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离红尘

缘生人

缘灭
注册
2012-11-19
消息
244
荣誉分数
37
声望点数
38
宗萨仁波切:什么是真正的出离心
2011-02-21 14:56:09

佛教徒几年之后,你也许可以轻而易举的出离很多过去无法出离的东西,你变的不再关心那些被认为很世俗的事物。

你不再翻阅汽车杂志,也不再留意开过你身边的车是法拉利还是奥迪。不再关心精品购物杂志里那些漂亮的衣服和背包,不再关心哪家购物中心正在打折,也不再经常更新你的QQ版本。你甚至可以不需要肉食也可以不再抽烟。

可 以说,你在这些方面出离的很好,你确实出离了一些东西。但是你可能会被另一些东西控制住,例如,你从肉食出离,却走进了素食。你开始执著于素食,甚至认为 肉食不洁,那些吃肉的人也会引发你的反感和敌视,这个时候,你应该从素食出离。你执著于吃素,而执著的直接结果就是制造出各种有害情绪,比如敌视。

同 样的,你可能不再关心张曼玉的新欢是黑人还是白人,不再关心最新款法拉利,也不再关心今秋流行的鞋的款式,但是你开始关心另一些东西,你开始关心如何弄到 纯天然的红珊瑚佛珠,开始搜集各种佛像,开始关心高僧们的八卦,这表示你的出离并不彻底。你只是从一个笼子钻到另一个笼子里而已。真正拥有出离心的标准就 是,你可以随时抛弃任何你熟悉的东西,你可以走出任何你习惯的场景。不会有犹豫,不会有不舍。如果你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你可以说你的出离心很完美。具有 出离心的人可以接受任何改变,他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愤怒。记住,我说的是任何事情,不光是那些很世俗的事情,也包括那些你认为很神圣的事情,例如,拜佛的 动作。我们经常因为改变而生气,因为改变通常是对我们已经习惯的东西的冒犯。如果你还会被某件事情激怒,那说明你在那件事情上尚未出离。这些事情可能是对 你来说比较重要的事情,你可能不会因为那些小事而动怒,但是一旦涉及你所认为的大事,你就可以了解到你是否具有出离心。如果你是一个爱车族,在早上发现你 的车被划了,你是否可以无动于衷。如果别人打碎了你家的窗户,你可能会无所谓,因为那对你来说并不特别重要,但是,如果打碎的是你的面子,可能就有所不同 了。你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你最需要出离的对象。但是,它往往是你最不希望出离和最难出离的东西,但你还是要出离。有时候,细节可以看出你的出离是否彻底, 例如,你是否会因为有人不喜欢你所喜欢的猫咪而不快,你是否因为某人习惯于乱放牙刷而烦恼。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可以用来判断你的出离心。如果你彻底的出离, 你就不应该有任何烦恼,因为你抛弃了所有的执著。你不会因为有人告诉你她不喜欢你的猫而生气,也不会因为有人乱放牙刷而烦恼。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该抛弃 的是对一切的执著,而不是一切。拥有出离心并不表示你要离家出走,或者把财产全部捐出去。出离并不表示你一定要过密勒日巴那样的生活。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 说,出离同时也意味着如果要你去过密勒日巴的生活,你也不会推脱拒绝。以前有一位成就者,有一天一位客人前来拜访,不过那位客人显然对成就者所住的房子有 些惊讶,他认为他住的房子过于豪华,那位客人并没有打算把自己的疑惑藏在心里,他直接告诉了那位成就者他的疑惑,他说:我听说您是一位舍弃今生者,但是看 着你屋子里的那些东西,我觉得您似乎并不太符合舍弃今生的标准。

那位成就者微微一笑:舍弃一切并不意味着你我要象密勒日巴那样生活,虽然我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但我早已没有了对这些东西的执著,我随时可以走出去。

这 个故事告诉我们,出离心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可怕,你无需担心它会剥夺你的财产,或者会剔光你的头,让你和家人生离死别。你不必担心失去任何东西,你需要放 弃的,仅仅是执著,放弃这些对你没有任何坏处,他只会使你更自由。但是放弃这些并不象我说的那么容易,它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一些技巧,和一个懂得如何让你 放弃这些的老师。
 
最后编辑:
慈诚罗珠堪布:如何修密一[出离心和菩提心]


今天讲一讲如何学密。作为修学密宗的人,在从发心到成佛的一系列过程中,为了让自己的修行能够如理如法,就应该按照以下次第进行修持:

