26日,动用250名军方和民间的空间问题专家,花费150万美元,是美国空军太空作战中心举行的最大规模的演习。

  演习假定时间是2017年前后,其主题围绕“空间控制”,探索对抗先进的敌对航天力量的方法,评估敌对力量阻挠美国及其盟国利用空间资源的可能性。

  演习的假想敌为“红方”,己方为“蓝方”。“红方”拥有能与“蓝方”相抗衡的军事航天力量。“红方”正在威胁一个比较弱小的“褐方”,“蓝方”为保卫“褐方”的利益而进行干预。对此,英国《每日电讯》报指出,美国搞这一演习的假想敌为中国。红蓝双方分别代表中国和美国,“褐方”则代表中国台湾省。

  美国军方不愿谈及演习的细节和结果,但综合各方反应,演习对抗双方采用了“电脑攻击”,即设法使对方的大型计算机无法工作。在开始阶段,演习高度突出了在红方攻击下空间系统的弱点。“红方”还设法通过全部买下它所能找到的商用卫星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从而阻断了美国赖以获得支援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样地,美国对商用空间系统的依赖都在演习中得到了很大的体现,包括商用空间系统的多维性、全球相关性等。

  链接之主角 谁在导演太空战

  美国实行新太空计划的主角是太空战实验室。太空战实验室是1997年7月组建的美国空军几个绝密作战实验室之一。由于这些实验室担负任务的敏感性,美国军方对其讳莫如深,外界对其所知甚少。据了解,这几个实验室不论是成立意图、研究项目还是隶属机构都密不可分。这些绝密实验室包括:

  ●“太空战战斗实验室”,直属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管辖的科罗拉多州斯科里埃弗空军基地;

  ●“空军远征部队战斗实验室”,直属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直接管辖的爱达荷州芒廷霍姆空军基地;

  ●“指挥与控制战斗实验室”,直属佛罗里达州赫尔伯特空军基地;

  ●“无人驾驶航天器战斗实验室”,直属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基地;

  ●两个“部队保护战斗实验室”,直属美国空军实战实验局管辖的德克萨斯州拉克兰德空军基地部队安全中心;

  ●“信息战战斗实验室”,直属美国空军情报司令部管辖的德克萨斯州凯利空军基地。

  链接之应对 俄组“天军”大反击

  美国秘密演练太空战,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应,各国都开始制定自己的应对计划,其中老牌军事强国俄罗斯走在了前面。

  2001年6月1日,俄罗斯航天兵(即“天军”)司令别尔米诺夫上将宣布俄“天军”正式宣告成立。按照2000年俄罗斯的军事改革计划,俄本来将用2至3年的时间组建新的航天部队。然而,美国宣布部署NMD并进行太空军事演习之后,俄总统普京宣布“天军”组建工作“提速”。

  按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所说,到2003年俄罗斯“天军”将是与俄罗斯海、陆、空及战略火箭军并列的一个独立兵种,编制人数大约为9万左右,主要由原军事航天部队和导弹太空防御部队的两个集团军组成。

  根据俄“天军”未来发展规划,将来俄罗斯的大多数航天设施和系统以及地面航天设施都由“天军”和国家航空航天局共同管理,建成军地共用设施。2002至2010年,将对目前组建成的“天军”进行进一步改组,其中包括缩减“天军”数量,装备精良的航天器材和指挥器材,优化空间和地面航天技术设施结构,从而提高航天活动指挥效率。

  除组建“天军”之外,俄罗斯的应对还包括研制并部署新型导弹、加强战略核力量的战备训练以及保留改装分导式导弹的能力。按照俄罗斯的说法,如果俄采取这些措施,其战略核力量完全可以“突破任何防御系统”。(田军)

  背景:新“星球大战”

  美国总统布什上任百日之后,美国新政府的全球军事战略初露端倪。2001年5月1日,布什在华盛顿美国国防大学发表讲话,宣布美国将突破1972年美苏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进而建立全球性的导弹防御系统。美国的一些鹰派人物将这一反导计划称为新“星球大战”。

  美国重新启动“星球大战”

  近些年来,美国一直没有放弃“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的图谋。如今的太空计划一方面是里根时代“星球大战”计划的新时代版,另一方面则又是NMD和TMD的延伸。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星球大战”(SDI)计划。美国政府先后投资几百亿美元进行研究和试验,但在技术上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许多设想以失败告终。随着“冷战”的结束,“星球大战”计划于1993年5月下马。

  为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克林顿入主白宫后,一直酝酿部署NMD。根据设想,NMD主要由天基探测系统、陆基探测系统和拦截器系统组成。

