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一党统治 中共以协商对抗西式民主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焦点新闻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焦点新闻

Guest
【多维新闻】北京时间8月13日,中共喉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长篇宣传了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的政治改革经验。该镇主要采取了建立365幅名人墙树立各行典型,数十块电子屏幕展示民众诉求和选拔外来务工人员党员代表参与决策等三个方式来提升民众政治参与感。而这可以看作是中共以协商政治对抗西式民主的新例,同时也从某一方面反映出新一届中共领导人政治改革的倾向。

当下正值中共高层进行北戴河会议,此次会议将是下半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前奏,熟悉中共政治运作的人都知道,在当下中共寡头政治的格局下,大事往往通过小会解决。目前,中国面临经济下行困难,在政治上面临贪腐,政府失信等问题,党内外各派政治力量对抗激烈,改革与革命赛跑成了很多人士对中共下的断语。

自毛泽东时期中共夺取中国政权以来,就一直为如何保持江山不变颜色而思考,毛时代采取命令、经济加阶级斗争,结果经济濒于崩溃,统治阶层自我相残。邓小平曾一度考虑政治民主与市场经济两手硬的方式,但在两次学潮和胡赵被废黜后,邓在92南巡后确定了一条专制加市场的改革路线,一直维持至今。这条路线使得中国取得了当下的成就也积累了当下的问题。

既然中共认为西式民主是威胁其江山颜色的利器,而一味的维稳又难以为继,甚至可能引发文革回潮,那么让协商民主回归便是不二之选。中共协商民主与西式民主的根本区别在于,在西方民主制度下是民众一起说了算,而协商仍是你是民我是主。但协商与维稳的区别也是巨大的,在协商体制下,你有不同意见可以讲,只要你不挑战中共一党统治,大家有事还是可以商量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协商民主的回归成为中共未来改革的目标,对民众总体还是有利的,至少比强力维稳要好得多。

采取协商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也颇有渊源。在皇权时代,朕即是国家,在当下,党即是国家;彼时,生死荣辱皆决于朕一念之间,此时,生死荣誉皆决于党一念之间。即使在更加专权的皇权时代,单靠强力维稳的秦朝等政权也享祚甚短,而恩威并用的汉唐明清确长期存在。所谓协商制,在古代是通过言官以及宰相来实现。言官可以闻风而奏,宰相协理阴阳,参赞机务。现在的中国政治,仍然具有皇权时代特点,当时这个皇帝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皇权从人格化时代进入了组织化时 代,为了政权的利益,恩威并用的古代帝王之术确实是当下中共的上上之选。

中共在建政之初也曾一度实行协商民主制度,当时的国家领导许多都是民主党派或非党人士,《共同纲领》便是当时协商民主的代表之作,但是,随着1957年反右以至随后开始的“文革”,中共抛弃了原有的协商民主制度,一党独裁化无限发展,直至改革开放后才有所松动,而“六四”事件后又再次关上了政治改革之门。此次,习李领导体制强调亲民、务实,是否能够摆脱放开到镇压的死循环,还要时间的检验。







(刘德明 撰稿)
来源: 多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