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焦点新闻
Guest
【多维新闻】中国大陆意识形态领域激战不断,垂垂式微的海外民运人士也深感声势日蹙,寻机做最后的“反击”,向中共示威。近日,先有海外民运领袖王丹等人号召2014年六四25周年上演“天下围城”,随后更有人倡议彼时“重回天安门”。8月14日闻风而动的大陆官方背景媒体《环球时报》刊论,讥刺海外民运已经成强弩之末,已经被边缘化,警告其在中国搞政治对抗会将自己推向极端,把自己逼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对立面。
目前紧随“天下围城”之后,“重回天安门”倡议书草案在网上公开,呼吁公众在“六四”25周年时齐聚天安门。这份倡议书的发起者既包括海外的一些民运人士,也包括中国大陆境内如胡佳等维权者和异见人士。
他们在倡议书中炮轰中共暴力弹压六四学运,使得中国的民主进程因此而中断。“24年来,在权贵资本主义利益集团的主导下,社会全面溃败进而失去进行长远思维的能力,国家失去了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追求,执政者面对困局却束手无策;明年6月4日是六四25周年,拟发起致力于推动中国民主转型的纪念活动。该行动计划在纪念日当天上午10时,万人齐聚天安门广场,以非暴力方式促成变革,以结束一党专制。”
倡议书也期待中共建政后历次政治运动的受害者,西单民主墙、八九民运、零八宪章、中国茉莉花革命、新公民运动等民主运动的参与者、支持者及各维权人士、追求民主自由公义的人士等响应行动。
事实上早在8月1日,六四出逃后王丹、王军涛等人发表纪念“六四”的海外行动倡议书。这份题为《天下围城,纪念“六四”,催生宪政民主新中国》的倡议书除一贯的对中共的指责和反思外,还提出重新反思邓小平所作出的镇压政策给如今的腐败、既得利益集团等提供了温床,称他们这批八九民运人士,都“怀抱着建立宪政民主中国的理想”。
这份倡议书呼吁全世界的华人和国际人士,各人权团体,在2014年6月4日那一天,能够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有组织地或者自发地到各地中共驻外机构(尤其是使领馆)门前,用全球接力的方式,达到天下围城的规模,以对中共造成最大程度的国际压力和心理震撼,以对海内外推动中国宪政民主的力量达到凝聚和动员的作用,以催生宪政民主的新中国。
他们甚至还提出明确的时间表,称将在2013年10月1日中共建政65周年之际公布进一步的行动方案,在2014年六四25周年之初的元旦,公告纲领、组织和具体项目计划。
处此情形中,闻风而动的《环球时报》8月14日当天即发表署名单仁平的评论员文章《海外民运需吞下被边缘化的苦果》。文章断言这些早已几乎被中国人忘记的海外民运人士在网上联络,“扬言回国闹事”,或者到中国政府驻世界各地的机构门口“围城”,只不过是想证明自己存在、抓取媒体关注,没有人相信他们能掀起什么大浪。
这篇文章讽刺海外民运作为一个共同体已经不复存在。“海外民运组织有多达几十个,但总人数只有大约200人。他们彼此联系不多,很不团结,相互竞争在海外的影响力和越来越有限的物质支持。1989年出走的那批人大多步入中年甚至老年,新加入者参差不齐,他们都越来越‘实际’,很多人现在谈政治成了维持生存和影响力的一种手段。”
这篇代表中共声音的文章指海外民运人士已经被西方国家抛弃,因为长期脱离中国而毫不行动力,但却妄想继续发声、制造影响,甚至与分裂力量媾和,只能将自己逼入死胡同。
进入8月份后,海外民运人士的活跃度陡然提高,被政情观察人士认为与近期中国大陆官方与民间在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宪政”以及政治风向左转等有关。而更为关键的是,对当年六四的亲历者而言,这或许是他们向新上台的习近平进行政治施压的唯一一次机会。
实际上在此之前,重评六四的声音20余年来一直不绝于耳,而海外民运人士由当初被西方政治势力奉为上宾到今时今日日渐被边缘化,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声音渐渐微不足道,对于重评六四更是难以发挥“余热”。
