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影随行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3-05-06
- 消息
- 4,903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这是一个既不象小说也不象散文的东西,好像也没有太多的人生大义在里面。也许就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罢,闷得久了,就自己和自己说说话。把它们写下来,是为了给同样郁闷和寂寞的人看的。总有一些这样的同类吧。可能我写的,在你的胸腔里会有一些回音――因为我也听到了你的孤独,和我一样。
――题记
一
没有人能让泪水流出我的眼眶,
没有人能让痛苦涌上我的心头。
明天的太阳从山尖升起,
明天的我在清晨醒来。
――美国民谣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出国,因为我学的专业是中文。现代社会多实用呀,人们普遍认为,在大学里学中文的人简直就跟什么都没有学过一样。你说,一个中国人想在中国混,谁不会中文呀。连我过去的男朋友都说,殷拂,你学个什么不好,要学个什么中文系。――这一点让我非常自卑,跟人说起自己的受教育背景的时候,总是羞愧得就跟自己没上过大学似的。但是,后来当我遇到在北大学波斯语的Albert的时候,我才发现,用四年大好青春来学习一些也许一辈子都无用的东西,还不如学学咱中文呢。
想想来,在大学里我们都干嘛了?据说中文系是我们学校里唯一一个在大一的时候不用学高等数学的专业,这让我们本来就很好混到手的大学文凭失却了最后一点风险系数。这就必然使我们的学习生涯从“好混”蜕变成“鬼混”,而且,混到天长地久,混到海枯石烂 。我们当然没有多么刻苦地钻研我们的专业知识,所以,当我们回首那四年的时间的时候,常常异口同声说一个词“差它(蹉跎)岁月”。故意要把“蹉跎”念成“差它”是为了进一步强调我们这些学中文的有多么的“差它”呀。看看那些理科院系的同学们,人家以每天读十几个小时书的壮举表达对一切水性扬花行为的深恶痛绝。结果呢,那么高深的学位,人家拿了;人家在大学四年里还顺带考了托福,鸡阿姨什么的。说起来也不知道谁是谁的鸡阿姨,谁托谁的福,总之人家丰富多彩地填满了大学生涯,哪怕说自己偶尔的胡闹,都能说出诸如“在实验室里用高压灭菌锅来蒸田螺”一类的新鲜玩意,你想说人家不牛都不行。人家这只脚刚迈出校门,另一只脚就跟着要揣开国门了,哪怕在国外洋插队,人家这几年是多么有事半功倍呀。差距一下子就突现了出来。而我们学中文的人呢,别的不说了,就说学个英语吧,我们在考英语四级的时候一致认为,前半部分是带着耳机收听外星人的谈话并做一些记录,后半部分是用外星人的语言总结地球人的感想――总之是考场出来看谁的秋波都成了秋天的菠菜,一般都要考个几回才能侥幸捡个及格回去。这是中文系的特色――学好本国的语言文字就排斥外国的语言文学,多么专一呀。我们系学生的英语四级的及格率永远是学校的老大难问题,都不知道这四年一千多天时间里,大家有几天是在做一些风花雪月之外的正事。弄得校友聚会的时候,除了讲讲自己的拖拉机心得、拱猪秘诀之外,就只能硬撑着不要脸地炫耀“谁谁是我的第N任男友”,以示自己在那个时代里,痛、并生活着。
那一年我们班学中文的有13个女孩子。现在过了10年,混出息的也应该有13个吧。――看你用什么衡量标准了。当学生的时候,我们13个人从来没有凑整齐了来完成一件事情,或者集体出现在一个场合,包括历次考试以及最后照毕业照的时候。我们那么缤纷地过了大学四年,出了校门就更加五颜六色地书写我们的履历了。去年夏天我回国,辗转着邀请了几个在北京的同学一起吃了顿饭,结果,发觉每个人在现时现代都可圈可点。A是毕业后分回河南老家了,后来因为找了一个北京的男友,就应聘到北京的一家党报,现在也是一个专栏的主笔了。这是不满现状奋斗型。B一毕业就开始和男友做生意,据说没少挣钱,反正4年后她考到北京读研究生的时候,顺便还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毕业后在一家共青团报纸工作,也是大拿了。她是曲线救国执着型。C嫁了一个博士,毕业没多久就作为家属去了日本。她算眼力好,找了个有前途的原始股,属于相夫教子贤淑型。D毕业的时候是在一家媒体搞行政工作,难得人家10年如一日在那个乏味的岗位上不挪窝,如今也是领导一级的任务了。她是春耕秋收勤勉型。••••••总的感觉是我们这些学中文的人,中文系的文凭也没有太亏待我们,大家好象都安居乐业了,除了我和晏旗两个还比较动荡。
那天,晏旗没来。本来说的她要来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临时变了卦。有人就猜测说是晏旗不太想见到我。
关于晏旗的说法有很多,推而想之,我这些年不在中国,那些认识我的人聚在一起说到我的时候,一定也充分发挥了一个中文系毕业生的添油加醋的特长。
怎么说晏旗呢?
我对她有成见,所以,在我介绍她的文字中必然会出现我对她的傲慢而形成的偏见。是什么偏见呢,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鄙夷,有点类似于良家妇女对青楼女子的不屑。这当然是我的个人看法了,就象那些网管不力的网站刊登出来的自由论坛上都加着一句话说“纯属一家之言,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一样;但是,综述可能有感情色彩,陈述还是比较客观的。你可以以你的价值观来保持你清醒的鉴别力。
晏旗是我们班唯一一个告别了高考的压力之后,在大学时代仍然好好学习英语的。尽管我和她互相不喜欢,但是,我不能不承认她对英语的执着以及对英语国家的执着。
晏旗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就把我们要赴汤蹈火三、四次才能勉强过关的英语四级给过了,而且过得很轻松,考了75分――她的这个记录在中文系保持了3年,直到大四的时候我以88分的成绩取而代之。大二的时候,晏旗和她青梅竹马的男朋友分了手,那男孩还专门从河北跑到江城来想挽回他不可能挽回的爱情。事实上,晏旗早就和一个在我们学校进行出国前外语培训的高干子弟好上了,那个高干子弟既不高大也不精干,委委琐琐的,总是跑来用他瘦弱的肩膀来给晏旗她们一寝室的人打足开水,似乎以此来证明他虽渺小但足以依靠。他们好象信誓旦旦说过要在大洋彼岸共创美好人生一类的豪言壮语,那男生还寄来明信片上写“因为没有你的陪伴,我看美国一点也不美”一类的甜言蜜语。不过那个男生出国没多久就爆出他们家的巨额受贿丑闻,党报加上小报都来讲这件事情,全中国人都知道了,晏旗当然也不例外。晏旗肯定不会让自己白纸一样的人生有那么浓墨重彩的污点。如此收场虽然有些意外和难看,但晏旗也未见得有多伤感。大三的暑假她去北京实习,很快就和一个著名的留美归国的青年科学家谈上了恋爱,大四的时候她干脆就以实习的名义在系里做了个交代,自己则正式在北京的一家四星酒店工作了。据说在我们刚毕业大家一个月工资都还只有三、四百块钱的时候,晏旗就已经每个月花2000块钱请一个外教来一对一地训练她的口语了。他们说晏旗甚至可以一句话的工夫就分辨出说话的人带的是美国南方还是北方的口音来。――那真是本事啊。现在我在国外5年了,也只能分辨出非英语国家的人说的口音英语。晏旗的听力能有这个高度,如果不是被人浮夸那就真是还有两把刷子,至少在耳朵的构造上是这样。我表示怀疑和有所保留地佩服她。
参加工作2年后,晏旗在酒店辞了职。她受聘于一家国际知名的外企,这个企业曾经是晏旗工作的那个酒店的长租客户。他们把晏旗送到美国总部培训了一年,等她再回中国的时候,已经是海归首代的身份了。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她在国外怎么也是拿了博士以后才当上洋买办的。晏旗也很支持这样的误会。我们曾经在一家时尚杂志上看到对晏旗的专访,那篇文章说事业有成的晏旗今年35岁,从中国到外国,她经历了那么多,却是保养得那么好,看上去最多25岁的年纪。在这个满纸谎言的文章里还附有晏旗的照片,她那张涂满了名牌颜料的脸上堆砌着她那千锤百炼的笑容,她就那么不害臊地用本来就只25岁的年轻演绎着所谓35岁的少嫩,真是美丽得让人惨不忍睹。当时我看着晏旗的照片就觉得她红扑扑的脸笑得象只番茄――明明是蔬菜,还硬是要充做是什么水果!
