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华人在国外晒内裤被认为提供性服务?

向问天

日月神教光明左使
VIP
注册
2012-09-04
消息
63,770
荣誉分数
11,484
声望点数
1,373
记得宿舍楼的房屋清洁员斯宾塞小姐早前和我说过,她即便在打扫房间时不曾看见房间的主人,也能一眼判断哪些宿舍的住户是中国学生。彼时彼刻的我多少有些好奇,便饶有兴致地向她请教,斯宾塞小姐撇开手中的吸尘器,探出浅葱般细长的手指,逐一比划道:“半阖着、待机状态下的手提电脑,搁在房间一角、那中国特色的麻将桌,还有窗台前飘着的、色彩明丽的小裤头。”其实我伊始料想她会讥讽中国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房屋不够整洁云云,届时我也只需要冷笑一声,说一句:“不可一概而论。”便可些许挫伤斯宾塞小姐的锐气。

然而我却不曾料到斯宾塞小姐会拿电脑、麻将和内裤作为线索,细想想她的话语中倒没什么轻卑鄙夷的意味,不过传递了中国学生普遍稍有些“玩物丧志”之嫌的讯息罢了。我耸耸肩,并未将斯宾塞小姐的所谓“发现”放在心上。今番乍见纽约华人因在沿街阳台、花园里晾晒内衣内裤而被当地居民控告,及至于矛盾激化下引致了美国警方介入的新闻;复行想起去年9月一位远嫁英国的北京女士,同样亦因为将洗好的内裤挂到窗把上晾晒而被邻居误认为是提供色情服务,最终竟然收到警方的问责信,俨然警方也在怀疑该北京女士从事“非正常活动”。蓦然惊觉当初清洁员斯宾塞小姐的见解中那轻描淡写的“小裤头”竟让海外华侨、旅外国人背负起了暗示并宣传性服务的骂名,撇开百口莫辩的冤枉不议,更让在国外社会生活中本便已如坐针毡、似履薄冰的全体华人在声誉上愈加深蒙其害。

20130811_2328.jpg


  “问题的根源是文化差异。”早前在纽约公园里组织广场舞蹈被指控扰民的华人大妈王女士,在法庭上如此言简意赅地回答道。平心而论,王女士的这席话对了一半,却同样错了一半。正确的是文化差异客观存在,华人在纽约公园广场大音量、高分贝排练舞蹈的噪音诚然让美国居民难以忍受,我们可以责难美国居民的耐心不足、包容缺失;错误的是王女士默认了国内的全体中国人便对通宵达旦、声势震天的排练噪音完全免疫,却不曾知道莫说是美国明文规定公园跳舞时不能使用高分贝音响与扩音设备,噪音必须低于35分贝,中国同样感召并要求公园内舞蹈的他们能换位思考于其他中国居民的立场。中老年人锻炼身体、丰富文娱值得盛赞,但永不应建立在搅扰他人闲适生活的基础之上。换而言之,王女士在中国公园内“敲锣打鼓”般排练舞蹈的一帆风顺,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便对噪音置若罔闻,不过是国人或敢怒不敢言地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哲学,或念及同胞间“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和谐相处罢了。

而当王女士置身于异国他乡时,外国人却再不会姑息迁就地选择规避事端,其结果只能是怨怼累积后如泄洪般的爆发。一句“文化差异”多少可以挽回王女士的体面,并凸显广大国人团结在她的身后,暗示只是外国人少见多怪而已;但倘若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地对问题不加重视,我们甚至可以预见如王女士被控告法庭的案例只会不断地接踵而至。用“文化差异”避重就轻地缓解争端兴许可以抚慰国人的情绪、维护华人的尊严,却恐怕永远无法换来外国人等量齐观的敬重与将心比心的理解。

  回眸纽约公园里的大妈舞蹈事件、反观纽约街头色彩斑斓的“小裤头”争端,其实都曾有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逆转契机。被控告上法庭的王女士承认有一些美国居民曾建议她将音量调低并适度注意舞蹈彩排的时间,具体的谈话内容恐怕如今已经难能考证,但我们从王女士的只言片语可以推断美国人的初衷也并非打算遏制华人的生活情趣,而只是希望能不打扰美国人的日常休息罢了。遗憾的是王女士选择了不屑一顾,拒绝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规劝;在纽约阳台晒内裤的华人居民也曾被当地居民建议将内裤摆放到隐私的地方晾晒,令人震惊的是在美国人眼中本应温和恭谨的华人竟毫不客气地回复道:“NO English!”字面意义上华人居民是表示他们不讲英语,但实际语境中却漫溢着剑拔弩张的气息,俨然是对找上门来的美国人喝令道:“我和你们没什么好谈的,你们都给我马上闪开!”进而言之,美国居民会将这样的住户向警方投诉,恐怕也就不足为奇了。