目前中共官方的态度依旧暗惑不明,对待六四依旧讳莫如深。稍早前的六四24周年之时,多维新闻曾在社论《重新评价“六四”学生运动》称,六四是压在很多知识分子和“六四”遇难者、受害者家属心上的一块巨石,对其进行重新评价是一次缝合左右矛盾、超越左右争论的契机,也是中共给自己的一个长期执政的机遇。
(穆尧 撰稿) 来源: 多维
目前紧随“天下围城”之后,“重回天安门”倡议书草案在网上公开,呼吁公众在“六四”25周年时齐聚天安门。这份倡议书的发起者既包括海外的一些民运人士,也包括中国大陆境内如胡佳等维权者和异见人士。
他们在倡议书中炮轰中共暴力弹压六四学运,使得中国的民主进程因此而中断。“24年来,在权贵资本主义利益集团的主导下,社会全面溃败进而失去进行长远思维的能力,国家失去了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追求,执政者面对困局却束手无策;明年6月4日是六四25周年,拟发起致力于推动中国民主转型的纪念活动。该行动计划在纪念日当天上午10时,万人齐聚天安门广场,以非暴力方式促成变革,以结束一党专制。”
倡议书也期待中共建政后历次政治运动的受害者,西单民主墙、八九民运、零八宪章、中国茉莉花革命、新公民运动等民主运动的参与者、支持者及各维权人士、追求民主自由公义的人士等响应行动。
事实上早在8月1日,六四出逃后王丹、王军涛等人发表纪念“六四”的海外行动倡议书。这份题为《天下围城,纪念“六四”,催生宪政民主新中国》的倡议书除一贯的对中共的指责和反思外,还提出重新反思邓小平所作出的镇压政策给如今的腐败、既得利益集团等提供了温床,称他们这批八九民运人士,都“怀抱着建立宪政民主中国的理想”。
这份倡议书呼吁全世界的华人和国际人士,各人权团体,在2014年6月4日那一天,能够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有组织地或者自发地到各地中共驻外机构(尤其是使领馆)门前,用全球接力的方式,达到天下围城的规模,以对中共造成最大程度的国际压力和心理震撼,以对海内外推动中国宪政民主的力量达到凝聚和动员的作用,以催生宪政民主的新中国。
他们甚至还提出明确的时间表,称将在2013年10月1日中共建政65周年之际公布进一步的行动方案,在2014年六四25周年之初的元旦,公告纲领、组织和具体项目计划。
处此情形中,闻风而动的《环球时报》8月14日当天即发表署名单仁平的评论员文章《海外民运需吞下被边缘化的苦果》。文章断言这些早已几乎被中国人忘记的海外民运人士在网上联络,“扬言回国闹事”,或者到中国政府驻世界各地的机构门口“围城”,只不过是想证明自己存在、抓取媒体关注,没有人相信他们能掀起什么大浪。
这篇文章讽刺海外民运作为一个共同体已经不复存在。“海外民运组织有多达几十个,但总人数只有大约200人。他们彼此联系不多,很不团结,相互竞争在海外的影响力和越来越有限的物质支持。1989年出走的那批人大多步入中年甚至老年,新加入者参差不齐,他们都越来越‘实际’,很多人现在谈政治成了维持生存和影响力的一种手段。”
这篇代表中共声音的文章指海外民运人士已经被西方国家抛弃,因为长期脱离中国而毫不行动力,但却妄想继续发声、制造影响,甚至与分裂力量媾和,只能将自己逼入死胡同。
进入8月份后,海外民运人士的活跃度陡然提高,被政情观察人士认为与近期中国大陆官方与民间在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宪政”以及政治风向左转等有关。而更为关键的是,对当年六四的亲历者而言,这或许是他们向新上台的习近平进行政治施压的唯一一次机会。
实际上在此之前,重评六四的声音20余年来一直不绝于耳,而海外民运人士由当初被西方政治势力奉为上宾到今时今日日渐被边缘化,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声音渐渐微不足道,对于重评六四更是难以发挥“余热”。
目前中共官方的态度依旧暗惑不明,对待六四依旧讳莫如深。稍早前的六四24周年之时,多维新闻曾在社论《重新评价“六四”学生运动》称,六四是压在很多知识分子和“六四”遇难者、受害者家属心上的一块巨石,对其进行重新评价是一次缝合左右矛盾、超越左右争论的契机,也是中共给自己的一个长期执政的机遇。
(穆尧 撰稿) 来源: 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