晏旗至今也没有结婚。她那个象电影明星一样著名的青年科学家男友也仍然单身。但我们不知道这两个人的孤单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关于晏旗的绯闻男主角有很多,大约都是一些功成名就的人士,反正互相利用一下闲置资源也合情合理,我们对此不支持、也轮不到我们来反对。只是她的那些风花雪月偶尔也和我的历史故事打那么一点擦边球,就让我有那么点吞了个蚊子的感觉。不过她也没有明白地和我正面交锋,我就是觉着恶心也无法把呕吐物发射到她的脸上。人家晏旗就那么骄傲地生活着,在北京置了宅子,买了车子,养了条名贵的狗,有事没事就大洋彼岸飞一趟,还只坐商务舱的。
前年“9•11”之后,晏旗工作的那个国际连锁的奢侈品公司破产了,晏旗失了业。我们的校友通讯录里一直还是保留着的是她以前的联系方式,大家不知道她现在确切是在哪里发财。但是,可以肯定,晏旗不会让自己荒着的。她知道在25岁的时候就给人家讲她岁月沧桑的故事,让你惊讶于她在沧桑之外的艳丽。等她真快到35岁了,你可能听到的是她的年轻版本了,没准走哪儿都装嫩,让你感叹她才是浓缩人生精华呢。她的工作状态和中文系无关,但是她的人生走笔,每一步都是大家之作。
晏旗很“不幸”,她的很多个人奋斗故事都碰巧让我知道了――不是我着意要去打听的,是它们硬要往我的生活里乱撞乱闯,让她的活色生香搅得我心烦意乱。
――都是男人女人之间的那点破事惹的祸。
我自然会在后面的写作中让你看到她的“奋斗”和挣扎。
这次回中国,我是很想见见晏旗的。我知道我对她的很多偏见来源于小女人的私心,但谁叫她那么招眼呢?
凭心来说,晏旗是我们那几届毕业生里为数不多可以被评价为“人物”的人物了。
我和晏旗最大的共性就是我们选择了有挑战、有变数的生活,我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我们也不想在现在就看到或者能够猜到自己的未来。
晏旗上中文系,那是命。我们是1989年入学的。那一年,因为众所周知的社会原因,全国的名牌大学都大量压缩文科大学生的招收指标。所以那一年的录取分数线出奇的高。晏旗是因为分数不够,被划拉到中文系里的,所以,她从上大学第一天起她就立志要出国。我和她不同,我心甘情愿地报考了中文系,愿意笔耕几十年在身后换来一个文学家的谥号;还美滋滋地做梦,以为自己出了中文系就是当代女曹雪芹呢。我,真的是做梦都想不出自己出了国门还能够干什么。你说,我的英语还不及人家一个土产的叫花子说得利落呢,我上人家那里干什么混去?
我呢,上学的时候好好学习,天天上当。我说的学习是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上当指的是上那些甜言蜜语的当。我记得大四的时候,那些保研的人过着猪一样好吃懒做的日子,找工作的人过着狗一样低三下四的日子,考研的人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而我呢,就过着一种没心没肺的日子。我对学校、对今后的工作单位都无所求呀。到毕业的时候,不小心还得了一个优秀毕业生的称号。有好几家单位看上了我那个优秀毕业生的衔头,要我。大概也是去干文秘一类的工作。他们要找一个踏实可靠的人。那我是可靠啊,不在外面惹是生非的,提前进入末流作家的状态,没事情就窝在寝室里,看闲书,睡懒觉,天天晨昏颠倒的。一般来找我的人都知道,我不在寝室里,就一定在回寝室的路上。据说那些看上我的用人部门里,甚至还有总参情报局。当时系里的党副通知我去面试的时候把我吓了一大跳。我还能参军呀?还去情报部门?天!就凭我的近视眼?就凭我痴迷的文学理想?我深知我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办公室文员,即使表面上看着象。我当然不想因为我个人的原因导致最后用人单位对我们母校一切毕业生的失望,以至毁了之后数届师弟师妹们的大好前程,所以,带着一世界人的不理解,我自己拿着我的派遣证在人才交流中心备个案,然后回了家。
――我在毕业的时候砸了铁饭碗。
1993年的大学毕业生,是最后一届由国家统招统分的,不说我母校那种名牌大学了,就连那些市属的大学毕业生当年都稳当当地有铁饭碗可以端着。所以后来在给人介绍我的履历的时候,很多人都对我的文凭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哪有正正规规从W大学毕业后却没有一个正经工作干的事情呢?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还没有普及到每一个无业游民身上吧?――可我就是这样特立独行。我相信成功的人一定不是随众的人。我就这么理直气壮地让自己做了一个念完大学都还不能自食其力的人,一点惭愧都没有。
为什么?也许可以说还是为了所谓的文学梦。我那时脑子里头一根筋,象只核桃,你想敲都敲不开。我们上大学的第一堂写作课就得到训诫说,中文系不是培养职业作家的地方,但是,老师紧接着又如数家珍地说我们系里的师姐如何获得过全国中短篇小说一等奖、如何成为现在的省文联、市文联主席。他们的教育是为了达成怎样的一个教学效果,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不过看看近几年的同门师兄师姐的表现就好象不难得出结论来:就说要能找到别的饭碗就不要去做什么作家。我们88级有个师兄叫裘华中的,被誉为是“新生代”代表作家,这些年也就属他坚持不懈地写了一些小说,虽然那些文字和他的长相一样庸俗地可以。但也就他这么一人填补了中文系毕业生中的“作家”就业空缺。其实,我一直很想超过他,起码日后在中文系的名人榜上贴我的照片肯定比贴裘华中的照片要爽心悦目一点吧――我的这点集体自豪感还是有的。我没他那么招摇,比如写个什么《夜晚的自白》还一定要和什么影视大鳄扯上关系,说人家用多少多少万买断了他的独家版权,还要请许晴还是宁静一类的名角来主演――舆论都造了半十年了,可还没见人家影视大鳄正式开机。既然我不做这种丢人、但不现眼、倒可以出名的事情,我就在暗地里使劲了。
所以,我就想做一个自由职业者,这样可以悄悄地专事创作,等待一鸣惊人。
那时候我觉得,把自己逼到绝境上可能就是坐看云起的时候了。起码,你一个名牌大学的中文系的毕业生,不参加工作就在家呆着,不呆成一个知名作家说得过去吗?
事实证明,这个借口不堪一击。
我在家呆了一个月。
其间,我父母对我的态度从纳闷到郁闷到苦闷,让我很难过。在社会各个方面的舆论批判下,我深刻体会到,好眉好貌的一年轻女子,要想安静而孤独地在家蜕变成一个专业作家,期待着成为一个知名作家,那她除了有病、还是有病。
眼看着离知名作家还有遥不可及的距离,又看到窗外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场景,实在不忍心只做一个旁观者,于是,我就应聘到一家电台当了主持人。主持一个谈话谈心节目,略带娇嗔地倾谈,就象小时候我看《中国少年报》上开的那个“知心姐姐”的专栏那种性质。有一份社会职业的感觉很好,而且,在那个节目中我拥有了一批固定的听众,找到了一种被信任、被依赖的感觉,很有一点带着小虚荣的满足。我父母甚至希望我能借着这个工作正式把组织关系调进那个单位,重新抱一个铁饭碗回来。很遗憾的是,这职业也短命,我在一年后辞职了。我不想一成不变地、每天在密闭的直播间里、对着一群看不见、又不认识的老面孔说那千篇一律的开场白:“深夜的人,是最真实的人”••••••
之后,我去了北京。象许多文学青年一样,我们把北京当成自己的淘金地和避难所,以为呼吸着那里浓厚的风沙就能熏陶出更高深的文学境界来。
我去北京最关键的理由还是因为裴俊。
裴俊大我八岁,是个不大不小的商人,他的公司在北京和其他一些省会城市都有办事机构。他们企业是我做的那个电台节目的冠名单位。我在他到江城出差的时候很自然地就认识了他。他说他们公司企划部赞助我主持的栏目就是因为我的声音很好听,很有亲和力,就象他的企业定位。不过,他本人更喜欢我不说话的时候,他觉得那才更有亲和力。我就信了,在和他最初相处的时候,很节约我的口水。而且,抿我着嘴的时候也可以让他不那么注意我的一口虽然经过漂白但也偶露峥嵘的四环素牙。我知道,和这样一个看上去很有涵养、很淑女、很斯文的我在一起,他不会觉得丢人。
裴俊有点钱,具体在小数点前面有多少个零,估计他自己也不一定确切知道,但他知道该怎么用些小钱来收拾自己,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在。这让我也很有面子。他舍得在我身上花钱,而且花得不庸俗,不着痕迹。比如我说我喜欢金庸的小说,他就用特快专递给我邮一套36册精装版的金庸全集。又比如说为了见我一面,他坐早班飞机来江城,和我吃个中饭以后又坐飞机回北京。他这么做让我很受用。我喜欢这种象梁凤仪的财经小说中才有的生活场景,在现实中享受超现实。
裴俊身上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优点,但那些优点好象不能成为达到某一种结果的必然条件。我说的结果就是我和他后来谈恋爱这件事情。天知道他哪一点上就迷住我了。很多人都说我是看上了他有钱。我不这么看。他要是傻有钱的那种人,我肯定也就敬谢不敏了。我虽然也爱钱,但还没有爱到拥抱一个男人的时候就仿佛拥抱一堆钞票那样执着。所以我说我喜欢他的血肉――他在钱之外的那些有血有肉的样子。
总之我就那么任性地喜欢上了裴俊,日久天长还发现他全身上下都是我喜欢他和我必须喜欢他的理由。
有一天,我问他说:“假如我非常喜欢悬崖上的一朵花,而你去摘的结果是百分之百的死亡,你会不会摘给我?”
