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国际新闻
Guest
6月1日,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民众,为抗议政府改造一处广场公园,举行游行示威,遭到警方发射催泪瓦斯,进而爆发骚乱。截至3日,这轮骚乱已经蔓延到土耳其安卡拉等20多个城市,而且民众的诉求已经扩展到对政府多项政策的不满。
被美国等国视为中东国家“民主典范”的土耳其,为何在此时突然爆发如此大规模骚乱?是埃尔多安执政10年后开始遭遇重大危机?还是土耳其承受不了周边各国的动乱,也开始“蠢蠢欲动”?
政府政绩抢眼 不听取反对呼声
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上台执政已有10年。这期间,土耳其经济总量翻了3倍,民众参与政治选举的热情达到87%的投票率,外交上,土耳其不仅是美国等北约国家的战略盟友,而且,也和周边的伊朗、伊拉克等国保持很好的关系。从这几个方面看,在埃尔多安任内,土耳其各方面的发展都有显著进步。
然而,也正是这种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模式,掩盖了土耳其社会的另一面:就最新的民调来看,虽然有超过50%的民众支持埃尔多安政府,但也还是有近50%的民众持反对态度。如果对另50%的负面民意不理不睬,任由其发展,那么这50%的比例有可能加大,从而威胁埃尔多安的政权。
从这次骚乱的爆发点就可以以小见大。部分民众反对政府拆除市中心的一座公园,但政府置之不理,反而坚称“那些对这些问题有不同意见者,应该想想执政党在议会选举时的民意有多高”。这次民众爆发骚乱后,埃尔多安依然表示不会妥协。
通过改造公园这件事,就可以看到,即便是这类微不足道的小事,埃尔多安政府已经不太能听取反对派的呼声,更不用说也曾引起过激烈争议的禁酒令等。当然反对派最愤怒的,是埃尔多安要求的可以让他自己日后成为总统的修宪行为。
自约100年前的凯末尔革命以来,土耳其一直是个政教分离的伊斯兰国家,而埃尔多安政权下,民众被允许有更大的信教自由。不过,执政党加强了允许对信仰身份的表达,却忽视了对政策反对派意见的容忍。如果这还能算是美国等国赞誉的“中东国家之民主样板”,那就只能说明,美国为了支持其周边国家的民主进程,对土耳其暂时采取视而不见的策略。
与周边关系稳定 不希望介入乱局
如果真是美国为了中东整体形势而暂时把土耳其视为“中东国家发展模式”,那就需要看看土耳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不是都比较祥和。
埃尔多安上台后的这十年,经历了伊拉克战争。伊拉克作为土耳其的邻国,伊战对土耳其的影响,用一句英国金融时报时评人的话,就是“美国人赢得了战争,伊朗人赢得了和平,土耳其人赢得了经济合约”。战后,巴格达街道上的商品几乎都贴有“土耳其制造”的标签。
伊朗方面,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加大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下,土耳其对伊朗的石油进口,不降反升,进口额创了近9个月来的新高。
而近几年冰冻住的土以关系,则在今年4月份转暖。埃尔多安接受了内塔尼亚胡的道歉,以色列也解除了土耳其对巴勒斯坦加沙的物资禁运。
虽然土耳其与叙利亚的紧张关系愈演愈烈,但由于历史和地缘等原因,土耳其并不想介入叙利亚事务。这么说来,虽然大批叙利亚难民涌入土耳其,土叙边境也有袭击事件发生,但埃尔多安还是在努力维稳,不希望被波及。
如此看来,土耳其与周边国家关系总体比较安稳。不过,不管是不是“中东国家的民主样板”,土耳其自己并不以为然。去年10月,土耳其总统居尔接受美国《外交事务》杂志专访时表示,“对于阿拉伯世界,我们不扮演任何角色。如果别国认为我们是个样板,那是他们的呼声。在国家经历动荡时,我们所做的,就是保持团结并且相互支持。”
可见,土耳其骚乱与“阿拉伯之春”并没有什么关系。相反,就像美国选择性忽视土耳其“民主”一样,土耳其埃尔多安政府也有意无意地开始忽视国内的持异见者。
(编辑:SN020)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
被美国等国视为中东国家“民主典范”的土耳其,为何在此时突然爆发如此大规模骚乱?是埃尔多安执政10年后开始遭遇重大危机?还是土耳其承受不了周边各国的动乱,也开始“蠢蠢欲动”?
