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君子周舵变身中共学者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焦点新闻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焦点新闻

Guest
【多维新闻】六四天安门事件24周年之际,当年“天安门广场四君子”之一的周舵,不再振臂高呼“平反六四”,而是与当局妥协,潜心研究宪政路线图,撰文敦促中共改革。


rimg.php


1989年5月(左起)高新、周舵、刘晓波、侯德健四人在天安门广场为声援民主运动发起绝食,并于6月2日发布《六二绝食宣言》声言绝食72小时(6月2日16时至6月5日16时),被称为“天安门广场四君子”。​

当年的“天安门广场四君子”,65岁的周舵是现在唯一仍可在内地较自由发表政见的人。刘晓波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而身陷囹圄;逃亡至美国的高新成为政治传记作家;音乐人侯德健2006年起定居北京,2011年获准登台演出,曾接受传媒访问称,不愿再触及政治,有意在内地开拓音乐事业。

周舵称,自己转型后,“中共安全部特务”之类骂声铺天盖地,他甚至用“忍辱负重”来形容自己目前处境。他用对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最终结局的惋惜来解释自己的抉择:“政治家最高境界并不是做道德完人和圣贤,而是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为此不惜忍辱负重。”对于周舵的这番妥协,支联会主席李卓人说,“理解得来有点悲哀”。

主动提妥协 换讲学发表自由

香港《明报》报道,2011年初,周舵计划办一场小型读书会,特地选在2月,以避开3月的全国“两会”,但仍受到公安阻挠,警车甚至堵在他家门口。愤怒之余,周舵开始逐渐思考转型。随后,他找到分管的公安,主动提出“妥协条件”:还给他公民自由,允许他自由讲学和发表文章,他则承诺不再“惹麻烦”,“什么叫麻烦,由你们定义”。周舵说,这个决定代价很大,但他也明白,“如果坚持公开要求‘平反六四’,其他的就什么都做不了”。

此后,周舵的“敏感身份”逐渐洗白,可以出席小型讲座、在网上发文。去年十八大后,他更取得了护照,会客的限制也愈来愈少。

政改建议送达中共核心

随着政见渐变温和,来采访周舵的记者愈来愈少。但凭借自己的人脉,周舵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中国未来宪政民主发展路线的建议,据说已循不同管道送达习李班子的核心圈。周舵常把文章印好交给一名相熟的“红二代”女士,由她转交给儿时好友习近平。最近,又有一名“很有实力”的商界朋友告知,他就周舵的政改建议与“最高决策层”谈了两个小时,据说高层人士对建议未表反对。

近两年,周舵的政论文章已可在内地网站发表,网民不用“翻墙”就能读到。他也开通了新浪微博“@舵爷第一”,谈论政改的方案,甚至批判马克思主义,至今未被禁言或封号。周舵表示,在内地发文必须用“温和的、建设性的方式”去写,开始时很不习惯,内心也很煎熬,“但能把对社会进步有推动的话发表出来,让社会听到,这本身是一种技巧,一种本事”。

周舵在美国哈佛大学做了一年访问学者,回国后创办了援助农村贫困教师的“烛光工程”,他说:“如果有一天真竞选了,共产党能说他们办好了福利民生,老百姓自然会问你,你又做了什么? 来源: 多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