他马上就回答我说:“亲爱的,我不会去摘,你听我讲我为什么不去摘的理由。你出门总是忘带钥匙,我要留着双脚跑回来给你开门;你在自己的城市里都常常迷路,我要留着眼睛给你带路;你没有什么朋友,担心你患上自闭症,我要留着嘴巴陪你说话;你总是盯着电脑,健康已经磨损了一部分,我要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给你修剪指甲,帮你拔掉让你懊恼的白发,拉着你的手,在海边享受阳光和沙滩••••••还有,我坚信没有一朵花,能像你的面孔那么美丽,所以,我不舍得为摘朵花而死掉,在我不能确定有人比我更爱你以前,我怎么可以死去呢?”
裴俊就那么坦白地跟我说他爱我,那时候我很傻,也就明明白白地问他:“我怎么知道你不是骗我的呢?”
这个有钱又有闲的男人立刻说:“那就让我骗你一辈子吧!”
――现在想来,这些台词真是悦耳啊。就算是写作了一辈子的人,他创作的甜言蜜语也不一定比那些只会在支票上签名的人说得更动听。就好象一个笑话说,一名好奇的美国游客在特拉维夫有名的曼尼教堂前问导游,这建筑是不是以世界著名作家托马斯•曼尼的名字命名的。导游回答说,不是,它是以费城的费莱克•曼尼命名的。美国人很奇怪,追问说:“真的吗?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他,请问他写过什么?”导游回答说:“他写过一张支票。”
道理如出一辙。
之后,裴俊跟我说你到北京来吧,我们不要老是这么两个城市牵扯着,我就当圣旨似的听进去了,并且针对各个方面找了各种不同的理由来解释我北京之行的动机,说给别人听也说给自己听。比如,我跟电台那边辞职说我想到首都发展那里天地更广阔,我跟父母说我要到北京去那里有我的爱情,我跟我的同学童涛说我在一个无比辉煌灿烂的夜晚让一个男人用眼神挖走了我的灵魂我只有跟他去北京这样才能够灵肉一体。
我贫不贫?有中文系高才生的感觉吗?
――我这么隆重地把自己扔进所谓的爱情里,因为我对爱情是有规划的。裴俊是我想要的那一类人。
其实,并不是从北京起,我才诞生出爱情。你想呀,人家晏旗从大一开始就如火如荼地恋呀爱呀,我能是那么老土、不跟进时代的人吗?
二
谢谢你以当年的面貌在我梦里出现。
我复何求?多年来你的脸孔在我的脑海心田萦绕,你啊,等你入梦我等了多少年。然而,在梦里,我俩未通一语。
为什么我不在梦里告诉你,那个你从未晓得的秘密?就是在我与你分离的前几天,我都是针线密密缝,为你缝一件白色的浴袍。在浴袍的带子里面,我绣下了我爱你三个字,假使你念我之情穿到带子破烂的那一天,你会看到我爱你三个字――只可惜,浴袍我没有缝完,也没有给你。
――林燕妮《昨夜梦魂中》
我在念高二的时候喜欢一个叫武筱强的男同学,很认真的喜欢,不是单相思的那种。那时候我15岁。我们互相之间都说过“我爱你”,象做贼一样地拉过手,甚至还简单地假想过未来的婚嫁问题。以前,我一直不敢承认,因为怕被别人说我早恋。我一直认为社会上的人看待早恋的学生就跟看待工读学校的学生一个道德尺度。最近,看到那么多写高中生活的文字都描写了那么赤裸裸的高中恋情,而且个个都可歌可泣的,我才敢抖落出自己的那点陈年老帐来。现在我写起这些感情来,波澜不惊的,但在当时,那也是死生契阔的啊。
武筱强比我高一届,他在1988年考上了南京的一所大学。我在第二年考上了江城的这所大学。是距离,也是其他很多原因决定了我们年少的爱情的无疾而终。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喜欢着他的那些细节和那些感觉。我原来以为我的生活中没有他我会活不下去,但是到今天,过了这么十几年几乎和他无关的生活,我过得也不差,我就明白了,爱情被忽略的时候,自然有它被忽略的理由。只是偶尔想起他的时候,一下子就被拖进了一个带着一种色彩的记忆里面,那里面有真实的我和真实的他在那么一种不真实的色彩里面给现在的我表演着我的曾经的爱情。累极。倦极。眼泪可以随叫随到。眼泪当然也可以闭门不出。武筱强很早就结了婚,不知道是不是奉子成婚的原因。好象现在他的儿子都上小学二年级了。在我知道武筱强结婚的消息的时候,我在家发了一天的呆。当时我特别想去搅乎一下他的婚礼。后来,我妈妈问我,要是武筱强以后婚姻生活不幸福,他回头来找你,你还要他吗?我想都不想就回答说,当然要。我妈妈叹了一口气说,我养了你20年,怎么一直没发现你这么没志气?!
高中毕业后,我和武筱强一直在汉、宁两地断断续续地交往着。我不傻,能感觉到他和我之间牵扯着的东西越来越少,但我不敢用我自己的手来剪断它。我当它是一种存在,是我自己选择的存在,我就要尊重它。一直到大三的时候都还掩耳盗铃地认为武筱强是我的男朋友,总有一天我要嫁给他。当时也有一些男生追我。我给他们的印象大概就是一个不懂风情、不谙世事的女孩子。其实根本问题是我放不下武筱强,而且周围也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个让我放不下的武筱强。我因此在中文系女生那如火如荼的爱情盛事中显得别致。我知道那时我唯一出众的就是我的清白,感情历史非常清白简单――这就让一些自以为是的男生们有一种在上面要涂抹一点什么的愿望。象晏旗那样老到、复杂的女孩子不好对付,那就找象殷拂这么单纯的女孩子好了,追到手了,也是包了一辆专列的感觉。
有一个和我同年级的学金融的叫童涛的对我殷勤备至,他对我的那些触手可及、并且有血有肉的好让我也快喜欢上他了。
我就跟他说了武筱强。
我说武筱强是我的一个梦,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童涛说,那我陪你下完它吧。
当天,童涛就买了两张到南京的船票,他陪我去找武筱强。
其实我都能够想到结局。但我想看到结局中的每个细节和各自的表演。
到南京的那一天,很早,5点钟吧,公交车都还没有开出头班。天空中一直下着很大的雨,我自虐一般地淋着雨往前走,童涛也就陪着我淋得象个水鬼一样。
终于找到了那个大学,找到了武筱强的寝室。我在他的寝室门口酝酿了好半天情绪,我害怕我真的见到他的时候我会失控。但是寝室里他的床铺被蚊帐包得严严实实的,一看就是主人长久外出的情形。他的室友说他去他老婆那里了。说他们现在是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大家的时间安排上都比较灵活,武筱强可能要过几天才回来。我象把灌满了雨水的伞一样呆呆地站在武筱强寝室的门口,我身上的雨水就那么迫不及待地找着地心引力要摆脱我。我那样子一定狼狈极了。他的室友说你进来吧,又问我要不要留张字条。我想了想,还是走进去写了几个字:“武筱强:我来过了,你不在。我走了。殷拂”这一腔废话其实是说给我自己听的。更确切地表达应该是:武筱强,我来找过你,我想找你要我们的未来,你不在,我知道你不会给我了。那我就从你的故事里走开了。
我一点都没有悲伤的样子。因为我已经用三年的时间分解了这一刻的悲伤。
我满脑子里就装着三个字:“他老婆”。在大学里确定了恋爱关系的男女都可以老婆老公的乱叫,但是我听到这三个字和武筱强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还是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废墟,里面清晰地看得见的只有那三个字――他老婆。
那天我突然就懂得了,生离,其实和死别相差无几,一样只能回忆对方,无法触摸。
童涛一直在楼下等我。看见我那么快地下来,他也没有多问。我让他揽住了我。那天我真的很需要借他的肩膀用一用。
然后我们我们一起去买了一只南京著名的咸水鸭吃。那鸭真是咸啊,我一辈子都记得。我就当它是失恋的味道了。从此之后,我的口特别重。因为有什么咸能赶上那天的呢?
当天我和童涛就又搭船回了江城。
从此之后的很多年里,我和武筱强之间就没有了联系。武筱强做得也很绝,连个回复和解释都没有,让我都不知道他有没有看到我的留言条。我还在暗处关注他,找一些知情的人打听他,在有事没事的时候想起他――但我知道,他确实已经不在乎我了。
那一年,我看了三毛编剧的电影《滚滚红尘》,看到林青霞千里迢迢找到秦汉、却见秦汉和另一个女人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生活中的我就象是这个故事的翻版。在这个电影故事里,还有我无法逃避的宿命,就是在许多年之后,林青霞本可以和另一个待她好的男人一起开始新生活,但是当她看到秦汉的召唤的时候,她就一定会不辞辛苦地追随过去,哪怕她堵塞在人群中,最后谁也没有找到••••••
接下来的大学时代,我和童涛之间也没有更多的下文。
我很感谢童涛,他帮我结束了一段没有明天的恋情,还帮我出了来回的船票钱。在1992年,我们一个月生活费只要100块钱就足够的时候,童涛那一趟为我花了差不多200块钱,这是很昂贵的一笔支出啊。到今天,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仍然觉得我占了他很大的便宜。同时,仍然认为,童涛是难得一遇的好人。但我深知,如果我这个时候接受童涛一定不是因为我爱他。那个时候我还是相信有一种要命的爱情的。我在等它。我不要披着爱情外衣的别的什么感情。有一种病毒叫爱情。我中毒很深。我知道,只有以毒攻毒。
所以,我的大学四年,看了无数的爱情小说,我假想小说里面那些甜言蜜语就是一个我心仪的人从某一天开始起要对我做的一切功课。我天天预习着,期待着,还自己写些小破文章,不断强化着、演义着。
童涛最后离开我的时候,表情很忧伤。
毕业了的时候,大家都在火车站台上哭成了泪人。童涛抱住我,在我耳边说:“如果有一天你不开心,记得找我,一定啊。不要把我当成陌生人。”
我问:“千里迢迢到北京找你?”
