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多粥少----中国大学毕业生最寒冷的春天

something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1-31
消息
445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中国今年高校毕业生达一百四十五万人,比去年多了三十万,正面对比过去几年竞争更激烈的就业市场。国企环境严峻,跨国公司在九一一后大多收缩,争取当公务员成为首选,但僧多粥少,人浮于事。

于静在北京清华大学完成了三年的硕士课程,从去年十一月开始直到现在,她不停地参加企业招聘会,最多的时候一周参加了十八个。去年,像她这样的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只要待在学校里,就会有好的企业找上门来。于静没有想到,今年找工作会这么难。

尽管如此,毕业于名牌大学的于静还是相信自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其他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就没有这么乐观了。官方统计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一百四十五万人,比往年多出三十万人,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但整个中国内地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总量不但没有上升,反而略有下降,就业压力十分明显。

美国「九一一」事件之后,全球经济进一步陷入不景气,导致跨国公司和外资、独资企业减少在中国大陆的新招人员名额,尤其是高盛、摩根斯坦利等一些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而麦肯锡等谘询公司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有些部门甚至不招人。

■跨国公司也减少聘人

全球著名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华明和沪江德勤──去年每家公司招收的毕业生都在一百名以上,但今年只有安达信、毕马威招人接近一百名,其他几家都在六十至八十名左右。就是中国内地自己的投资银行,例如中金公司的IBD部门,在招人方面也采取少招新人、把仅有的名额向海外归来人员开放等措施,IBD招了六个人,其中有五个是海外归来的。

国有企业的情况也一样,据北京成伟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书成说,在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不景气的情况下,尽管国内经济维持高速增长,但是从微观上说,企业感受到的经济环境仍然十分严峻。同时由于政府裁员,被裁退的人员也大量冲击了就业市场。去年到成伟公司应聘的人之中,只有四个工商管理硕士(MBA),今年光是前往应聘的清华、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毕业生就有二十六人,其中还包括经济学博士。

■要求月薪不足千五元

名校名牌专业毕业生求职都这样困难,更别说这些年来一直持续低迷的文史哲类毕业生了。在上海的一个大型招聘会上,一个小公司的市场调查员工作,竟然也有大批文史哲类毕业生前来抢夺,并且开出的月薪都在人民币一千五百元(折合约一百八十美元)以下,可见他们遇到的求职困难有多大。

文科类中,以往「金领」、「白领」辈出的金融、贸易、财会专业,毕业生求职形势严峻;理工类中最热门的电脑、通讯专业同样遭遇「倒春寒」。随□资讯科技泡沫经济的消减,以及「九一一」后,美国大量资讯科技企业倒闭,大量公司裁员,资讯科技企业的不景气直接影响了这一原先的黄金行业。中国国内大批资讯科技、通讯公司,例如联想、恒基伟业、华东科技、北方电信等相继进行了百分之十至二十五幅度的裁员;一些原本每年都要招聘大量毕业生的公司,今年或者销声匿迹、或者把招聘条件定得很高。

最为明显的就是中国四大通讯公司,往年中兴、华为、巨龙和大唐四家是招聘大户,每家每年都要在上海交通大学招收超过五十名的本科毕业生。然而今年,进校招聘的只有中兴、华为两家,他们把招聘要求定位在研究生,招聘人数也大大减少。其中中兴招了三十三人,只有三个本科生,而华为一共只招了三个研究生。另外,一些往年疯狂招人的跨国通讯公司,今年也没有露面,例如贝尔、朗讯等,至今没有动作。

■博士争相报考公务员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公务员也成为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热点,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全国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计划录用一千四百名毕业生,但是报名人数超过了两万人,报名人数与录用人数之比到达十三比一,远高于去年的九比一。其中,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经贸委的报考录用比例分别是一零二点六七比一和九二点四四比一,甚至从来没有人问津的公务员职位都出现了数个博士争相报考的场面,这让招考人员惊讶极了。

而报考公务员的学生大多认为,在今年的形势下,公务员薪水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工作稳定,又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他们感到满意,并对此职业充满信心。

随□就业情况吃紧,大学生和研究生对自己的工资要求也在不断调整。以往在资讯科技行业,月薪低于三千元人民币的企业根本无人问津,但是今年在上海,很多学生就开出了一千五百至二千元的月薪要求。北京的高校毕业生甚至连每月一千元的月薪都表示认可;而就在去年,劳动部公布的统计数字中,北京的平均工资已经达到两千两百元人民币。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第一年,就业形势就这样紧张,不少人对此有说法。教育部高校司就业处处长陈曦认为,就业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过于追求高收入的工作。他建议毕业生对于不理想的工作也要认可,这样就能缓解目前大学毕业生承受的就业压力。

■入世前已储备人才

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除了全球经济滑坡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入世」之前,各大公司就已经为此储备了大量人才,因此「入世」之后人才需求增长不太明显。

在求职的学生中间,也有不少人认为,如果自己有更高的学历和较强的实践经验,那么找工作的状况也许会更好一些。
 
对比强烈!
2000年我们去华工招人,本科生眼高过顶.开口就问有没有股权.他们全系毕业生都
被华为,中兴包了.现在,唉!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