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一款已经过时的浏览器!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请尝试升级或使用
其他浏览器。
教你能断一切苦,给人无尽正能量---------[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
教你能断一切苦,给人无尽正能量
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
作者:索达吉堪布
出版: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前言|
能断金刚的智慧
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了起伏不定、喜怒哀乐,这一切看似实实在在,但你若学了《金刚经》,就会明白:它并不是人生的真相。只有断除了对万法的执著,通达本来无「我」,才会懂得人生到底是什么。
要知道,我们痛苦的根源,唯一就是执著。哪怕它只有针尖那么小,也会引来绵绵不断的苦楚。每个人对于执著的东西,得到了,会患得患失,失去了,就伤心欲绝。假如没有执著,任何痛苦皆与你无缘。
现在有些人不管信不信佛,口头上都会说不要执著,认为「一切皆空,不执著恶,也不执著善」,进而不辨取舍,做很多事情肆无忌惮。但实际上,他们津津乐道的「不执著」,也是一种极大的执著,而且是更为可怕的空执。佛陀曾谆谆告诫:宁可执著「有」如须弥山那么大,也不能执著「无」如芥子那么小。
那么,应当如何正确地断除执著,才不至于误入歧途呢?《金刚经》中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答案——在胜义谛中,什么都不存在,善恶也是一种执著;但在世俗谛中,万法会如梦如幻地显现,因果规律毫不错谬,故一定要断恶行善。
所以,在没有明心见性之前,我们必须要执著善的、对的,这就相当于渡河的舟船,未到彼岸不能将它舍弃,否则,在河中就把船给扔了,结果会怎么样?你我都很清楚。
当然,假如你不太懂《金刚经》的经义,它也并非对你没有加持和利益。当自己遭逢磨难、疾病、不顺时,单单是抄写或念诵一遍此经,就有利于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甚至只是把它放在家里,或带在身边,此处也相当于有了佛塔,能够化解诸般灾祸,增添无边吉祥。
总之,《金刚经》的功德不可思议,有缘见到它、听到它、接触它的人,皆能迅速斩断痛苦之根,到达永恒安乐的彼岸。这一点,不管你是否信仰佛教,都会如此!
索达吉
2013年2月20日
最后编辑:
|引言篇|
依靠《金刚经》,能够消灾免难
《金刚经》,又名《般若三百颂》,此经在汉地影响极广,自大译师鸠摩罗什翻译出来后,修行人依靠它明心见性的公案不胜枚举,普通人依靠它消灾免难的感应也比比皆是。
不仅如此,在藏传佛教中,它的地位也举足轻重,根本不同于其他般若法门。
很多地方有这样一种传统:人死之后,若能在七七四十九天内,为亡人念满100遍《金刚经》和1000遍《解脱经》,此人便可得到解脱。而且,在一些长 寿祈福的仪式上,人们也经常念诵此经。有关此经的缮写,拉萨大昭寺及内蒙古的古代文库中,收藏了大量用黄金、白银抄写的版本。
以前有一种现象:有些人学了藏传佛教后,回到汉地就开始诽谤《金刚经》,说这部经如何如何不好,这种情况非常可怕。所以这次我传讲,是想让大家知道: 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本是圆融一味,根本没有任何抵触。《金刚经》的功德不可思议,大家有机会应当尽力弘扬,这对自他将有很大的利益。
在汉地,不管是学禅宗、华严宗还是净土宗,每个宗派都对这部经典非常重视。有些人每天的课诵也是《金刚经》。所以,若能了知其中涵义,这对很多人来讲,是相当有必要的。
这次讲解《金刚经》,有人建议我以大圆满的方式讲,有人说以大手印的方式讲。但就我而言,讲《金刚经》的关键,是让大家明白它的真正涵义,若边显宗的 说法都不懂,一下子就想高攀无上密法,可能有点不太现实。所以,我们先要把显宗的说法弄清楚,《金刚经》诠释的是中观最究竟的观点,有了这个基础,大圆 满、大手印的境界也就很容易得到了。
《金刚经》的译本,是大成就者加持过的
汉地的《金刚经》有几种译本:最早的是姚秦鸠摩罗什翻译的,后来北魏菩提流支、南朝真谛、隋朝达摩笈多、唐朝玄奘和义净也译过此经。
其中,义净的译本,与藏文对照最为接近,鸠摩罗什的在某些地方有一定出入。究其原因,我认为可能有两个因素:一是当时印度佛教非常兴盛,梵文的版本不 同的致;另一个原因为鸠摩罗什翻译时译经场面十分庞大,约有五百多人,鸠摩罗什一边口译,旁边的人一边记录,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些纰漏。
但不管怎么样,鸠摩罗什的译本是大成就者以谛实语加持过的,受持读诵的功德不可思议,古往今来无数人依此译本开悟,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至于藏文版的《金刚经》,只有一种译本。我以前对照过拉萨、青海等处的版本,发现与《甘珠尔》般若部中收藏的一模一样。
我这次讲的《金刚经》,是鸠摩罗什的译本,同时,还会参考玄奘、义净的版本加以对比。
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分三十二品,大家在理解的时候,若按这种方式划分,意思会一层一层比较好懂。经典与论典不太相同:经典有很多重复的内容,表 达的意思也不一定连贯;而论典比较有层次性,可以依靠科判来划分章节,还能突显经典中不明显的意思,将散于各处的内容归纳在一起。大家在初学经典时,理应 注意这个问题。
当然,《金刚经》的三十二品,是梁昭明太子加的,这在藏文译本中没有,汉地其他译本中也没有。有人认为:「佛经中不能妄加分别念,昭明太子因为给经文分品,至今仍在地狱里受苦。」但这种说法是否可靠,也很难确定。
