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焦点新闻
Guest
原标题:“皇甫平”事件破除思想僵滞 支持者正是朱镕基
1991年初,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刊登一组署名“皇甫平”的系列评论,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引发当时思想理论界激烈交锋,而其支持者正是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朱镕基。
“辛未羊年,对于上海来说,应当是一个‘改革年’。历史和现实已经反复证明,‘何以解忧,惟有改革’。改革开放是我们须臾不可分离的法宝,改革开放是上海摆脱困境,求得振兴的惟一出路。”
这是1991年2月15日、农历大年初一刊登在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头版评论里的一句话。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其主要作者是时任该报党委书记兼副总编的周瑞金。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篇评论。仅仅半个多月后,系列评论的第二篇《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又出现在该报第一版;紧接着3月22日、4月22日第三、四篇《扩大开放的意识要强一些》、《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分别见诸报端。海内外政治嗅觉敏锐的观察家们才注意到这组系列评论的作者“皇甫平”这个名字,才真正意识到其中蕴含的价值及分量。
而这组后来被称为“皇甫平系列评论”的主要作者及组织者正是周瑞金,而支持者正是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朱镕基。
1991年北京的一些报刊仍然在努力鼓动改革开放要问一问姓“社”还是姓“资”,气氛沉闷。而这组评论“从锐意推进改革开放,到破除‘新的思想僵滞’——姓‘社’姓‘资’;从发展市场经济,到如何选人用人,形成了一个掀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完整系列”,也打破了思想理论界的沉闷局面。
当1992年2月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之后,人们才明白,原来他1991年在上海过春节期间就发表过一系列深化改革的谈话。对于姓“社”姓“资”的问题,他说,“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就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小平同志还特地在上海新锦江饭店旋转餐厅听取有关浦东开发的汇报,发表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谈话。他强调,改革开放还要讲,我们党还要讲几十年。光我一个人讲还不够,我们党要讲话,要讲几十年。
皇甫平系列评论的主旨与小平同志的有关谈话其实是一脉相承。
“‘何以解忧,惟有改革’是直接引用朱镕基同志在传达贯彻七中全会精神和小平同志视察上海讲话时的原话。”时隔12年后的又一个羊年春节过后,在上海市新华路的寓所内,周瑞金先生回忆当时皇甫平系列评论的组织过程时非常肯定地对记者说,“其中‘改革年’的提法,针对的就是有人提出‘质量年’的口号。”
像一枚石子骤然投入一池清水,这组评论在当时理论界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并引发了思想理论界的一次交锋。而且很多人都在猜测议论文章发表的背景。台湾《联合报》在1991年4月发表文章,称这组文章与朱镕基有关。
周瑞金说,1991年1月28日到2月18日,小平同志到上海过春节,视察了许多单位,并发表重要谈话,朱镕基同志一直陪在身边,并亲自整理小平同志的多次谈话。有关的谈话材料虽然传达的范围很小,但周瑞金看到并认真领会了其中精神。而且系列评论的最后一篇是在朱镕基上调中央后,才发表的。
但朱镕基在1991年年初全市干部会议上传达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周瑞金基本都贯彻到文章中去了。“一是开发开放浦东,第二就是推进各项改革,称1991年是‘改革年’;在谈到治理经济环境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时,朱镕基同志说,‘何以解忧,惟有改革。’这是引用曹孟德的诗句加以改造,所以对他的原话,我印象比较深。”
周瑞金作为解放日报的党委书记,主管社务、党务,并分管经济评论、理论等编务。在对当时的改革形势作了合理判断并在充分领会了朱镕基传达小平同志讲话精神的基础上,他决定发表一组评论,对改革开放作一番新的鼓动。
在评论的分工方面,周瑞金主要出点子,出思路,具体设计系列文章的各层主旨,并与其他两人分头撰写。
真正引起交锋的,是第二篇提出要搞市场经济,因为当时有些人把市场化与私有化看作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要素。上面有人更是指责皇甫平文章影响很坏,把刚刚统一起来的思想搞乱了。这个讲话在全市有关干部大会上作了传达,周瑞金当时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连到香港履任新职务的任命也被突然取消了。
1991年4月17日,周瑞金专门给市委写了一个报告,详细解释了文章组织及发表的过程,北京及全国理论界的反应,特别是台湾报纸利用此事如何歪曲背景,挑拨中央领导关系等。
当时市委三位主要负责人审阅了报告,他们没有批评文章本身的内容,只是对文章发表的程序,事先没有送审提出了意见,对此周瑞金作了自我批评,承担了责任。
回忆过去,周瑞金说,当时的舆论环境确实很艰难,甚至已经到国务院工作的朱镕基副总理被某些人暗喻为中国的戈尔巴乔夫、“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派”,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云开雾散,局面才开始真正好转。
