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种兵右手骨折劈断砖 观摩将军动容(图)

Saint88

Administrator
注册
2004-05-08
消息
18,274
荣誉分数
284
声望点数
263
upload_2013-9-14_10-6-34.png

训练图片。
upload_2013-9-14_10-6-58.png


upload_2013-9-14_10-7-19.png


upload_2013-9-14_10-7-40.png



  前不久,记者在某特种作战团党委会议室观看《特战神兵》录像片时,一幕精彩的片断令人震撼:官兵在向来团观摩的国防大学学员展示硬气功时,只见班长吴超凡凝神静气,向一块砖劈去,掌到砖断。第二掌断砖时,由于砖块畸形,一掌下去虽将砖块劈断,手掌外侧却被震开一个口子,鲜血流出。现场观摩的人都愣住了。

  “开!”只听见吴超凡一声怒吼,再次抡起骨折的右手狠狠劈下,第三块砖应声断开,鲜血却随之四溅!在场观看的将军无不为之动容!

  展示结束,国防大学著名教授金一南感慨地说:“今天的演示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种作战最能看出一支军队的训练水平、战斗意志和求胜欲望。我们军队吃苦、官兵们训练吃苦,吃这么大的苦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夺取胜利!”

  官兵一往无前、有我无敌的战斗豪情,让记者对“胜利”二字有了更新的理解。在特战团,官兵几乎个个身怀绝技,敢向死亡叫板,敢向极限挑战。在他们的心中,只有胜利在呼唤。

  八连战士陈辉辉在军区组织的侦察兵比武集训中,先后完成战俘审讯、毒气熏染等30多个课目,饭吃不饱,睡眠严重不足,体力严重透支。集训最后一天安排的是100公里长途行军,他右膝盖严重积水,医生和队友都劝他放弃。当时负责集训的领导也提出,即使不走完也可以算他的成绩。可这位“钢铁战士”却谢绝了这些建议,始终咬牙坚持,强忍钻心的剧痛,背负着沉重的装具,一瘸一拐地走完了剩余50多公里的行军路。

  气为兵神,勇为兵本。军事训练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给每一名官兵植入血性的基因。据团领导介绍,部队大力弘扬特战雄鹰文化精神,挖潜整理部队历史,建立反映团队发展历程的文化墙,谱写《敢字当头的特种兵》团歌,汇编《特战雄鹰》故事集,制作《雄鹰出击》系列资料片,让官兵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崇高、感悟责任。

  一个陆军团级单位,何以把雄鹰视为自己的标志和象征,雄鹰又如何成为这支战场利刃的文化图腾?

  对此,记者专门向团政治处主任刘兆明求证“雄鹰”的来历,他坦诚地说,“雄鹰”的由来无从考证。鹰是动物世界的勇士,天地翱翔的霸主,笑傲苍穹,敢于亮剑,这些特点与担负伞降、机降任务的特战队员有着诸多相似,而特种兵就是要争当空中雄鹰、陆地王者。

  特战雄鹰文化,“五敢”精神是文化之魂。团队将“泰山石敢当文化”中的“不畏邪恶、为民谋福”的担当精神与特种兵忠诚于党、敢打恶仗的意志品质相融合,提炼出敢于献身、敢打恶仗、敢挑重担、敢争第一、敢于超越的“五敢”精神。如今,官兵人人以“雄鹰”自居,以争当“十佳雄鹰”为骄傲,“五敢”精神深深融入官兵血液。

  置身这个火热练兵的团队,记者也被浓厚的战斗气氛所感染。营区建筑上,“明天走上战场,你准备好了吗?”“当特种兵、做特种人、练特种功、铸特种魂”等战斗口号布满视线;道路两旁,战斗英雄和训练标兵的画像格外醒目;练兵场上,官兵把战斗口号喊得震耳欲聋……这种充满火药味的氛围令人不由得赞叹:“这是一支充满血性的虎狼之师!”

  在全团众多专业和课目中,近一半是险难课目,尤其是伞降、潜水、攀崖、爆破、低空飞行器飞行等皆属于高危课目。他们注重转换视角,把险难课目作为锤炼官兵意志的有效手段,把官兵置于野岭、高空、深水等危险环境中摔打磨砺。

  正是这种高难度、高强度、高险度的训练,培育了官兵超人的胆识和勇气。有一年,他们在确山地区组织部队进行“千里百日大练兵”,单兵负重30公斤,连续6昼夜完成克服江河障碍、敌后破袭等21个课目。五连战士曹树涛急行军时撞上一个大马蜂窝,裸露在外的身体上被蜇得全是包。在最后10公里奔袭中,曹树涛眼睛肿成一条缝,视线模糊不清,中途两次休克,经抢救苏醒后,拔掉输液针头继续往前冲。在场救护的医护人员无不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肘上鲜血直流,膝盖瘢痕累累,脚底水泡斑斑……”在部队的宣传橱窗,记者观看了《刻进血肉的誓言·官兵肢体伤疤图片展》,透过图片上那一块块疤痕,那一层层老茧,我们感受到官兵钢铁般的毅力、敢于亮剑的胆魄。他们皮破了,肉掉了,骨损了,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痛,展露出军人特有的血性。观者无不感叹:这是当代青年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他们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的最好印证!

来源:中国军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