一般来讲,佛经中是不能加自己的分别念,但如果不是故意诽谤,为了帮助理解经文而加一些科判,应该不会有很大过失。当然,因果方面的问题,凡夫是难以判断的。昭明太子在《金刚经》中加上自己的语言,这是否大逆不道,我也不得而知。
以前有个居士,他按照自己的分别念,把《大圆满心性休息》和《三处三善引导文》合在了一起,看起来特别乱。后来我给他写了一封信,劝他不要在无垢光尊 者的金刚语上乱改,我们凡夫没有这种权利。从这个角度而言,昭明太子的做法可能不太好,但此举却对我们理解经文有一定的帮助。所以,这次我们传讲,还是遵 照汉地的习俗,将本经分为三十二品。
按藏传佛教的讲经方式,《金刚经》分为初善题目、中善经义,后善结尾,下面一一宣讲。
|初善题目篇|
《金刚经》为什么以「金刚」为喻
【金刚】
这是用比喻的方式,将般若空性喻为金刚。
为什么以「金刚」为喻呢?《摧魔仪轨》中说,金刚有不摧、不坏、不变等七种特征;佛教的公案中也说,帝释天持的金刚有能力摧毁一座大山,但任何东西也无法毁坏它。
所以,金刚有个不共的特点:能坏一切,却不为一切所坏。同样,般若空性也是如此,它能摧毁各种各样的邪见执著,却不为任何一种邪见所毁,从这个角度来讲,二者具有相同之处。
【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梵语为「巴热玛达」,意思是智慧到彼岸,或者智慧度。
在藏文《金刚经》的前面,本来还有「顶礼一切佛菩萨」,这是遵循藏王赤热巴巾的钦定,以此了知《金刚经》属于三藏中的经藏。
在藏文和梵文的部分版本中,本经的全名是《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汉文中,玄奘、义净也是这样翻译的。
|中善经义篇|
第一品 法会因由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佛陀讲经有五种圆满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
依照密法的讲法,此处讲了五种圆满。一、环境圆满: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二、时间圆满:释迦牟尼佛成佛后的一时;三、眷属圆满: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四、法圆满:《金刚经》所诠的甚深意义;五、本师圆满: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
【如是我闻,一时】
这是结集佛经者所加的文字,意思是说「我在当时听到这样一段金刚语」。听到了什么呢?就是下面所讲的《金刚经》。
释迦牟尼佛在涅槃之前,曾开许阿难等弟子结集经、律、论三藏,为使后人生起信心,经首可加「如是我闻,一时」,经尾可加「天龙人非人等欢喜信受,作礼而去」等赞叹,中间可加「世尊问」「文殊答」等连接文。
大家都知道,佛经分为三种:佛陀亲口宣说的、佛陀加持宣说的、佛陀开许宣说的。「如是我闻」虽然不是佛陀亲口宣说,但属于佛陀开许宣说的部分。
佛的教法共有三次结集:第一次是佛涅槃后第2年,第二次是涅槃后110年;第三次有两种说法,一是涅槃后180年,一是涅槃后近400年。经过这三次结集,三藏以文字的形式全部呈现出来了。
至于三藏的结集,一般都认为:多闻第一的阿难结集「经藏」,持戒第一的优婆离结集「律藏」,头陀第一的大迦叶结集「论藏」。
由于《金刚经》属于经藏,故「如是我闻」中的「我」指的是阿难尊者。
「一时」有两种意思:1、指佛在某地说法的时间。佛教对释迦牟尼佛的说法时间历来颇有争议,有人认为是49年,有人认为是45年。但这部《金刚经》是 在哪一年哪一天宣讲的,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因此,「一时」可解释为某一天。2、凡夫说法需要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固定的听众、固定的法门,而佛陀 讲法却不必如此,佛可于过去、现在、未来中,在无量世界为不同众生宣讲不同的法门,这种境界甚深难测、不可思议,所以,这里的「一时」包含了过去、现在、 未来三时。
【舍卫国】
据《现观庄严论释》记载,舍卫国是印度六大城市之一(其余的还有广严城、鹿野苑等),佛陀在世时由波斯匿王统治。
【祗树给孤独园】
它的来历有一段典故:一位叫给孤独的长者皈依佛陀后,祈请佛陀来舍卫国传法,并打算找一块地为佛陀建造精舍。他发现祗陀太子的林苑清净闲旷、适合静修,于是与太子商量打算买下来。
太子非常舍不得这块林苑,为了打消给孤独长者的念头,就对他开玩笑道:「你若能把这里用黄金铺满,我就答应你的要求。」
由于给孤独长者前世供养过六佛,故今生能看到地下的宝藏,具有极为殊胜的福报。所以,给孤独长者回家后打开宝库,用大象把黄金驮到那里铺地。
最后,祗陀太子为其诚心所动,就对他说:「以前我们商量卖地时,并没有说这里的树也要卖。现在这块地属于你,但这些树仍归我,让我们一起来供养佛陀吧。」
从此,这块林苑叫做「祗树给孤独园」。在这里。给孤独长者建造了一座经堂,后来,佛陀常在此处讲经说法。
1990年,我随上师如意宝前往印度时,曾朝拜过这座闻名遐迩的「祗树给孤独园」。如今,那里唯有一片废墟,既没有寺院,也没有城市,只剩下了遗址的大概模样。
当年,佛陀在此示现神变,降伏外道六师。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每年神变月(藏历一月)的一日至十五日,拉萨都会举行隆重的法会,我们佛学院也在这十五天中举办「持明大法会」。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藏文和义净的译本中,除了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外,还有「大菩萨众」。
