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先声夺人抚民 莫如以薄案收人心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焦点新闻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焦点新闻

Guest
【多维新闻】

一年多之前,曾被大陆左派人士视为旗帜的薄熙来因为手下大将王立军出逃美领馆而轰然倒台。而今,中共官方宣布,薄熙来涉贪污、受贿、滥用职权3大罪已被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尽管新华社在引述检方公诉内容时对具体涉案数字和情节多语焉不详,刻意隐去不表,然而其所称“情节特别严重”“数额巨大”,并竭力主张“数罪并罚”等内容,可见检方倾向于重判。

不过与此同时,中共舆论喉舌大赞中共英明,中国法治可期之时,也隐隐地透露出一种忧心。薄熙来从政数十年以有高位,在重庆更是苦心孤诣“打黑唱红”企图收到博民心上位的立竿见影之效。期间,左派拥趸以及当地深受其惠者不乏其人,甚至直至今日亦有声音为其鸣冤。这也正是官方喉舌不得不发声稳定人心的焦虑所在。但左派势单力孤早已分崩离析,而人心不可欺,中共大可不必为此而忧虑,与其安抚莫如趁机以果敢意志回应全民诉求,还公民以公正,还法治以尊严,还贪渎者以应得之惩罚,方能重新收拾民心。

未审先安人心显中共焦虑

7月25日,官方媒体宣布对薄熙来提起公诉后,中共各大官方喉舌无一例外地为中央此举高声呐喊,“中央英明”“法治彰显”“反腐决心”等口号此起彼伏。然而,正是在这些近乎“化腐朽为神奇”的歌功颂德式的舆论造势中,中共也透露出一种“特异”的对民众态度的关注。

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些喉舌所传达的安抚之意明确地传达了一种隐忧,即对薄熙来之受审虽罪有应得,但是否会因之而刺激其追随者反弹的焦虑。毕竟,薄熙来被以乌有之乡为代表的左派人士长期奉为政治旗帜,而薄熙来本人主政重庆以“打黑唱红”为旗号的确迅速地收拢了众多对如今社会不公心存不满者的民心,可以说民意基础并未尽数根除。

以新华社那篇著名的《薄熙来受审 令出一门方能不偏不倚》为例。文章在直捣薄熙来落马要害即是与中央唱反调时,并未将其一棍子打死,而是言辞恳切地切告民众尤需要清楚认识其“功是功,过是过”,呼吁“曾为其治下的人民群众,也应清醒认识到其为已谋私利的丑恶面目,坚守地服从中央决定,静观法律审判”。

再如,人民网《拥护党中央决定,维护重庆发展大局》的文章更是用大量篇幅,劝谕重庆民众珍惜发展成果之来之不易,“广大市民一定要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中央坚决查处薄熙来案的重大意义,一定要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定要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惜团结,倍加维护稳定,不辜负中央的期望,全力做好重庆的各项工作,把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凡此种种苦口婆心的安抚与慰勉不一而足。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还称,中国还谨慎引导薄熙来案网络舆论。多维新闻也多番测试,在网络空间中,有关薄熙来案的讨论被禁止,其拥趸者的发言更是被屏蔽。另外,7月25日也即中共宣布公诉薄熙来的当日,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特意主持召开了市委常委及军会议,慰勉当地驻军。在今天看来这种安抚用意与当年薄熙来案发后的动作似乎如出一辙。

只不过,相较于去年薄熙来案被传得满城风雨时,中共不得不重手严惩当时的乌有之乡等左派据点相比,中共喉舌近日的刻意引导舆论可谓“先声夺人”。然而,恰恰是中共官方这种风声鹤唳的紧张与焦虑反而凸显了自己的不自信。

薄熙来三大“追随者”瓦解

事实上,中共紧张安抚并谨慎引导舆论,不外乎忧心今时今日薄熙来的追随者仍会掀起波澜。但今非昔比,其追随者早已分崩离析,假如薄熙来本人劣迹斑斑,自然不会形成任何危险民意威胁。 来源: 多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