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弘法应谨慎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iWen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iWen

嗡阿热巴扎那得
注册
2013-07-04
消息
1,039
荣誉分数
205
声望点数
73
日嘎上师对网络弘法的开示

3月下旬,色达甲修寺的大宝日嘎活佛莅临福州,一晚在一个居士家中,上师利用传法的间歇时间,针对当前的网络普法状况对座下弟子作了中肯的开示,前后足足有一个多小时,后学将上师开示的大意作了简单扼要的概括,现张贴上网,以飨各位莲友。

一、网络媒体是双刃剑
日嘎上师说:“这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不少法师利用网络传播、弘扬佛法,也有越来越多原先未入佛门的人士通过网络接触到佛法,使他们走上了学佛的道 路。但凡事有利也有弊,网络在宣传佛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办好一个佛法网站,起到弘法利生的作用,功德极大;反之,在网络上谤诽三宝,搞内部 分裂,罪过亦极大。一个人在网上发表错误的观点,可以同时被很多人看见,这様就形成了‘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的后果,因此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警醒。” 上师又说:“根据因果定律,倘若看得人越多,影响越广,始作者的过失也随之越大。总之,佛子们对待网上的种种言论一定要慎之又慎。还有不许公开的密法,如 果擅自在网上传播,就犯了密乘根本戒!”

二、谤法者,知法之士也!

日嘎上师又说:“真正谤诽佛法、使佛教内 部分裂的,不可能是对佛法一窍不通的人,也不仅仅是外道,而是那些懂得佛法理论的人士。他们或想存心破坏佛法,或想自立宗派,或出于自身不可告人的目的, 宣说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是传播歪门邪道,想将众生引入歧途。很多邪教、附佛外道就是这様产生的。这些人造了极大的口业,若不悔改,继续造业,来世必堕地 狱!”

上师的这番言语确实很有道理:纯正的佛法就像一剂妙方良药,能够治愈众生顽疾;邪教则如掺了蜜糖的毒药,吞食着挺舒服,但后果不堪设想;附佛外道则如同假药,服了毫无效果,还会引起丧命!“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这是从古至今颠扑不破的真理。

三、论坛争辩无休无止,没有意义

日嘎上师接着谈到:“现在网络上有很多佛法网站和论坛,但是类别繁多,良莠不齐。有的网站确实搞得不错,是实实在在地在弘法,像喇嘛网就是一个先例,而 有的网站则不如法,在宣传背离佛法的东西。还有很多论坛,看似热热闹闹,其实都是大伙儿跟着在那里凑热闹,一个贴子下来,跟着的贴排成了长长的一串,你说 你的,我讲我的……这様到底有什么意思啊。‘寜玛甲修寺留言板’这个论坛,主要上传一些开法会的情况和金刚道友们的修学体会,虽不如一些论坛‘火’,但办 得规规矩矩,很是实在,这様在论坛上造业的机会也极少。三宝弟子们不要热衷参与论坛上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地争论,这様不仅浪费了修行时间,还容易在不知不 觉中犯戒和造业。”

四、上网不能使人解脱

日嘎上师最后做了总结:“佛弟子整天沉溺在网络里,不仅消耗时间, 影响身体,浪费精力,还因此耽误了修行,真是得不偿失。成佛要*自我清静的发心、上师正确的指导及自身精进的修行才能实现,上网不能使自己解脱,也不能让 众生成就。”上师还谈到了网络游戏对佛子的负面影响:“时下有很多网络游戏,里边打打杀杀的情景,让人在阿赖耶识中种下了杀生的种子,这是很可怕的,所 以,三宝弟子千万不要玩网络游戏,特别是那些有战争、搏杀和赌博等不良内容的计算机游戏!”

日嘎上师当日身患感冒,还不顾休养身体,对弟子们作了诚恳精彩的开示,希望大家能谨记上师的苦口良言,身体力行,不要辜负上师的一片拳拳真心。

三宝弟子:白玛开智
2004年4月9日于福州
 
最后编辑:
网络学习佛法很方便,但是有利就有弊,大家都有体会。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产生了付面作用。

1、只学不修不证。网络上关于佛法的知识、见闻很多,有些人贪多嚼不烂,只学知识,不知离文字相去行经,去落实,佛法是 要修证的,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很多人把网上学佛当做了另外一种上网方式,不懂修证,也没有修证。有的人在网上留言,发贴,动辄恶口辱骂!恨自己下地狱 下的浅,可怜!