此译本之所以没有提及「大菩萨众」,应该是梵文版本不同的原因。就像《入菩萨行论》的颂词,克什米尔的班智达说有一千多颂,东印度的班智达说有七百颂,中印度的班智达说有一千颂,最后问了作者寂天菩萨,才知道一千颂是正确的。
印度的经文,在文字,内容等方面经常会不一样,所以大家不要一见到不同版本,就妄加断言「这是真的、那是假的」。
我个人认为,在梵文版本方面,藏传佛教与义净用的应该是一个,鸠摩罗什与玄奘用的是一个。大家在研究经典时,倘若发现不同之处,千万不要随便取舍。要 知道,经典是具有不忘陀罗尼的班智达结集而成,但他们的「不忘」,也有不同层次的差别,所以,不同版本之间有差异很正常。
《金刚经》的听众有小乘比丘,也有大乘菩萨,因此,本经属于大乘的范畴。
为什么在佛陀口中,低劣的饮食也能变成无上美味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在那时,世尊于正午之前,披着袈裟、手持钵盂,到舍卫城中乞食化缘。
【著衣】
世尊出门之前都要先整理衣服,我们后学者就更不用说了。作为一名佛弟子,不管穿什么样的衣服,都应让人看起来顺眼。当然,这不是叫你去学打扮,而是应有的威仪必须具足,否则,很容易让世人对佛法产生邪见。
有些人学佛之后,就自以为看破一切了,衣服邋遢、蓬头垢面、懒于梳洗,以至于家人见了都退避三舍,同事见了也敬而远之,以为学佛必须有如此「境界」,这就有点走极端了。
其实,适当的穿着、得体的仪容,对在家居士来讲也是有必要的,这也是利益有情的一种方便。
【乞食】
有人会问:「佛陀为什么也像我们一样,中午肚子特别饿,要出去化缘呢?」其实,佛陀并不是肚子饿,而是要给众生积累资粮的机会,并借机为他们传讲佛法。
《秘密不可思议经》中云:「佛陀体内没有内脏,犹如金丸。」《金光经》也说:「释迦牟尼佛显现上是在化缘,但并没有享用这些食物,因为佛陀从来不会饥饿。」
退一步说,即使释迦牟尼佛的的肚子饿,他也可依神通把土木、石头变成食物,而不需要向人乞讨。依靠佛陀的加持力,一个东西能变化成无量之多,就算是不好吃的食物,也会成为醍醐美味,《现观庄严论》说:「在佛陀口中,低劣的饮食也能变成无上的胜味。」
以前,释迦牟尼佛在毗罗然国安居时遇到灾荒,他担心出生于王族的阿难受不了这种苦,所以给他吃了一粒麦子,让阿难七天中都不饥饿。依此因缘,阿难对佛 陀的加持生起了极大的信心和希有感。不仅如此,佛陀还具有虚空藏等持,可圆满世间上的一切财富。因此,佛陀并不需要真正去化缘。
现在有些人说:「释迦牟尼佛是乞丐王。」这是一种毁谤,有极大的过失。尽管佛陀确实带比丘到城中乞食,但这完全是一种示现,就像佛陀已灭尽对“我”的执著,可显现上还要说:「我的弟子」「我的施主」一样。
修行时,身体端直非常重要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佛陀在舍卫城内,次第乞食之后,返回祗园精舍享用斋饭。吃完饭,收好袈裟和钵盂,洗净双足,在法座上跏趺而坐,安住于正念之中。
【乞】
现在泰国也是如此,早上七八点钟天还没亮,比丘就托着钵,在马路上赤足而行。此时施主们早已在十字路口拿着食物等候,看到比丘来了,高 兴地排在路边,对他们一一献供。供养物除了食品以外,有时还有洗脸用具、衣服等。比丘的钵非常大,每次回来都满满的,早饭用完后,还剩下足够的食物留待中 午享用。
在印度,化缘的时间一般是上午。而在佛经中,有时候也会看到比丘中午出去化缘,但这种现象在泰国是没有的。
【洗足】
吃完饭后洗脚,泰国也有这种习俗。以前希绕嘉措格西去泰国时,国王亲自为他端水洗脚。上次我们去,虽然没有这种待遇,但也是居士帮忙倒水的。
【敷座而坐】
洗完脚后,佛陀在法座上端身正坐。值得注意的是,讲法、听法、修行时,身体的端直非常重要。有些人在家里看书念经,经常喜欢斜靠着,这种姿势相当不好。
要知道,身不正则气脉不正,气脉不正,记忆力和修行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藏传佛教历来重视身体的姿势,不管是念经也好、修行也好,都要求身体必须端直,跏趺而坐。
表面上看,佛陀吃完饭后,洗了个脚,在垫子上休息一下,安住于正念当中,马上就要讲《金刚经》了。
|中善经义篇|
第二品 善现启请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意乐欲闻。」
敬佛菩萨要这样敬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此时,长老须菩提从大众中站起,袒露右肩,右膝着地,双手合掌恭敬地陈白世尊。
在玄奘的译本中,这段经文前面还有「时,诸比丘来诣佛所,到已顶礼世尊双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意思是说,佛陀应供完后,身体端坐,此时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和大菩萨,亲自来到佛前,在佛足下恭敬顶礼,右绕三匝,然后退到一边安坐。
【顶礼】
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是证悟顶礼,中等者是修行顶礼,下等者是五体投地、以三门恭敬顶礼。此处显现上讲,是指平时的三门顶礼。
具体应如何顶礼呢?众弟子一一来到佛前,恭敬地跪在地上,用自己的头顶触佛的双足。
这种顶礼方式,根登群佩说,沿袭于古印度的宫廷,眷属大臣为了表示对国王的尊敬,就请国王坐在高高的宝座上,自己用头顶接触王足。同样,为了表达内心的恭敬,佛弟子也用这种方式顶礼世尊。在密宗的《时轮金刚》中,有时上师给弟子灌顶,也要求弟子如此顶礼。
【右绕三匝】
有些人对右绕、左绕不太懂。一般而言,左绕(逆时针)有毁坏的过失,右绕(顺时针)有兴建的功德。在藏地,通常藏族人一看到左绕就害怕,担心功德人毁坏。
以前我去五台山时,常发现有人左绕白塔,当时随行的有位老喇嘛,看了以后特别痛心,由于他不会说汉语,就一直站在路上挡着,示意大家不要这么绕。
关于右绕的功德,佛陀在《右绕佛塔功德经》中讲过。作为学佛之人,这些基本常识一定要懂!
