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焦点新闻
Guest
【多维新闻】引起中国政坛地震的薄熙来案即将开审,回顾中国对落马高官进行公审已不是第一次,而每次审判会不会电视直播、有多少人可以在场旁听等庭审要素总会引发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其实这些好奇其实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公开审判高官的尺度里究竟有怎样的玄机?
落马高官过堂,公开与否有“讲究”
涉及隐私机密,陈希同只是“公开宣判”
按照中国法律规定,除了涉及国家机密、未成年人隐私、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都可以公开审理。在对案件的公开报道中,只要呈现“开庭审理”四个字的,通常意味着就是公开审理。而对落马高官的审判公开与否,也同样遵循这一原则。
1998年6月5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贪污和玩忽职守罪对北京市原市委书记陈希同提起公诉,因陈希同玩忽职守罪中涉及个人隐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法不公开审理了此案。1998年7月3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陈希同案进行了公开宣判,两罪并罚对其执行有期徒刑16年。
一旦案情复杂,即便公审也会“静悄悄”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即便对于高官实行公开审理,也会“悄悄进行”。
2007年5月16日上午,中国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腐败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院开庭审理。因为案情影响重大,郑筱萸案此次一审开庭,竟无一家新闻媒体获准参与旁听,无任何机构通报庭审情况。所谓“公开审理”的郑筱萸案由此蒙上神秘面纱。
军事法院的审判一般不公开
另外,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在军事法院对于军队落马高官的审判过程中,不管是否涉及国家机密,都不公开。2006年4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庭对原海军副司令员王守业在1997年至2001年5年中,在担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基建营房部部长期间,贪污、挪用公款达1亿6千万元(人民币,1美元约合6.1元人民币,下同),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王案整个审判过程都以不公开的方式进行,只在当年6月29日,由新华社发出了一条他被终止全国人大代表资格的消息。
公审落马高官,都有哪些隐规则?
异地审理已成公审前提条件
近年来,落马高官案件在异地审判的例子不少:上海原市委书记陈良宇在天津受审,贵州省原政协主席黄瑶在四川受审,广东省原政协主席陈绍基在重庆受审,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在河南受审等。当前,高官职务犯罪案件异地审理已经成为一种司法惯例。
而这些“跨省异地”审理的案例,也被舆论认为能够排除案件查处中的各种干扰和阻力,消除了一部分社会公众对审判工作的担忧和误解。
法庭面积暗示对外开放程度
而观察高官公审的另一个重要窗口,是法庭的面积。根据公开资料报道,在2008年陈良宇案的公开审理过程中,庭审被安排在了天津二中院仅能容纳 30多人的一号法庭。即便如此当天旁听席上也还没有坐满。而根据新华社消息,此次公审薄熙来的地点选在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五法庭,届时外界可以通过法庭的大小来观察此次公审的开放程度。 来源: 多维
落马高官过堂,公开与否有“讲究”
涉及隐私机密,陈希同只是“公开宣判”
按照中国法律规定,除了涉及国家机密、未成年人隐私、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都可以公开审理。在对案件的公开报道中,只要呈现“开庭审理”四个字的,通常意味着就是公开审理。而对落马高官的审判公开与否,也同样遵循这一原则。
1998年6月5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贪污和玩忽职守罪对北京市原市委书记陈希同提起公诉,因陈希同玩忽职守罪中涉及个人隐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法不公开审理了此案。1998年7月3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陈希同案进行了公开宣判,两罪并罚对其执行有期徒刑16年。
一旦案情复杂,即便公审也会“静悄悄”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即便对于高官实行公开审理,也会“悄悄进行”。
2007年5月16日上午,中国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腐败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院开庭审理。因为案情影响重大,郑筱萸案此次一审开庭,竟无一家新闻媒体获准参与旁听,无任何机构通报庭审情况。所谓“公开审理”的郑筱萸案由此蒙上神秘面纱。
军事法院的审判一般不公开
另外,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在军事法院对于军队落马高官的审判过程中,不管是否涉及国家机密,都不公开。2006年4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庭对原海军副司令员王守业在1997年至2001年5年中,在担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基建营房部部长期间,贪污、挪用公款达1亿6千万元(人民币,1美元约合6.1元人民币,下同),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王案整个审判过程都以不公开的方式进行,只在当年6月29日,由新华社发出了一条他被终止全国人大代表资格的消息。
公审落马高官,都有哪些隐规则?
异地审理已成公审前提条件
近年来,落马高官案件在异地审判的例子不少:上海原市委书记陈良宇在天津受审,贵州省原政协主席黄瑶在四川受审,广东省原政协主席陈绍基在重庆受审,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在河南受审等。当前,高官职务犯罪案件异地审理已经成为一种司法惯例。
而这些“跨省异地”审理的案例,也被舆论认为能够排除案件查处中的各种干扰和阻力,消除了一部分社会公众对审判工作的担忧和误解。
法庭面积暗示对外开放程度
而观察高官公审的另一个重要窗口,是法庭的面积。根据公开资料报道,在2008年陈良宇案的公开审理过程中,庭审被安排在了天津二中院仅能容纳 30多人的一号法庭。即便如此当天旁听席上也还没有坐满。而根据新华社消息,此次公审薄熙来的地点选在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五法庭,届时外界可以通过法庭的大小来观察此次公审的开放程度。 来源: 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