一、学密的基础——出离心和菩提心

我们以前也三番五次地讲过,出离心和菩提心就是学密的基础,为什么在这里还要反复强调呢?因为,作为修行人,必须要过这两关,如果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即使修再殊胜的、类似大圆满等等的密法,也是徒劳无益的。只有在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之上,才能正式入密修行。
华智仁波切讲过:在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的前题下,即使闭关九年修大圆满,也不能播下解脱的种子。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在所修的是大圆满,时间不是一两天或 几个月,而是九年,修行方法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以泥封门、谢客、断绝所有外界往来的情况下,却因缺少出离心和菩提心,而不能播下解脱的种子。这足 以让我们警醒:如果不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就可以沦落到如此地步——修了九年大圆满,却不一定能播下解脱的种子!所以,对任何一位修行人来说,出离心和菩 提心都极为重要。
很多人因为缺少这些知识,只知道密宗殊胜无比,就好高骛远,妄想不修加行而一步登天。疲于奔命地去接受密宗灌顶,不亦乐乎地修习密宗,最终却竹篮打水、收 效甚微。这一切过失,不能归咎于密宗,而是因为基础不牢所导致的结果。所以,学密的人必须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这是显密的共同基础,是趋入一切修行不可或 缺的首要条件。
所有的无上密宗都十分强调出离心和菩提心。譬如,在修生起次第之时,一旦离开空性见和慈悲心,即使能将佛像观想得一清二楚,也毫无意义。同样,正如经书所 言,如果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即使念诵了上亿的本尊心咒,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所以,一切修法的关键在于出离心和菩提心。目前,有不少居士在没有修好出 离心和菩提心,不懂得生、圆次第的情况下,盲目地念诵一些本尊的修法仪规,以图获得收效。于此必须提醒诸位,这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显宗、密宗都一致认为,一切万法都随发心而定。《开启修心门扉》中也讲过,如果某人是为了今生(圆满)而修行、放生、供僧、供佛……,即使这一世能如愿以 偿,其结果也不过如此;如果因前世业力而未能如愿,这些善行也不会引发丝毫出世间果报。因为在修行之时,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解脱、度众生、成佛等等,而仅仅 是为得到今生今世的幸福快乐,既然其发心已经如此明朗,那么其所做善业又怎么可能变成解脱之因呢?决不可能。
经书里也有这样的比喻:如果有一个人被饥饿所逼迫,正万般无奈地挣扎在生死线上,假如不立即进食,几分钟后就会被死神夺去生命。这时,如果让他到国王的宝 库中去取宝,他首先应该选择什么呢?绝对是食物。因为,宝库中的其他金银珠宝虽然珍贵,却无法解决濒临饿死的困境。对此时此刻的他来说,价值昂贵的金银珠 宝是毫无用处的。同理,生起次第、圆满次第虽然极为殊胜,但对没有基础的人而言却太高深了。目前,我们暂时还不需要生圆次第的修法,当务之急,还是出离心 和菩提心。
还有一个比喻:古代东西方很多城市都有城墙,必须经过城门方可进入城内。假如此城只有一门,再无其它入城门径,每一个想进城的人就必须通过此门。城里有很 多人家,一旦进城之后,想去哪一家都可以随心所欲。但是,如果没有经过此门,便只能徘徊于城外,永远无法进入城内。这个比喻说明,出离心和菩提心就是趋往 修行之城的唯一门路,在出离心和菩提心生起以后,大圆满、大手印、时轮金刚或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修法,便可随意选择。但在没有生起出离心与菩提心之前, 想修成这些法,无异于螳臂挡车,实在是自不量力的愚蠢之举。
所以,现在我们不必急不可耐地去修大圆满或生起次第等密法,而是要首先生起坚定不移的出离心。因一时环境等因素,偶尔产生的出离心是不可靠的,故尔要反复修习,一旦生起,就要令其稳固不退。生起出离心别无它途,唯有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外四加行的修法。
究竟什么是划分有无出离心的界线呢?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中要求:如果希求解脱的心念,日日夜夜从不间断,才叫生起出离心。这个标准比较高,薄地凡夫一时难以做到,所以我们暂时只能提出一种较低层次的出离心衡量标准:
没有出离心的人,只求今生世间圆满及来世人天福报,此外便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没有更高的追求;有出离心的人,可能偶尔也会有这些想法,或许也会喜欢吃好 的、穿好的、住好的。但是,在他的思想深处,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信念:这些不是生存的目的,只是一种临时的生活方式和手段,是无关痛痒、可有可无的,我 的最终目标是获得解脱!如果能有这样的意识,就基本上可以算是具备了出离心。说一千道一万,总而言之,学密法的人一定要修出离心!
第二是修菩提心。今天我们不讲菩提心的具体修法,而是要再次重申,学密之人必须要有菩提心!某些密宗教派认为,没有菩萨戒就不可能得到灌顶,也就不可能有 密乘戒。因为在三戒中,下下是上上的基础,即别解脱戒是菩萨戒的基础,没有别解脱戒就没有菩萨戒;菩萨戒是密乘戒的基础,没有菩萨戒就不可能得到密乘戒。 因而,修学菩提心在密宗里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在没有菩提心的情况下,即使念诵了十多亿的本尊心咒,如果发心和修法不正确,来世就可能会立即变成厉鬼或邪魔之类具备神力的众生。此外,能将本尊、特别是 忿怒本尊观想得如同睁眼所见一般清楚的人,也有可能得到类似结果。现在,有些人动辄便观想忿怒本尊,猛念其心咒,以诅咒或降服他人,这些都是不对的。通 常,一般人不会投生为厉鬼,但修生起次第不如法的人,却有可能这样堕落。然而,证悟空性者或发菩提心者绝不可能有如此下场。由此可见,密宗生起次第也是不 能离开菩提心和空性见的。
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涵义十分深刻,必须要亲自体会和实修,才能明白其内涵的伟大和必要,这是仅仅通过闻思所感受不到的。我一直希望大家能认识到,生起次第、 圆满次第可修可不修,关键问题是出离心和菩提心。要知道,即使没有证悟大圆满、没有念诵上亿本尊心咒、修生起次第观想不清楚,都不会有人说我们不是修行 人。但是,如果缺失出离心和菩提心,那我们就真的不是修行人了!
我曾看过一则故事:一位学者在乘船渡河时询问船夫:“你懂不懂数学?”“我不懂!?”“哦,那你的半个生命已经失去了!”又问:“那么,你懂不懂哲学 呢?”“还是不懂!?”“那你又失去了半个生命!”行至河中间时,船出了故障,船夫就问学者:“你会不会游泳?”“我不会!!”“那你的整个生命都已经失 去了!!!”船夫不无遗憾地说。
同样,没有修持生起次第或圆满次第,虽然看似缺少很多,但实际上却并不缺少。反之,如果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那就真正是失去了一切,因为他连修行的门径都没有趋入。所以,这两个基础很重要!
 