2、传播邪法外道。网络传播很快,传播的同时也带来名声的扩大。所以很多人乐于传播有关佛法的知识。但是,网络是正负两 个方面。正法也是如此传播,邪法外道也是如此传播。如果你没有鉴别能力,随意传播,一不小心就传播了邪法。现在打着佛法的旗号,做的是仙家外道的事,看着 象佛法,实际是迷惑众生,骗取钱财,比佛陀说的还吸引人,其实佛法本身是很平实的,世尊讲法四十九年就是告诉众生宇宙真相,事实真相,人生真相。所以,大 家对于那些看起来很神奇的事情,观观前生,看看后世,看看风水,破绽消灾,还因果债,还人皮债等等形式,迷惑不明佛理的有求众生,妖魔外道吸引人的方法, 就是用这些所谓的“神奇事迹”,因为末法时代,人心不古,都普遍地有好奇心理,这就中了邪法外道的圈套。

3、妄建“道场”。在古时候要建个道场是很困难的。但是在网络时代,这就很容易了。其实,建道场是个中性词,大家一定要明白这点。不要以为建道场就一定有功德。 因为道场的核心是传播法义。如果传播的法义不正确,建道场就会误导众生。当然,如果传播的法义如法,众生一定会觉悟受益、离苦得乐、出离六道的,就是让众生真能明佛理的好道场。网络道场普遍有几种形式:一是网络QQ群。有的人不仅建了群,而且以群主自居,在群里广说“佛法”,吸引了不少跟随者。这个本身不能说是好坏。但问题是有的人自己对佛法的见解很浅,或者误入邪法而不自知。因此,我真诚的期望各群主,提高鉴别能力,更好的帮众生了解佛法,破迷开悟,随喜你们的发心,续佛慧命,承担如来家业。
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建网络论坛。作为坛主,权力很大,关键还是在于坛主自身的见地水平问题。因为坛主可以删贴封号,如果你封的是邪说之人,当然有功 德。如果是封的正法道理,那你的罪过就大了。或许有的人又说:那我不删也不封。这样呢,还是有可能放纵邪说。岂不是违背了传播正法的大愿?

因此,办网络学佛道场,一定要谨慎,不要以为自己建了个道场,帮助很多人学佛就有大功德?功德与否,在于你的法是不是正法,进来学佛的人是否真能看懂受益,若是自己的知见没入佛知见,那就是以盲领盲,无法出离六道。

4、随意“护法”,随意供养。网络上要“护持”某一法门是很容易的,发个贴就行了。但是,这个‘法门“真的是佛法正法吗?很难说的,虽然佛陀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但这世界上还是有更多的非佛法、非正法的法门存在。特别是末法时代,附佛外道非常之多。有的法门,是不是可以列入八万四千佛法法门之一,真的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特别是有一些看起来非常神奇的、非常炫的”法门“,很吸引人,很让人动心,但是很可怕的是,这样的”法门“, 往往是附佛外道诱人之说。网上供养,虽然方便,佛说供养有功德,但要看供养的对象。供养了一个身穿僧衣之人,但这个人如果是附佛外道!供养了一个所谓的道 场,但很可能这个道场所宣传的,却是附佛的外道邪说。这两种情况下,你都是以供养之心,而随顺助长了邪说外道的势力,帮虎吃食,好心办坏事,这不是非常悲 哀的事情么?

预防的办法:

1、不要贪功德。佛法是只讲耕耘,不求收获,不求自得,不要以为自己能够做什么功德。梁武帝建了很多座寺院,达摩祖师仍然说他没有功 德。这个道理是很深的。所以,不要以为自己建道场、供养法师、供养道场,就有很大的功德。若有功德之心,就难以生起正法眼,难以鉴别那些附佛外道。


2、不要贪”护法“之”功德“。很多人喜欢维护自己的法门,特别喜欢维护自己的师门。而且把这个当作”护法“。这其实是一种世俗的心理。护法一词,其实应该叫”护持正法“, 才算护法。如果学的那个法门有问题,或者你跟的师父见解有问题,因为世俗之见而去维护,这叫护持邪法,是和邪说外道一样的罪业!学佛不是凭借世俗人情的见 解就能够学好的。古代为什么那么多人去行脚参访?就是要通过吃苦才能了业,磨练意志,对不同大德的说法进行对比验证,最后找到正确的答案,依法不依人。

3、理清法自明,成就在于行,很多人喜欢人云亦云,文字喜论,夸夸其谈,只在文字用功,不知内心觉悟,只知外在戒律,不 知内心戒律,只知外在皈依,不知内心皈依,内在清净尚未得,心外求法皆无意,外清内浊,必定招魔,内浊外清,与佛不应,安心正念,净心才现。末法时代,能 够静下心闻、思、修,才是真功夫,不会闻、思、修心里难以清净,学佛不是学样子,学神通,走形式,喊口号,是真正的在生活中把握正知正见,深信因果,增长 愿力,增长孝心,恭敬心,感恩心,觉悟人生,净化心灵,低级思维升华到高级思维,做一个德行、愿力合格的人,实现人间净土。阿弥陀佛!

--佛教在线--果戒法师
 
最后编辑:
Buddhism is a path of practice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leading to insight into the true nature of reality.
 