【须菩提】
是请问者,也是《金刚经》里的关键人物,他显现上是小乘比丘,实际上是文殊菩萨的化现,《般若经》中经常出现他的名字,由于他完全精通般若的密意,所以,世尊宣讲完大乘佛法之后,须菩提是第一个被开许传讲般若法门的人。
【偏袒右肩】
将袈裟搭在左肩上,右肩裸露于外。
【右膝著地】
一般来说,弟子在上师面前祈请时,都是左脚掌着地,右膝盖着地,这样的姿势比较如法。
谁能让我们今生来世都快乐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举世希有的世尊,您以最殊胜的护念,护念了这些大菩萨;以最殊胜的咐嘱,付嘱了这些大菩萨。」
【希有,世尊】
世界上很多大教主、大本师,无法使众生得到真正的解脱,但释迦牟尼佛却能做到这一点。对此,须菩提不得不赞叹,不得不感到非常希有。
【如来】
是佛的十种名号之一。因功德示现的角度不同,佛可称为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每一种名号的详细功德,麦彭仁波切在《随念三宝经释》中都有介绍。
【诸菩萨】
此处在藏文中是「菩萨摩诃萨」,意即大菩萨。有些论典中认为,一至七地称为「菩萨」,八地以上才是「大菩萨」。但这里的解释与《入行论》一致,指凡是发了菩提心的人,都可以称为大菩萨。因为观待普通人而言,发了菩提心的人非常伟大,故称之为「大」。
【护念】
「护念」是鸠摩罗什译的,而义净译为「利益」,玄奘译为「摄受」。相比之下,义净的翻译与藏文比较贴切,但这三种译法实际上意思都一样。
最殊胜的护念是什么?就是赐予众生今生来世都安乐。用财富、名声来护念我们,并不是最殊胜的,而佛陀引导我们永远离开轮回的痛苦,今生来世都快乐,才是最殊胜的护念、利益、摄受。
【付嘱】
莲花戒论师说,如来有三种付嘱——善知识的付嘱、正法的付嘱、教言的付嘱,以此方法来付嘱众生。
敢问佛陀心安何处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世尊,发了菩提心、趋入大乘道的人,应当如何安住?如何修行调伏自心。」
在藏文和义净、玄奘的译本中,这里都是「云何应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但鸠摩罗什翻译的不太明显,也许是梵文版本有缺,也许是翻译时漏掉了,有两种可能性。
须菩提所提的问题,包含了大乘基、道、果的一切内容:基是发了菩提心之后,应如何安住;道是如何修持六度万行;果是如何调伏自心而获得佛果。我个人认为,这里从基道果的方面解释也可以,从提出问题、引出下文的角度解释也行。
须菩提问了三个问题后,释迦牟尼佛便开始回答了。
佛经的每个字都有极深意义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意乐欲闻。」
佛陀说:「问得好,问得好!如你所言,如来以最殊胜的护念,护念大菩萨;以最殊胜的付嘱,付嘱大菩萨。须菩提,你要谛听,我为你一一解说:发了菩提心、趋入大乘道的人,应当这样安住,这样修行降伏自心。」
须菩提言:「遵命,世尊,我洗耳恭听。」
乍看之下,这段经文似乎有占重复,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些话并不多余,而是为了认可须菩提的提问,佛陀以此方式来加强语气。
打个比方,有人说:「堪布,今天你传讲《金刚经》很了不起,真是希有啊!我们以后怎么修呢?」我回答说:「是啊是啊,我给你们传《金刚经》是很了不起。以后要修的话,好好听着,我跟你们说啊……」平时为了强调,讲者一般都会重复一遍,以便引起听者的注意。
【善哉,善哉】
须菩提受到释迦牟尼佛的表扬了。有些弟子做了让上师高兴的事,上师也会赞叹:「好,好!」「对,对!」「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在玄奘和义净的译文中,紧接着还有一句:「汝应谛听,极善作意,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意思是:须菩提,你要好好聆听,将这些道理记在心间,切莫忘失,我来为你一一宣说。
【汝今谛听】
佛经与其他的语言不同,每个字、每句话都有甚的涵义。鉴于此,许多大德在讲经之前会强调:「你们要专心闻法,不要说话,否则,我也没办法给你们传。以前释迦牟尼佛都有这个要求。所以,心不专注是不行的。」
【极善作意】
只是听了并不够,还要把所听的法义记在心中,忆持不忘失。建议大家可以看看《极乐愿文在疏》,这方面的公案有很多。
《金刚经》主要宣说了如何断除执著,获得调伏自心的境界。整部经的内容,按印度大德莲花戒论师的观点,可以归纳在三个问题中:
最初如何发菩提心?