最后编辑:
走出修行的误区——关于出离心
许 多人对佛教中“出离心”这个概念存在误解甚至排斥,把佛教的强调出离心看成是消极避世的表现。什么是真正的出离心?为什么出离心对修行如此关键?怎样才能 生起出离心?为澄清误解、引导修行,希阿荣博上师从现代人日常生活的点滴出发,走入你我的内心世界,就出离心及相关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开示。

  人们常说把修行融入生活中,可奇怪的是,尽管我们很努力,修行却仍然与我们的生活若即若离。当我们打坐、念经、微笑面对他人时,我们觉得自己做 得很好,真正是把佛法运用到生活中了;可是在我们沮丧、愤怒、疼痛、委屈的时候,佛陀的教诲便开始记不清。除了当时极其鲜明而强烈的屈辱感、挫败感外,其 他一切都退到模糊的背景中去了。也许有人不禁要怀疑上师教给我们的种种方法是否真的有效。

  为什么修行不能持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让很多人脱胎换骨、自由觉悟的佛法到了我这里就总是失效?也许答案就在于我们把生活抓得太紧。不论 自觉或不自觉,生活中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太重要,工作、家庭、金钱、声誉、感情,我们希望这一切都尽在掌握中,四平八稳,安全放心。为此,把全副精力都投 入进去还不够,还要通过修行为生活上保险。然而,生活就像我们手里握着的沙,抓得越紧流失得越快。在无常面前,以强化生活和自我为目的的  修行变得支离 破碎,收效甚微。我们若能放松下来,不把生活中的每件事都看得至关重要,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修行上,生活并不会因此变得更糟。相反,真正的转变会在这 时出现,我们也会因为放松而第一次尝到自由的滋味。

  放松可以说是修行的第一课。生活中人们最惯常的状态是紧张、对抗。对自己、对别人、对周围的一切都紧张兮兮。我们不喜欢生活在自己的掌控之外, 任何一点不确定都会让我们焦躁不安,所以我们总是神经质地忙碌着,即使身体没动心里也从没停过,深谋远虑想防微杜渐。一帆风顺时,我们希望这种美妙的状态 能一直保持下去,不想看到任何突发事件打破生活的完整平静。生活中发生任何一件事,都让我们心头一紧,必须立即判断出它的利弊以采取相应的行动。对自己有 利的要让它锦上添花;对自己不利的要赶紧想办法压下去或推出去。我们自以为是生活的故障检修员,整日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身处顺境的时候,饶是这样不安, 陷入逆境会怎样惶恐更可想而知了。我们仿佛每天头顶磨盘走来走去,感觉要被压垮了,世界缩小到只剩下眼前那一堆困难。诸事不顺,我们越发相信自己是世界上 最倒霉的可怜虫。这种自艾自怜的情绪使我们觉得自己更有理由责怪、刻薄、报复、折腾。我们乐此不疲,以至于忘记生活原本就是变化无常,喜忧参半,甚至有点 混乱的。哪怕我们耗尽毕生精力,也无法使它更可靠有序些。而修行只是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不确定性并安住于此。有人也把这称为自在。

  记得我十七岁时,在家乡跟随才晋堪布修学佛法,从共同外前行开始。我紧张而兴奋,每天关在自己的小屋里没日没夜地修行。起初一切都正常,直到观 修寿命无常时问题出现了: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观想,使我的身体过度紧张而僵硬;对无常的深入观察使我内心充满沮丧、哀伤。我整个人紧绷绷的,生不起清明的 觉察,应该达到的体验也迟迟没有出现,这令我既愧疚又焦急。终于我在本应闭关的白天迷迷糊糊地走出了小屋。我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只想摆脱心里的困窘不 安。我的上师才晋堪布把我叫到他的住处,对我说:“弟子,你应该把窗户打开。看外面的虚空,宁静而广阔。尽量放松身心,凝视天空,慢慢地把心融入到天空 中,安住。”我按照上师的提示去做,果然很快走出了困境。才晋堪布传授的这个珍贵法门,让我受用一生。放松下来,让心与外界连接,不刻意追求任何状态或结 果,只是安住。这实在是最为重要的修行。

  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他不禁慨叹:所有众生都有一颗本自具足的菩提心。不论我们曾经多么贪婪、残暴、奸诈、愚昧,都 从未令它有丝毫减损。它一直在那里,从未离开过我们,所以修行不为再去成就什么、证明什么,而只是引导我们放松下来,慢慢去贴近本心。

  我们之所以很难体会到本心,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所作所为大都在牵着我们朝与本心相反的方向走。很多习惯,尤其是心的习惯,让我们一而再、再 而三地陷入窘境,比如前面说到的紧张对抗,还有趋利避害、推卸责任、自以为是、太在意自己的方式等等。我们修行便是要以一种温和的方式扭转这些习惯,使自 己逐渐摆脱困窘的境地。

  趋利避害大概是所有众生最根深蒂固的一个习惯。趋利避害本身并没有问题,我们想脱离痛苦、寻求解脱,这就是趋利避害的一种表现。但问题是很多人 对趋利避害上瘾,只要一感觉不舒服马上就另外寻找慰藉,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去认知和体验。天热要开冷气,天冷要烧暖气,风吹日晒很辛苦,出门要坐车。就在 这忙不迭找安适的过程中,我们不但错过体验四季的乐趣,而且还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容易受伤害。

  对趋利避害上瘾,也有人称之为“纵欲”。我们一般认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才是纵欲,不过在较微细的层面上,只要有条件,每个人都愿意纵欲,因为纵欲是人们逃避不安的习惯性方式。