古代为什么那么多人去行脚参访?就是要通过吃苦才能了业,磨练意志,对不同大德的说法进行对比验证,最后找到正确的答案,依法不依人。
有些时候不停参访不同的大德,是因为机缘的关系,在一大德处不对机,到了另一大德处可能对了机就开悟了。
 
讲经说法基本的条件

传法、讲法是好事,但是在没有能力,没有发心的情况下,也不允许做。若是去做的话,对双方只有害处,没有好处。不是谁都可以讲经说法的,这是非常严肃的事 情。现在有些人互相探讨了一些话题,就说“传法、讲法”了。这不叫传法,也不叫讲法。不可以随便这样说、这样做,也不能随便接受。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学修佛法,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在漫长的时间里,为了佛法,无数次地舍弃生命,历尽了无数的坎坷磨难、艰难困苦,最终在印度菩提树下的金刚座成佛,目的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讲经说法——转法轮。

最高层次的转法轮,是成佛时才有的资格和能力;最基本的讲经说法,也是一地以上的菩萨才有的资格和能力一地以上的菩萨讲经说法,也是根据佛陀的教言,依靠教证、理证来讲的,没有资格自作主张。转法轮、讲经说法不是那么容易,那么随便的。

以前印度佛法最兴盛的时候,对讲经说法的要求特别严,不是谁都可以讲经、造论的,要经过很多的考试。造论的人,最好要明心见性,中等要面见本尊,下等的最 起码也要精通五明。现在到末法时期,佛法快要隐没了,没有那么严格,也没有那些标准。但是最起码也要依照佛陀的教言,依靠上师的窍诀,结合自己的修行体会 而讲经、造论,不是随随便便的。

藏地的一些教派,譬如,格鲁派的三大寺院,想要当堪布、做法师,最起码要学习三四十年,通过辩论,最后才能取得这样的资格。我们宁玛派,到喇荣学习的出家 人,也不是从小就去喇荣学习的,要有一定的基础。先在当地的寺院培养,到一定程度再派到喇荣学习。到喇荣后,最起码要经过十五年的学习,通过很多的考试、 辩论,才有极少数人能考上堪布。考上堪布以后,也不能直接讲经说法,还要在喇荣做三年的辅导员,最后才有这样的资格。所以,在藏地也不是谁都可以讲经说法 的。以后像“传法”、“说法”这些话,不能随便讲。

现在有的人特别想当老师,当法师,有些不懂规矩、不懂佛理的人叫他“老师”或者“师父”的时候,心里很得意。实际上这都是造业!自欺欺人,以盲引盲,不但 没有功德,反而还有罪过。做任何事,都要按次第,按程序,按规矩进行。我们当中的有些人,有点太没规矩了。道友之间的探讨还可以,如果要讲经说法,摄受弟 子,就要有这个资格和能力。最好是明心见性,成就佛道。或者是面见本尊——与本尊面对面,像人与人之间这样直接交流,或者是精通五明。你有这些能力吗?

真正的法师,在藏传佛教里也叫堪布。“堪”是“能”,堪布在佛教领域里就是全能的意思。你是不是佛教领域的全能?你在佛法知识方面、理论方面、实修方面是不是全能的?如果是,你就可以当堪布,当法师,你有这个资格。

如果内心不清净,发心不到位,为了自己能得到暂时的名闻利养,而去“讲经说法”,这叫卖法、舍法、出佛身血!这个罪过不是一般的罪过!若是你真有讲经说法 的能力,真有这个福报,功德也不可思议。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资格,没有这样的能力,还以这样的方式去谋求名闻利养,还去结缘、“接引”众生,欺骗众生, 罪过也非常严重。在因果的天平上,两边的重量是相等的。福德、功德有多重,恶业同样有多重。众生愚痴颠倒,没有分辨、取舍的能力,有些福慧浅薄、罪孽深重 的人,也许是因业力的牵引,暂时会跟随你,但是最终没有得到修法的利益或者没有解脱成就时,就会生起邪见。他不一定是对欺骗自己的人生起邪见,而是对佛 法,对上师生起邪见,这样就会堕落地狱。所以这样不如法的“讲经说法”,结果就是害人害己。
 
最后编辑:
◎问:当今时代,一提到国学,就会想到孔子、老子,就会想到儒道,但对于佛教却提得不多,针对这一现象,您怎么看呢?

●雪漠:这个世界有一种误解,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是躲避世间的,其实不是这样的。一些人把佛教中低层次的、庸俗化的东西当成了佛教的全部。好多人 认为佛教就是求求菩萨保佑自己升官发财,等等。正是这类功利性的东西,还有一些非常庸俗低级的东西,让世界对佛教产生一种误解。实际上,这些东西在佛教中 的层次很低,它代表不了佛教。

那些东西,就如同文学里面的通俗作品、流行的通俗音乐,它们代表不了佛教。真正能代表佛教的是超越的智慧,比如禅宗和大手印,还有诸多的智慧和慈 悲。真正的智慧,破除了好多名相。因为当一个人真正证得佛教的终极智慧的时候,他是超越功利的,他不会去在乎这个世界。他会非常宁静、快乐,他不去埋怨这 个世界,不去强迫这个世界接受他的信仰。这部分人占的数量很少,就像金字塔的那个顶端,数量很少。对这些人的超越性的、没有功利性的智慧,世界不一定理解 它。因为许多人需要功利。人类非常可悲的就是,他们需要一个救世主,需要一个保佑他们的菩萨,需要一个能给他们带来平安、幸福、升官、发财的人格化的菩 萨。而真正的佛教是要打碎这种人格化的东西,佛教是无神论者,佛教是一种究竟智慧,它追求一种超越的智慧。严格地说。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人类本体智慧的 一种显现。比如,禅宗修到很高境界的时候,佛来也杀,魔来也杀。它认为这些都应该扫掉。当一个人消除了兽性,消除了贪婪、仇恨、愚昧,扫除了所有的欲望的 时候,就和佛陀和菩萨是一样的,是一体的。
 
最后编辑:
只讲方便,不讲智慧,是为灭佛!
 
