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中全会改革反腐轻重待分晓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焦点新闻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焦点新闻

Guest
【多维新闻】11月将召开的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确定新任政府未来5年甚至10年的执政方向,因而备受各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明确会议将以全面深化改革等为重点,但路径如何选择?改革反腐拳是轻是重,最终能否触及体制之殇?一切尚需静待分晓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明确了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成就了当今中国经济总量跃居至全球第二的大国地位;35年后的今天,面对中国转轨换道的习李新政府,寄望通过深化改革助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据路透社8月28日报道,“中国经济发展根本在于体制改革,三中全会应该会出台一些为中长期经济发展设计的改革方案,会有一些内容值得期待。”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称。

中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也认为,目前各界对改革都达成共识,但改革方案到底怎么选择分歧很大,尤其中国目前很多的经济社会问题都与行政体制有关,是三位一体,若仅靠以往选择改革突破口的方法肯定不行,这也是大家如此期待三中全会的重要原因。

而三中全会召开时间的确定也给一些热点问题提供了出台答案的大致时间表,包括原计划上半年出台的城镇化发展规划,屡调不降的中国房地产政策方向,甚至连资本市场的IPO重启也被预计将在三中全会后。

按惯例,通常一中和二中全会主要集中在人事机构变动上,三中全会往往是新一届政府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定调的关键。

27日召开的中国政治局会议明确将于11月在北京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主要议程包括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从中不难看出上任逾半年的习李新政府对推进改革和反腐的决心。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会议指出,当前,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为例,涉案的金钱数目巨大,本身就够刺激。更要害的地方是,那可不是抢银行得手的巨款,而似乎是“正常工作”的副产品。

“利用职权能带出如此数目巨大的非法收益,不能不判定现行的职权利用体制存在着巨大的漏洞。仅办贪官,不改体制,老虎、苍蝇生生不息,没完没了。”周其仁在书中称。

改革存分歧,静待时间表

事实上,早在去年十八大召开前,民众对中国新政府的改革就充满期待。新政府上任后,通过政府职能机构转变的方案,减少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四个,其中组成部门减少两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

在政府职能的转变上,近日国务院批复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即政府定出一个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名单之外“法无禁止即可为”。 这样的“简政放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将是未来改革的方向。

今年以来,国务院已决定取消和下放了183项行政审批事项。这也预示着素有“小国务院”之称的发改委,将更回归其规划而不是管理的职能。

但相较更深层次的改革,要拿出各方认同的方案并不容易。这从新型城镇化方案迟迟未出台,历时十多年的房地产调控却始终压不住房价的上涨,资本市场改革难以推进等诸多问题上略见一斑。

今年两会期间,前发改委主任张平提到将在今年上半年出台新型城镇化方案,但时至今日,相关方案不仅没有出炉,一些地方政府借城镇化之名掀起的造新城运动,让原本负债累累的地方财政雪上加霜。 来源: 多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