中间如何修持六波罗蜜多(又名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六种度脱生死、获得涅槃的大乘法门)?
最后如何调伏自心,获得色身、法身无别的果位?
第三品 大乘正宗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如何发菩提心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
佛告诉须菩提:「凡是趋入大乘道的菩萨,应当这样发心:所有一切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界、无色界,有想天、无想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我都会令其远离轮回的痛苦,获得究竟的涅槃。如此度化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但在实相中,没有一个众生得以度化。」
前一句讲了世俗菩提心,后一句讲了胜义菩提心。
具体而言,为度化天边无际的众生,发愿求证无上菩提,是世俗菩提心;而没有能度、所度、度化方式的三轮体空,叫做胜义菩提心。
大家要记住,虽然发心度众生是菩萨世俗中最大的责任,若没有这种菩提心,一切善根无从增长。但是,最终要明白:胜义中没有众生可度。
什么是「世俗菩提心」
先分析「世俗菩提心」:
三界轮回中的众生,林林总总、不计其数,总的来说,可以包含在九类当中:
1、【卵生】
顾名思义,是从卵中出生的,包括龙族、飞禽和有些人类。例如,佛教的一个公案说,曾经有一位商人,航行到大海里后,与一只长颈鹤共同生活,后来生了两个蛋,孵出来的孩子分别叫札、涅瓦札。
在现代,也有卵生人的案例:西德人类学家劳.沃费兹博士等一行人,为了研究原始部落,曾前往印尼婆罗洲的热带雨林。在那里,他们见到当地女人在生育期间,坐在很大的白色「人蛋」上,用自己的体温去孵化它。经询问得知,他们在怀孕六个月后,即会产下蛋体,然后进行三个月的孵化,最后蛋壳破裂,孩子就会从中钻出来。
另外,据藏地民间传说,格萨尔王也是卵生:一天下大雪,身为女仆的母亲,因为在家里生孩子,就没去主人家干活。主人非常生气,提着刀冲到她家。进门后,看到女仆蒙头大睡,于是气愤地掀开被子,发现里面有个大蛋,他举刀就砍。蛋破开后,出现了三个孩子,一个飞到天上;一个的膝盖碰到了刀子,落在帐篷上,这就是格萨尔王;还有一个仙巴,被主人扔到了河里。但这只是一种传说,正史中并无如是记载。
2、【胎生】
人和许多动物主要是胎生。按照《俱舍论》中的观点,饿鬼也大多是胎生。
3、【湿生】
夏天的昆虫多为湿生。当然,人类也有湿生的情况,尤其在佛陀住世时,湿生的例子经常可闻,如《涅槃经》中提到的芒果树女便是一例,但如今这种现象早已绝迹。
4、【化生】
天人、非天、初劫时的人、地狱众生都是化生。此外,一些大成就者也是化生,如莲花生大士、圣天论师。
5、【有色】
指欲界、色界的众生。《俱舍论》中说,欲界众生贪著五种妙欲,执著非常粗大,有实质性的身体;而色界众生断除了欲界的贪心,没有实质性的身体,但仍有比较细微的贪心,所以有一个光身。这两界的众生皆有色相,故称为「有色」。
6、【无色】
指无色界的众生。他们没有接触性的色相,只有一个意识的色相,这种色相极其微细,所以称为「无色」。
7、【有想】
指四禅天中的广果天。此处没有欲界的粗大分别念,但仍有细微的分别念。
8、【无想】
指广果天周围的一部分天人。《俱舍论释》中形容广果天犹如城市,无想天则如城市旁边的寺院。这里的天人除了初生与命终时会起两次分别念之外,五百大劫中不起一个念头。
9、【非有想非无想】
又名有顶、非非想天,是无色界最高的一层天。因为没有欲界和色界的分别念,故称「非想」;但仍有微乎其微、极不明显的的心识,称为「非非想」。《俱舍论》说,此处不是没有心识,而是有一种贪执禅定的分别念,由于特别细微之故,以低劣加否定而称为「非想」。
上述九类众生的意识形态比较典型,轮回中的有情均可含摄其中。对于这些众生,大乘菩萨都应发愿加以救度,使其有漏的身体和分别念融入法界,最终获得无余涅槃,这就是世俗菩提心。《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什么是「胜义菩提心」
那么,什么是「胜义菩提心」呢?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菩萨虽然度化了三界所摄的一切有情,但从胜义谛的角度而言,被度化的众生、能度化的菩萨,皆如虚空般不存在。严格来说,这种胜义菩提心何时在心中生起,彼时才是真正的菩萨。如《入中论》讲:「从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萨名称说。」
若将胜义、世俗两种菩提心结合起来,就是《华严经》所说的「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世俗菩提心方面,菩萨因大悲心而不舍众生;胜义菩提心方面,菩萨因空性智慧而不堕轮回。
前面须菩提问了三个问题——如何住、如何修、如何自心。通过以上分析,就发心方面,可从世俗、胜义来分别回答。
1、世俗菩提心:
以发世俗菩提心为住,度化天边无际的众生为修,以所发的菩提心随时随地来调伏自心。
2、胜义菩提心:
以无有众生可度为住,安住于这样的境界为修,令执著万法实有的分别念融入法界来调伏自心。
要知道,《金刚经》的意义非常之深,并不是须菩提问了个问题后,佛陀要用整部经来回答,而是在每一层意思中,都能找到圆满的答案。大家若深入思维,定会发现其中妙不可言!
