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上院通过粮食福利法 8亿人月获5公斤粮食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国际新闻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国际新闻

Guest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孙洋):由印度执政联盟提出的旨在为穷人提供食品的立法――粮食福利法案获得印度议会下院通过后,9月2日在上院经过10小时的辩论后口头表决通过,这使得覆盖8亿人口的全球最大粮食福利计划离成功实施又近了一步。

  这项粮食福利法案提出,在未来3年内,印度政府每年将拨发1.25万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163亿元)的专款用以向67%的印度人口,即为8亿印度民众每月提供5公斤廉价粮食,还为孕妇和儿童提供配额补助,以消除目前印度国内贫困人口饥饿和营养不良现象。

  这一法案在议会获得通过经历了马拉松式的艰辛历程。在2009年全国竞选宣言中,印度国大党承诺将制定《粮食权利法》以保障印度全体国民获得充足粮食的权利。2011年12月,印度内阁通过了《粮食安全法案(草案)》,并将该草案提交给印度议会下院。此后,法案在印度食品部、内阁和议会之间来来回回历经一年多讨论与修改,终于于8月底在下院以简单多数获得通过。在得到议会上院同意后,该法案还要得到总统的批准,才具有法律效力。

  自法案在印度议会通过以来,印度社会对此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这一举动是消除印度贫困饥饿的重要一步,反对者则表示这一法案使印度的粮食补贴从每年40亿美元增加到200亿美元。在目前印度卢比不断贬值、国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无疑会进一步增加政府的负担。还有人质疑该法案的安全性,指出每月5公斤的配额不足以满足一个成年人在营养方面的基本需求,认为该法案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缺陷。此外,该法案也引发印度各大政党间的激烈争论,印度社会党批评国大党此时推出粮食计划动机不纯,主要目的并不是为穷人提供援助,而是在为国大党明年的大选拉票。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印度经济疲软的状态下,这一粮食福利法案若要实施恐怕会面临不小的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政府财政问题,为了施行该法案,印度每年需要花费1.25万亿卢比。这相对此前的粮食分配体系要多支出约5500亿卢比。印度政府希望将2013年至2014财政年度的赤字降低至GDP的4.8%,粮食法案的实施将给这一目标带来巨大压力。此外,法案实施面临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受益者身份的认定。尽管依据法案的规定,受益人群覆盖约70%的人口,但占印度人口相当比例的贫民窟居民却可能因没有身份证明而无法享受这一福利,这就使得政策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编辑:SN017) 来源: 国际在线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