內省與反思:從人間化滑向娛樂化



近來,我花了一個星期的夜晚時間,專門收集各類佛教網上的佛教活動消息,發現一個現象。近年,有些佛教活動場所的活動,其本質,有從人間化滑向娛樂化之嫌。這其間,經歷了世俗化與庸俗化。

民國以來,以太虛為首的高僧大德提倡「人生佛教」,適應了社會需要,也使佛教持續保持了生命力。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後,趙朴初等一批佛教界有識之士,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提倡「人間佛教」,使「文革」期間大傷元氣的佛教,得到恢復,並健康發展,迎來了今天的黃金時代。

或許,是對人間佛教的理解出現偏差。或者,根本就沒有去理解人間佛教是什麼。近年,一些佛教活動場所,雖舉的是人間佛教的旗幟,但實際上與人間佛教的核心理念相背離。甚至,違反了明文規定的佛教的律條精神。

人間佛教,或者說,佛教的人間化,其本質含義在於以佛教度化人間,以佛教精神主動積極地教化人間,而非以人間度化佛教。如讓佛教被動消極地屈從人間,為人間的缺陷所左右,從而失去佛教的核心價值,那麼,佛教與其他的哲學有何差異。這樣,佛教便缺失主體性,亦不為佛教了。

為此,我向來以為,佛教的人間化不應是佛教的世俗化,也不應是庸俗化,更不應是佛教的娛樂化。

佛教的娛樂化,把僧人變成了人間的小丑,也使佛陀形象受損及其教法被扭曲,不再純正神聖。而宗教,一旦失去純正性與神聖性,那麼,還剩什麼?

在中國的儒家哲學中,強調「內聖外王」,內在的修養如聖人,外在的能力如君王。儒家如此,我認為,佛教也不應例外。不管外在如何王,內在總應不離聖,即應該始終保持佛教的核心價值不變。這是保證佛教持續健康延續的基本條件,也是佛教始終能與特定的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必要基礎。近期,網絡上出現了諸如《法海你不懂愛》等戲謔消遣佛教的行為現象,挑戰佛教的一些底線。這種現象與行為的產生,應該引起佛教界的關注與反思,除了對此說「不」之外,我們也應反省自己,我們是否自尊自重了?我們是否以身作則了?在某些方面,我們是否有從人間化滑向了娛樂化之嫌?

作者:釋本性
 
只讲方便,不讲智慧,是为灭佛!
我们对他人更加增长慈悲心,在佛法上更加精进努力。
好比鸟有双翼才能飞翔,人生要追求智慧和方便,
也就是说如同鸟的二只翅膀。

智慧就是要看清楚人生的本质,明瞭受苦的本相;
方便则是要安住在内心的平静,而且对众生要有慈悲心,
这智慧和方便是二者共生共荣。

当一个人安住在平静中,生起对他人的慈悲心,
则他本人对生命的本质会渐渐生出瞭悟,也会增长了智慧。
所以智慧和方便对人生如同鸟的双翼,缺一不可。

-----咏给明珠多杰仁波切
 


方便和智慧都是修行所需要的
-----智敏上师

“复次奢摩他下是方便分,福德资粮,依世俗谛所有之道,广大道次。发起三种殊胜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资粮,依胜义谛甚深道次。”

另外一个分法,就是说方便跟智慧两个,方便道、智慧道。“复次奢摩他下是方便分”,奢摩他以下,就是说学奢摩他、学六度等等,这是方便分。一个是智慧分了。方便跟智慧两个不能脱离。它属于方便分呢,属于福德资粮,这是“依世俗谛所有之道,广大道次”,就是广行道了。那么这里就把它明确的,广行道也好,世俗谛所有的道也好,福德资粮也好,方便分也好,就是属于奢摩他以下的那些。就是说修定,从奢摩他到修六度的这个戒,都属于方便分,也属于修福德资粮的,也是世俗谛的所有的道,也是广大道。

“发起三种殊胜慧者,是般若分”,这不是方便分了——般若分。这是智慧资粮了,不是福德资粮。“依胜义谛甚深道次”,那么不是世俗谛的道。甚深 ,是甚深道。一个是广大道次,一个是甚深道次。一个是世俗谛的,一个是胜义谛的。这两个又是两个分法。

“应于此等次第决定,数量决定,智慧方便,仅以一分不成菩提,发大定解。”