  人们孤独、烦闷或者感觉有压力的时候,会喝酒、暴饮暴食、购物、打电话、上网,或者窝在沙发里不停地换电视频道。反正就是不想留一点空间给自己 去面对那份孤独、烦闷或压力。用来帮助我们逃避不安的种种活动本身又会带来新的烦恼和问题。我们的初衷是让自己免于痛苦,得到安适,而实际做的却是用一种 痛苦代替另一种痛苦,如此循环往复,更强化了我们的恐惧。以前的人排遣情绪还能写信、看书或培养某种陶冶性情的爱好,而现在的人远没有那份耐心,除了对轮 回,对什么都很快就厌烦。人生如朝露,可我们似乎还嫌它过得不够快。现代社会真是一个迷信趋利避害的社会。人们不能容忍哪怕是一丁点的不舒服、不满足、不 方便,所以不停地寻找安慰、便捷,并且相信能找到。

  常听人把烦恼增多、内心空虚归咎于物质的繁荣,其实不尽然。物质会对人心产生一定影响,但关键还是人心在作怪。烦恼多,是因为物质条件改善后内 心执著的东西更多了。以前你可能只有一块手表舍不下,现在却有房子、车子、存款时刻牵着你的心。内心空虚也是因为物质丰富后有更多逃避痛苦的选择,你可以 更频繁地变换安慰的方式,结果你便更频繁地感受到不满足和挫败。大家还记得小时候吧,特别是短缺年代里长大的孩子,一块糖、一件新衣服就能让你高兴很久。 当你从父母或其他人手里接过这样的礼物时,你心里充满了感激。你会说谢谢他们。你会非常珍惜那块糖,并用心去品尝它的味道;你会懂得欣赏自己的新衣,并且 真心赞叹它的美好。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眼里的礼物越来越少,你能得到的越来越多的东西都被认为是理所应得,因为你聪明、能干、努力。然而,这个世界上 聪明的人很多,自闭症患者中不少就是某些领域的天才;能干的人也多,努力的就更不用说,你看建筑工地上的那些工人,谁不比你辛苦?但是,并非所有比你更聪 明、更能干、更努力的人都过得比你更富足安适。只能说你比他们幸运,而你却忘记感念自己的福报。

  我并不是说人生在世就应该低头承受痛苦。其实不是我们自己选择受不受苦的问题。佛陀早就告诉过我们:诸受是苦。世上没有一件事物是恒久不变的, 所以我们拥有、经历的一切都会带来不安全感。这恐怕是无人能幸免的一种痛苦。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粗大的、细微的、强烈的、温和的痛苦伴随着我们短暂的一生, 你也可以把它们称为压抑、孤独、怨恨、哀愁、恐惧、贫穷等等,这些东西无论我们现在做得好或不好都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按理说,我们对痛苦应该很熟悉 了,但事实正相反,我们只是熟悉自己面对痛苦时的那份恐惧和挫败,对痛苦本身却从不敢凑近了仔细看看。

  我从小到现在生过四次大病,每一次对痛苦的体会都不同。第一次是十岁左右出水痘,周围的孩子很多都因为这个病死掉了。我们那儿的人相信水痘出来 之前喝水会危及性命,所以我连续几天喝不了水。我眼巴巴看着别人喝水,心里想:“这个病快点好吧!好了我就快乐了,我一定要喝很多很多水。”第二次是在十 一二岁被火烧伤双腿。那时也没有条件定期换药,只能听任两条腿反复发炎流脓。公社的兽医偶尔会给我消炎,每次都疼得喘不上气来。因为我害怕他,才忍着疼不 敢吭声,但对其他人,我从不让他们动我的伤口。两条腿烂了快一年,村里人都说我会成为瘸子,可我一点不在乎,只是担心自己会错过许多玩的机会。等我稍能站 起来,便立即瘸着腿出去玩耍了。第三次生病是十八岁在佐庆熙日森藏文大学求学时,长期的营养不良和劳累过度令我虚弱不堪,而这时突发的严重胃病一下把我击 倒。卧床半个月,情形越来越糟。那时我倒不担心自己就要死了。贫病交加,客死他乡,并不可怕。藏地每一个修行人从踏上修行之路的第一天开始,就想好要远离 家乡,去到无人之地,随时准备死在沟壑之中。我唯一遗憾的是还有那么多珍贵的教法没有学。第四次生病是在1990年,心脏病又一次把我推到死亡的边缘。虽 然那次抢救过来了,但心脏病从此与我结缘,时好时坏,不断给在身边照顾我的弟子制造惊吓。对于我这个普通修行人而言,病痛给了我观修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大好 机会。它让我真切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往往就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刻,死亡突然降临,说走就走,没有半点通融,再多的牵挂也得放下。由自己的病痛,我体 会到他人的痛苦。那个截肢的小伙子,那头待宰的牦牛,那个在废墟里寻找孩子的母亲……他们与我不再疏离,他们的痛苦,我的痛苦,原来是相通的,原本就是一 个东西。

  我的这四段经历可以代表人们对痛苦的四种态度。有人希望痛苦尽快结束,结束了就会一直幸福下去。有人在痛苦的同时不忘享乐,痛苦并快乐着。有人虽然不再惧怕痛苦,但痛苦妨碍了他的修行。有人拥抱痛苦,在痛苦中找到通向自由的路途。

  最近一位弟子跟我讲述了她的一次体验。她因为疏忽而被人利用,深受伤害。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出现这么大的危机,她的生活肯定会变得一团糟,她 一定会惊慌失措,拼命想办法报复和弥补。但是这一次,她决定逆习惯而行,不急于自责或责怪他人,而是放松下来,让内心保持开放,去深切而清晰地感受那被伤 害的痛苦。虽然同样会惊慌、压抑、懊悔,但她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心里有一个柔软的东西,那竟是对自己、对伤害她的人、对所有人、所有众生的一份悲悯。全力以 赴、苦心营建的生活原来是那样不可靠、不堪一击。生平第一次,她体悟到了出离心。

  一般情况下,当人们遭受痛苦,尤其是受到伤害时,心量会变得狭小。最好整个人都能缩进一个桃核里,以为有坚硬的外壳保护会安全些,而实际上这只 会使内心更加压抑和僵硬。不如把心打开,让自己暴露在痛苦中,让那种强烈的感受去瓦解心里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惯。这时,我们的本心,或者它折射出来的慈悲 心、出离心、世俗菩提心才会有机会显现。

