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文
Moderator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811
- 荣誉分数
- 2
- 声望点数
- 148
就在今天,第八次G20峰会在俄“北方首都”拉开帷幕,二十国集团的领导人以及全球最大的8家金融机构负责人与会,将就全球经济议题展开讨论。“当世界上20个最强大的经济体领导人在圣彼得堡聚会之时,他们仍面对一个未解的经济谜题。”加拿大媒体既怀有期待又心情沉重的说到。但在讨论这个经济问题前,我们不得不先关注一下两对“冤家”在本次峰会上可能出现的对弈,而“全武行”也不仅仅出现在紧张地区的战场上,今年的峰会很可能有“精彩内容”上演。
下面就来看看本次峰会的一些看点。首先作为经济会议,原则上讲经济问题仍旧是主题。G20还是会着眼于不稳定的国际经济局势,有些国家和地区金融危机没有过去,比如欧洲就没有走出阴影,各国有必要在新的条件下达成新的共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加深,一个国家不可能独善其身地度过金融危机,需要各国对自己加强约束,遵守各国达成的共识。
在反危机方面,各国应该合作和配合,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搞贸易保护主义,过分量化宽松,暂时对自己国家有利,但对整个世界走出危机不利。以往在2008年、2009年G20峰会上的货币和财政刺激协调,勉强阻止了上世纪30年代初大萧条的重演,但世界经济依旧深陷低增长和高失业的泥沼。有媒体呼吁,“20国领导人必须解决停滞难题”。
对中国来讲有专家称,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4国并参加G20峰会,李克强总理则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与东南亚各国领导人接触。习近平向西出击,李克强面向南方,中国正显示出强化与周边国家外交的态势。“国际上如何走出金融危机,习主席要阐述自己的看法。”同时中国经济也面临着问题,比如经济下行,如何把自己的经济升级换代,如何调整改革。
中国目前已提出一些战略性方法,比如改革外贸依存型的经济、扩大内需等,习主席此次参加峰会也会涉及这方面问题。其他国家也非常关心中国经济的走势。最新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已跃升至第29名,瑞士、新加坡、芬兰位列前三,美国名列第5位,中国香港第7,日本位列第9,中国台湾位列第12。中国大陆排在第29位,在新兴经济体中表现最佳,领先南非、印度等国,但在贪污、低度权责及商业道德等方面表现不佳。
而中国的邻居印度表现不佳。《印度时报》称,印度在该排名中位列第60位,低于中国31位,这是印度在该排名中的最差成绩。该报告称,印度因为其令人失望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受到“惩罚”,“该国的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和能源基础设施仍然非常不完善,无法满足经济需要”。
说完经济再说说政治,虽然这本来不应该在G20中被提及,但显然政治因素会在本次峰会中占主导地位。还是看中国,随着东亚两大经济巨人的关系因为领土争端而不断恶化,两国高层互动已经停滞,本次峰会被外界认为是一个“重新开启交流”的好机会,但也有人不这么认为。韩国《朝鲜日报》称,此次习主席参加G20峰会将积极展开多边外交,并有可能与此前没见面的世界主要国家领导人会面,但显然日本首相安倍不在此列。
在出席G20前,习主席刚访问土库曼斯坦,并且使两国的能源合作尤其是天然气方面取得成果,目前土库曼斯坦已占中国进口天然气总量的一半以上,中土的天然气管道是中国的第一条跨国天然气管道,中国很多家庭,包括南方,甚至香港的家庭的天然气都来自土库曼斯坦。两国的合作影响着国计民生,增供天然气是一件影响千家万户的事情。不过日本人看不下去了,安倍就表示希望土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能尽快访日,并加强双方能源合作,以帮助土库曼斯坦“拜托”中国影响。
上面的就是本次峰会里的第一对“冤家”,其中日本的对头不仅有中国,还有“世仇”韩国。韩国《国民日报》称,安倍希望与韩国总统朴槿惠“互动”,但青瓦台消息人士称,韩日领导人最好连5分钟的交谈也不要发生。《韩国日报》说,中韩拒绝与安倍举行首脑会谈,福岛核电站放射性污水外泄和国内右倾化行径让国际社会侧目,日本在峰会上立场尴尬。至于另一个有争端的“冤家”俄国,普京估计都懒得理他。
接下来再看看另一对“冤家”,也就是“共同关心”巴沙尔近况的美俄两国。“尽管美俄紧张尚未升至古巴导弹危机或最近的俄格战争那样的水平,但奥巴马与普京的关系可能是‘美国与俄罗斯领导人之间历史上最糟的,甚至包括苏联时期。’”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学者库钦斯称对奥巴马寻求支持的G20之旅表示悲观。同时,CNN3日题为“调查显示,美国盟友警惕轰炸叙利亚”的报道说,法国比英德更愿意对叙利亚发动导弹打击,但即使在法国,也只有1/3的人支持轰炸,德国仅1/5的人支持轰炸,英国支持轰炸的人只有16%。
俄国防部宣布,俄黑海舰队“新切尔卡斯克”号和波罗的海舰队“明斯克”号大型登陆舰启程前往地中海。报道称,俄目前增强在地中海的力量目的是全面监控这一地区空中、海上和水下局势。德国《商报》4日说,叙利亚、斯诺登、人权,几乎所有话题都面临危机,美俄都想把对方钉在十字架上。
虽然近期连连受阻,但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将把G20峰会当做寻求军事打击叙利亚国际支持的舞台。就在奥巴马4日启程赴俄之前,美国参议院起草了对叙利亚进行60天轰炸的草案,众议院领袖博纳也突然改变立场支持对叙动武。美国官员和媒体将国会的态度变化归结为“美国国际声誉的需要”。奥巴马看上去已基本搞定国内,寻求国际支持因此变得尤其紧迫。叙利亚问题已成为大会“房间里的大象”,无法避免,G20上的“龙争虎斗”也即将上演。
政治争端掩盖经济议题成为了此次峰会最大的“硬伤”,各国因对峙而产生的“戾气”也尤为深重,眼看这一场“全武行”将不可避免,但真正需要关心的全球经济恢复缓慢却被搁置一边。阿联酋《国民报》就刊登社论,要求“G20上,经济必须先于政治”,因为经济危机仍在给各国人民带来伤害。也许这次G20峰会将会成为历史上最没“经济含量”的经济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