  布什的新“星球大战”计划其实并不是新鲜玩艺儿,只是它更为庞大。

  占领太空 “否定”全球

  美国空军正在努力开发“星球大战”式的激光武器以拦截导弹。该武器模拟实验系统已全部开发完毕并通过检测。这一高能激光武器属于美国新“星球大战”计划的一部分,它的研发标志着美国新“星球大战”计划已经启动。

  新“星球大战”计划比里根时代的计划规模更大。它以太空领域的军事霸权为关键,将建立起覆盖全球的导弹防御系统。

  据《星期日电讯报》月初引述美国军方官员的话说,新“星球大战”计划主题已经确定,简单地说,就是“否定”一词。因此,新“星球大战”计划亦可称为“否定”计划。

  美国空军部长詹姆斯・罗奇在谈及这项新太空计划时说,任何国家(包括美国的盟国在内),都对美国这项军事占领太空的计划不具有“否决权”。而且,任何国家或组织在没有获得美国认可的前提下,都不可以将太空资源用于发展军事情报或其他军事目的。

  按照美国军方的说法,一旦新“星球大战”计划付诸实施,美国将成为太空中惟一一个具备军事控制能力的国家。

  内容防御系统覆盖全球

  据透露,新“星球大战”系统的范围将囊括陆、海、空、天等4个方面,即所谓“覆盖全球的导弹防御系统”。

  如果布什想建立这一庞大的系统,就必须寻求一种所谓的“同盟合作”,以便在全球建立导弹拦截网络、空中侦察扫描及海军作战平台。

  在布什的设想中,反导弹武器以地面、海洋和太空为基地,通过地对空、海对空和空间发射站来发射。在敌方导弹刚刚发射出或正在空中飞行时,将其击落。

  布什的计划有两个特点。其一,新计划将考虑从地面、海洋和太空全方位地实施防御,规模远大于克林顿甚至里根的设想;其二,将考虑对盟国的保护,尽管迄今美方尚未透露如何实施这种保护。

  目前,美国国防部还没有公布详细的实施计划。美国传统基金会的专家分析认为,第一步显然是要提升现有的防空系统。与此同时,为实现长远设想,美国将加快研制外层空间武器,其中包括可以击落弹道导弹和攻击性卫星的激光武器。

  整个新“星球大战”计划则最早要等到2014年才能进入实体部署阶段。经费800至1000亿美元

  据军事专家估计,要真正完成新“星球大战”计划这个系统,美国每年最少要花80亿到100亿美元,时间至少需要10年。

   批评破坏国际公约

  1966年联大通过的《外层空间条约》规定,任何国家都不能通过占领或其它手段将太空据为己有,禁止所有国家在外太空发展军事或者从事“太空武器化”的活动。但美国还是启动了其新“星球大战”计划,企图军事占领太空。

  今年5月,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重申,莫斯科强烈要求“非军事化太空”的完整。

  在“太空军事化”问题上,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持强烈反对意见。而且,几个欧洲国家最近刚刚签署一份准备联合发射一枚价值32亿美元“伽利略”号卫星的计划,他们担心美国会干涉“伽利略”号的发射,尽管它只是一枚负责导航的民用卫星。

  “埋葬核威慑体系”

  仅仅是NMD就对现在的国际安全体系构成了严重破坏,更不要说布什的新“星球大战”计划了。法国《费加罗报》分析说,美国的反导弹系统埋葬了核威慑体系。这一“新理论”不再以核威慑为基础,而是以强大的反导弹系统为基础。专家指出,核威慑向核防御转移并不意味着美国的威慑力下降,恰恰相反,美国在具有核防御能力之后,威慑力会更加强大。

  两场战争验证技术

  虽说新“星球大战”是一代的翻版,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相继发动的两场战争却为新“星球大战”计划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和今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成功运用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其他太空军事技术,并发挥出显著的作用。正是地面战场上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美国试图把手伸向太空的欲望。

  在上述两场战争中,美国军方都一再向五角大楼提出要在技术上占绝对优势的要求,特别是在情报搜集与敌军目标定位两个方面“技术优势”的作用尤为重要。五角大楼由此得出结论:军事技术优势仅仅凭借几枚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还远远不够,“控制太空才是新一轮军备竞赛的关键”。(张新)

  星际争霸4大派

  太空争霸战略目的各有不同,有的心狠手辣,必欲将敌方彻底铲除而后快;有的刁钻古怪,千方百计干扰敌方;有的慈悲为怀,只求牵制即可。总的说来,太空战战术主要属以下几种门派:

   西毒 摧毁派

  摧毁战即用太空武器从地面或空中直接摧毁敌方航天器,在航天技术还不尽完善的时期,如目前,摧毁战仍是太空战的主要作战样式。

  摧毁战的具体战术包括利用核能或常规武器进行轨道轰炸和动用反卫星导弹两大类。

  东邪 致盲派

  致盲战即用激光、微波等定向能武器,从地面或空中攻击敌方的航天器,使敌方航天器中的各种光学和电子仪器毁坏,从而使其无法正常工作,成为毫无用途的废物。 1997年,美国在新墨西哥州西部的沙漠深处发射了两束强激光,直接命中距离地球415公里的气象卫星MSTI-3号。