  把自己看得太重是我们另一个顽强的习惯。虽然我们都知道佛陀的教诲:我执乃痛苦的根源,但回到日常生活中,我们依然把什么好的都留给自己、自以为是、特别在意自己的那一套、遇到问题就责怪别人。

  抓取这个动作暗示着内心的恐惧。婴儿初生到这个陌生未知的世界,拳头是抓得紧紧的。我们紧张、害怕的时候也都不由自主地握紧拳头。因为我们一辈子都在担心失去,便一辈子都在抓取、囤积,永远缺乏满足感。

  佛陀教我们布施,通过给予来消除那种贫乏的感觉。有人需要食物,如果我们有食物,就给他;有人需要衣服、药品、金钱、安慰、关心,如果我们能做 到,就去帮助。佛陀住世时,曾经有一个小孩来到佛陀面前讨要东西。佛陀说:“你说一句不要,我就给你。”可是那个小孩害怕一说“不要”就得不到东西,怎么 也不肯说。几次三番讨要后,见佛陀依然坚持,小孩只好勉强说了声“我不要”,结果立刻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佛陀对身边弟子说:这个小孩无始以来吝惜成 性,别说行动上真的放弃,就连嘴上说一声“我不要”都从未说过。今天让他说了一声“不要”,便是为日后的解脱种下了一点善根。

  从抓取转向舍弃,仿佛是个重大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别无选择。不管愿不愿意,我们一生都在失去。青春、欢笑、泪水、成功、失败、爱、恨、乃至整个 世界,都会离我们而去。布施的关键不是这样做到底能为他人解决多大的问题,而是我们能藉此学习放掉自己的执著。外在的行为久而久之会影响心态,习惯布施的 人比较容易让事情离去。以前有一个小偷向法师求解脱的法门。法师问他会做什么。他想了想说:自己什么也不会,只会偷东西。法师说:很好,你把自己偷光就可 以解脱了。

  看看现在的自己,仍然活着,仍然能够感受喜悦和美好,尽管几十年的人生已经遗失,许多自认为舍不掉的东西也都舍弃。我们突然间发现,其实自己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好失去的。

  我们自以为经验老到,对什么都了解,而绝大多数时候我们不过是凭概念、靠联想在理解世界而已。在一般人眼里,白色是纯洁、玫瑰是爱情、海滩是度 假、下雨是打不着出租车。事物所引发的联想远比其本身更受重视,可是用清新、开放的眼光看事物,亲自去感受、认知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不仅需要勇气,而且 还很辛苦。不知是我们的自以为是助长了我们的懒惰,还是反过来,总之我们现在是又固执又懒惰,并且认为这正是热爱、肯定生活的表现。

  通常情况下,面对任何一件事物,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判断。“对的”、“错的”、“有利的”、“有害的”、“同意”、“不同意”,然后我们根据自 己的判断开始大声、小声、无声地发表议论,像个喋喋不休的评论员。这种急于判断的习惯和固有的观念让我们没有办法清楚认识事物。

  有位弟子给我讲过他亲身经历的一个实验。在高级经理培训课上,老师请学生看一段几分钟的录像,并请他们注意录像中一共有几个白衣人出现。开始放 录像了,画面上有一群穿黑色衣服的人在跳舞,他们各行其是,旋转穿插,毫无规律。这时一个白衣人进入画面,扭了几下走开了。接着又有两个、三个以及更多的 白衣人进来又出去。学生们聚精会神看完录像,所有人都能准确无误地告诉老师前后共有几个白衣人出现过。这时老师微笑着问大家:有没有人看见黑猩猩?什么? 除了黑衣人、白衣人,还有一只猩猩?全班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大家纷纷猜测那一定是躲在背景或角落里的一个猩猩图标,或是某个跳舞者佩戴的小装饰,大家太 专心数人数,没注意到这些细枝末节。可是老师说那是一只跟人一样大的猩猩,还跳舞了。这怎么可能!全班几十位才智过人的“社会精英”居然会缺乏观察力到这 种地步?大家谁也不信,坚决要求老师重放一遍录像。这回,不用数白衣人,也不用数黑衣人,什么都不用做,只是看录像。果然,录像放到一半时,一个人装扮成 一只黑猩猩闯进来,在画面中央手舞足蹈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离开。这回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不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实验吗?我们自以为明察秋毫,但往往只能看见我们想看见的东西,听见我们想听见的声音,而不是我们能看见、能听见的东西。

  佛陀教我们以开放的心去看去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看到和听到。当年他在印度鹿野苑初转法轮,宣讲的第一则开示便是:此乃痛苦,当知痛苦。身处痛 苦中,应该了知自己在痛苦中;痛苦就是痛苦,不要把它误解成别的。有一些成见和误解比较容易纠正,我们只需稍稍改变心的习惯就可以,但还有一些错误的假设 从古远以来相传至今,已经成为真理和常识。我们如果想活得更真一点,有时就不得不做个没有常识的人甚至是叛逆者。想想那些舍弃今生的修行人,他们拒绝谬 误,也不想躲在别人的经验里混日子。他们觉得受够了捉弄,于是坚决远离了这套骗人的把戏,开始真心诚意去认识和感受万事万物。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样 坚决,但至少我们可以承认自己无知、不再固执己见、不再懒惰地满足于过“二手生活”。每天让自己的心安静片刻只为单纯地去听去看去感受。