何为真正的菩萨
世俗中要度化众生,胜义中无众生可度,原因何在呢?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为什么呢?菩萨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执著,就不是真正珠菩萨。」
想度化有情或是帮助众生,就胜义谛而言,是一个大错误。有了相的执著,认为「我要度化他们,使其获得殊胜涅槃」,这就不是菩萨,而是一般凡夫了。为什么呢?胜义中任何相都了不可得,发心的菩萨不存在,要度化的众生不存在,所发的心也如梦幻般无实。
其实,大圆满的最高境界也是这样。若以《大圆满虚幻休息》来解释《金刚经》的教义,那是非常殊胜的。
【相】
玄奘译为「想」,实际上在这里「相」和「想」的意思一样,都是以分别心去执著,跟分别心有很大关系。
藏文中没有「我相」,其余三相都有。
【我相】
依同一相续而存在。
【人相】
依有漏的身蕴,住于有漏的世间。
【众生相】
依业和烦恼转生于三界轮回中的众生。
【寿者相】
在同一时间内,同一异熟果保持相续的寿命。比如有些人特别怕死,希望自己长命百岁,这就是寿者相。
对四相的实有执著,是解脱道的大障,有了这四相的话,无法获得真实的解脱。所以,宗喀巴大师说:「断除一切执著相,尔时见解脱圆满。」
总之,《金刚经》从头到尾就是讲要断除实执
第四品 妙行无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向菩萨学布施
前面讲了菩萨不能有四相,下面讲无论在见、修、行、果哪个方面,菩萨都不能有所住——实有的执著。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佛陀说:「须菩提,菩萨对任何法都不能有实执,应以无住之心而行持布施。既是说,不住色而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而布施。」
真正的菩萨不会有实有执著,以六度中的布施为例,菩萨在行持布施时,并不耽著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色】
凡夫对所施之对象有颜色、形状的执著,比如,对乞丐有相貌丑陋、衣衫褴褛的分别。但菩萨却通达了空性,远离了这些实执。
【声】
乞丐来到家门口说:「行行好,给我点儿东西吧。」菩萨不会一听到声音,就冒出念头:「好,我马上给你啊!」
【香】
菩萨的鼻子不去执著是香还是臭。
【味】
菩萨对味道的胜劣也不加取舍。
【触】
菩萨不存在由身体接触所生的轻重、大小、光滑粗糙等分别。
【法】
法是意识的对境,菩萨没有执著法的分别念,不会认为「我今天给了乞丐十元钱,应该有很大功德吧」。
藏地寺院经常会念弥勒菩萨的一个愿文,其中有句是:「不住一切法,无吝而行施。」《入中论》也说:「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罗蜜。」施者、受者、所施物都是大空性,若能安住在这样的境界中行持布施,才是真正的、最究竟的布施波罗蜜多。
前面须菩提问了如何住、如何修、如何调伏自心,这里又一次给予回答:以三轮体空为住,以三轮体空来行持六为修,以遣除自己的实执为调伏自心。
此处只是从布施度来讲。实际上,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其余五度,也都需要如此行持。
这样布施,福德无法衡量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佛陀自问自答:「须菩提,菩萨应当不住相布施。为什么呢?若能不住相布施,所得的福德不可思量。」
最究竟的布施是什么?就是三轮体空摄持的布施。
一般来说,凡夫的布施有三轮执著,而菩萨的布施没有这些,由于没有任何执著,故所获的福德无法衡量。若以这种布施来积累资粮,圆满无上佛果并非难事。
当然,我们现在虽然没有三轮体空的境界,但很多上师在教言中说,布施时若忆念:「往昔佛菩萨如何布施,现在我也如是布施。」依靠这种发心,也能获得几乎同等的功德。
「布施」本是如梦如幻
如此不可思议的功德,以下进一步用比喻说明: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佛陀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东方的虚空,能否用分别心来衡量?」
「不能,世尊。」
佛陀又问:「须菩提,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方、下方的虚空,能否用分别心来衡量?」
「不能,世尊。」
佛说:「同样,菩萨安住于无相而行持布施,所得福德也像这十方虚空一样,无法用分别心来衡量。因此,须菩提,菩萨唯应按上面所讲的教言去做。」
修持大乘佛法的人,布施时应尽量观想三轮体空。虽然这对凡夫而言无法真正做到,但若通达了名言中所作的布施如梦如幻,胜义中万法都是大空性,远离一切戏论,此定解也接近于三轮体空。
没有学过中观的人,布施一点点东西,就特别执著,总认为自己以此能获得殊胜果报。然而,闻思过中观的人都知道,名言中确实有对乞丐的布施,但在胜义中,我不存在、乞丐不存在、布施的东西也不存在,对不存在的东西去执著,没有任何意义。
有些人虽然知道这些道理,但布施起来还是很不情愿。比如,自己在饭店里吃饭时,旁边来了一个乞丐,尽管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心里却很不愿意布施,碍于人前不好意思,只好勉勉强强给一点。这不叫三轮体空,也不叫真实的布施!