   南帝 干扰派

  干扰战即针对航天器一系列活动都依靠信号进行的特点,在掌握敌方航天器运行轨道参数及其与地面、空中联络方式的基础上,发射新的卫星或从轨道上变轨已经部署的卫星,然后发射相同参数的号令,干扰敌方航天器,使其不能正常接收指令,也不能提供信息。

  干扰战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代价较小,它可避免摧毁敌方航天器产生的碎片给己方带来的负面影响。

  北丐 捕捉派

  捕捉战即利用航天飞机和空间轨道站靠近目标,以机械臂或人工方式将敌方的航天器捕捉、毁坏、改造为我所用或送回地面进行研究。

  1994年9月,美国“发现者”号航天飞机上的6名宇航员成功地用机械臂抓住一颗损坏的卫星,将其收回地面,证实用航天飞机和轨道空间站在太空捕捉敌方航天器是可行的。

太空大战兵器谱

  “谁控制了空间,谁就能控制地球。”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言犹在耳,海湾战争中,美军调度的约70颗卫星就令多国部队迅速制胜。外层空间在美国为首的军事争霸中重要性与日俱增,太空战这一新的作战形式登上历史舞台。然而,究竟是什么在寒冷遥远的外层空间发挥震慑作用甚至挥舞夺命镰刀,让我们一一盘点:

  1中红外线高能化学激光器(MIRACL)

  所属家族:地基动能武器

  作风:“自由电子激光器”和“中红外高能化学激光器”并称为地基动能武器“双璧”。前者输出功率高,能摧毁中高轨道卫星,是激光反卫星武器的首选“利剑”,后者输出功率有限但波长较长,主要用于干扰卫星正常工作和研究试验。

  MIRACL的研发机构是位于新墨西哥州的高能激光系统测试局。高能激光系统测试局80亿投资基金中,约有8亿用于军事研究。

  MIRACL被誉为“美国功能最强的激光武器”,这一利用氘氟化合物的化学激光器输出功率可达兆瓦特,可在3.6至4.2微米波段内干扰卫星的正常工作和试验。

  由地基高能激光器改装的天基“阿尔法”高能激光器于1991年成功升级至兆瓦特级,有力地证实了中红外线高能化学激光器的实用性。该计划由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局支持,号称能在全球范围对付由携带化学和生物弹头的弹道导弹袭击所造成的威胁。

  2动能反卫星卫星(KEASAT)

  所属家族:卫星武器

  作风:带爆破装置的卫星在与目标卫星相同的轨道上,利用自身雷达红外探测器跟踪并靠近到目标卫星数十米之内,然后将载有高能炸药的战斗部引爆,产生大量碎片,将目标击毁。

  KEASAT是美国为提高阻断敌方卫星能力而研发的。其导弹系统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器、摧毁装置、遮盖物和发射后援系统。前苏联研制的反卫星卫星偏离目标的误差范围仅几十米。

  3天基微型导弹 (ALMV)

  所属家族:天基动能武器

  作风:依靠高速运动物体的动量(通常是火箭推进或电磁力驱动等)把弹头加速到高速,使它与目标直接碰撞将其击毁。也可通过高能炸药,在目标附近产生密集的金属碎片或散弹击毁目标。

  ALMV的研发计划始于1980年,标志着美国对太空军事领域反卫星系统的首次构想。

  ALMV依靠F-15战机的两个小火箭发射,内设的热追踪微型制导系统曾经在试验中借助高速直接摧毁目标。而当时的地基反卫星武器只能击中飞过发射点上空的目标卫星。

  1988年,在耗资5300万美元仍无法解决制导系统的技术难题后,一再推迟试验及成本激增等问题使美国政府不堪重负,终于抛弃了这一预算高达50亿美元的武器研发计划。

  4核弹(nuclear missile)

  所属家族:核能武器作风:利用核弹头爆炸产生的强烈热核辐射和电磁脉冲效应将对方部件与电子设备毁坏。它具有作用距离远、杀伤半径大,在本身制导精度较差的情况下仍能破坏目标的优势。

  由于核弹易给己方卫星造成威胁,更有引发核大战的危险,所以未经尝试就被放弃了。

  5机载激光炮(ABL)

  所属家族:定向能武器

  作风:通过发射高能激光束、粒子束、微波束直接照射与破坏目标,利用定向能杀伤、摧毁空间目标,具有重复使用、速度快、攻击空域广等优点,但技术难度较大,易受天气影响,且毁伤目标的效果难以评估。

  美国空军已经在波音747改装机型上试验了机载激光炮。(李宝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