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C】继7月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表态称美联储退出QE要有稳定的策略之后,正在俄罗斯召开的G20峰会上表示,美退出QE要慎重,应给市场留出反应时间。
随着美国经济趋于改善,北京时间6月20日凌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最可能的情况是从今年年末开始缩减QE规模,至2014年年中某个时候最终退出QE。这是美联储首次就QE缩减和退出时点做出明确表态。
在7月下旬的讲话中,伯南克又表示:“联邦基金利率从2008年年末至今都接近于零,不能再降低了,相反,我们提供通过两个独特而又互补的政策工具来达到宽松的目的。”美联储认为,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增长将回升,促使失业率和通胀率于美联储的目标相一致。
具体来说,美联储大多数与会者认为,实际GDP增长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增长,在2015年达到2.9%—3.6%,预计2015年4季度失业率将下降到5.8%—6.2%。
正是基于美国经济日趋乐观的判断,美联储连续释放出在年内缩减QE规模直至明年终止的信号。
对于美联储计划缩减QE规模,7月21日,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莫斯科举行的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表示,主要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退出具有外部性影响,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要有稳定的策略,要避免出现在退出过程中被迫再度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发生。
楼继伟警告称,退出QE将可能造成国际金融市场 剧烈动荡,不仅对新兴市场国家,对欧洲外围国家都将造成重大影响。
9月3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G20峰会媒体吹风会上,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指出,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应给市场留出反应时间,提前退出将对各国经济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朱光耀分析了全球经济面临的三大挑战:一是美联储可能宣布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世界金融市场不稳定;二是欧洲经济虽已逐步走出衰退,但结构性、深层次问题并未解决;三是西方国家退出量化宽松,导致新兴市场国家大量资本外逃、本币面临贬值危险。
他认为,货币政策的回归表明美国经济正在复苏,但美退出量化宽松一定要在市场做出反应之后,而不应引导市场,提前退出将会导致更大的不确定性。
至此,中国财政部两位高官都对美国计划退出QE做出了表态。主要意思都是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可能会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应考虑新兴国家的市场感受。
自从美联储开始暗示即将计划削减购债规模后,新兴市场已深受冲击。特别是8月下旬以来,新兴市场货币、股市大幅下挫,债券收益率急剧跳升。
市场信心噤若寒蝉。最近两周以来,印度卢比和一些东南亚货币的空头仓位,已经触及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
美国计划退出QE所导致资金流向逆转,还是外因,内在因素仍然是新兴市场自身问题。就如一位加拿大官员表示,新兴市场波动不应全归咎于美联储缩减购债计划。
4日朱光耀又表示,美联储缩减购债的前景正在引发新兴市场的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但他也表示,新兴市场自身也存在结构性问题。
东方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师邵宇认为,经济基本面和外债规模及外汇储备显示,中国是新兴经济体中最好的,加上中国对资本账户的管制,爆发式资金外流很难出现;中国具有较强的免疫和抵抗力。
邵宇指出,近期中国宏观数据呈现稳定并有所改观状态,预计三季度、四季度经济增速7.7%、7.6%,较二季度是上升的,这已是市场共识,所以,我们认为,QE退出,热钱可能继续流出,但边际上规模有限。
除了自身经济回暖之后,中国还在积极通过联合新兴经济体,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以应对冲击。其中,创办金砖银行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5日在俄罗斯表示,金砖国家设立应急储备安排具有里程碑意义,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全球金融市场稳定。
关于金砖国家储备银行安排,朱光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金砖国家进行了认真磋商,现已几近完成。金砖国家储备银行总规模为1000亿美元,中国将占大头,具体数额尚不确定。
朱光耀表示,所有金砖国家都有资格参加金砖储备银行,并运用这个机制。同时金砖国家也在讨论储备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讨论挂钩的问题。
周小川则表示,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是以货币互换为基础的跨区域多边货币合作,借鉴了其他类似的区域性货币合作机制,如清迈倡议的成功经验。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既可以向发生流动性和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提供资金支持,也可以在实际困难发生前,化解各种外部冲击对各国金融稳定的影响。