最后编辑:
第五品 如理实见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真正的如来是什么样子
前面佛陀告诉须菩提:「若安住于三轮体空中布施,此功德不可思量。」下面是这样连接的:布施可以积累福德资粮,将来能得佛陀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色身功德。那么,这些相好是真实存在的吗?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佛陀问:「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能否以相好的佛身见到如来?」
须菩提回答:「不能,世尊。不能以见到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佛身,就认为是见到了真正的如来。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相好佛身,并非真实存在。」
佛陀告诉须菩提:「一切相皆由虚妄分别所生,若见到了诸相非实有,则是见到了真正的如来。」
释迦牟尼佛身色金黄,关顶有肉髻,足底有法轮,如果看见这些,是否意味着见到了如来呢?
若换作我们,可能连连点关,回答「对呀、对呀」。但须菩提学得很好,他摇摇头说:在名言中,如来虽于众生面前显现种种相好 ,并以此引导了无数众生,但以胜义来观察,这并不是如来的真实身相。
弟子能够善解自己的密意,确实了不起,佛陀听后非常高兴,于是肯定道:凡有相状的东西,不管是好是坏,是轮回抑或涅槃,都是虚妄不实的,完全由分别心假立。只有通达了这些相并非实相,才是见到了真正的如来。
第六品 正信希有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对《金刚经》有信心,也是一种福德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须菩提问佛陀:「世尊,将来很多众生听到如此甚深的般若法门,能否生起真实的信心?」
佛告诉须菩提:「你不要这么说。我灭度后末法五百年时,有持戒清净、修福积德之人,将对《金刚经》生起无比的信心,这一点毋庸置疑。你要知道,这些人不是一般的缘分,他们往昔并不是在一尊佛、两尊佛、三四五尊佛面前种过善根,而是在无量千万尊佛前种过善根。乃至有人听闻《金刚经》的词句,仅仅生起一念清净的信心,须菩提,如来以无漏智慧悉能了知、彻见,此众生将获得无量福德。」
【后五百岁】
有两种说法:1、通常指现在五浊兴盛的末法时代,「五百」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一种抽象的时间概念。
2、按莲花戒论师的观点,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期共有2500年,平均分为5个500年,「后五百岁」是最后一个500年。
如今距佛陀时代已有2500多年了,若依莲花戒论师的算法,现在是否就不是佛的教法期了呢?并非如此。在藏地,各大教派公认的佛陀的教法期有5000年,普巴派和华智仁波切、麦彭仁波切认为,现在已过了2900多年,萨迦派认为过了3000多年,但不管怎么说,今后仍有2000年左右的佛法住世期。
普巴派的历算方面相当准确,他们依《时轮金刚》的推算法,每次日食、月食都算得分秒不差。之所以能推出佛教的具体时间,是因为佛陀成道时,天空中有启明星,第二天又出现了日食,依此特殊天象,故能算出佛教至今有2900多年的历史。
【持戒修福者】
玄奘译为「具足尸罗、具德、具慧」,义净译为「具戒、具德、具慧」,与鸠摩罗什的翻译略有不同,是指持戒清净、修积福德、具有智慧的持藏者。
【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不仅《金刚经》中有这种说法,按密宗的观点,我们今生能遇到大圆满,也是往昔于无量佛前种下的善根。全知无垢光尊者在《胜乘宝藏论》中云:「凡是值遇无上密乘之人,往昔必定已供养过无数佛陀,并成为普贤如来的眷属。」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释迦牟尼佛对须菩提说:将来若有众生对《金刚经》生起一念的清净信心,也能积累无边福德。
大家现在有缘听闻《金刚经》,一方面要对自己的福报生欢喜心,另一方面也应对空性见生起信心。般若法门的功德不可思议,哪怕对空性产生合理的怀疑,觉得「诸法可能是无自性吧」,也能摧毁轮回的根本,诚如《中观四百论》所云:「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
【悉知】
以佛陀的智慧,完全能了知未来有很多众生对《金刚经》生信,以及这些众生的根基、因缘等。譬如,现在我们在讲《金刚经》,大家对经义生起怎样的信心、生信之因是源于在无量佛前积累过什么资粮,这一切的一切,释迦牟尼佛都能洞察分明、丝毫不差。
【悉见】
未来众生闻思《金刚经》后生信的场面,佛陀依慧眼也能彻见得一清二楚。比如,看到我们经堂里人坐得特别挤,有些人在偷偷打瞌睡——释迦牟尼佛全部都能见得到。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大家过去在无量佛前积累过资粮,现在又对《金刚经》生起信心,这种福德是尽虚空界也无法衡量的。
有了空性见,就能迅速解脱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为什么会获得如此不可思议的福德呢?原因很简单:若对空性生起信心,就能迅速超离一切执著,不再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有法相,也没有非法相。」
「四相」的解释,前面已经讲过,但莲花或论师有不同的说法:
【我相】:将五蕴的假合执著为我。
【人相】:由我执而引生的我所执。
【众生相】:今生为人,来世为天人,后世又堕落恶趣……众生接连不断地在轮回中流转。
【寿者相】:执著一个相续的寿命延续不断。
若对《金刚经》的空性义产生信心,很快的时间内就能远离四相,利根者甚至当下即可解脱。犹如鱼已经上钩,马上便会离开水面一样,心中如果有了空性见,尽管外表的身体跟凡夫一样,好像没有多大变化,但不久的将来,必定能脱离轮回大海,趋至解脱的彼岸。
此处暂不解释「法相」「非法相」,下面会有广讲。
其实,通达了一法的空性,就能通达万法的空性,如果明白了《金刚经》的空性义,就能明白一切法的空性义。《中观四百论》也说:「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地学习《金刚经》。
万法的显现不是障碍,对万法的执著才是
反过来说,假如有了这些执著,又会有什么过失呢?下面从三方面来分析。
