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
社会新闻
Guest
南京市民嵇先生近日收到了一封电报,这封电报来自北京,但到达南京却用了4天时间。而二三十年前,电报还曾是当时最快的沟通方式,从北京到南京最快只要6小时左右。前后相较,令人无限感慨。嵇先生把这封电报发到了常去的论坛西祠胡同里,结果引发更多人的怀旧,大家纷称“这是一个时代的回忆”。扬子晚报记者南京探访发现,整个南京城已只剩下最后一个发报点。
扬子晚报记者 谷岳飞
一封从北京而来“迟到”的电报
嵇先生收到的电报是他天津一个朋友发的,这位朋友是位电报发烧友,因为天津已经不能发电报,前些天他有事去北京时,从北京著名的电报大楼发出了这封电报。
因为之前,对方已经告知,会发来电报,这让嵇先生颇为期待。但真正等收到电报已是4天后,在电报里,对方说“望同去、复兴业务”。然而事实上,对于嵇先生而言,收到电报的新鲜感才是最重要的,电报内容已是其次,他没想到在各种沟通方式便捷的当下,这样一种“古老的”交流方式,还在默默运行。
“电报是一种最早的、可靠的即时远距离通信方式,当年,有什么急事,人们总想着‘拍电报’。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还有‘电报挂号’。十几年过去了,电报这个名词,早已被什么微博、微信之类的所掩盖。很多地方已经停止电报业务了,继续营业的也是门可罗雀。”
嵇先生颇为感慨地表示:“信是前天收到的,从拍下电报,到收到,整整过去了四天,已经失去了电报‘迅速及时’的特质,权当作是一个时代的回忆吧。”
晒电报引发网友们集体怀旧
在西祠胡同论坛里,嵇先生将收到的电报“晒”了出来,引发更多的人怀旧。有关电报,最晚至80后还有印象,当时家长、亲友会收到类似“家有急事速归”的电报,而在学校语文课里,还有专门的写作章节,训练如何简洁、准确地拟电报。
沈从文与苏州“中国公学校花”张兆和的曲折之爱最终也是一封电报收尾,顽固爱着对方的沈从文在写了4年情书之后,托请二姐张允和征询张父的意见,并向张兆和说:“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张父应允,于是张允和给沈从文发了一封电报,只一个“允”字,既是她的名字,又表达了意思,被后人称作“半个字的电报”。
张兆和担心沈从文看不懂,又拍了一封电报:“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对于年长者来说,类似的电报事例中,都能从中想到当年自己使用电报时或忐忑、或悲伤、或甜蜜的情形。
南京仅剩电信大厦还能发电报,仍是每字0.14元
记者在发现,在南京多地邮政和电信营业厅,已经没有发电报的业务。业内人士告知,南京仅剩的、最后一处可以发电报的地方是位于鼓楼的电信大厦,在这座南京电信业标志性的大楼内,当年红极一时的电报业务仍在惨淡经营,但“每个月前来发电报者不多,有时甚至一个月都没有”。南京电信业务主管魏宁曾经是位老电报班长,她刚参加工作时便加入电报组,见证了电报从荣光到衰落的全过程,因而提及电报,这位至今尚在使用电报码打字的她,充满着情感。
魏宁介绍,发电报最忙的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40多位员工三班倒24小时不停还忙不过来,最高峰时期,一天要发1000份电报。
记者了解到,二三十年前,从北京发一封电报到南京最快只要6个小时左右,因为当年有专门拍电报、送电报的工作人员。而现在,已经没有专业的人员来从事这项业务,电报送达的速度也就降下来了。
至于发电报的价格,记者了解到,现在发电报每个字仍是0.14元,这个价格已经几十年没变,被一些网友戏谑为“最有良心的价格”。
当下发电报与过去也有天壤之别。魏宁介绍,在南京仅剩的这个发报点里,发电报也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那样,过去的老式发报机已经不用,现在都是用传真的方式,将你要求发电报的内容传真给对方所在城市的电信局,然后经由邮政寄送到家。
你知道吗?
如今还有谁在“拍电报”?
