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不知反省的民族 将被历史唾弃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焦点新闻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焦点新闻

Guest
原标题:台媒:不知反省的民族 将被历史唾弃

台海网8月18日讯 台“中央日报”网路报17日发表社评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挟着上个月参议院大胜、结束“扭曲国会”现象的余威,进一步为他将来推动激进政策奠定厚实的民意基础。

社评说,自从去年重返执政后,安倍无视于亚洲邻国的警告,陆续发表狂言来呼应右翼团体恢复建军备战的要求。今年8月15日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68周年纪念日,安倍虽然碍于压力而未亲自参拜靖国神社,但他当日所发表的谈话,却明显不愿真诚地为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次大战时,给亚洲其他国家及人民带来的无穷祸害道歉。

相较于他在2006年9月首度执政时,曾在追悼战亡者典礼上说过“对亚洲各国带来莫大的损害与苦痛”、“深切地反省,谨对罹难者致哀”等语,如今态度的转变,值得各国关注日本未来的右倾走向。

社评说,安倍表示:“会谦虚地面对历史,铭记该学到的教训”,却未像历任首相一样,宣示“发誓不再战争”,且只字未提“对日本过去侵略亚洲国家的懊悔之意”,甚至连对过去大日本帝国军队侵略东亚地区说出“深刻反省”和“诚挚哀悼”等语句都省略了,足证他虽不至于重返日本主动发动侵略战争的不归路,但维持强硬鹰派的作风,仍将困扰日本与邻国、尤其是中国大陆和韩国的关系。

不同于他的“经济三支箭”,安倍“鹰派政治学”更让亚太各国疑心,也让日本国内的反战人士忧心不已,像是知名动漫家宫崎骏就痛批安倍政府缺乏“历史感”,也说其修宪的企图更是“诈欺行为”,认为日本确实向亚洲国家道歉谢罪才是正途。

社评说,由于安倍急于降低修宪门槛,虽然自民党目前在参议院的席次仍不足推动修宪,但一旦与其他同好政党联手,可能会成为日本近年来最大的政治议题。在日本年轻世代普遍缺乏二战历史史观的情形下,安倍“废除和平宪法、恢复正常国家”的诉求,很能吸引年轻选民的认同。

虽然安倍在参院选举胜选后,即发表寻求与中国大陆改善关系的诉求。然其钓鱼台争议的强硬态度、又接着到菲律宾及东协各国寻求同盟,加上先前与印度达成的战略协议,种种言行等于是挑明地向中国大陆示威,北京怎会忍气吞声呢?遂接连以媒体评论表达不满情绪,提醒安倍政府适可而止。

一个政治右倾的日本,面对日益崛起的中国大陆,将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台湾又该如何因应呢? 

社评说,改善两岸关系是稳定台海情势的唯一出路,绝不可因日本的国家利益而轻言改变。当然,我们也希望与日本保持密切的经贸关系,进而提升台湾产业竞争力,但绝非一面倒地依赖日本的善意而无知于国际情势的变化。

此外,我们可从安倍晋三政府的态度,来反思台湾应有的历史观。日前台湾内部为了高中历史教科书是否采用“日据”或“日治”而争吵不休,实在令人汗颜。基本上,这是关于“国家”如何看待自身历史的重要选择,本就不该有分歧,但有些“本土意识”强烈、且反国民党立场鲜明的知识份子坚持使用“日治”一词,希望藉此与“中华民国”划清界线,反而导致年轻世代对“国家认同”的混淆。

殊不知,背离“国家”“立国精神”的历史观,非但无法凝聚民众“爱国意识”,更无法赢得国际社会的敬重,因为仇恨自己同胞的社会,是无法真正团结的。

社评说,就以德国为例。二次大战后,历任德国政府不仅诚实地反省纳粹时代的种种暴行,更教导年轻一代不能忘记过去的惨痛教训。因此,德国的复兴不但没有引起周遭邻国的疑虑,更成了二战后欧洲政经整合的主要领导国。反观日本,年轻人对日本帝国军队的暴行毫无知悉,也无从理解为何中国大陆及韩国如此痛恨日本右翼政府的言行。这种轻忽历史的民族,也终将被历史遗忘。

许多亲日派人士不满马“政府”的两岸路线,究其原因就是阻碍了与日本的亲密关系。但是,日本真的愿意不计代价、为了台湾与中国大陆开战吗?看看日本对钓鱼岛的态度就很清楚,安倍政府只是将台湾视为与中国大陆对抗的马前卒,谈不上战略利益,这是我们必须认清的国际现实。

社评说,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不以历史教训为鉴的国家,都将遭致灭亡。安倍之流的日本政客正带领日本走向亡国灭族的灭亡之路,难道我们也要重蹈他们的覆辙吗?值得民众深思!

来源: 凤凰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