“我始终在,你一回头就看见了。”他意味深长的说。
他那温柔的眼神让我知道――他永远不会拒绝我。
我记得在这样温情的场面里我还很俗气地跟童涛说那船票钱算我借他的,等我一参加工作拿了工资就马上把钱还给他。
童涛说,不用了,做个纪念吧。
如果童涛是个小气的人,这200块钱会成为他的一个教训,一个痛,一个为自己不值的巨大的疤。
可我更相信童涛是个性情中人。那时候他还不是商人,不会用200块钱来投资一份感情。
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呢?
他说,因为你值得。
多美丽的五个字啊――“因为你值得”――遗憾的是,我当时没有珍惜它,所以我也被剥夺了再次拥有它们的权利。
我只是跟童涛说他的这种执着会让他找到一个真正的爱情。
确切地说,这200块钱,在那个时候,对他的意义,甚于我。
在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200块钱,对他、对我都不会稀罕了。
但我们的生命里,有那么值得稀罕的200块钱,连同那天的雨,那天的咸水鸭,那天的湿漉漉的肩膀,永远不再重来。
童涛毕业以后他家里人帮忙让他分配去了北京的一家证券公司。
一年以后我因为裴俊的缘故到了北京,和童涛一起吃了顿饭。
那天,童涛带来了他的女朋友,一个很漂亮的空中小姐。在柔和的灯光底下面对面地注视,我发现童涛其实也很英俊啊。看他们亲亲密密的样子,我就有点不自然了,仿佛童涛是我的旧情人似的。我就记起童涛的肩膀也曾经被我借来依靠过。只是我及时地归还了。之后也没有续借。
席间,他女朋友去洗手间,我开玩笑说:“怎么,带女朋友来示威呀?”
童涛说:“哪里的事情,她以前听我说过你,非要来看看,说要看看谁把咱家童涛折腾得半死最后还不要的。”
我说:“你那么尊重历史呀,一般男生都会说是人家女孩子怎么怎么纠缠,自己怎么怎么摆脱掉。”
童涛说:“我不是傻嘛,你才看不上的。不过,现在看来,当初那也是虎口脱险。你看看,你找裴俊这种大老板了。”
我说:“我相信你也会成为大老板的,上福布斯富豪榜的那种。”
童涛问:“要那时候我来找你,你要不要我?”
我大笑:“说,要你来当我的小蜜吗?”
童涛很解嘲地说:“不不,没那么高的要求,就申请能够做你的钱包就行。”
之后的有一年圣诞节,我陪裴俊一起到王府酒店参加一个Party,在人群中再次看到了童涛。那时候,童涛已经从证券公司辞职了,他有一个自己的投资公司,募集了一些海外的风险基金,规模不小。我惊讶地发现,那天挽着他的手的,正是穿着盛装、浓妆艳抹的晏旗。晏旗的那袭薄纱披肩,我到现在想起,都还挥之不去。
那一刻,我明白了,晏旗就是那种可以象一缕春风般走进男人心里的女人。她用那么明艳的美丽来焕发出的生命力,必然吸引你。
那一刻,我有一点骄傲,你晏旗再怎么活色生香,找的也是我殷拂当年不要的男人。
那一刻,我又有一点自卑,虽然有裴俊这样的男人撑腰,但我就是没有晏旗的那种张狂、夺目和灿烂。
同时,我禁不住要感叹世界的小来。生活中的男男女女,不过就是那么几个有点色彩的人,然后,他们被贪玩的上帝拿来做一些荒唐的连线游戏。
那天,我介绍裴俊认识了童涛和晏旗,只是那些背后的和他们和我有关的故事,我什么也没有说。
那天,我站在裴俊的身旁,满脑子都被扯进那个带有特定色彩的回忆中塞得满满当当,除了和武筱强的那些过去,还有和童涛在南京的街上一起吃咸水鸭,和童涛吃饭时开的那些玩笑••••••我独自咀嚼这些过去,无人可以和我分享它们。
于是想,来生做一株花,只负责美丽。
当青春期成了香饽饽的时候,很多人都争着把生活撕开一道一道的裂缝,试图以一种最时髦的动人手法告诉你真正的青春什么样。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很多男孩女孩争相把琼瑶小说里的经典句子抄在一个大本子上,然后,照本宣科地模仿童话般的幼稚恋爱。后来亦舒来了,把爱情童话打造得更出神入化,而我们的青春就该那样开始吗?是谁玩弄了我们的青春?我们已经分辨不出什么才是真实的自己。这就如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你希望关闭一扇门的时候,注定有别的开口已经洞开,我们躲避不了。其实大家都一样,处在青春的盲动里,我们甚至不知道怎么处理我们的情感、控制我们的肢体。
当一切已经发生,我们也长大了,也学会回首了,可是来路却是一片飘渺。
三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
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歌词《后来》
人活着是要有些勇气的。我说的勇气不是那种类似见义勇为的气魄,我说的只是勇气,比如异想天开,比如白日做梦,这都是要有勇气的。这个时代需要勇气――将聋子治成哑巴的勇气。象我这种学中文的人最有冶炼出这种品质的潜力,就象学历史还学得辍学了的 Carly Fiorina竟然可以作为CEO领导惠普公司的大业一样,以人们最通常的想像力岂能制造出这种事实?所以,如果有一天我被逼得一定要到一个计算机公司求职的话,当面视时要有人问我:“计算机可以煮咖啡吗?”我肯定不会犹豫,马上就回答:“别说煮咖啡,连炖鸡都可以。”――我就是靠这种勇气混到今天的,并且还有可能要靠这种勇气继续混下去。
我说过,我从来没有想过我有一天可能会出国。就算是我在大四考英语四级能考出88分这样少见的优异成绩来,这也和出国没有关系。我就是无聊,觉得晏旗的那个75分的成绩霸据英雄榜太久,心中不忿,要刷新一下。再加上我有点勇气,于是就试了,最后还成了。仅此而已。试想,我要真那么有志向,要走出亚洲、冲进世界,我干嘛只和英语四级叫劲呀?去考个六级好不好?有心再去考个专业八级好不好?再去撞撞“鸡阿姨(GRE)”好不好?学好了英语还去念个“骂死他(Master)”行不行?
