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打开记忆 寻找感动中国的作家 芦鑫、李冰
感动的必要性:
文学需要煽情,做“感动中国”非常有价值
主持人:此次请作家学者们在情人节这样一个日子过来,是为了探讨一个与情有关的话题:感动中国的作家,我们准备每周一期在文化版面上推出这个栏目。首先请大家先聊一下对这个选题的个人观点:
李敬泽:如今这年头,感动人的东西好像越来越少,尤其是文学作品,许多曾打动我们心灵的作品好像都留在了过去,提到感动这个词,人们往往会想:是当时自己太单纯幼稚还是现在太复杂老化?感动不是只说好,有的感动代表批判。感动是和你的生命发生关联的历史上发生的一个事实。不能只是看这个小说写得好就叫感动。
北塔:“感动中国”这个说法本身就让人感动,有煽动性;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里令人感动的人和事还是很多的,但令人感动的文学作品却并不多。这是文学表现的内容问题,更是手法问题。有些故事本身是感动人的,但到作家的笔下反而不感人了。我想,文学是需要煽情的,文学所呈现的是放大了的、加剧了的情感和事实。但是我们现在的文学要么是干巴巴的叙述和议论,要么就是失控状态的情绪发泄。对于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题目的讨论,对于当下的写作也是有启发意义和矫正功能的。
孔庆东:我有一个问题,到什么程度算感动而不是影响?哪些作家算?外国作家算不算?这个感动是严格意义上的,还是比较宽泛的?
主持人:我认为是比较宽泛的。肯定还是要以现当代的作家为主,不一定是中国内地的作家,海外的作家也可以写。文笔优美一些,故事生动一些,有趣一些都可以写,比如说台湾的、香港的作家,只要是感动过读者灵魂的都可以。
孔庆东:对,还应以当代为主。像当年陈祖芬老师的作品就让我们感动,我们的哲学作业就曾用陈老师的报告文学来谈政治经济学。我记得特别清楚,这确实是感动。另外还有可能是这种情况,某个作家仅凭某一部作品感动了读者,在后来就销声匿迹了,比如《伤痕》,比如《晚霞消逝的时候》。
王干:当今社会人们的心灵都因为忙碌的生活而扭曲甚至板结,可内心深处又都在寻找着精神上的感动,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从文学作品角度出发,作这样一个“感动中国的作家”的探讨。
感动的障碍:
成长让人变得理性,传媒把感动都商业化了
主持人:文学感动在当今社会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文学作品越来越难感动人? 止庵:读者的阅读心态不同,从文学作品中获知的感动也不同。作品写得好,但是不一定感动人。当今文学创作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感动。
黑马:还有语言环境也很重要。单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接受者的年龄不同,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对感动的领悟就不同,二三十岁感动人的东西到四十岁就不一定感动了。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感动,当年感动得不得了的东西,今天读就不感动了。我当年在语文课上读《高山下的花环》,感动得眼泪哗哗流,现在不可能了。
李敬泽:这就是成长,成长让人变得更加理性,当时就看到这么一点东西,后来看到的作品多了。现在文学作品想感动读者也忒难一点,读者往往会无动于衷。
王干:还有些感动是因为当时很多历史是看不到的,所以感动。文学作品能不能和读者对应起来很重要,今天我们不感动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各种视听传媒能和读者对应的东西太多了,比如信报,每天都有大量与我们的生活对应的东西,而我们的文学作品,感动的空间和兴奋点越来越少,也就是对应的东西太少。
陈祖芬:文学作品的功能不一定就是提供大家感动,但这是其中之一,又不能是惟一的,不能感动是文艺作品的缺点。现在的这个时代,所有人都在想办法感动人,从广告到电视剧,到时尚杂志,所以反而感动不了。
孔庆东:在某种程度上传媒把感动都商业化了,比如《英雄》中张艺谋把一滴水拍得比广告还要精美,一滴水最后飘到张曼玉脸上,极尽声、色诱惑,他自己非常得意,但就是感动不了人。
感动是见仁见智。我们都是在学校里搞文学的,什么样的作品能进入文学史,一直备受争论,你有你的价值观,我有我的价值观,很难统一。时代变化价值观也在变,以前沈从文就占一个章节,后来只占一段,这个怎么解释,感动这个价值标准是不是可以参考文学史的编写特征?
张颐武:其实文学感动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考虑到作者的写作精神,比如史铁生、张海迪,作为身残志坚的写作行为本身就曾经感动过许多读者,残疾人这么困难,终于写出那么宏伟的作品,本身就让人佩服。至于是不是在文学史上有巨大意义倒不一定要去考虑。
感动的标准:
要以情动人,不能只苛求文学价值
主持人:那么这个感动的标准怎么确定?