  自以为是不仅割离了我们与当下,而且还使我们更容易受侵犯,也更容易侵犯别人。我们很在意自己的那一套。打开电视,总是看见有人在讲自己的心 得,怎么做饭、怎么化妆、怎么减肥、怎么成功、怎么理财。满大街的人都梳着同样风格乱蓬蓬的发型,一到公共场合就都对自己的手机产生强烈的兴趣,大家的心 都同时随着股市的涨落而起伏跌宕,可是我们依然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很有一套。这种自我欣赏阻止了我们与别人正确地相处与交流。一些人像是患了某种特殊的 “自闭症”,在任何场合都热衷于自言自语。更多的人呢,不但觉得自己什么都对,而且必须得对,如果别人不能苟同我们的意见,便感觉很受伤,很不舒坦。面对 任何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状态,你都需要立即得出结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否则你就没有价值感、安全感。我们的信念、理想、价值观什么的往往被利用 来强化自我、排斥他人,不信就看看吵架的、冲突的、战争的各方,没有一个不认为自己有理的。

  日常生活中,自以为是有时还表现为自卑。坚持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这个观点,这不是自以为是又是什么?自卑与自负一样,遮蔽 了我们的当下,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同时也阻碍了我们与外界的交流。因为缺乏交流,我们感觉孤单、孤立。“认为自己是唯一的”会放大我们的感受。比 如说参加考试,如果有一半人通过而你是其中之一,你会很高兴,但如果只有你一个人通过,你就不仅是高兴,简直是欣喜若狂;同样,如果有一半人被淘汰,而你 是其中之一,你会很沮丧,但如果只有你一个人被淘汰,你就不仅是沮丧,而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冤、最不幸的人。当你处于情绪的低谷而又孤立、封闭时,你很 容易就会认为自己比所有人都更悲惨、更不开心。事实上,你的情况肯定比你想象的要好。现在很多人因为承受不了痛苦而自杀,每次我听到这样的消息都难过极 了。死亡对他们来说是多么巨大的未知,而未知有多大恐惧就有多大。死亡的过程中四大分离,那种痛苦根本不是活着的人所能想象。尽管如此,他们仍然选择死 亡,可见他们生前感受的痛苦的确是到了无法承受的程度。前面我们讲到痛苦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经历,而是众生的经历,所以不要相信有个叫“命运”的家伙在专 门与你作对、故意要整垮你。你的感受只是众生普遍的感受,所以你没有被遗弃。如果你能放松下来,单纯地去感知那份痛苦,并且放掉对自己的担心、怜悯、评 断,不再只是在“我对我错、我行我不行”的圈子里打转,而去与外界沟通,愿意欣赏一下花草和晨风,痛苦也许依然强烈,却不会再让你窒息、让你绝望到走投无 路,因为此时你的心打开了。

  也许有人会觉得放掉这个、放掉那个,说起来容易,而实际做起来,委屈、无奈、懊悔、愧疚、惶恐、挫败的感受是那样强烈而真实,不是自己不想摆脱 而实在是无力摆脱。如果是这样,也就不必急于放掉什么,不要再为难自己,你已经很不开心了。有那么多烦忧伤痛要放在心里,你该需要一颗多么大的心呐!那么 就给自己一分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的心在慢慢扩大,它很柔软、很有弹性,慢慢地,它把这个伤痕累累的自己包容进它的温柔之中,它扩大到整个房间、外 面的院子、街道、行人、桥梁、城市、江海、山峰、天空、日月、星辰……专注在那种可以无限延伸的开阔感中。当你再次睁开眼睛,你会感觉好一点。

  我们拒绝与他人沟通,通常是因为我们觉得那些人不会理解我们。我们排斥他人什么,实际上正反映出我们排斥自己什么。如果你觉得别人不会理解你, 说明你也根本不想去理解别人。如果你讨厌别人贫穷,说明你害怕自己贫穷。如果你排斥别人的浅薄、狭隘、冷漠,说明你不想面对自己身上的这些东西。所以,我 们只有不排斥别人才能接受自己。一些修行人为了训练这种开放能力,故意要与难打交道的人相处。印度的阿底峡尊者来西藏前,担心西藏人太和善温良,自己找不 到修心的对境,故而特意把一个脾气怪戾、总爱挑他毛病的侍者带在身边。

  虽然我们都把自己看得很重,都想对自己好,可令人难堪的是,习惯让我们看上去像个傻瓜,所作所为全都在让自己更困惑、更痛苦。

  现在就开始改变这些习惯吧,这就是出离。

  比如下次遇上堵车,看看自己会有什么习惯性的反应:惶惶不安?牢骚满腹?神经质地不停看表?掏出手机开始跟朋友抱怨?批评前面的车、前面的司 机、路上的警察、失灵的红绿灯?或是打开广播、唱机,让自己更加心烦意乱?就这么看着自己,不去评断也不刻意纠正。遇到情况不立即被情绪淹没,而是看看自 己的反应,这就是改变。下次再遇上堵车,再看看自己是怎么发牢骚、看表、打电话、一刻不停地折腾。第三次、第四次及以后遇上堵车,仍然是这么观察自己的反 应,终于有一天你会觉得自己可笑:发牢骚、看表、打电话、折腾,怎么每次都一样,不能有点创意吗?所以,下次再遇到同样情况时,你会做点不同的事情:真正 去听一听广播里的人在谈什么、欣赏一首歌、体会旁边那个司机的焦虑、想想因为堵车有哪些安排需要调整……总之,你不再跟自己较劲了。

  轮回是一种惯性,不断改变习惯能让那股巨大的惯性慢慢地停下来。

  传统上,我们把出离心解释为厌离轮回痛苦、追求解脱安乐的心。痛苦由执著而来,所以我们实际要远离的是执著。而什么是执著呢?什么都可以是执著。这就使出离成为一件不得不心无旁骛、精进不懈去做的事,因为事事处处、时时刻刻都是陷阱。