“应于此等次第决定”,在这些地方呢,它的次第要决定。戒、定、慧决定是有戒,再有定,再有慧。那么它的修法呢,“数量决定”,哪些是属于戒的,哪些是属于定的,哪些是属于慧的,哪些是智慧的,哪些是方便的,所以“次第决定,数量决定”。“智慧方便,仅以一分不成菩提”,那么单是智慧,或者单是方便,只是一部份的话,不是两个的话,不能成菩提的。那么这些道理呢,“发大定解”,先要把它肯定下来。

那么三个智慧是什么?三种殊胜智慧,我们在后边,这个书的三百二十九页,就讲得很清楚。

第一个,“通达胜义慧”,通达空性的慧,“谓由总相觉悟,或由现量觉悟”,“总相觉悟”,依这个学教的通达。或“现量觉悟”,证,现证的。“无我实性”,这个无我的性,证到或者悟到了,或者了解了。这就是我们说的通达胜义的智慧,通达空性的智慧。

第二个,“通达世俗智慧”,“谓善巧五明处慧”,那么菩萨要度众生呢,要修会五明了。那么看到众生有病痛的,给他治病了,那是医方明了。看到众生有什么生活困难的,工巧明教他了,使他能够赚钱、生活,等等。

第三个,“通达饶益有情慧”,那么这个能够摄引有情现世后世得到一些无罪的义利。那么我 们现在的世间上的使你得好处呢,是有罪的。假如说我借你钱,你去开一个馆子。他当然了,钱,有本钱了,开了馆子了,生意也做起来了,他的生活问题解决了。 但是他做的事情是有罪的,现世可能会受报,下辈子决定受报。那么是有罪的,这个义利不是真的义利。而饶益有情的义利呢,是使你得到现世后世都是没有罪的义 利,那么乃至成佛了,这是最好的。

所以说我们这里所谓的智慧那一分(般若那一分)呢,就是指的这三个慧。就是“通达胜义慧”、“通达世俗慧”、“通达饶益有情慧”这三种。这个三个慧呢,后边有,可以把它写下来。那么这里把方便分跟智慧分两个界限分明了。哪一些数量是属于方便分的,哪些属于般若分的,这个事先有个界限了,将来学到的时候、用到的时候就不会混淆了。

那么下边还要广讲。这个方便、般若的关系,《广论》下边还讲下去。

“由如是理,欲过诸佛功德大海,佛子鹅王是由双展,广大方便,圆满无缺,世俗谛翅,善达二种,无我真实胜义谛翅,乃能超过”。所 以说,这里说的呢,菩萨,“佛子”就是菩萨,“鹅王”,鹅王是一个比喻了。他要度过诸佛的功德大海,就是说要得到所有佛的功德的话,超过这个大海,就是说 所有功德都要得到、超过的话,这个鹅王,它要两个翅膀都一起来飞了。一个翅膀是飞不动的。佛子就是菩萨,他这个像鹅王一样的菩萨呢,他就是说,菩萨以鹅王 来比喻呢,他要超过这个大海呢,两个翅膀都要用。

一 个是什么呢?“广大方便”的,就是广大的广行道的方便分的圆满无缺的世俗谛的翅,前面说的,就是前面说的方便分;另外一个呢,“善达二种无我真实胜义谛 翅”,两种无我,人(补特伽罗)无我,法无我,这两个都通达。真实谛的无我真实,空性,这个胜义谛的这个翅。这两个翅膀一起展开来,乃能超过这个功德大 海。就是这些功德大海要修的话,没有两个翅修不成的。

所 以说,菩提心呢,我们这里后边也广讲的,一定要发在证空性之前。如果证了空性,当然不是全部空性(真正的空性跟菩提心,就是胜义菩提心),他是证了一部 份,他证了一点点,或者是相似的,没有证到,错误的。那么他就是没有菩提心的,就没有世俗谛的,只知道一切法空,呆在空里边了。什么都是空的——“度众生,度他干啥?众生也是没有的,自性空,我能度也自性空,度他的方法布施、持戒都是空,这个度他干啥?空事。”不要度,什么都不要做,就呆呆地住在那里。这样的人呢,就是我们所说的搞错的,就是那些误解空性的人。他修的方法有谬,那么他得到的果当然不对的。

这里所强调的两个翅都要,广大的、方便的、圆满无缺的世俗谛的翅,跟通达二种无我真实的胜义谛翅。

我们在世间上经常看到有人混淆二谛的,把世俗谛的事情用胜义谛来讲,把胜义谛的事情又用世俗谛来搞,这两个混淆不堪。我们说一切法自性空,那就是说不要执著世间的东西,要知道自性空可以通达无碍,行菩萨道也可以彻底地做下去。你说自性空,菩萨道也不要行了,那就错掉了。那什么都没有了,你还修什么菩萨道呢。那么这个里边就是把缘起性空的道理没有搞清楚了。

我 们说自性空不等于这个法就没有了,法是有的,法的自性它是空的。什么叫自性?不靠缘起,自己能够存在的,这个性叫自性。它是没有的。而依靠缘起,如幻如化 显现的这些法是有的,作用还是有的。你把这些都抹煞了,那缘起就没有了。缘起没有了,这个空也不是真的空了,这个不是我们的性空了,那是断空了。没有缘起 的空,那不是真的空性了。