张颐武:我认为不能太苛求文学价值,那只是一方面,只要曾在某一个时期对某一代人产生过精神上的震撼,甚至只是痴迷,比如汪国真的诗歌,甚至比如琼瑶的言情小说。
北塔:“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它被感动的客体实际上是个人,而且可以是普通人;从现代民主立场出发,我们要反对那种空洞的国家主义骗局和把戏。但是,既然是“感动中国”这样的命题,不是“感动我”,那么这个“我”就不应该是小我,而应该是大我,一个包含了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苦乐的我;一篇文学作品如果感动的只是我,而不是他人,只是一小部分,而不是大部分,那么就不切题了。
止庵:谁能称得上是感动中国的作家?这不是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生命体验不同,我说张三感动我,你未必不以为然而推出我根本不熟悉的李四。说是感动中国,还得从感动我开始,从个人的感受开始,不能强加于人。
王干:我要写感动中国的作家,就写浩然,他确实是感动中国的作家,当年每天晚上八点半小说连续广播,那感动多少人啊。还有《高玉宝》,那绝对称得上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作品,虽然已离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很遥远。
陈祖芬:不只是有感动的功能就够了,要有群体记忆的感动,中国不只有个体,而且有群体的感动的记忆。现在活着的作家,金庸、钱钟书、王蒙、王朔,我觉得是感动过中国的。当年王朔,对“文革”的解构是空前绝后的。王蒙留给我们的不是某个文学人物,他留下了聪明智慧,人生的智慧。金庸,可以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读金庸。钱钟书是知识分子,他的例子可以证明作家要有学问,有学问可以做作家。
主持人:我同意刚才大家说的,感动中国首先是要感动个人的。但同时报纸是大众媒介,传播出去的作家毕竟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感动的方式:
全民参与,既钩沉过去,又放眼当前 主持人:“感动中国”栏目设立起来了,怎么继续下去?采取哪种形式更好?大家可以谈谈想法。我们初步打算就以这个座谈会为序幕启动。
黑马:如果请教授来剖析,许多文学作品都能打动人,那样就容易具有学术意义,有点文学史的范畴。其实我认为应该从个人的阅读经验来写,从小到现在,“感动我的作家”具体是如何感动我的,多少个“我”加到一起,共性之中又有个性。
孔庆东:其实这个开头挺好,把这个录音稿整理一下,这是一个挺好的研讨会。
李敬泽:还要搞一个“寻找”,从读者中寻找,看现在的人们能说出哪些感动自己的东西来,这个探讨应该是面向未来的、开放式的,要调动大众的思维,从网络寻找,往过去寻找,往前去寻找,还有没有让我感动的作品。
孔庆东:不如先列个名单出来,由读者点名来说哪个作家感动过我,然后编辑再找人来写这个作家,互动起来了。当然这个版面编辑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也有相当的工作难度。
北塔:我建议报社先弄个问卷调查,用这种方式去启动中国各个年龄层的人们的群体记忆,从而初步列出一些“感动过中国”的作品,然后再请有关专家来撰文。因为普通读者不可能了解作品当时传播的方式和轨迹,对某部作品感动中国的状态的爬梳和描述,只有专家才能完成。当然专家的作用应该更大些,首先因为他也是当事人(读者),另外他能比普通读者有更广泛的了解和更深刻的体会。 张颐武:我认为不能全部都是学者作家们在谈感动自己的作品,而是要发动全社会的人参与,谈现在甚至以后的感动,不能总是怀旧。除了每期一个主打的人物,不妨搞一个边栏,采访一些在社会上正活跃的人物,歌星也好,财经人士也好,让他们简单谈谈自己的文学感动,比如栏目叫“100种感动”什么的。版面上最好配作家照片、书的封面,甚至写作手迹。
给所有感动着你的感动
文学写作对作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你会说因人而异。而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从中寻找心灵上的共鸣,对文学作品的选择像什么呢?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有些像去商店为自己买一件衣服,衣服本身没有绝对的好看与难看,丑与美不在衣服,而在你的心,好看的衣服就是潜意识里你认为最适合于你自己的那件,或衬托你的脸型,或美化你的身材,而好的作品就是能在某种精神甚至只是某个细节上让你有过震颤的那部,或讴歌爱情如《穆斯林的葬礼》,或描绘亲情如《背影》,或述说乡情如《呼兰河传》,或追问真理如《相信未来》……
一花一世界,我们说感动中国的作家,首先应该是感动过你和我,雅到人民的艺术家老舍的京味儿写作,纯如汪国真的校园诗歌,凡是在某个时期感动过中国某些主流群体的写作都可算数。
写下来,说出去,细数从头吧,――所有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感动着你的感动!