随着美国经济趋于改善,北京时间6月20日凌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最可能的情况是从今年年末开始缩减QE规模,至2014年年中某个时候最终退出QE。这是美联储首次就QE缩减和退出时点做出明确表态。
在7月下旬的讲话中,伯南克又表示:“联邦基金利率从2008年年末至今都接近于零,不能再降低了,相反,我们提供通过两个独特而又互补的政策工具来达到宽松的目的。”美联储认为,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增长将回升,促使失业率和通胀率于美联储的目标相一致。
具体来说,美联储大多数与会者认为,实际GDP增长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增长,在2015年达到2.9%—3.6%,预计2015年4季度失业率将下降到5.8%—6.2%。
正是基于美国经济日趋乐观的判断,美联储连续释放出在年内缩减QE规模直至明年终止的信号。
对于美联储计划缩减QE规模,7月21日,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莫斯科举行的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表示,主要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退出具有外部性影响,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要有稳定的策略,要避免出现在退出过程中被迫再度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发生。
楼继伟警告称,退出QE将可能造成国际金融市场 剧烈动荡,不仅对新兴市场国家,对欧洲外围国家都将造成重大影响。
9月3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G20峰会媒体吹风会上,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指出,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应给市场留出反应时间,提前退出将对各国经济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朱光耀分析了全球经济面临的三大挑战:一是美联储可能宣布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世界金融市场不稳定;二是欧洲经济虽已逐步走出衰退,但结构性、深层次问题并未解决;三是西方国家退出量化宽松,导致新兴市场国家大量资本外逃、本币面临贬值危险。
他认为,货币政策的回归表明美国经济正在复苏,但美退出量化宽松一定要在市场做出反应之后,而不应引导市场,提前退出将会导致更大的不确定性。
至此,中国财政部两位高官都对美国计划退出QE做出了表态。主要意思都是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可能会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应考虑新兴国家的市场感受。
自从美联储开始暗示即将计划削减购债规模后,新兴市场已深受冲击。特别是8月下旬以来,新兴市场货币、股市大幅下挫,债券收益率急剧跳升。
市场信心噤若寒蝉。最近两周以来,印度卢比和一些东南亚货币的空头仓位,已经触及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
美国计划退出QE所导致资金流向逆转,还是外因,内在因素仍然是新兴市场自身问题。就如一位加拿大官员表示,新兴市场波动不应全归咎于美联储缩减购债计划。
4日朱光耀又表示,美联储缩减购债的前景正在引发新兴市场的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但他也表示,新兴市场自身也存在结构性问题。
东方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师邵宇认为,经济基本面和外债规模及外汇储备显示,中国是新兴经济体中最好的,加上中国对资本账户的管制,爆发式资金外流很难出现;中国具有较强的免疫和抵抗力。
邵宇指出,近期中国宏观数据呈现稳定并有所改观状态,预计三季度、四季度经济增速7.7%、7.6%,较二季度是上升的,这已是市场共识,所以,我们认为,QE退出,热钱可能继续流出,但边际上规模有限。
除了自身经济回暖之后,中国还在积极通过联合新兴经济体,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以应对冲击。其中,创办金砖银行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5日在俄罗斯表示,金砖国家设立应急储备安排具有里程碑意义,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全球金融市场稳定。
关于金砖国家储备银行安排,朱光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金砖国家进行了认真磋商,现已几近完成。金砖国家储备银行总规模为1000亿美元,中国将占大头,具体数额尚不确定。
朱光耀表示,所有金砖国家都有资格参加金砖储备银行,并运用这个机制。同时金砖国家也在讨论储备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讨论挂钩的问题。
周小川则表示,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是以货币互换为基础的跨区域多边货币合作,借鉴了其他类似的区域性货币合作机制,如清迈倡议的成功经验。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既可以向发生流动性和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提供资金支持,也可以在实际困难发生前,化解各种外部冲击对各国金融稳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