所以说这些地方呢,自己看书往往会误解。这个要好好地学《广论》。后面毗钵舍那广破这些道理。

“非是仅取道中一分,如折翅鸟,所能飞越”。

那么并不是说这个两个道里边取了个世俗谛也好,单具胜义谛也好,就能够超过佛的功德大海了。那要修佛的功德是修不起来的,就像一个断了翅膀的鸟。只有一个翅膀的鸟,你怎么飞呢?不要说是这个大海,连这个树跳到那个树它就跳不起来,飞不过去,只能掉地下。那么就不能飞了,一个翅膀的鸟是飞不来的。

如《入中论》云:“真俗白广翅圆满,鹅王列众生鹅前,承善风力而超过,诸佛德海第一岸。”

那么《入中论》里边呢,这前面的例是根据《入中论》来的,所以说讲到这里他把《入中论》的原的颂提一下。这个《入中论》的颂呢,它就是说,这“鹅王”呢,指的是六地的菩萨,是六地菩萨。那么这 个六地的菩萨呢,他是以“鹅王”来做比喻了。他这个六地菩萨呢,他用“真俗白广”的翅,“圆满”的翅。真谛、俗谛,“白”的呢是清净的,是真实谛,是胜义 谛了;“广”的是世俗谛了。“白广”也是表示真、俗二谛的,一个是广行道的,一个是甚深道的。这个翅的圆满的翅,不但是有两个翅,而这两个翅都要圆满的。 这样的鹅王来走我的前面,带队嘛,排在前头,“承善风力而超过,诸佛德海第一岸”,承这个善的风力,度众生的大愿,这个风力就是度众生的大愿,及一个半阿 僧祗所集的福德资粮。

我们学过《摄大乘论》,三阿僧祗劫是怎么安排的呢?就是说“胜解行”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个阶段呢,即是第一个阿僧祗劫。

“清净增上意乐行”的菩萨,“有相行”的,从初地到六地;“无相行”的,七地菩萨。这两个合拢来,有相行、无相行第二个阿僧祗劫。

“无功用行”的,八地到十地的,这是第三个阿僧祗劫。

六 地菩萨“有相行”的,是第二个阿僧祗劫一半。所以说一个半阿僧祗劫,前面的“胜解行”的一个阿僧祗劫,第一个,第二个阿僧祗劫的一半。所以说把自己发的度 众生的大愿跟一个半阿僧祗劫所积下的福德资粮,这个就是善巧的风,这就是善的风力。乘这个力量,能够超过佛的功德的大海,达到第一岸,到佛的果。超过佛的 功德海,就是把佛的功德都修成功了,而达到彼岸就是成佛的岸了。

所以说第六地的菩萨已经有这么大力量了,可以带队,而乘自己前面发的大愿跟一个半阿僧祗劫福德资粮,把这个圆满的真俗二谛的翅膀,可以很快地超过七地、八地、九地、十地成佛的。那么佛的功德大海就是那么很广了,要修很多的功德才能够成功的,但是六地菩萨就很快地可以超过去了,因为他有这两个翅膀都圆满了。

这是引这个颂呢,也就是说我们要修行呢,这个智慧分、方便分不能少一个。少一个呢,不能成就。那么我们经常修定的时候,我们的定印,定印就是这样子了,一个是方便、一个智慧,这两个结合,要两个碰到,那么也就是象征了智慧、方便不能少一个,两个要结合。
 