《北京娱乐信报》 2003年2月20日
感动的必要性:
文学需要煽情,做“感动中国”非常有价值
主持人:此次请作家学者们在情人节这样一个日子过来,是为了探讨一个与情有关的话题:感动中国的作家,我们准备每周一期在文化版面上推出这个栏目。首先请大家先聊一下对这个选题的个人观点:
李敬泽:如今这年头,感动人的东西好像越来越少,尤其是文学作品,许多曾打动我们心灵的作品好像都留在了过去,提到感动这个词,人们往往会想:是当时自己太单纯幼稚还是现在太复杂老化?感动不是只说好,有的感动代表批判。感动是和你的生命发生关联的历史上发生的一个事实。不能只是看这个小说写得好就叫感动。
北塔:“感动中国”这个说法本身就让人感动,有煽动性;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里令人感动的人和事还是很多的,但令人感动的文学作品却并不多。这是文学表现的内容问题,更是手法问题。有些故事本身是感动人的,但到作家的笔下反而不感人了。我想,文学是需要煽情的,文学所呈现的是放大了的、加剧了的情感和事实。但是我们现在的文学要么是干巴巴的叙述和议论,要么就是失控状态的情绪发泄。对于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题目的讨论,对于当下的写作也是有启发意义和矫正功能的。
孔庆东:我有一个问题,到什么程度算感动而不是影响?哪些作家算?外国作家算不算?这个感动是严格意义上的,还是比较宽泛的?
主持人:我认为是比较宽泛的。肯定还是要以现当代的作家为主,不一定是中国内地的作家,海外的作家也可以写。文笔优美一些,故事生动一些,有趣一些都可以写,比如说台湾的、香港的作家,只要是感动过读者灵魂的都可以。
孔庆东:对,还应以当代为主。像当年陈祖芬老师的作品就让我们感动,我们的哲学作业就曾用陈老师的报告文学来谈政治经济学。我记得特别清楚,这确实是感动。另外还有可能是这种情况,某个作家仅凭某一部作品感动了读者,在后来就销声匿迹了,比如《伤痕》,比如《晚霞消逝的时候》。
王干:当今社会人们的心灵都因为忙碌的生活而扭曲甚至板结,可内心深处又都在寻找着精神上的感动,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从文学作品角度出发,作这样一个“感动中国的作家”的探讨。
感动的障碍:
成长让人变得理性,传媒把感动都商业化了
主持人:文学感动在当今社会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文学作品越来越难感动人? 止庵:读者的阅读心态不同,从文学作品中获知的感动也不同。作品写得好,但是不一定感动人。当今文学创作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感动。
黑马:还有语言环境也很重要。单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接受者的年龄不同,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对感动的领悟就不同,二三十岁感动人的东西到四十岁就不一定感动了。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感动,当年感动得不得了的东西,今天读就不感动了。我当年在语文课上读《高山下的花环》,感动得眼泪哗哗流,现在不可能了。
李敬泽:这就是成长,成长让人变得更加理性,当时就看到这么一点东西,后来看到的作品多了。现在文学作品想感动读者也忒难一点,读者往往会无动于衷。
王干:还有些感动是因为当时很多历史是看不到的,所以感动。文学作品能不能和读者对应起来很重要,今天我们不感动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各种视听传媒能和读者对应的东西太多了,比如信报,每天都有大量与我们的生活对应的东西,而我们的文学作品,感动的空间和兴奋点越来越少,也就是对应的东西太少。
陈祖芬:文学作品的功能不一定就是提供大家感动,但这是其中之一,又不能是惟一的,不能感动是文艺作品的缺点。现在的这个时代,所有人都在想办法感动人,从广告到电视剧,到时尚杂志,所以反而感动不了。
孔庆东:在某种程度上传媒把感动都商业化了,比如《英雄》中张艺谋把一滴水拍得比广告还要精美,一滴水最后飘到张曼玉脸上,极尽声、色诱惑,他自己非常得意,但就是感动不了人。
感动是见仁见智。我们都是在学校里搞文学的,什么样的作品能进入文学史,一直备受争论,你有你的价值观,我有我的价值观,很难统一。时代变化价值观也在变,以前沈从文就占一个章节,后来只占一段,这个怎么解释,感动这个价值标准是不是可以参考文学史的编写特征?
张颐武:其实文学感动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考虑到作者的写作精神,比如史铁生、张海迪,作为身残志坚的写作行为本身就曾经感动过许多读者,残疾人这么困难,终于写出那么宏伟的作品,本身就让人佩服。至于是不是在文学史上有巨大意义倒不一定要去考虑。
感动的标准:
要以情动人,不能只苛求文学价值
主持人:那么这个感动的标准怎么确定?