从我身上深刻地证明了一个道理,有些人的小成功(姑且让我用“成功”这个词吧),不一定是基于什么很远大的志向,有时候甚至连光面堂皇一点的动机都没有,它的起因就是因为有些无聊,想弄出点新意给自己乐呵乐呵。只是这样啊。
说实话,尽管我的档案关系放在人才交流中心,说起来也是个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实际上,看我的生存状态,不就是个待业青年或者无业游民吗?但我一点也不羡慕那些端着铁饭碗、天天倒公车、挤地铁上班的人。那样的生活乏善可陈,对我没有任何冲击力。他们的世界有限,他们的视野有限,他们的梦想有限。我觉得哪怕我就是这样一个做着作家的梦的无业游民,也比他们活得有滋味,有色彩。
到了21世纪了,社会上很多象我这样既不脚踏实地、同时还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我想,我们并不颓废,我们只是在等待一个属于我们的机会。机会来了的时候,我们会一飞冲天的。
但是,你若一定要找我问一些为什么和我到底想要什么的话,我的回答肯定是不知道。
我不骗你。
――就象我在网上和人聊天的时候,我从来不骗人一样。为什么要骗呢?我不想说的话我可以不说,我不要一点点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女骗子。
几天前,我在写作这个稿子写累了的时候就跑到国内新浪的聊天室去逛了逛,我给自己取的聊天名叫“水一样摇摆”。我一在网上亮相,马上有人来搭腔问我为什么取这个名字,我实话说我正在看“文学城”网站上的这个同名小说。对方说他也要看看。过了一会儿他告诉我说我骗他,他根本就打不开这个镜像点来。我心想,你在中国大陆,打不开这个境外网站很正常呀,但我没说。接着,那人说他是北京石景山的,问我在那里,我说我离你很远。他马上就回复说,你这人怎么这么不真诚?你就不能说到底是哪里吗?我说我在澳大利亚。那人好半天没有反应,然后,打出一行字来说,你丫毛病,跑这儿来逗我,大爷不陪你玩了。
我就这么坦诚,但还是被人当成是骗子。即使不是骗子,至少一个有毛病的人。
看来文疯子卫慧有一句话说得很经典,就是你要跟疯狂的人一起疯狂,跟坦诚的人一道坦诚,千万不能颠倒了对象,否则就是有病,麻烦大了。
可我就是挺真诚的,我疯狂不起来――哪怕我撞见的是疯狂的人,我骨子里头没有捣乱的基因。这么多年,我也习惯了以一个真诚的傻妞形象被人以为我有毛病。前几天我和朋友开车去一个Shopping Center,除了残疾人车位有空外,其他的车位都填得满满的。我真想去那个宽敞的地方Parking呀,和我同行的人就怂恿我说,你停吧,没事的,要是有人来查你,我们就一致反映说你是一个心理有残疾的人。
嘻嘻。
――扯远了。
回到正题上来吧。
――题记
一
没有人能让泪水流出我的眼眶,
没有人能让痛苦涌上我的心头。
明天的太阳从山尖升起,
明天的我在清晨醒来。
――美国民谣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出国,因为我学的专业是中文。现代社会多实用呀,人们普遍认为,在大学里学中文的人简直就跟什么都没有学过一样。你说,一个中国人想在中国混,谁不会中文呀。连我过去的男朋友都说,殷拂,你学个什么不好,要学个什么中文系。――这一点让我非常自卑,跟人说起自己的受教育背景的时候,总是羞愧得就跟自己没上过大学似的。但是,后来当我遇到在北大学波斯语的Albert的时候,我才发现,用四年大好青春来学习一些也许一辈子都无用的东西,还不如学学咱中文呢。
想想来,在大学里我们都干嘛了?据说中文系是我们学校里唯一一个在大一的时候不用学高等数学的专业,这让我们本来就很好混到手的大学文凭失却了最后一点风险系数。这就必然使我们的学习生涯从“好混”蜕变成“鬼混”,而且,混到天长地久,混到海枯石烂 。我们当然没有多么刻苦地钻研我们的专业知识,所以,当我们回首那四年的时间的时候,常常异口同声说一个词“差它(蹉跎)岁月”。故意要把“蹉跎”念成“差它”是为了进一步强调我们这些学中文的有多么的“差它”呀。看看那些理科院系的同学们,人家以每天读十几个小时书的壮举表达对一切水性扬花行为的深恶痛绝。结果呢,那么高深的学位,人家拿了;人家在大学四年里还顺带考了托福,鸡阿姨什么的。说起来也不知道谁是谁的鸡阿姨,谁托谁的福,总之人家丰富多彩地填满了大学生涯,哪怕说自己偶尔的胡闹,都能说出诸如“在实验室里用高压灭菌锅来蒸田螺”一类的新鲜玩意,你想说人家不牛都不行。人家这只脚刚迈出校门,另一只脚就跟着要揣开国门了,哪怕在国外洋插队,人家这几年是多么有事半功倍呀。差距一下子就突现了出来。而我们学中文的人呢,别的不说了,就说学个英语吧,我们在考英语四级的时候一致认为,前半部分是带着耳机收听外星人的谈话并做一些记录,后半部分是用外星人的语言总结地球人的感想――总之是考场出来看谁的秋波都成了秋天的菠菜,一般都要考个几回才能侥幸捡个及格回去。这是中文系的特色――学好本国的语言文字就排斥外国的语言文学,多么专一呀。我们系学生的英语四级的及格率永远是学校的老大难问题,都不知道这四年一千多天时间里,大家有几天是在做一些风花雪月之外的正事。弄得校友聚会的时候,除了讲讲自己的拖拉机心得、拱猪秘诀之外,就只能硬撑着不要脸地炫耀“谁谁是我的第N任男友”,以示自己在那个时代里,痛、并生活着。
那一年我们班学中文的有13个女孩子。现在过了10年,混出息的也应该有13个吧。――看你用什么衡量标准了。当学生的时候,我们13个人从来没有凑整齐了来完成一件事情,或者集体出现在一个场合,包括历次考试以及最后照毕业照的时候。我们那么缤纷地过了大学四年,出了校门就更加五颜六色地书写我们的履历了。去年夏天我回国,辗转着邀请了几个在北京的同学一起吃了顿饭,结果,发觉每个人在现时现代都可圈可点。A是毕业后分回河南老家了,后来因为找了一个北京的男友,就应聘到北京的一家党报,现在也是一个专栏的主笔了。这是不满现状奋斗型。B一毕业就开始和男友做生意,据说没少挣钱,反正4年后她考到北京读研究生的时候,顺便还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毕业后在一家共青团报纸工作,也是大拿了。她是曲线救国执着型。C嫁了一个博士,毕业没多久就作为家属去了日本。她算眼力好,找了个有前途的原始股,属于相夫教子贤淑型。D毕业的时候是在一家媒体搞行政工作,难得人家10年如一日在那个乏味的岗位上不挪窝,如今也是领导一级的任务了。她是春耕秋收勤勉型。••••••总的感觉是我们这些学中文的人,中文系的文凭也没有太亏待我们,大家好象都安居乐业了,除了我和晏旗两个还比较动荡。
那天,晏旗没来。本来说的她要来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临时变了卦。有人就猜测说是晏旗不太想见到我。
关于晏旗的说法有很多,推而想之,我这些年不在中国,那些认识我的人聚在一起说到我的时候,一定也充分发挥了一个中文系毕业生的添油加醋的特长。
怎么说晏旗呢?
我对她有成见,所以,在我介绍她的文字中必然会出现我对她的傲慢而形成的偏见。是什么偏见呢,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鄙夷,有点类似于良家妇女对青楼女子的不屑。这当然是我的个人看法了,就象那些网管不力的网站刊登出来的自由论坛上都加着一句话说“纯属一家之言,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一样;但是,综述可能有感情色彩,陈述还是比较客观的。你可以以你的价值观来保持你清醒的鉴别力。
晏旗是我们班唯一一个告别了高考的压力之后,在大学时代仍然好好学习英语的。尽管我和她互相不喜欢,但是,我不能不承认她对英语的执着以及对英语国家的执着。
晏旗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就把我们要赴汤蹈火三、四次才能勉强过关的英语四级给过了,而且过得很轻松,考了75分――她的这个记录在中文系保持了3年,直到大四的时候我以88分的成绩取而代之。大二的时候,晏旗和她青梅竹马的男朋友分了手,那男孩还专门从河北跑到江城来想挽回他不可能挽回的爱情。事实上,晏旗早就和一个在我们学校进行出国前外语培训的高干子弟好上了,那个高干子弟既不高大也不精干,委委琐琐的,总是跑来用他瘦弱的肩膀来给晏旗她们一寝室的人打足开水,似乎以此来证明他虽渺小但足以依靠。他们好象信誓旦旦说过要在大洋彼岸共创美好人生一类的豪言壮语,那男生还寄来明信片上写“因为没有你的陪伴,我看美国一点也不美”一类的甜言蜜语。不过那个男生出国没多久就爆出他们家的巨额受贿丑闻,党报加上小报都来讲这件事情,全中国人都知道了,晏旗当然也不例外。晏旗肯定不会让自己白纸一样的人生有那么浓墨重彩的污点。如此收场虽然有些意外和难看,但晏旗也未见得有多伤感。大三的暑假她去北京实习,很快就和一个著名的留美归国的青年科学家谈上了恋爱,大四的时候她干脆就以实习的名义在系里做了个交代,自己则正式在北京的一家四星酒店工作了。据说在我们刚毕业大家一个月工资都还只有三、四百块钱的时候,晏旗就已经每个月花2000块钱请一个外教来一对一地训练她的口语了。他们说晏旗甚至可以一句话的工夫就分辨出说话的人带的是美国南方还是北方的口音来。――那真是本事啊。现在我在国外5年了,也只能分辨出非英语国家的人说的口音英语。晏旗的听力能有这个高度,如果不是被人浮夸那就真是还有两把刷子,至少在耳朵的构造上是这样。我表示怀疑和有所保留地佩服她。
参加工作2年后,晏旗在酒店辞了职。她受聘于一家国际知名的外企,这个企业曾经是晏旗工作的那个酒店的长租客户。他们把晏旗送到美国总部培训了一年,等她再回中国的时候,已经是海归首代的身份了。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她在国外怎么也是拿了博士以后才当上洋买办的。晏旗也很支持这样的误会。我们曾经在一家时尚杂志上看到对晏旗的专访,那篇文章说事业有成的晏旗今年35岁,从中国到外国,她经历了那么多,却是保养得那么好,看上去最多25岁的年纪。在这个满纸谎言的文章里还附有晏旗的照片,她那张涂满了名牌颜料的脸上堆砌着她那千锤百炼的笑容,她就那么不害臊地用本来就只25岁的年轻演绎着所谓35岁的少嫩,真是美丽得让人惨不忍睹。当时我看着晏旗的照片就觉得她红扑扑的脸笑得象只番茄――明明是蔬菜,还硬是要充做是什么水果!
晏旗至今也没有结婚。她那个象电影明星一样著名的青年科学家男友也仍然单身。但我们不知道这两个人的孤单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关于晏旗的绯闻男主角有很多,大约都是一些功成名就的人士,反正互相利用一下闲置资源也合情合理,我们对此不支持、也轮不到我们来反对。只是她的那些风花雪月偶尔也和我的历史故事打那么一点擦边球,就让我有那么点吞了个蚊子的感觉。不过她也没有明白地和我正面交锋,我就是觉着恶心也无法把呕吐物发射到她的脸上。人家晏旗就那么骄傲地生活着,在北京置了宅子,买了车子,养了条名贵的狗,有事没事就大洋彼岸飞一趟,还只坐商务舱的。
前年“9•11”之后,晏旗工作的那个国际连锁的奢侈品公司破产了,晏旗失了业。我们的校友通讯录里一直还是保留着的是她以前的联系方式,大家不知道她现在确切是在哪里发财。但是,可以肯定,晏旗不会让自己荒着的。她知道在25岁的时候就给人家讲她岁月沧桑的故事,让你惊讶于她在沧桑之外的艳丽。等她真快到35岁了,你可能听到的是她的年轻版本了,没准走哪儿都装嫩,让你感叹她才是浓缩人生精华呢。她的工作状态和中文系无关,但是她的人生走笔,每一步都是大家之作。
晏旗很“不幸”,她的很多个人奋斗故事都碰巧让我知道了――不是我着意要去打听的,是它们硬要往我的生活里乱撞乱闯,让她的活色生香搅得我心烦意乱。
――都是男人女人之间的那点破事惹的祸。
我自然会在后面的写作中让你看到她的“奋斗”和挣扎。
这次回中国,我是很想见见晏旗的。我知道我对她的很多偏见来源于小女人的私心,但谁叫她那么招眼呢?