  一位修行人曾经去拜见上师蒋阳钦哲旺波。路上他把自己的东西全部布施了,只留下一个木碗,那是他心爱之物。来到上师住处,看见满眼的金碧辉煌, 他不禁想:“人们不是都说夏扎(一无所有的)蒋阳钦哲旺波吗?怎么住在这样奢华的宫殿里?”这时,蒋阳钦哲旺波指着他笑骂道:“你们这些寻思者,我对这满 屋金银珠宝的执著远不如你对那个木碗的执著!”说完抢过他的木碗砸掉了。

  出离就是这样。不看表象,只看内心。

希阿荣博堪布这篇关于出离心的开示,在公历2008年10月23日(藏历八月二十五空行母节日)这个极为吉祥殊胜的日子里,由弟子最终完成文字整理。
 
最后编辑:
《佛学智慧洞穿现实人生:让心属于你自己》作者:雪漠

人生为了什么?我这辈子做什么来了?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我死后,除了我的子孙,还会有人记得我吗?我这辈子做过的事情,可值得为他人所称道吗?我与这世上庸庸碌碌的其他人,可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这世上会有我?……

人 生在世,每个人都像羽毛一样,被业风吹来吹去,无着无落,没有任何依靠,也不知道自己将要飘向何处。但年轻人们总是认为,漂泊不可怕,人生的大意义也太遥 远、太模糊,他只怕找不到他爱的人,只怕不能刻骨铭心地爱一场。如果没有爱过,就算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他只羡鸳鸯不羡仙。因为,他还没尝 到红尘的苦,只期待红尘的甜。他正沉浸在对爱的美好期待当中,只想找到那个自己深爱的女孩。

在他的苦苦寻觅中,这个女孩终于出现了,她的笑 容就像秋天的湖水一样,清澈动人。女孩盈盈而笑时,他的心湖也像秋水一样,起着微微的波澜。他的心里升起若即若离的喜悦与悲伤……那,就是爱情吧。爱情的 美妙润泽着他的心灵,他不再满足于一种烟花般短暂的幸福,他想和女孩结为夫妇,生儿育女,化为交颈柏,一生一世,生生世世永不分离,他不想再做那漂泊的蒲 公英,因为他有了不想失去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爱情。

但是,他不知道,爱情也是无常的,对爱的执著,正是让他远离自由的原因之一。当他认知 了世界那幻化无常的真相时,就会明白,一切都是执著不来的,包括爱情。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了无常,这个发现影响了我的整个生命,它让我明白,我这辈子该 做的东西,就是写点对这个世界有益的东西。我的文章能让人们变得更加清凉、清醒、快乐一些,人们读了我的文章,比没读要好,这就是我认为的“有益”。有的 人看了一些时下流行的小说,变得更加消极,更加空虚,或者毫无收获,那么就不如不要花费宝贵的生命时间去读这本书,这就是我认为的“无益”。我的文章对世 界的这种益处,正是我说的“相对永恒的东西”,在无常中建立一些相对永恒的东西,就是我说的那些该做的事。

我在《狼祸》“谈作家的人格修 炼”一文中说过,少年时代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曾让我陷入一种可怕的幻灭感当中,因为我发现整个世界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我不知道,既然终究都得死,这活 着,究竟有啥意义。这种幻灭感的改变,是在我接触佛家之后。当我看到佛舍身饲虎和割肉喂鹰时,我忽然发现了意义。这意义,便是那精神。那虎鹰和身肉,均已 化为灰尘,但那精神,却以故事为载体,传递给千年间活过的人。这精神会照亮心灵,许多人因此离苦得乐了。这,便是意义。但是享受着红尘的甜而乐不思蜀的人 们,是不会去考虑这些问题的。只有在生活渐渐露出它的“真面目”时,他们才会开始思考人生。

毕竟,青春也罢,美好的事情也罢,爱情也罢,总 会改变,它们都不可能永恒。人在时光的洪流中不断起着变化,年少时有着用不完的精力,但很快就长出了白发,平滑的皮肤也起了皱纹。人,一天天变老了,爱情 也在绚烂之后渐渐归于平淡。人们不再满足于生活的平淡:结婚生子,过着平凡的日子,喜怒哀乐不过为了一套房子、一两个孩子,或者几部车子。人生是不是会沿 着这死水般的轨迹,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一些有智慧的人们,这时就开始追问人生的意义——
 
他 还会发现,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即使有了爱情,他也想明白人生的大意义,明白自己对这个世界到底有什么价值,找到他的使命。这时他才发现,原来这追问比爱 情更加重要。他还发现,无论工作还是家庭,都有着让人无可奈何的苦:物价不断上涨,想活得更好,收入就要比它冲得更快;公司里总有一些小人,有时还不免为 小人做嫁衣;誓愿白头偕老的两人,结婚之后,尤其生子之后,总会因为小事而发生争执,甚至吵得不可开交……其他不愉快的事情,也随之不断发生着,这就是佛 说的“有漏皆苦”。

香烟美酒无法稀释生活的苦,彻夜狂欢无法排解生活的苦,一时得意无法掩盖生活的苦,连爱的甜蜜都无法弥补生活的苦。无论 能不能得到追求的东西,生活的苦都没完没了。苦,才是生活的本质。“多想从这无穷无尽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啊!”一旦产生这样的念头,他们也就有了一点出离 心,开始寻求解脱。

为什么生活会这么苦呢?因为人们的欲望在不断膨胀着。当人们还是孩子时,快乐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当人们发现自己 能拥有更多东西的时候,就总想拥有更多,总想过得更好。这就是我们堕入那“罗网”的开始。所谓的“罗网”,实际上就是诸多的贪婪、仇恨、愚痴、傲慢、嫉 妒,它们让我们受到迷惑,得不到清凉,得不到解脱,心中不自由,却又不知所措。