政府政绩抢眼 不听取反对呼声
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上台执政已有10年。这期间,土耳其经济总量翻了3倍,民众参与政治选举的热情达到87%的投票率,外交上,土耳其不仅是美国等北约国家的战略盟友,而且,也和周边的伊朗、伊拉克等国保持很好的关系。从这几个方面看,在埃尔多安任内,土耳其各方面的发展都有显著进步。
然而,也正是这种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模式,掩盖了土耳其社会的另一面:就最新的民调来看,虽然有超过50%的民众支持埃尔多安政府,但也还是有近50%的民众持反对态度。如果对另50%的负面民意不理不睬,任由其发展,那么这50%的比例有可能加大,从而威胁埃尔多安的政权。
从这次骚乱的爆发点就可以以小见大。部分民众反对政府拆除市中心的一座公园,但政府置之不理,反而坚称“那些对这些问题有不同意见者,应该想想执政党在议会选举时的民意有多高”。这次民众爆发骚乱后,埃尔多安依然表示不会妥协。
通过改造公园这件事,就可以看到,即便是这类微不足道的小事,埃尔多安政府已经不太能听取反对派的呼声,更不用说也曾引起过激烈争议的禁酒令等。当然反对派最愤怒的,是埃尔多安要求的可以让他自己日后成为总统的修宪行为。
自约100年前的凯末尔革命以来,土耳其一直是个政教分离的伊斯兰国家,而埃尔多安政权下,民众被允许有更大的信教自由。不过,执政党加强了允许对信仰身份的表达,却忽视了对政策反对派意见的容忍。如果这还能算是美国等国赞誉的“中东国家之民主样板”,那就只能说明,美国为了支持其周边国家的民主进程,对土耳其暂时采取视而不见的策略。
与周边关系稳定 不希望介入乱局
如果真是美国为了中东整体形势而暂时把土耳其视为“中东国家发展模式”,那就需要看看土耳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不是都比较祥和。
埃尔多安上台后的这十年,经历了伊拉克战争。伊拉克作为土耳其的邻国,伊战对土耳其的影响,用一句英国金融时报时评人的话,就是“美国人赢得了战争,伊朗人赢得了和平,土耳其人赢得了经济合约”。战后,巴格达街道上的商品几乎都贴有“土耳其制造”的标签。
伊朗方面,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加大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下,土耳其对伊朗的石油进口,不降反升,进口额创了近9个月来的新高。
而近几年冰冻住的土以关系,则在今年4月份转暖。埃尔多安接受了内塔尼亚胡的道歉,以色列也解除了土耳其对巴勒斯坦加沙的物资禁运。
虽然土耳其与叙利亚的紧张关系愈演愈烈,但由于历史和地缘等原因,土耳其并不想介入叙利亚事务。这么说来,虽然大批叙利亚难民涌入土耳其,土叙边境也有袭击事件发生,但埃尔多安还是在努力维稳,不希望被波及。
如此看来,土耳其与周边国家关系总体比较安稳。不过,不管是不是“中东国家的民主样板”,土耳其自己并不以为然。去年10月,土耳其总统居尔接受美国《外交事务》杂志专访时表示,“对于阿拉伯世界,我们不扮演任何角色。如果别国认为我们是个样板,那是他们的呼声。在国家经历动荡时,我们所做的,就是保持团结并且相互支持。”
可见,土耳其骚乱与“阿拉伯之春”并没有什么关系。相反,就像美国选择性忽视土耳其“民主”一样,土耳其埃尔多安政府也有意无意地开始忽视国内的持异见者。
(编辑:SN020)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