凭心来说,晏旗是我们那几届毕业生里为数不多可以被评价为“人物”的人物了。
我和晏旗最大的共性就是我们选择了有挑战、有变数的生活,我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我们也不想在现在就看到或者能够猜到自己的未来。
晏旗上中文系,那是命。我们是1989年入学的。那一年,因为众所周知的社会原因,全国的名牌大学都大量压缩文科大学生的招收指标。所以那一年的录取分数线出奇的高。晏旗是因为分数不够,被划拉到中文系里的,所以,她从上大学第一天起她就立志要出国。我和她不同,我心甘情愿地报考了中文系,愿意笔耕几十年在身后换来一个文学家的谥号;还美滋滋地做梦,以为自己出了中文系就是当代女曹雪芹呢。我,真的是做梦都想不出自己出了国门还能够干什么。你说,我的英语还不及人家一个土产的叫花子说得利落呢,我上人家那里干什么混去?
我呢,上学的时候好好学习,天天上当。我说的学习是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上当指的是上那些甜言蜜语的当。我记得大四的时候,那些保研的人过着猪一样好吃懒做的日子,找工作的人过着狗一样低三下四的日子,考研的人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而我呢,就过着一种没心没肺的日子。我对学校、对今后的工作单位都无所求呀。到毕业的时候,不小心还得了一个优秀毕业生的称号。有好几家单位看上了我那个优秀毕业生的衔头,要我。大概也是去干文秘一类的工作。他们要找一个踏实可靠的人。那我是可靠啊,不在外面惹是生非的,提前进入末流作家的状态,没事情就窝在寝室里,看闲书,睡懒觉,天天晨昏颠倒的。一般来找我的人都知道,我不在寝室里,就一定在回寝室的路上。据说那些看上我的用人部门里,甚至还有总参情报局。当时系里的党副通知我去面试的时候把我吓了一大跳。我还能参军呀?还去情报部门?天!就凭我的近视眼?就凭我痴迷的文学理想?我深知我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办公室文员,即使表面上看着象。我当然不想因为我个人的原因导致最后用人单位对我们母校一切毕业生的失望,以至毁了之后数届师弟师妹们的大好前程,所以,带着一世界人的不理解,我自己拿着我的派遣证在人才交流中心备个案,然后回了家。
――我在毕业的时候砸了铁饭碗。
1993年的大学毕业生,是最后一届由国家统招统分的,不说我母校那种名牌大学了,就连那些市属的大学毕业生当年都稳当当地有铁饭碗可以端着。所以后来在给人介绍我的履历的时候,很多人都对我的文凭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哪有正正规规从W大学毕业后却没有一个正经工作干的事情呢?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还没有普及到每一个无业游民身上吧?――可我就是这样特立独行。我相信成功的人一定不是随众的人。我就这么理直气壮地让自己做了一个念完大学都还不能自食其力的人,一点惭愧都没有。
为什么?也许可以说还是为了所谓的文学梦。我那时脑子里头一根筋,象只核桃,你想敲都敲不开。我们上大学的第一堂写作课就得到训诫说,中文系不是培养职业作家的地方,但是,老师紧接着又如数家珍地说我们系里的师姐如何获得过全国中短篇小说一等奖、如何成为现在的省文联、市文联主席。他们的教育是为了达成怎样的一个教学效果,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不过看看近几年的同门师兄师姐的表现就好象不难得出结论来:就说要能找到别的饭碗就不要去做什么作家。我们88级有个师兄叫裘华中的,被誉为是“新生代”代表作家,这些年也就属他坚持不懈地写了一些小说,虽然那些文字和他的长相一样庸俗地可以。但也就他这么一人填补了中文系毕业生中的“作家”就业空缺。其实,我一直很想超过他,起码日后在中文系的名人榜上贴我的照片肯定比贴裘华中的照片要爽心悦目一点吧――我的这点集体自豪感还是有的。我没他那么招摇,比如写个什么《夜晚的自白》还一定要和什么影视大鳄扯上关系,说人家用多少多少万买断了他的独家版权,还要请许晴还是宁静一类的名角来主演――舆论都造了半十年了,可还没见人家影视大鳄正式开机。既然我不做这种丢人、但不现眼、倒可以出名的事情,我就在暗地里使劲了。
所以,我就想做一个自由职业者,这样可以悄悄地专事创作,等待一鸣惊人。
那时候我觉得,把自己逼到绝境上可能就是坐看云起的时候了。起码,你一个名牌大学的中文系的毕业生,不参加工作就在家呆着,不呆成一个知名作家说得过去吗?
事实证明,这个借口不堪一击。
我在家呆了一个月。
其间,我父母对我的态度从纳闷到郁闷到苦闷,让我很难过。在社会各个方面的舆论批判下,我深刻体会到,好眉好貌的一年轻女子,要想安静而孤独地在家蜕变成一个专业作家,期待着成为一个知名作家,那她除了有病、还是有病。
眼看着离知名作家还有遥不可及的距离,又看到窗外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场景,实在不忍心只做一个旁观者,于是,我就应聘到一家电台当了主持人。主持一个谈话谈心节目,略带娇嗔地倾谈,就象小时候我看《中国少年报》上开的那个“知心姐姐”的专栏那种性质。有一份社会职业的感觉很好,而且,在那个节目中我拥有了一批固定的听众,找到了一种被信任、被依赖的感觉,很有一点带着小虚荣的满足。我父母甚至希望我能借着这个工作正式把组织关系调进那个单位,重新抱一个铁饭碗回来。很遗憾的是,这职业也短命,我在一年后辞职了。我不想一成不变地、每天在密闭的直播间里、对着一群看不见、又不认识的老面孔说那千篇一律的开场白:“深夜的人,是最真实的人”••••••
之后,我去了北京。象许多文学青年一样,我们把北京当成自己的淘金地和避难所,以为呼吸着那里浓厚的风沙就能熏陶出更高深的文学境界来。
我去北京最关键的理由还是因为裴俊。
裴俊大我八岁,是个不大不小的商人,他的公司在北京和其他一些省会城市都有办事机构。他们企业是我做的那个电台节目的冠名单位。我在他到江城出差的时候很自然地就认识了他。他说他们公司企划部赞助我主持的栏目就是因为我的声音很好听,很有亲和力,就象他的企业定位。不过,他本人更喜欢我不说话的时候,他觉得那才更有亲和力。我就信了,在和他最初相处的时候,很节约我的口水。而且,抿我着嘴的时候也可以让他不那么注意我的一口虽然经过漂白但也偶露峥嵘的四环素牙。我知道,和这样一个看上去很有涵养、很淑女、很斯文的我在一起,他不会觉得丢人。
裴俊有点钱,具体在小数点前面有多少个零,估计他自己也不一定确切知道,但他知道该怎么用些小钱来收拾自己,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在。这让我也很有面子。他舍得在我身上花钱,而且花得不庸俗,不着痕迹。比如我说我喜欢金庸的小说,他就用特快专递给我邮一套36册精装版的金庸全集。又比如说为了见我一面,他坐早班飞机来江城,和我吃个中饭以后又坐飞机回北京。他这么做让我很受用。我喜欢这种象梁凤仪的财经小说中才有的生活场景,在现实中享受超现实。
裴俊身上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优点,但那些优点好象不能成为达到某一种结果的必然条件。我说的结果就是我和他后来谈恋爱这件事情。天知道他哪一点上就迷住我了。很多人都说我是看上了他有钱。我不这么看。他要是傻有钱的那种人,我肯定也就敬谢不敏了。我虽然也爱钱,但还没有爱到拥抱一个男人的时候就仿佛拥抱一堆钞票那样执着。所以我说我喜欢他的血肉――他在钱之外的那些有血有肉的样子。
总之我就那么任性地喜欢上了裴俊,日久天长还发现他全身上下都是我喜欢他和我必须喜欢他的理由。
有一天,我问他说:“假如我非常喜欢悬崖上的一朵花,而你去摘的结果是百分之百的死亡,你会不会摘给我?”
他马上就回答我说:“亲爱的,我不会去摘,你听我讲我为什么不去摘的理由。你出门总是忘带钥匙,我要留着双脚跑回来给你开门;你在自己的城市里都常常迷路,我要留着眼睛给你带路;你没有什么朋友,担心你患上自闭症,我要留着嘴巴陪你说话;你总是盯着电脑,健康已经磨损了一部分,我要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给你修剪指甲,帮你拔掉让你懊恼的白发,拉着你的手,在海边享受阳光和沙滩••••••还有,我坚信没有一朵花,能像你的面孔那么美丽,所以,我不舍得为摘朵花而死掉,在我不能确定有人比我更爱你以前,我怎么可以死去呢?”