  于此我们固然并非要求华人居民、海外同胞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初入贾府那样“不可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也不会鼓励华人因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刻意地选择入乡随俗,然而我谨建议华人应该学会坦率胸怀地和外国人平心静气地交流。譬如王女士可以幽默地说跳舞一时兴奋了,跟大家一起排练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并表示以后会注意排练的时间就可以顺利成章地斩获当地居民的理解;华人居民可以说外国人洗完衣服后习惯用烘干机,而中国人更倾向于用环保健康的太阳能杀菌,对这般事实的陈述无论美国人接不接受,但随后的矛盾无疑也只会限于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的范畴。殊为可叹的是,王女士也好、广大的华人居民也罢,都选择了共性的麻木不仁、缄口莫言,用侮慢轻狂的态度回击了美国人的倾诉,与其说是自觉理亏的退避,倒更像是肆无忌惮的挑衅。

英国航空公司一位空姐的经历用在此处同样适宜,她曾对我说:“每次飞机还没完全停稳时,总有一些中国乘客站起来去取行李。我只是真心地劝他们等一等,为的也是他们的安全。可那些中国乘客并不会赞同我的意见,也没有试图过用道理说服我,只是继续无视我去取行李。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让我伤心的不是他们不听我的建议,而是他们根本就不尊重我所说的哪怕一句话。”我试图安慰她,同样道出了那几个字:“No English.”言外之意,那些中国乘客可能未必理解空姐的英语,这般善意的谎言也许能让空姐宽心一二,却令我愈加坚信华人对旁人建议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恶劣态度竟无处不在,试问飞机上中国人对外国空姐善意规劝的普遍无视又怎生能用“文化差异”来掩饰。

  当然外国人对华人的责难偶尔也有无中生有的情况,记得在英国定居的学姐岚便说她的西班牙邻居会经常挑逗岚的小狗,并借此责难岚的小狗深夜狂吠扰民休息,要挟岚在被投诉警局前私了;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学弟诚早已将手机调为静音,只是中途从裤袋里摸出手机想看一看时间,后排坐着的一位英国中年人立马责难道:“请你收起手机,这非常的让人不痛快。”也正因此,我们无法否认华人在国外的一举一动大有被“盯上”的趋势,可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面对这般光景,一句“文化差异”的自嘲根本无法保全我们全身而退。

我们应该阐述真实的心迹并敢于向他人吐露自己的观点,对待外国人抱以无视的态度,只会让善意的外国人望而怯步、歹意的外国人得寸进尺,对于华人的社会生活而言,恰恰有百害而无一益。抬望眼,静看窗外那些若即若离的“小裤头”,伴着微风在对面的英国宿舍楼上零星地摇曳着。不知道那些“小裤头”的华人主人在面对外国人不怀好意的偷笑时,又有多少人能气定神闲地正色道:“这和性服务无关,但我以后会注意便是。”转念想起斯宾塞小姐当时对“小裤头”的调侃我却不曾理解,心头另是一股难以言状的辛酸滋味。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Viewer.php?nid=578125&id=1287204
 
中外文化差异太大。如果在国外的话,还是不要把内衣裤挂阳台了吧,挂客厅打开窗户窗帘一样可以晒啊
 
因为老外比中国人道德标准高。
 
咱这临街的公寓楼凉台上是不可以挂晒衣服滴!by law,你的明白:D
 
那些露屁沟的既不雅亦难看,为何某些洋女和那些崇洋的十三点乐此不疲?
 
又来了。安省2008年就立法保护室外晒衣服啦。上海人民应该自豪,早晚美国土鳖们也会学习室外晒衣服,使用烘干机根本就是费能,污染地球,非自然的。人类几千年都是晒衣服的。

s.3(2) A person is permitted to use designated goods, services and technologies in such circumstances as may be prescribed, despite any restriction imposed at law that would otherwise prevent or restrict their use, including a restriction established by a municipal by-law, a condominium by-law, an encumbrance on real property or an agreement.
(3) A restriction imposed at law that would otherwise prevent or restrict the use of designated goods, services or technologies is inoperative.
 
没出国的时候,我也不晒
不是道德标准高,是实在觉得不好意思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