这时候,有的人祈求诸佛菩萨的救赎,有的人却开始反思人生,追寻生命的真谛。尤其在身边的人忽然死去时,他们会猛然感觉到一些什么,然后就有了一种使命感,开始寻找一种信仰。

因 为,当他们看见那些昨天还有说有笑的亲人、朋友,今天突然死去了,就会发现生命的无常,这时,他们的心里会生起一种沧桑感,发现死亡离自己并不遥远。他们 也许会想:他按揭买下的房子怎么办,他的妻儿怎么办,他的父母怎么办?几十年后,还会有人记得他是一个多好的人吗……他们还会发现,眼前这片草坪,曾是群 雄决战的沙场,弥漫战火硝烟,染满了淋漓鲜血,但今天,却变成游人野餐的地方,充满了宜人野趣。当年群雄争得头破血流,却留不下任何痕迹。在生命的无常面 前,诸多的纷争、纠斗,只会给人们带来痛苦,此外又有什么意义呢?当年,释迦牟尼佛正是因为数次目睹死亡而受到震撼,才生起了出离心,放弃王位,开始追寻 真理。

当你明白了这一切,就会品出红尘的苦,你慢慢品那无常的苦,就会看破红尘,生起一种强烈的出离心,有的人就会开始修道,寻求一种真正的解脱。
 
  • 完美主义者与出离心
作者:宗萨钦哲仁波切


在佛教里,出离有很多种含义和解释,我遇到的很多人都把佛教的出离理解为远离人世,就像悉达多太子曾经做过的那样。不过,这种解释容易把尚未准备好的人吓跑,因为佛陀并不打算剃光每个追随者的脑袋。


对于生活在城市里,喝桶装水,每天坐地铁上下班的人来说,悉达多的出离在多数时候只能是一种遥远的梦想,他们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如果你想修行佛法的话,你可能只能在这样的环境里修,在地铁里、在公司里、在下班的路上、在晚饭之后。但你同样可以出离,要知道,出离心并不只有一种表现形式。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出离心,可以以这种方法检验:在过去对你很重要的一件事,现在是否对你一点都不重要;过去可以轻易激怒你的事,现在你是否毫不在乎。如果是的话,那么你就从这里出离了。你需要出离的东西很多,并不只是不抽烟、不喝酒或不打牌,那只是开始。


所谓出离,就是不再执著过去执著的事物。当你不再执著一件事物或一种习惯,它就失去了指挥摆布你的能力,你也就获得了自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必须出离所有的事物,才能获得彻底的自由。我这里所说的所有的事物,当然不止是那些看得见摸得著的东西,也包括很多细微的东西。


例如,如果你看到一个观点,这个观点令你不舒服,那么说明你执著于一个相反的观点。这个观点奴役着你,所以你会不舒服,这样的事情也应该出离。不管这个相反的观点正确与否,或是谁所说,如果他可以让你不舒服,那你已经被攻陷,你都应该从那里出离。


应该指出的是,佛教所有的观点都是为了破除另一些观点而出现,但它不应该成为你的新主人。你也许经常会变得很生气,那是因为你的生活里总是出现与你所预期的相反的东西。


例如,你请的临时工可能让你非常不舒服,仅仅是因为她擦桌子的方式与你不同,你很不喜欢她那种看上去非常笨拙的擦法。甚至有时候你在街上看见一些打扮夸张把头发染成绿色的人也会生气,那是因为你执著于古老的审美观。


要摆脱这种不爽的心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你改变心态,不再执著于每个人必须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事的想法;还有一种,就是换一个擦桌子的方式和你一样的临时工。



很显然,前者是一劳永逸的方法(佛教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后者只能暂时解决问题。如果选择后者,你可能必须不断地更换临时工(这也是很多人不断更换老公的原因),你可能花了很多时间找到一个照你说的方式去擦桌子的临时工,但你很快会发现,她上厕所的时候经常忘了冲马桶。



因此,试图以改变外在的世界来追求完美是徒劳无功的。永远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把毫无准备的你激怒。你有多少执著,就有多少痛苦。要摆脱痛苦,你必须从所有的执著里出离。当你生气的时候你应该看一下自己的心,为什么会生气,是否因为出现了与你期待正相反的东西。你的期待,就是你所执著的东西。


佛陀不会被任何事情激怒,因为他出离了所有的执著。你可能因为任何事情生气,你可能因为公共汽车开的太慢而生气,可能因为找不到所需要的东西而生气(她把东西放哪了?她总是乱放东西),甚至可能因为你想让他生气的人不生气而生气。这说明你非常脆弱,你很容易被激怒。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之后,你可能还是未能了悟空性,也可能还是不知道金刚经在说什么。但是,你和过去会有所不同。过去你是个追求完美的人,而现在你已经可以容许很多不完美的事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现。例如:你可以吃一道比较咸的菜,而不会抱怨。


所谓完美主义者,也就是说,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要达到你所希望的样子。你希望住在墙壁是天蓝色的屋子里(如果不是,你就会睡不著觉),你希望不喝桶装水之外的任何水,你希望用自己喜欢的杯子喝茶,希望茶的味道不要太浓也不要太淡。



做一个完美主义者的坏处就是,你会经常痛苦。因为,这个世界上多数事情都不会轻易俯首听命,它们不会事事顺著你。要让他们达到你所希望的样子,你必须花很多时间。很多人试图创造完美的世界,不过,他们最终都被证明失败了。



事实上,只要把你的心稍作调整,一切都会很完美。



你之所以看到的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是因为你有各种执著和不切实际的期待。如果你可以从这里出离,那么你会变得非常强大。你不再坚持必须住在有蓝色墙壁的屋子里,不再坚持必须喝桶装水,不再坚持必须用自己喜欢的杯子喝水,不再坚持茶的味道必须不浓不淡。



如果你出离了所有的执著,那么你就会变得非常自由,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激怒你或伤害你。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