裴俊就那么坦白地跟我说他爱我,那时候我很傻,也就明明白白地问他:“我怎么知道你不是骗我的呢?”
这个有钱又有闲的男人立刻说:“那就让我骗你一辈子吧!”
――现在想来,这些台词真是悦耳啊。就算是写作了一辈子的人,他创作的甜言蜜语也不一定比那些只会在支票上签名的人说得更动听。就好象一个笑话说,一名好奇的美国游客在特拉维夫有名的曼尼教堂前问导游,这建筑是不是以世界著名作家托马斯•曼尼的名字命名的。导游回答说,不是,它是以费城的费莱克•曼尼命名的。美国人很奇怪,追问说:“真的吗?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他,请问他写过什么?”导游回答说:“他写过一张支票。”
道理如出一辙。
之后,裴俊跟我说你到北京来吧,我们不要老是这么两个城市牵扯着,我就当圣旨似的听进去了,并且针对各个方面找了各种不同的理由来解释我北京之行的动机,说给别人听也说给自己听。比如,我跟电台那边辞职说我想到首都发展那里天地更广阔,我跟父母说我要到北京去那里有我的爱情,我跟我的同学童涛说我在一个无比辉煌灿烂的夜晚让一个男人用眼神挖走了我的灵魂我只有跟他去北京这样才能够灵肉一体。
我贫不贫?有中文系高才生的感觉吗?
――我这么隆重地把自己扔进所谓的爱情里,因为我对爱情是有规划的。裴俊是我想要的那一类人。
其实,并不是从北京起,我才诞生出爱情。你想呀,人家晏旗从大一开始就如火如荼地恋呀爱呀,我能是那么老土、不跟进时代的人吗?
二
谢谢你以当年的面貌在我梦里出现。
我复何求?多年来你的脸孔在我的脑海心田萦绕,你啊,等你入梦我等了多少年。然而,在梦里,我俩未通一语。
为什么我不在梦里告诉你,那个你从未晓得的秘密?就是在我与你分离的前几天,我都是针线密密缝,为你缝一件白色的浴袍。在浴袍的带子里面,我绣下了我爱你三个字,假使你念我之情穿到带子破烂的那一天,你会看到我爱你三个字――只可惜,浴袍我没有缝完,也没有给你。
――林燕妮《昨夜梦魂中》
我在念高二的时候喜欢一个叫武筱强的男同学,很认真的喜欢,不是单相思的那种。那时候我15岁。我们互相之间都说过“我爱你”,象做贼一样地拉过手,甚至还简单地假想过未来的婚嫁问题。以前,我一直不敢承认,因为怕被别人说我早恋。我一直认为社会上的人看待早恋的学生就跟看待工读学校的学生一个道德尺度。最近,看到那么多写高中生活的文字都描写了那么赤裸裸的高中恋情,而且个个都可歌可泣的,我才敢抖落出自己的那点陈年老帐来。现在我写起这些感情来,波澜不惊的,但在当时,那也是死生契阔的啊。
武筱强比我高一届,他在1988年考上了南京的一所大学。我在第二年考上了江城的这所大学。是距离,也是其他很多原因决定了我们年少的爱情的无疾而终。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喜欢着他的那些细节和那些感觉。我原来以为我的生活中没有他我会活不下去,但是到今天,过了这么十几年几乎和他无关的生活,我过得也不差,我就明白了,爱情被忽略的时候,自然有它被忽略的理由。只是偶尔想起他的时候,一下子就被拖进了一个带着一种色彩的记忆里面,那里面有真实的我和真实的他在那么一种不真实的色彩里面给现在的我表演着我的曾经的爱情。累极。倦极。眼泪可以随叫随到。眼泪当然也可以闭门不出。武筱强很早就结了婚,不知道是不是奉子成婚的原因。好象现在他的儿子都上小学二年级了。在我知道武筱强结婚的消息的时候,我在家发了一天的呆。当时我特别想去搅乎一下他的婚礼。后来,我妈妈问我,要是武筱强以后婚姻生活不幸福,他回头来找你,你还要他吗?我想都不想就回答说,当然要。我妈妈叹了一口气说,我养了你20年,怎么一直没发现你这么没志气?!
高中毕业后,我和武筱强一直在汉、宁两地断断续续地交往着。我不傻,能感觉到他和我之间牵扯着的东西越来越少,但我不敢用我自己的手来剪断它。我当它是一种存在,是我自己选择的存在,我就要尊重它。一直到大三的时候都还掩耳盗铃地认为武筱强是我的男朋友,总有一天我要嫁给他。当时也有一些男生追我。我给他们的印象大概就是一个不懂风情、不谙世事的女孩子。其实根本问题是我放不下武筱强,而且周围也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个让我放不下的武筱强。我因此在中文系女生那如火如荼的爱情盛事中显得别致。我知道那时我唯一出众的就是我的清白,感情历史非常清白简单――这就让一些自以为是的男生们有一种在上面要涂抹一点什么的愿望。象晏旗那样老到、复杂的女孩子不好对付,那就找象殷拂这么单纯的女孩子好了,追到手了,也是包了一辆专列的感觉。
有一个和我同年级的学金融的叫童涛的对我殷勤备至,他对我的那些触手可及、并且有血有肉的好让我也快喜欢上他了。
我就跟他说了武筱强。
我说武筱强是我的一个梦,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童涛说,那我陪你下完它吧。
当天,童涛就买了两张到南京的船票,他陪我去找武筱强。
其实我都能够想到结局。但我想看到结局中的每个细节和各自的表演。
到南京的那一天,很早,5点钟吧,公交车都还没有开出头班。天空中一直下着很大的雨,我自虐一般地淋着雨往前走,童涛也就陪着我淋得象个水鬼一样。
终于找到了那个大学,找到了武筱强的寝室。我在他的寝室门口酝酿了好半天情绪,我害怕我真的见到他的时候我会失控。但是寝室里他的床铺被蚊帐包得严严实实的,一看就是主人长久外出的情形。他的室友说他去他老婆那里了。说他们现在是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大家的时间安排上都比较灵活,武筱强可能要过几天才回来。我象把灌满了雨水的伞一样呆呆地站在武筱强寝室的门口,我身上的雨水就那么迫不及待地找着地心引力要摆脱我。我那样子一定狼狈极了。他的室友说你进来吧,又问我要不要留张字条。我想了想,还是走进去写了几个字:“武筱强:我来过了,你不在。我走了。殷拂”这一腔废话其实是说给我自己听的。更确切地表达应该是:武筱强,我来找过你,我想找你要我们的未来,你不在,我知道你不会给我了。那我就从你的故事里走开了。
我一点都没有悲伤的样子。因为我已经用三年的时间分解了这一刻的悲伤。
我满脑子里就装着三个字:“他老婆”。在大学里确定了恋爱关系的男女都可以老婆老公的乱叫,但是我听到这三个字和武筱强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还是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废墟,里面清晰地看得见的只有那三个字――他老婆。
那天我突然就懂得了,生离,其实和死别相差无几,一样只能回忆对方,无法触摸。
童涛一直在楼下等我。看见我那么快地下来,他也没有多问。我让他揽住了我。那天我真的很需要借他的肩膀用一用。
然后我们我们一起去买了一只南京著名的咸水鸭吃。那鸭真是咸啊,我一辈子都记得。我就当它是失恋的味道了。从此之后,我的口特别重。因为有什么咸能赶上那天的呢?
当天我和童涛就又搭船回了江城。
从此之后的很多年里,我和武筱强之间就没有了联系。武筱强做得也很绝,连个回复和解释都没有,让我都不知道他有没有看到我的留言条。我还在暗处关注他,找一些知情的人打听他,在有事没事的时候想起他――但我知道,他确实已经不在乎我了。
那一年,我看了三毛编剧的电影《滚滚红尘》,看到林青霞千里迢迢找到秦汉、却见秦汉和另一个女人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生活中的我就象是这个故事的翻版。在这个电影故事里,还有我无法逃避的宿命,就是在许多年之后,林青霞本可以和另一个待她好的男人一起开始新生活,但是当她看到秦汉的召唤的时候,她就一定会不辞辛苦地追随过去,哪怕她堵塞在人群中,最后谁也没有找到••••••
接下来的大学时代,我和童涛之间也没有更多的下文。
我很感谢童涛,他帮我结束了一段没有明天的恋情,还帮我出了来回的船票钱。在1992年,我们一个月生活费只要100块钱就足够的时候,童涛那一趟为我花了差不多200块钱,这是很昂贵的一笔支出啊。到今天,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仍然觉得我占了他很大的便宜。同时,仍然认为,童涛是难得一遇的好人。但我深知,如果我这个时候接受童涛一定不是因为我爱他。那个时候我还是相信有一种要命的爱情的。我在等它。我不要披着爱情外衣的别的什么感情。有一种病毒叫爱情。我中毒很深。我知道,只有以毒攻毒。
所以,我的大学四年,看了无数的爱情小说,我假想小说里面那些甜言蜜语就是一个我心仪的人从某一天开始起要对我做的一切功课。我天天预习着,期待着,还自己写些小破文章,不断强化着、演义着。
童涛最后离开我的时候,表情很忧伤。
毕业了的时候,大家都在火车站台上哭成了泪人。童涛抱住我,在我耳边说:“如果有一天你不开心,记得找我,一定啊。不要把我当成陌生人。”
我问:“千里迢迢到北京找你?”