(来源:南方周末 2003年刊)
来源: 凤凰网
1991年初,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刊登一组署名“皇甫平”的系列评论,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引发当时思想理论界激烈交锋,而其支持者正是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朱镕基。
“辛未羊年,对于上海来说,应当是一个‘改革年’。历史和现实已经反复证明,‘何以解忧,惟有改革’。改革开放是我们须臾不可分离的法宝,改革开放是上海摆脱困境,求得振兴的惟一出路。”
这是1991年2月15日、农历大年初一刊登在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头版评论里的一句话。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其主要作者是时任该报党委书记兼副总编的周瑞金。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篇评论。仅仅半个多月后,系列评论的第二篇《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又出现在该报第一版;紧接着3月22日、4月22日第三、四篇《扩大开放的意识要强一些》、《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分别见诸报端。海内外政治嗅觉敏锐的观察家们才注意到这组系列评论的作者“皇甫平”这个名字,才真正意识到其中蕴含的价值及分量。
而这组后来被称为“皇甫平系列评论”的主要作者及组织者正是周瑞金,而支持者正是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朱镕基。
1991年北京的一些报刊仍然在努力鼓动改革开放要问一问姓“社”还是姓“资”,气氛沉闷。而这组评论“从锐意推进改革开放,到破除‘新的思想僵滞’——姓‘社’姓‘资’;从发展市场经济,到如何选人用人,形成了一个掀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完整系列”,也打破了思想理论界的沉闷局面。
当1992年2月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之后,人们才明白,原来他1991年在上海过春节期间就发表过一系列深化改革的谈话。对于姓“社”姓“资”的问题,他说,“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就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小平同志还特地在上海新锦江饭店旋转餐厅听取有关浦东开发的汇报,发表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谈话。他强调,改革开放还要讲,我们党还要讲几十年。光我一个人讲还不够,我们党要讲话,要讲几十年。
皇甫平系列评论的主旨与小平同志的有关谈话其实是一脉相承。
“‘何以解忧,惟有改革’是直接引用朱镕基同志在传达贯彻七中全会精神和小平同志视察上海讲话时的原话。”时隔12年后的又一个羊年春节过后,在上海市新华路的寓所内,周瑞金先生回忆当时皇甫平系列评论的组织过程时非常肯定地对记者说,“其中‘改革年’的提法,针对的就是有人提出‘质量年’的口号。”
像一枚石子骤然投入一池清水,这组评论在当时理论界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并引发了思想理论界的一次交锋。而且很多人都在猜测议论文章发表的背景。台湾《联合报》在1991年4月发表文章,称这组文章与朱镕基有关。
周瑞金说,1991年1月28日到2月18日,小平同志到上海过春节,视察了许多单位,并发表重要谈话,朱镕基同志一直陪在身边,并亲自整理小平同志的多次谈话。有关的谈话材料虽然传达的范围很小,但周瑞金看到并认真领会了其中精神。而且系列评论的最后一篇是在朱镕基上调中央后,才发表的。
但朱镕基在1991年年初全市干部会议上传达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周瑞金基本都贯彻到文章中去了。“一是开发开放浦东,第二就是推进各项改革,称1991年是‘改革年’;在谈到治理经济环境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时,朱镕基同志说,‘何以解忧,惟有改革。’这是引用曹孟德的诗句加以改造,所以对他的原话,我印象比较深。”
周瑞金作为解放日报的党委书记,主管社务、党务,并分管经济评论、理论等编务。在对当时的改革形势作了合理判断并在充分领会了朱镕基传达小平同志讲话精神的基础上,他决定发表一组评论,对改革开放作一番新的鼓动。
在评论的分工方面,周瑞金主要出点子,出思路,具体设计系列文章的各层主旨,并与其他两人分头撰写。
真正引起交锋的,是第二篇提出要搞市场经济,因为当时有些人把市场化与私有化看作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要素。上面有人更是指责皇甫平文章影响很坏,把刚刚统一起来的思想搞乱了。这个讲话在全市有关干部大会上作了传达,周瑞金当时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连到香港履任新职务的任命也被突然取消了。
1991年4月17日,周瑞金专门给市委写了一个报告,详细解释了文章组织及发表的过程,北京及全国理论界的反应,特别是台湾报纸利用此事如何歪曲背景,挑拨中央领导关系等。
当时市委三位主要负责人审阅了报告,他们没有批评文章本身的内容,只是对文章发表的程序,事先没有送审提出了意见,对此周瑞金作了自我批评,承担了责任。
回忆过去,周瑞金说,当时的舆论环境确实很艰难,甚至已经到国务院工作的朱镕基副总理被某些人暗喻为中国的戈尔巴乔夫、“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派”,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云开雾散,局面才开始真正好转。
(来源:南方周末 2003年刊)
来源: 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