网络学佛注意二十点
来源:中国佛教文化网

  当今网络发达,信息流通方便,佛法的各种知见很容易四处传播,论坛上也是有各种见解的帖子,比较混乱夹杂,令网络学佛同修无所适从;现在中国佛教文化学佛同修给予一些善意提醒,以期同修们在菩提道上避免障碍,一帆风顺,早日成就。
一,严谨依止经典
  当年,我们本师遍学外道,遍历苦行,知非即舍,终在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成佛,从而开启了大教的源流,四十九年间五时说法,广演八教,结集下来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这是指导我们学修佛法的指南针。建议学佛同修应深入闻思经典,以经典为师。盖“离经一字,便同魔说”,佛法行者唯当以圣言量为依止。
 二,参学高僧大德
  经典所载乃无上甚深微妙法,非智莫能解,倘无善知识演说,作为学人恐“依文解义,三世佛怨”。故建议学佛同修在严谨闻思经典同时,应系统参学佛门公认高僧大德的讲经说法,如此方易深解经典意趣,真修实证。譬如学校读书,经典如课本,高僧大德如老师,作为学生既应自学课本,又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尊师重道,不可偏颇。不过我们择师应极其慎重,关乎法身慧命故,应该选择有缘之佛门公认高僧大德。
 三,注重古德传承
  欲知山中路,须问过来人。佛法历史上很多做法说法修法,犹如昙花一现,而经过历史检验的有古德传承的说法做法修法,则犹如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真金。所以建议学佛同修对于法理法义,对于如何修行,对于佛法弘扬等问题,应多注重古德传承,不可轻信种种标新立异的说法做法修法。尤其应特别注重清末民国几位公认古德的言教:禅宗虚云老和尚,净土宗印光祖师,天台宗谛闲法师,律宗弘一法师。
 四,尊重弘法利生
  当今佛法衰微,法弱魔强,而法待缘显,道由人弘,经上讲:法师所过之处,我们刺血洒地也不能报答其恩德万一,如今一些公认大德法师和居士不懈弘扬佛法,极大利益了众生,我们都应充分尊重恭敬,顶礼赞叹,不可吹毛求疵,说三道四。而对当今网络知名居士,成就的一些弘法功德,也应该尊重。不应求全之毁,过于苛责。
五,鉴别网络宣传
  当今网络信息传播很方便,有的出家人、一些居士及其团体很容易通过网络得到推广,形成一定的网络知名度,不少网络学佛同修容易受到网络宣传影响,盲目模仿参与,使其形成一定人气规模。但他们的一些说法做法修法,还存在一些争议,建议学佛同修多清净观察,不被网络宣传迷惑,善于鉴别,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轻易否定诋毁。应多参学经典及佛门公认祖师、善知识,以期树立正见,稳妥修行。
 六,抉择具德上师
  藏传密宗实乃我们本师亲宣之殊胜法门,具无量密意,但学密务必要谨慎观察抉择具德上师,因当今亦多有假活佛,假上师,种种恶知识充斥其中,宣种种邪说,以种种假药危害欺骗众生。故与藏传密宗有缘,欲学修密宗的同修,要特别充分观察,不可轻易盲目拜师。建议学密入门同修,可先依止五明佛学院,亚青寺,多智钦寺等的高僧大德,如索达吉堪布,慈城罗珠堪布,益西彭措堪布,达真堪布等,听学经论,建立正见,并充分了解密宗传承,皈依法-王如意宝,阿秋喇嘛,大圆满法主多智钦仁波切等公认大德,然后再选择传承内与己有缘,且有清净传承的具德上师。另特别提醒女性同修,对于打着密宗旗号、滥传双修的所谓上师,要引起极大警惕,万莫给自己造成巨大身心伤害。
七,警惕附佛外道
  我们本师悬记: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加之现在网络传播方便,不少人打着佛法旗号,讲着相似佛法,亦能妙语连珠、口若悬河,但实乃外道乃至魔道入我佛门,坏我佛法,故建议学佛同修应提高警惕,爱惜自他法身慧命;真实依止闻思经典,参学佛门公认高僧大德,系统深入学习佛法,如此必能建立佛法正知正见,鉴别种种魔外知见,令魔外无用武之地,则佛法必定大兴昌隆,利益无量众生。另附印光祖师开示如何鉴别善知识。
  八,应勤修戒定慧
  建议学佛同修应以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为核心修持,注重在心地上下功夫,深信因果,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断除杀盗淫妄等习气,发出离心、菩提心,常行善念、善言、善行,真实改变心行。不尚神通、感应,正确看待鬼神、附体,冤亲债主、超度等问题,不心外取法,不流于外道,如此方为真佛子。
  九,不慕神通异能。
  我们本性具足无量德能,神通实有,但神通乃圣末边事,作为学人不必艳羡,不必希求,神通不敌业力,平常心是道。以神通异能弘法,多为古德喝斥,建议学佛同修谨慎接触网络显现神通的居士,多亲近佛门公认高僧大德,深入经典,以平常心修行。应知正知正见是最大的神通,慈悲心是最大的神通,严持戒律是最大的神通。
  十,正视冤亲债主
  当今网络流行冤亲债主之说,作为佛子应理性看待。我们生生世世杀盗淫妄等恶行无量无边,与我们有善缘恶缘的众生亦无量无边,皆是我们的冤亲债主。冤亲债主确能令我们产生一些违缘及疾病,我们将念经等功德回向冤亲债主,确能减少一些违缘及疾病。但我们众生因缘极其复杂,不可认为所有人生违缘及疾病皆是冤亲债主所为,使工作生活修行皆笼罩在冤亲债主阴影压力之下,痴迷冤亲债主之说,难以自拔。应知众生业障生生世世无量无边,故人生总会遇到一些困难障碍,此时一方面多忏悔业障,平淡处之,安然忍耐;一方面持戒改恶,念佛诵经,常行善法,是改变命运,令人生顺遂平安的根本,回向冤亲债主可做为辅助。建议学佛同修切不可执着于冤情债主的超度而忽略了自心的修持,以至于心外求法、舍本逐末、迷失自我。应树立对于冤情债主的正见:通过在佛前对往昔恶业的至诚忏悔;对冤亲债主的至诚回向,进而反观自照、自我反省、断恶修善,一切皆为回归自心。另有病早日到大医院检查,遵医嘱早日治疗,也是疾病早日康复的大助缘。
