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 欧洲最神秘女杀手16年幽灵不散

青春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13-09-03
消息
116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16
  【CFC】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据德国《明镜》周刊3月26日报道,“ 海尔布隆幽灵”极可能不存在。 导致警方错误判断的原因可能是,在犯罪现场 提取DNA信息时使用的棉签遭到了“污染”——“ 海尔布隆”幽灵的DNA可能属于棉签生产厂家的某个“粗心”的女工 。
  陌生人DNA 出现在杀人现场
  莉泽洛特·施伦格尔于1993年去世,时年62岁 。她是一位充满爱心的老人,在居住地——德国西南部小城伊达尔-奥伯施泰因教区委员会任职,喜欢小孩、小动物,还喜欢烹饪 。
  当年,5月23日下午,一位邻居到施伦格尔家串门,想过来讨杯茶喝,却发现老人已经被人杀死于屋内 。她倒在地板上,脖子上紧勒着一根金属丝,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束散开的鲜花——显然,凶手取下捆绑鲜花的金属丝,残忍地将老人勒死 。
  警方对犯罪现场进行了详细的勘查,仅仅在一个茶杯上 提取了一个陌生人的DNA样本,此外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通过对DNA样本进行分析,可以确定那个陌生人是一个 年轻的女性 。警方结合犯罪现场没有破门而入的迹象推断:杀死施伦格尔的凶手是一个 年轻的女性,或者与老人认识,或者利用老人对 年轻女性缺乏防备将其杀害 。
  对古董视而不见 凶手“不差钱”
  2001年3月21日,居住在德国西南部城市弗莱堡的一位古董商人遇害身亡 。死者名叫约瑟夫·沃尔岑巴赫,时年61岁 。凶手进入他经营的小店,用一根尼龙绳将其勒死,拿走了他身上为数不多的欧元钞票(约合230美元),对店内价值不菲的古董却视而不见 。
  警方在沃尔岑巴赫身上、门把手上 提取到了犯罪嫌疑人的DNA样本,杀死沃尔岑巴赫的凶手竟然与8年前杀害施伦格尔的凶手为同一个人 。
  “这样,到2001年,已经有两起谋杀案与这个 年轻女人有关——虽然还不肯定她是一名连环杀手,但是这两起案件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凶手都从被害人那里拿走了少量的钱,杀死受害者的手法差不多,案发现场都是在室内且没有打斗痕迹 。这些情况表明,凶手先诱骗受害者打开房门,然后瞅准时机作案,手段老练 。”负责侦办此案的德国检察官约尔根·布劳瑙分析说 。
  凶手“怪癖”难理解
  2001年10月,案件有了新的线索 。在德国西部小城市盖罗尔施泰因,一个名叫于尔根·鲍雷的7岁男孩去体育场玩耍途中,意外踩到了一个玻璃注射器 。在他的印象中,这种亮晶晶的东西只有神圣的医生才能拥有,而现在,他居然捡到了一个 。
  “我非常兴奋,将注射器拿回家交给了妈妈看 。妈妈一下子就疯了,立即将那个东西从我手上拿走,然后不住地问:‘你被它扎到了吗?有没有将它放到嘴里?’我那时候完全不知道什么是艾滋病,所以不明白妈妈为什么那么紧张 。随后,妈妈带我到医院,接受了多项检查 。”鲍雷后来回忆说 。
  检查结果显示,鲍雷接触那个注射器后没有感染艾滋病或是其他病毒,但是他的母亲还是决定报警,因为那个注射器污浊不堪,上面还有很多血迹 。警方对注射器进行化验,发现了毒品***的痕迹,还意外地 提取到一份DNA样本,其中包含的DNA信息与杀害施伦格尔和沃尔岑巴赫的犯罪嫌疑人完全相同 。警方得出结论:那个神秘的 年轻女人是一名“瘾君子” 。两个星期后,盖罗尔施泰因所在的莱茵兰-普法尔茨州首府美因茨郊外,发生了一起盗窃案 。在现场遗留一块被咬了一口的饼干上,警方再次 提取到那个 年轻女人的DNA信息 。
  2003年底,蒂琛巴赫市的一个办公室再次被这个女人侵入,她仍然没有偷走贵重物品,仅仅拿走一个装满零钱的咖啡罐子 。此后,在德国西南部其他地区以及法国和奥地利部分地区的盗窃现场,都发现过这个 年轻女人的DNA信息 。除了一辆车外,其他案件中的失窃物品价值都不大 。德国警方对这个 年轻女子的行事风格感到难以理解,只能将其视为一种“怪癖” 。
  “ 海尔布隆幽灵”活跃在吉卜赛人社区
