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灾村庄搬迁3年未动 官员指责村民要求过高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社会新闻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社会新闻

Guest
  南方农村报讯(记者 王伟正) 受2010年“9・21”洪灾重创,阳春市双蛘蚬琶憧凇⑺蛲妨礁鲎匀淮灞还愣≌扇84个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内,按规划应整体搬迁。然而,眼看2013年汛期已至,两村搬迁工程仍迟迟未动。

  “一下大雨就害怕”

  7月2日晨,热带风暴“温比亚”登陆粤西。对于3年前遭受“凡亚比”台风袭击的古勉口村、水简头村来说,“温比亚”登陆前的那个晚上,村民们个个提心吊胆,一些村民甚至投奔亲戚家中借宿。“一下大雨,有些村民就害怕。”有村民说。

  古勉口村位于陡峭的高山脚下。7月2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村中看到,在紧靠山脚的地方,因“9・21”洪灾侵袭受损的房屋仍立在原地。一栋3层楼房处,第三层整体坍塌倒伏在二楼,而一楼则被夹带着树木的泥石流穿堂而过,一半已经坍塌。与这栋楼房仅1米之隔的另一处房屋中,仍然居住着村民邓明光(化名)和他的几个孙子孙女。邓明光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9・21”洪灾中,他的房屋也塌了一部分,经过修补后,一家人又住了3年,“我们早就听说政府要把村子搬迁,一直在盼着。”

  7月2日,在古勉口村和水简头村,村民纷纷向前来采访的南方农村报记者表达了期盼尽早搬迁的愿望。邓明光说,去年11月,当地政府曾在村里张贴公告,要求符合条件的搬迁户必须在当年12月前到双蛘蛘┒┮环荼Vな椤T谡夥荼Vな橹校琶憧诖搴退蛲反灏崆П灰笤2013年1月前动工建设新房,2013年6月底前完工。然而,当搬迁村民来到迁入地丹垌村安置区施工的时候,却遭到了丹垌村民的阻止。于是,双蛘蛘坏萌冒崆У却徊较S泄琶憧诖搴退蛲反宕迕窀嫠呒钦撸蛋崆üこ搪砩弦ぃ矶嘣谥槿俏窆さ哪昵崛私衲甏航诤筇匾饬粼诩依镒急附ǚ浚暗坏扔质前肽辍!

  进度一再被推迟

  南方农村报记者发现,“2013年6月底”是古勉口村和水简头村搬迁工程工期被屡次推迟之后,当地有关部门提出的最新完工时间,而今又一次落空。

  2011年初,包括古勉口村和水简头村在内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与治理工程被列为广东省政府当年要办的十大民生实事之一。阳江、阳春两级政府要求两村搬迁工作于2011年10月底前完成。2011年1月,阳春市政府还成立了以一位副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两村的搬迁工作。

  然而,就在当年7月8日,在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全省84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与治理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中,古勉口村和水简头村被列为3个进度最慢的点之一。2011年8月10日,在广东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现场会上,阳江市国土局负责人表示,对于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与治理工作,该局主要领导亲自组织研究,指定专人负责,跟踪督办,“做到天天报进度,10天一督查,半月一通报,监督管理到位,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绝不能拖全省的后腿。”

  2011年8月15日,阳春市政府印发了古勉口村和水简头村搬迁方案。当年8月下旬,阳春市相关领导主持召开两村搬迁工作会议,强调要确保2011年10月底前完成工作任务。然而,这一目标并未实现。

  此后,古勉口村和水简头村搬迁工程屡次被提上当地相关部门的工作日程。阳春市国土资源局在2012年工作总结中提到:“完成了水简头、古勉口搬迁安置区等9个工程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工作,”同时,“继续进村动员村民尽快动工搬迁,协调双蛘蛘龊孟钅苛⑾睢⒆ソ羲绨沧耙约跋滤澜ㄉ璧裙こ躺蟛檎斜旯ぷ鳌!倍镁2013年的工作计划再次提出:“2013年6月完成双蛘蚧平逦峁琶憧诖濉⒏哟逦崴蛲反灏崆ㄏ钅俊!

  搬迁工程遭阻挠

  2013年7月2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古勉口村和水简头村搬迁村民拟迁入的丹垌村安置区看到,土地虽然已经平整完毕,但处于荒芜状态,有几头牛正在埋头吃草,并无动工建设迹象。同时,电力与排污设施安装等工作仍未落实,仅拉了临时电线。相关资料显示,7月3日,双蛘蛘欧⒉剂说ほ戆崆ò仓们盼酃こ陶斜旯妗

  双蛘蛭榧钦沤跤略诮邮苣戏脚┐灞钦卟煞檬北硎荆琶憧诖搴退蛲反灏崆üこ逃晒愣∠虏300万专款到阳春市财政,其中的100万用于征地等相关工作,“资金方面不存在问题。”他说,为安置两村的搬迁村民,相关部门在2011年底就征用了丹垌村的20亩土地,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只有3户村民已经签名同意征用土地但没有领取征地款。

  阳春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队队长林国坤表示,2012年春节前,有关部门对丹垌安置区进行了土地平整,并在当年春节后对建设统一进行了规划。他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经过几次公示和调整,古勉口村和水简头村符合搬迁条件的村民由最初的43户增加到58户,“2012年4月左右,搬迁村民每户获分60平方米建房用地。”

  为何土地、资金均不存在问题,两村搬迁工程却迟迟未能动工?对此,张锦勇和林国坤解释称,为了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搬迁工作按照“拆一建一”的原则进行,即搬迁村民须先签订拆除水毁房屋承诺书,然后才能在安置区建设新房,待新房完工后再将原有房屋拆除,“但当时古勉口和水简头两村有些搬迁户舍不得拆除原有房屋。”古勉口村一些村民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起初,政府动员村民搬迁的时候,确实有部分人不愿搬迁。”

  按照相关负责人的说法,2011年征地时,丹垌村村民对辟出土地接纳古勉口和水简头两村搬迁户并无异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丹垌村村民想法发生了变化。今年初,古勉口村和水简头村18户村民到丹垌村安置区动工建房时,便遭到了丹垌村民的阻止。“丹垌村村民提出三项要求:一是政府出钱帮村里修建一条1.2公里长的水泥村道,二是帮村里修灌溉水渠,三是按照每亩被征用土地安排80平方米完成‘三通一平’宅基地的标准为丹垌村村民提供生活留用地。”张锦勇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修建水渠和村道分别需要90万和36万元,“对于这两项要求,目前镇政府已经答应了,建设资金主要由镇政府通过争取老板赞助等方式自筹解决。”但对于丹垌村村民提出的第三项要求,张锦勇说,按照政策,每亩被征用土地可以提取22平方米完成“三通一平”的宅基地,丹垌村提出的要求过高,“我们要按政策来办,这方面只能尽量做丹垌村村民的思想工作。”具体负责古勉口村和水简头村搬迁工程的双蛘蚋闭虺に粘虮硎荆骸鞍崆ㄎ侍饨衲昕隙ㄒ饩龊茫荒茉偻狭恕!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