记者略感惊讶的是,在各种快捷沟通方式诸如手机、微信、微博私信等泛滥的当下,还有一些人仍在执着地发着电报。给嵇先生发电报的韩明熙便是其中之一。听嵇先生介绍,韩给全国各地很多朋友都发了电报,一来是钟爱这种传统的沟通方式,另一方面也意在“测试”现在全国还有多少地方,能够发电报――之前各地网友的反馈是,很多地方已经没有发电报这项业务了。
昨日,记者和韩明熙取得联系。令人惊讶的是,他竟是位在读的大学生。他自我介绍,2011年时尚在上高三的他,读到一篇报道,报道的主题大概是“正在消失的电报声”,因为这篇报道,他爱上了原本跟他这个年纪隔得较远的电报。
韩明熙介绍,2011年时,天津还有一个地方还能发电报,但现在天津已经结束了这项业务,最近一次他有事去北京,于是就去了北京电报大楼,给全国各地的好友发了十多封电报。这位电报发烧友介绍,北京还是比较老式的发电报的方式,即还是用电报码,但就是在北京,现在也仅有两个地方能发电报。
记者了解到,除了像韩明熙这样的发烧友之外,现在还是有一些人仍在坚持用电报,除了军用外,在民用领域,一些年长者还是喜欢用电报,比如道贺、吊唁之类。
扬子晚报记者 谷岳飞
一封从北京而来“迟到”的电报
嵇先生收到的电报是他天津一个朋友发的,这位朋友是位电报发烧友,因为天津已经不能发电报,前些天他有事去北京时,从北京著名的电报大楼发出了这封电报。
因为之前,对方已经告知,会发来电报,这让嵇先生颇为期待。但真正等收到电报已是4天后,在电报里,对方说“望同去、复兴业务”。然而事实上,对于嵇先生而言,收到电报的新鲜感才是最重要的,电报内容已是其次,他没想到在各种沟通方式便捷的当下,这样一种“古老的”交流方式,还在默默运行。
“电报是一种最早的、可靠的即时远距离通信方式,当年,有什么急事,人们总想着‘拍电报’。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还有‘电报挂号’。十几年过去了,电报这个名词,早已被什么微博、微信之类的所掩盖。很多地方已经停止电报业务了,继续营业的也是门可罗雀。”
嵇先生颇为感慨地表示:“信是前天收到的,从拍下电报,到收到,整整过去了四天,已经失去了电报‘迅速及时’的特质,权当作是一个时代的回忆吧。”
晒电报引发网友们集体怀旧
在西祠胡同论坛里,嵇先生将收到的电报“晒”了出来,引发更多的人怀旧。有关电报,最晚至80后还有印象,当时家长、亲友会收到类似“家有急事速归”的电报,而在学校语文课里,还有专门的写作章节,训练如何简洁、准确地拟电报。
沈从文与苏州“中国公学校花”张兆和的曲折之爱最终也是一封电报收尾,顽固爱着对方的沈从文在写了4年情书之后,托请二姐张允和征询张父的意见,并向张兆和说:“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张父应允,于是张允和给沈从文发了一封电报,只一个“允”字,既是她的名字,又表达了意思,被后人称作“半个字的电报”。
张兆和担心沈从文看不懂,又拍了一封电报:“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对于年长者来说,类似的电报事例中,都能从中想到当年自己使用电报时或忐忑、或悲伤、或甜蜜的情形。
南京仅剩电信大厦还能发电报,仍是每字0.14元
记者在发现,在南京多地邮政和电信营业厅,已经没有发电报的业务。业内人士告知,南京仅剩的、最后一处可以发电报的地方是位于鼓楼的电信大厦,在这座南京电信业标志性的大楼内,当年红极一时的电报业务仍在惨淡经营,但“每个月前来发电报者不多,有时甚至一个月都没有”。南京电信业务主管魏宁曾经是位老电报班长,她刚参加工作时便加入电报组,见证了电报从荣光到衰落的全过程,因而提及电报,这位至今尚在使用电报码打字的她,充满着情感。
魏宁介绍,发电报最忙的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40多位员工三班倒24小时不停还忙不过来,最高峰时期,一天要发1000份电报。
记者了解到,二三十年前,从北京发一封电报到南京最快只要6个小时左右,因为当年有专门拍电报、送电报的工作人员。而现在,已经没有专业的人员来从事这项业务,电报送达的速度也就降下来了。
至于发电报的价格,记者了解到,现在发电报每个字仍是0.14元,这个价格已经几十年没变,被一些网友戏谑为“最有良心的价格”。
当下发电报与过去也有天壤之别。魏宁介绍,在南京仅剩的这个发报点里,发电报也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那样,过去的老式发报机已经不用,现在都是用传真的方式,将你要求发电报的内容传真给对方所在城市的电信局,然后经由邮政寄送到家。
你知道吗?
如今还有谁在“拍电报”?
记者略感惊讶的是,在各种快捷沟通方式诸如手机、微信、微博私信等泛滥的当下,还有一些人仍在执着地发着电报。给嵇先生发电报的韩明熙便是其中之一。听嵇先生介绍,韩给全国各地很多朋友都发了电报,一来是钟爱这种传统的沟通方式,另一方面也意在“测试”现在全国还有多少地方,能够发电报――之前各地网友的反馈是,很多地方已经没有发电报这项业务了。
昨日,记者和韩明熙取得联系。令人惊讶的是,他竟是位在读的大学生。他自我介绍,2011年时尚在上高三的他,读到一篇报道,报道的主题大概是“正在消失的电报声”,因为这篇报道,他爱上了原本跟他这个年纪隔得较远的电报。
韩明熙介绍,2011年时,天津还有一个地方还能发电报,但现在天津已经结束了这项业务,最近一次他有事去北京,于是就去了北京电报大楼,给全国各地的好友发了十多封电报。这位电报发烧友介绍,北京还是比较老式的发电报的方式,即还是用电报码,但就是在北京,现在也仅有两个地方能发电报。
记者了解到,除了像韩明熙这样的发烧友之外,现在还是有一些人仍在坚持用电报,除了军用外,在民用领域,一些年长者还是喜欢用电报,比如道贺、吊唁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