“我始终在,你一回头就看见了。”他意味深长的说。
他那温柔的眼神让我知道――他永远不会拒绝我。
我记得在这样温情的场面里我还很俗气地跟童涛说那船票钱算我借他的,等我一参加工作拿了工资就马上把钱还给他。
童涛说,不用了,做个纪念吧。
如果童涛是个小气的人,这200块钱会成为他的一个教训,一个痛,一个为自己不值的巨大的疤。
可我更相信童涛是个性情中人。那时候他还不是商人,不会用200块钱来投资一份感情。
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呢?
他说,因为你值得。
多美丽的五个字啊――“因为你值得”――遗憾的是,我当时没有珍惜它,所以我也被剥夺了再次拥有它们的权利。
我只是跟童涛说他的这种执着会让他找到一个真正的爱情。
确切地说,这200块钱,在那个时候,对他的意义,甚于我。
在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200块钱,对他、对我都不会稀罕了。
但我们的生命里,有那么值得稀罕的200块钱,连同那天的雨,那天的咸水鸭,那天的湿漉漉的肩膀,永远不再重来。
童涛毕业以后他家里人帮忙让他分配去了北京的一家证券公司。
一年以后我因为裴俊的缘故到了北京,和童涛一起吃了顿饭。
那天,童涛带来了他的女朋友,一个很漂亮的空中小姐。在柔和的灯光底下面对面地注视,我发现童涛其实也很英俊啊。看他们亲亲密密的样子,我就有点不自然了,仿佛童涛是我的旧情人似的。我就记起童涛的肩膀也曾经被我借来依靠过。只是我及时地归还了。之后也没有续借。
席间,他女朋友去洗手间,我开玩笑说:“怎么,带女朋友来示威呀?”
童涛说:“哪里的事情,她以前听我说过你,非要来看看,说要看看谁把咱家童涛折腾得半死最后还不要的。”
我说:“你那么尊重历史呀,一般男生都会说是人家女孩子怎么怎么纠缠,自己怎么怎么摆脱掉。”
童涛说:“我不是傻嘛,你才看不上的。不过,现在看来,当初那也是虎口脱险。你看看,你找裴俊这种大老板了。”
我说:“我相信你也会成为大老板的,上福布斯富豪榜的那种。”
童涛问:“要那时候我来找你,你要不要我?”
我大笑:“说,要你来当我的小蜜吗?”
童涛很解嘲地说:“不不,没那么高的要求,就申请能够做你的钱包就行。”
之后的有一年圣诞节,我陪裴俊一起到王府酒店参加一个Party,在人群中再次看到了童涛。那时候,童涛已经从证券公司辞职了,他有一个自己的投资公司,募集了一些海外的风险基金,规模不小。我惊讶地发现,那天挽着他的手的,正是穿着盛装、浓妆艳抹的晏旗。晏旗的那袭薄纱披肩,我到现在想起,都还挥之不去。
那一刻,我明白了,晏旗就是那种可以象一缕春风般走进男人心里的女人。她用那么明艳的美丽来焕发出的生命力,必然吸引你。
那一刻,我有一点骄傲,你晏旗再怎么活色生香,找的也是我殷拂当年不要的男人。
那一刻,我又有一点自卑,虽然有裴俊这样的男人撑腰,但我就是没有晏旗的那种张狂、夺目和灿烂。
同时,我禁不住要感叹世界的小来。生活中的男男女女,不过就是那么几个有点色彩的人,然后,他们被贪玩的上帝拿来做一些荒唐的连线游戏。
那天,我介绍裴俊认识了童涛和晏旗,只是那些背后的和他们和我有关的故事,我什么也没有说。
那天,我站在裴俊的身旁,满脑子都被扯进那个带有特定色彩的回忆中塞得满满当当,除了和武筱强的那些过去,还有和童涛在南京的街上一起吃咸水鸭,和童涛吃饭时开的那些玩笑••••••我独自咀嚼这些过去,无人可以和我分享它们。
于是想,来生做一株花,只负责美丽。
当青春期成了香饽饽的时候,很多人都争着把生活撕开一道一道的裂缝,试图以一种最时髦的动人手法告诉你真正的青春什么样。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很多男孩女孩争相把琼瑶小说里的经典句子抄在一个大本子上,然后,照本宣科地模仿童话般的幼稚恋爱。后来亦舒来了,把爱情童话打造得更出神入化,而我们的青春就该那样开始吗?是谁玩弄了我们的青春?我们已经分辨不出什么才是真实的自己。这就如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你希望关闭一扇门的时候,注定有别的开口已经洞开,我们躲避不了。其实大家都一样,处在青春的盲动里,我们甚至不知道怎么处理我们的情感、控制我们的肢体。
当一切已经发生,我们也长大了,也学会回首了,可是来路却是一片飘渺。
三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
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歌词《后来》
人活着是要有些勇气的。我说的勇气不是那种类似见义勇为的气魄,我说的只是勇气,比如异想天开,比如白日做梦,这都是要有勇气的。这个时代需要勇气――将聋子治成哑巴的勇气。象我这种学中文的人最有冶炼出这种品质的潜力,就象学历史还学得辍学了的 Carly Fiorina竟然可以作为CEO领导惠普公司的大业一样,以人们最通常的想像力岂能制造出这种事实?所以,如果有一天我被逼得一定要到一个计算机公司求职的话,当面视时要有人问我:“计算机可以煮咖啡吗?”我肯定不会犹豫,马上就回答:“别说煮咖啡,连炖鸡都可以。”――我就是靠这种勇气混到今天的,并且还有可能要靠这种勇气继续混下去。
我说过,我从来没有想过我有一天可能会出国。就算是我在大四考英语四级能考出88分这样少见的优异成绩来,这也和出国没有关系。我就是无聊,觉得晏旗的那个75分的成绩霸据英雄榜太久,心中不忿,要刷新一下。再加上我有点勇气,于是就试了,最后还成了。仅此而已。试想,我要真那么有志向,要走出亚洲、冲进世界,我干嘛只和英语四级叫劲呀?去考个六级好不好?有心再去考个专业八级好不好?再去撞撞“鸡阿姨(GRE)”好不好?学好了英语还去念个“骂死他(Master)”行不行?
从我身上深刻地证明了一个道理,有些人的小成功(姑且让我用“成功”这个词吧),不一定是基于什么很远大的志向,有时候甚至连光面堂皇一点的动机都没有,它的起因就是因为有些无聊,想弄出点新意给自己乐呵乐呵。只是这样啊。
说实话,尽管我的档案关系放在人才交流中心,说起来也是个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实际上,看我的生存状态,不就是个待业青年或者无业游民吗?但我一点也不羡慕那些端着铁饭碗、天天倒公车、挤地铁上班的人。那样的生活乏善可陈,对我没有任何冲击力。他们的世界有限,他们的视野有限,他们的梦想有限。我觉得哪怕我就是这样一个做着作家的梦的无业游民,也比他们活得有滋味,有色彩。
到了21世纪了,社会上很多象我这样既不脚踏实地、同时还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我想,我们并不颓废,我们只是在等待一个属于我们的机会。机会来了的时候,我们会一飞冲天的。
但是,你若一定要找我问一些为什么和我到底想要什么的话,我的回答肯定是不知道。
我不骗你。
――就象我在网上和人聊天的时候,我从来不骗人一样。为什么要骗呢?我不想说的话我可以不说,我不要一点点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女骗子。
几天前,我在写作这个稿子写累了的时候就跑到国内新浪的聊天室去逛了逛,我给自己取的聊天名叫“水一样摇摆”。我一在网上亮相,马上有人来搭腔问我为什么取这个名字,我实话说我正在看“文学城”网站上的这个同名小说。对方说他也要看看。过了一会儿他告诉我说我骗他,他根本就打不开这个镜像点来。我心想,你在中国大陆,打不开这个境外网站很正常呀,但我没说。接着,那人说他是北京石景山的,问我在那里,我说我离你很远。他马上就回复说,你这人怎么这么不真诚?你就不能说到底是哪里吗?我说我在澳大利亚。那人好半天没有反应,然后,打出一行字来说,你丫毛病,跑这儿来逗我,大爷不陪你玩了。
我就这么坦诚,但还是被人当成是骗子。即使不是骗子,至少一个有毛病的人。
看来文疯子卫慧有一句话说得很经典,就是你要跟疯狂的人一起疯狂,跟坦诚的人一道坦诚,千万不能颠倒了对象,否则就是有病,麻烦大了。
可我就是挺真诚的,我疯狂不起来――哪怕我撞见的是疯狂的人,我骨子里头没有捣乱的基因。这么多年,我也习惯了以一个真诚的傻妞形象被人以为我有毛病。前几天我和朋友开车去一个Shopping Center,除了残疾人车位有空外,其他的车位都填得满满的。我真想去那个宽敞的地方Parking呀,和我同行的人就怂恿我说,你停吧,没事的,要是有人来查你,我们就一致反映说你是一个心理有残疾的人。
嘻嘻。
――扯远了。
回到正题上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