  2005年5月,在位于莱因兰-普法尔茨州的德国古城沃姆斯,一些吉卜赛人发生了内讧,进行了激烈的*** 。当地警方在对这起案件进行调查时,从一枚子弹上再次 提取到那个 年轻女人的DNA信息 。吉卜赛人社区存在较多的吸毒、贩毒现象,联想到2001年发现的那个毒品注射器,警方认为,那个神秘的 年轻女子活跃在莱因兰-普法尔茨州的吉卜赛人社区 。
  2007年4月,那个 年轻的女人现身德国西南部城市 海尔布隆,制造了一起震惊德国的袭警案 。遇害的是一名22岁的女警察,名叫米歇尔·吉塞韦特 。调查显示,在案发前,吉塞韦特和一名男同事将车停在 海尔布隆的一个停车场,在车中享用简单的午餐——面包和咖啡 。此时,凶手和至少一名同伙从后面靠上来,在近距离向两名警察的头部开枪 。吉塞韦特当场死亡,她的同事身负重伤,陷入昏迷 。凶手没有抢走两名警察的枪,也没有翻他们的钱包,仅仅拿走了他们的手铐 。在汽车的仪表盘和后门的把手上,警方都 提取到了那个 年轻女人的DNA信息 。德国媒体在报道这起震惊全国的案件时,开始将那个 年轻女人称为“ 海尔布隆幽灵” 。
  吉塞韦特是一名缉毒警官,当时正和同事执行秘密任务 。与此前的案件对比,德国警方相信,“ 海尔布隆幽灵”的确活跃在德国西南部的吉卜赛人社区,她吸毒,可能从事贩毒活动 。警方甚至怀疑,吉塞韦特的缉毒行动可能危及到了“ 海尔布隆幽灵”,才使得她痛下杀手 。
  德国警方希望对吉卜赛人社区进行大规模搜查,广泛 提取DNA样本,试图找到“ 海尔布隆幽灵” 。德国政府认为,警方缺乏证据,针对吉卜赛人进行调查会使政府受到“种族歧视”的指责 。
  被害者的DNA竟和凶手相符
  至此,德国警方围绕“ 海尔布隆幽灵”进行的调查已经进行了多年 。尽管掌握了这个神秘杀手的“生命密码”——DNA信息,尽管确定她是一名 年轻女性,作案手法老练、吸食毒品,但是警方一直没有捕获一名嫌疑人 。更为蹊跷的是,在已经发生的诸多案件中,竟然没有一个目击者见过“ 海尔布隆幽灵” 。这个冷酷的女杀手就像幽灵一样,因此又被称为“没有面孔的女人” 。有人甚至怀疑,这个 年轻的女人已经做了变性手术,变成了男人 。
   海尔布隆袭警案发生后,德国西南部地区又发生了6起刑事案件,其中包括两起谋杀案,犯罪现场都出现了“ 海尔布隆幽灵”的DNA信息 。
  2009年,法国警方发现了一具被烧毁的尸体,这具尸体属于一名男性 。警方从尸体上 提取了DNA样本,已确认死者身份,结果发现,其中包括的信息与“ 海尔布隆幽灵”的DNA相符 。
  这个发现使德、法两国警方感到不可思议 。“很明显,绝对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那具尸体是男性,而‘ 海尔布隆幽灵’是一个女人 。”德国萨尔布吕肯州检察官办公室发言人恩内斯特·迈纳斯说 。两国警方联合对尸体的DNA样本进行了第二次检测,却发现“ 海尔布隆幽灵”的DNA信息不翼而飞 。由于 提取、检测DNA样本都要用棉签,于是有人提出,这种情况可能是棉签受“污染”所致 。
  过于依赖技术
  手段不可取
  针对这种可能性,德国检察机关进行了详细调查 。3月25日,萨尔布吕肯州检察官办公室宣布:“ 海尔布隆幽灵”很可能根本不存在,导致警方错误判断的原因是,在犯罪现场 提取DNA信息使用的棉签遭到了“污染” 。
  德国媒体报道称:“ 海尔布隆幽灵”的作案地点集中在德国西南部、奥地利北部和法国东北部,是因为这些地区相邻,当地警方在 提取DNA样本时使用的很可能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同一批棉签 。这批棉签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沾染了某个“粗心”女工的皮屑、汗水等,从而带有了其DNA信息;警方使用这批棉签在犯罪现场 提取DNA样本,便将该女工的DNA信息当成了犯罪嫌疑人的DNA 。目前调查人员正在 提取生产这批棉签的德国工厂所有女员工的DNA资料,以便核实 。
  为了抓捕“ 海尔布隆幽灵”,德国警方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花费了超过1800万美元的经费,却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着实令人大跌眼镜 。德国媒体的报道认为,DNA技术虽然是现代刑侦工作的利器,但是过于依赖技术手段并不可取 。“ 海尔布隆幽灵”很可能根本不存在,但是德国***并没有理由轻松——警方的“乌龙”事件只能证明,那么多案件并非一人所为,多名真凶依然逍遥法外 。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