张颐武:我认为不能太苛求文学价值,那只是一方面,只要曾在某一个时期对某一代人产生过精神上的震撼,甚至只是痴迷,比如汪国真的诗歌,甚至比如琼瑶的言情小说。
北塔:“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它被感动的客体实际上是个人,而且可以是普通人;从现代民主立场出发,我们要反对那种空洞的国家主义骗局和把戏。但是,既然是“感动中国”这样的命题,不是“感动我”,那么这个“我”就不应该是小我,而应该是大我,一个包含了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苦乐的我;一篇文学作品如果感动的只是我,而不是他人,只是一小部分,而不是大部分,那么就不切题了。
止庵:谁能称得上是感动中国的作家?这不是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生命体验不同,我说张三感动我,你未必不以为然而推出我根本不熟悉的李四。说是感动中国,还得从感动我开始,从个人的感受开始,不能强加于人。
王干:我要写感动中国的作家,就写浩然,他确实是感动中国的作家,当年每天晚上八点半小说连续广播,那感动多少人啊。还有《高玉宝》,那绝对称得上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作品,虽然已离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很遥远。
陈祖芬:不只是有感动的功能就够了,要有群体记忆的感动,中国不只有个体,而且有群体的感动的记忆。现在活着的作家,金庸、钱钟书、王蒙、王朔,我觉得是感动过中国的。当年王朔,对“文革”的解构是空前绝后的。王蒙留给我们的不是某个文学人物,他留下了聪明智慧,人生的智慧。金庸,可以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读金庸。钱钟书是知识分子,他的例子可以证明作家要有学问,有学问可以做作家。
主持人:我同意刚才大家说的,感动中国首先是要感动个人的。但同时报纸是大众媒介,传播出去的作家毕竟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感动的方式:
全民参与,既钩沉过去,又放眼当前 主持人:“感动中国”栏目设立起来了,怎么继续下去?采取哪种形式更好?大家可以谈谈想法。我们初步打算就以这个座谈会为序幕启动。
黑马:如果请教授来剖析,许多文学作品都能打动人,那样就容易具有学术意义,有点文学史的范畴。其实我认为应该从个人的阅读经验来写,从小到现在,“感动我的作家”具体是如何感动我的,多少个“我”加到一起,共性之中又有个性。
孔庆东:其实这个开头挺好,把这个录音稿整理一下,这是一个挺好的研讨会。
李敬泽:还要搞一个“寻找”,从读者中寻找,看现在的人们能说出哪些感动自己的东西来,这个探讨应该是面向未来的、开放式的,要调动大众的思维,从网络寻找,往过去寻找,往前去寻找,还有没有让我感动的作品。
孔庆东:不如先列个名单出来,由读者点名来说哪个作家感动过我,然后编辑再找人来写这个作家,互动起来了。当然这个版面编辑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也有相当的工作难度。
北塔:我建议报社先弄个问卷调查,用这种方式去启动中国各个年龄层的人们的群体记忆,从而初步列出一些“感动过中国”的作品,然后再请有关专家来撰文。因为普通读者不可能了解作品当时传播的方式和轨迹,对某部作品感动中国的状态的爬梳和描述,只有专家才能完成。当然专家的作用应该更大些,首先因为他也是当事人(读者),另外他能比普通读者有更广泛的了解和更深刻的体会。 张颐武:我认为不能全部都是学者作家们在谈感动自己的作品,而是要发动全社会的人参与,谈现在甚至以后的感动,不能总是怀旧。除了每期一个主打的人物,不妨搞一个边栏,采访一些在社会上正活跃的人物,歌星也好,财经人士也好,让他们简单谈谈自己的文学感动,比如栏目叫“100种感动”什么的。版面上最好配作家照片、书的封面,甚至写作手迹。
给所有感动着你的感动
文学写作对作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你会说因人而异。而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从中寻找心灵上的共鸣,对文学作品的选择像什么呢?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有些像去商店为自己买一件衣服,衣服本身没有绝对的好看与难看,丑与美不在衣服,而在你的心,好看的衣服就是潜意识里你认为最适合于你自己的那件,或衬托你的脸型,或美化你的身材,而好的作品就是能在某种精神甚至只是某个细节上让你有过震颤的那部,或讴歌爱情如《穆斯林的葬礼》,或描绘亲情如《背影》,或述说乡情如《呼兰河传》,或追问真理如《相信未来》……
一花一世界,我们说感动中国的作家,首先应该是感动过你和我,雅到人民的艺术家老舍的京味儿写作,纯如汪国真的校园诗歌,凡是在某个时期感动过中国某些主流群体的写作都可算数。
写下来,说出去,细数从头吧,――所有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感动着你的感动!
《北京娱乐信报》 2003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