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大学生高消费到底哪来的钱?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nevir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nevi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6-27
消息
2,989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0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2003年是中国大学扩招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单位对女大学生高挂“免战牌”,令这些风姿绰约的女大学生们刚走向社会就面对压力。(中新社)

(作者应千飘)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存在有高消费群体是不容质疑的。之所以关注女生的高消费,或许是缘于其主要体现在形象消费上,其看得见的外表,闻得着的味道,比男生高消费更容易吸引他人的眼球;之所以关注高消费女生的经济来源,或许是其经济来源的多样化已经突显出来。


又是一年暑假时,一些在校大学生开始了“赚钱行动”。大学生高消费一直倍受关注,尤其是女大学生高消费现象更加引人瞩目,可是,她们的钱从何而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越来越感到,很多高校女生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特长去争取更多的经济来源,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阿叶是一名学经济的研究生,在十几平方米的双人宿舍里,属于阿叶的“财产”可不少:一套七千多块钱的摄影器材,一个六千多的DV,墙角还放着一把两千多的古筝,桌子上是准备打包的电脑。阿叶说:“我很想会一两门乐器,本来准备买架钢琴的,因为宿舍太小,放不下,只好买了个古筝。”虽然家里每个学期会给她两千多块钱,但是从大三到现在,她几乎没有用过家里一分钱,所有的收入都是自己做兼职赚来的。

据阿叶介绍,她经常在学校里给大专生上英语课,一周上两节课,一个月就有一千多块钱的收入,加上自己外语又特别好,所以还经常去一些外企做兼职,有时候一个小时就赚一百多块钱,一个月去一两天,也能赚上一两千块钱了。另外,通过朋友的联系,一些公司不够人手的时候,阿叶也会过去帮一下忙,这些零零散散的兼职,一个月也会有一两千的收入。阿叶告诉记者,做兼职就已经让她赚到两三万块钱了。

现在读大三的小林,也是高校里的兼职高手,从大一开始,就开始做兼职了。从最初的做家教,做翻译,到广告公司的文案,校园里的手机SIM卡代理,她几乎做过了。现在她还在一家药店做文书,她说一周去两个下午,虽然挤公共汽车经常让她累的满头大汗,但是大学生活也由此变得有滋有味了。父母给的钱就成了一笔额外的财富,吃大餐、买名牌衣服和化妆品就是家常便饭了。

现读大三的阿颖是系里公认的美女,不但皮肤白净细腻,楚楚可人,而且整体素质也很不错。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经朋友介绍去试拍了一下广告,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次小小的尝试,竞改变了她的大学生活。原本平淡和节俭的日子,开始变得热闹和富裕起来。广告片酬也从开始的每条一千元上升到三四千,甚至五六千元。随着拍广告的次数越来越多,从每月一两条,到每周一两条,她的应酬也越来越多了,有时候要忙到晚上十二点以后才能回到宿舍,为了不影响宿舍人休息,她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

在大学校园里,不但学识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对女生来说,拥有一张漂亮的脸蛋也是好处多多。读大三的阿文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虽然她现在的大部分经济来源还是靠家里支持,但是想要自己赚钱也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她是学校礼仪队的成员,因为人长的靓,身材又好,所以出去做礼仪的机会也很多。她告诉记者说,多的时候每周都会有几次,只要站上半天就有一百块钱,高的时候还有两百的呢!

在采访中,另一名大学女生还告诉记者,现在大家都很注意自己的外表了,有时候女生之间就会互相攀比,每个人都很舍得在衣服、护肤品上面的投资,甚至“一掷千金”也在所不惜,因为这也是一种“投资”。

当周围同学在规划毕业以后的买房买车计划时,在某商学院读大二的阿兰却不以为然的说:“这个年代还会有人没有车吗?”她告诉记者说,她很喜欢汽车,对于汽车牌子可谓如数家珍。她的朋友圈子里,没有人是没有车的,所以各种各样的车她都开过。她自己就经常开着家里的那部新款别克,经常与朋友一起出去唱K、沐足、泡吧、喝咖啡。她还告诉记者,买衣服是要买佛罗伦和香港牌子的,最贵的衣服有三千多块的。鞋子喜欢意大利设计的,比如MEIDICK,手袋是香港的CK,香水要用GUCCI,手机要最新最时髦的款式,据她自己说,她前后已经换过十几部手机了。

当记者问她哪来这么多钱买东西时,阿兰感到很奇怪的说:“当然是父母给啦。那还有谁?”阿兰的父亲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这几年生意做的很红火,家里有两部汽车。每个月他们给阿兰两千多块零用钱,每个周末回家的时候还会再给上几百,这些也对她的高消费帮了不少忙。

可能是因为搞艺术的缘故吧,阿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她每个月要花很多钱,但是从来不知道自己都把钱用在哪啦。只是告诉记者因为朋友多,一个月的电话费经常要600多块,有时候努力省一省也要四五百块,其他方面比如租房、买衣服、吃饭就更不在话下了。因为阿云会弹钢琴和吉他,美声也唱的很好,所以她赚起钱来,也和用钱一样疯狂。因为自己喜欢弹钢琴,大二那年她向家里要了五千块钱买了个二手钢琴,并在学校里面租了一间房子,创立了“云云琴室”。她不但租琴给学校里的其他女生弹,而且也开始教钢琴课。

阿云告诉记者,租琴给别人弹每小时八元,教别人弹琴就要五十块钱一节课,这样一个月下来就能赚一千多块钱。除了租琴和教人弹琴,阿云还经常参加一些演出、帮人策划一些晚会。她进一步向记者介绍说,她的兼职工作主要是排练、指挥和钢琴伴奏。每次演出一般都能拿到一小时一百块钱,也有拿到两百的。上次在黄花岗大礼堂举行的一台晚会上,她做了一晚上的钢琴伴奏,赚了六百块钱。阿云说大学里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很多,所以赚钱也就比较容易,尤其是艺术,对大学女生总是有很强的吸引力。不管有没有乐感,很多女生都喜欢弹点钢琴,拨两下古筝,学学唱歌,纵然只是她们一时的心血来潮,却也给阿云这样的女生提供了巨大的赚钱机会。
 
最初由 nevir 发布
当周围同学在规划毕业以后的买房买车计划时,在某商学院读大二的阿兰却不以为然的说:“这个年代还会有人没有车吗?”她告诉记者说,她很喜欢汽车,对于汽车牌子可谓如数家珍。她的朋友圈子里,没有人是没有车的,所以各种各样的车她都开过。她自己就经常开着家里的那部新款别克,经常与朋友一起出去唱K、沐足、泡吧、喝咖啡。她还告诉记者,买衣服是要买佛罗伦和香港牌子的,最贵的衣服有三千多块的。鞋子喜欢意大利设计的,比如MEIDICK,手袋是香港的CK,香水要用GUCCI,手机要最新最时髦的款式,据她自己说,她前后已经换过十几部手机了。

当记者问她哪来这么多钱买东西时,阿兰感到很奇怪的说:“当然是父母给啦。那还有谁?”阿兰的父亲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这几年生意做的很红火,家里有两部汽车。每个月他们给阿兰两千多块零用钱,每个周末回家的时候还会再给上几百,这些也对她的高消费帮了不少忙。

可恶!让我太妒忌了。在加拿大要奋斗多少年才有这一天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