 十一,如法利益鬼神
  我们放生要注重如法,选择朋友也要谨慎。古人云:请神容易送神难,想利益鬼道众生更要注重如法。现在网络上有人随便总结一套和鬼神交流沟通对话的方法,随意宣传,就好像流行一首网络歌曲一样,不少人就跟着传唱,如此流弊甚大,建议同修不要随便学修传播。发心利益鬼神的同修,可以读诵地藏经回向鬼神,或者施食鬼神,这两种方法是最为安全稳妥利益鬼神的方法。
  十二,不求感应境界
  学佛不可追求见光、见佛、见鬼神等感应境界,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否则魔得其变。佛法是心地法门,随着学佛深入,烦恼日少,心地越来越清净慈悲,越来越具足佛法智慧,方是真正感应。另应谨慎接触大谈见佛菩萨、见鬼神等感应境界的网络居士。公认善知识皆显凡夫相,很少谈及感应、境界、鬼神、灵异之事。
 十三,不迷附体视频
  鬼神附体之事自古有之,但附体鬼神所说,真真假假难以辨别,佛弟子唯可参考,不可轻易相信,不可迷于附体视频。作为佛弟子,应唯仰信圣言量,把有限的精力用到闻思经典,听学高僧大德讲法,老实修行,折伏烦恼习气上。不应带着新奇心、有所求心观看附体视频,否则很容易被其迷惑,受到伤害。也不随意流通传播。当然,附体视频有时确有彰示人死神明不灭,及善恶果报不虚之功效。故佛子也不反对,否则恐有阻人向善之过。
  十四,不传播大灾难
  作为佛法行者应知一切所谓自然灾难,皆由众生贪嗔痴的恶业所感。于今之际,灾难频发,我们皆应敦伦尽份,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自然化灾难困苦为平安祥和,共业中有别业。学佛同修也应痛念生死无常,痛念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布畏;升起出离心,发菩提心,报众生恩,利乐有情。但不可轻信2012年大灾难之说,更不能传播,否则易引起众生悲观失望,消极厌世、恐怖担忧情绪,甚至违反相关法律。
 十五,自他力不偏废
  时值末法,净土法门甚契机,然净土法门是自力感通他力,蒙佛接引之方便法门,自力乃信愿念佛及改恶修善回向之力,他力乃佛之加持接引之力。净土佛子不可信受往生乃全由纯他力、纯佛力之说,否则日常易忽视深信切愿,易忽视改恶修善,自误误他。另当今净土宗知见甚混杂,建议净土同修熟读《印光法师文钞》,印光祖师世称大势至菩萨再来,知见为佛门公认,是净土宗第十三位祖师,且文钞通俗易懂。净土同修深入文钞,一定会建立往生净土的正知正见。
 十六,重视临终正念
  临终乃修行人一大关口,非同小可。有一生修持,由于临终恶念堕于恶道者,故佛法行者皆应重视临终正念,以期增上善报。净土行者更需重视临终正念,古德对此也反复提点,作为净业行者临终应一方面多祈求佛力摄受加被,对往生具大信心,一方面应重视善友如法护持助念,一方面应重视自身放下世缘,安住信愿念佛,如此则能必定往生净土,证不退转。
  十七,不诽谤汇集本
  八十年代初,正是汉地佛法真空之时,佛法大有断绝之势,在此特殊因缘下,夏汇集本从海外归来,接引无数学人进入佛门,实修佛法,往生净土。夏汇集本对汉地佛法的重兴,尤其净土宗的兴盛功不可没,要知恩念恩。对于夏汇集本的评价要站在历史高度来看,要客观公允,要看到其巨大功德的一面,这个法本利益甚多众生,故佛子不应诽谤诋毁汇集本。把这件事情交给历史,交给因缘去证明一切。否则徒增斗争坚固,徒增烦恼习气。
  十八,善视世间善书
  学佛修行应以佛法为究竟皈依处,佛子应提倡以佛经为依止处的学修方法。同时学佛同修在善护三归戒体,赞显佛法不共殊胜的前提下,可学修儒家等传统文化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美德。另流通一些世间善书确有净化世道人心,提升道德之功效,佛子也可参考学习,不应反对破斥。
十九,弘法显正为主
  圣严法师开示的好:“说话前你是话的主人,说话后你就是话的奴仆。”学佛越久,就会越觉得自己的不足道,就会越觉得佛法如大海一样的深广不可测。故学佛同修不可依经解意,摘章取句,会得几个公案,就随意说长道短;看几段大德开示,写个歪诗,就目中无人,指指点点。人最可怕的是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古德说“最大的魔是傲慢,最大的敌人是诽谤。”学问深处意气平,建议学佛同修弘法以显正为主,培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修态度,不可满网络的邪师,谤法等乱扣帽子,因果可畏。
  二十,严谨慎重考察
  许多佛教论坛的理念是希望来到论坛的同修,不花钱免费就能享受到深入学习佛法的利益,清净闻思佛法,真正老实修行;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交流,结识菩提道朋友。同时也有朋友来到论坛,是有一些困难,希望得到帮助;或者想成就一些自利利他的事业,作为论坛也体谅他们的种种难处和发心,没有遮止,都要求这类信息发到相应板块。但论坛并没有时间精力去考察验证,值得注意是这里面可能有一些人发心不够纯正。所以,希望发心的同修,自己严谨考察、谨慎选择,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同时谨防上当受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