1、执著「相」的过失: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为什么不能执著这些相呢?因为任何一个众生,只要他的心耽执相状,势必会执著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执著任何相,都是菩提道的大障。帝洛巴尊者曾说:「万法的显现不是障碍,对万法的执著才是障碍。」
心不取相,一切皆离;一念取相,即著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虽然执著的角度不同,但本体上都是一个。
执著万法,是生死轮回之根
2、执著「有法」的过失: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如果耽执法相,则会执著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法相】
既包括调伏各种烦恼的佛法,也包括世俗中显现的有法。执著任何一种法相,都会落入四相当中,不能获得究竟的佛果。《般若十万颂》云:「须菩提,若起毫端许之名相执著,亦不得真实佛果。」
耽执世俗中的有法,是对五蕴的一种执著,有了对五蕴的执著,必然产生我的执著(我相)、我所的执著(人相)、众生相续不断产生(众生相)、彼在轮回中的寿命长短(寿者相),有了这四相,众生难免造业轮回,感受生死。《宝鬘论》也说:「何时有蕴执,尔时有我执,有我执有业,有业亦有生。」
执著空性,谁也救不了
3、执著「无法」的过失: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为什么呢?如果耽执非法相,也会执著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非法相】
通常而言,「法」与「非法」有两种解释:1、「法」指佛陀的教法,「非法」指外道的邪法;2、「法」指名言中显现的法,「非法」指单空方面的法。此处的「非法」是指单空。
执著单独的空性,也会落于四相当中。因为认为空性存在,显然是一种我所执(人相),有了我所执就一定有我执(我相),进而人我的分别也会产生(众生相),既然人我的相都有了,那有情从生至死的现象不可能不存在(寿者相)。
因此,对单空的执著,很多佛经论典都予以破斥。《中观四百论》说:「愚宁起我执,非说无我理。」与其让愚者有「我」的执著,也不可对他宣讲「无我」的空性道理。因为若是执著「我」,还可以用空性对治,但若执著空性,这是谁也救不了的。故而,佛陀谆谆告诫弟子:「宁可执著‘有’大如山王,也不能执著‘无’小如芥子许。」
渡河离不开船,但到了对岸,就必须舍去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因此,既不能执著诸法实有,也不能执著一切皆空。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鉴于此,如来在了义经典中常说:诸位比丘,你们应当知道,我所宣说的法犹如船筏,最终必须要舍弃,非法就更不用说了。」
渡河时离不开船筏,但到了对岸后,船筏就没有用处了。同样,佛陀宣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暂时可帮我们积资净障,获得解脱的果位,但究竟而言,对这些法的执著也要远离,更何况是外道的非法了?或者还可以解释为:世俗中取舍因果的法都要舍弃,执著单空的非法就更不用说了。
月称菩萨在《显句论》中,也有一个很好的比喻:为了舀水,必须要准备水器,但水得到之后,水器就没有用了。
当然,没有真正获得解脱前,世俗谛的法千万不能舍弃,否则就无法证悟胜义谛,龙猛菩萨也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就像还没有到岸便不能轻易抛弃船筏,否则,半途掉到了大海里,后果是很可怕的!
第七品 无得无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佛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佛陀、佛法真的存在吗
以上讲了一切法只是引导众生的方便,实际上并非实有。下面佛又提出一个问题。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佛陀说:「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如来正等觉真实存在吗?如来所说的法真实存在吗?」
这段经文,义净译为:「如来于无上菩提有所证不?复有少法是所说不?」意思是说,如来所证悟的智慧功德存在吗?如来所说的法存在吗?两位译师在字句上略有不同,但意义并无太大差别。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是梵语,「阿耨多罗」是无上,「三藐」是正等,「三菩提」是正觉,合在一起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六祖在《金刚经口诀》中解释为:「阿」是无妄念,「耨多罗」是无傲慢,「三」是心常住于禅定,「藐」是心常住于智慧,「三菩提」是断除凡心、现见佛性。
六祖是依靠《金刚经》而开悟的,这一点没有任何怀疑,但他的这种解释,与某些经论不太相同。对此,法王如意宝曾说:「一些大成就者的语言,在显现上,有时候与经论有一定出入。但不管怎么样,对大成就者的金刚语,我们都应当恭敬受持!」
佛言不可说
佛陀提出的问题,若是我们回答,可能支吾半天也憋不出来,但是须菩提很有智慧,他不假思索就说: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须菩提回答:「根据我的理解,如来正等觉不存在,佛法也不存在。」
为什么如来不存在呢?本经也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来是一切诸法的本性,不是一个具体形象,尽管历史上确有如来的出世及涅槃,但这只是在迷乱众生面前安立的,绝非实有。
为什么佛法不存在呢?虽然在名言当中,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应机施教,开演了八万四千法门,但这也是在众生面前的显现。究竟而言,佛陀没有丝毫说法的分别念,在众生前转法轮,完全是佛智慧力的任运示现。经云:「虽未说一法,众生现如是。」
以上是略讲。下面在广说时,先阐述「法不存在」的理由,再讲「如来不存在」的原因。
万法不是有,也不是无
「何以故?如来佛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为什么法不存在呢?因为实相中如来所说的法不可得、不可言说,不是有实法,也不是无实法。」
【不可取、不可说】
诸法的自性就是涅槃的自性,说法者、所说之法、说法之境皆了不可得,无有能所,平等一味,自性寂灭。《中论》云:「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
宗喀巴大师也说:「世尊自成道以来,不管在天上人间,未曾说过一个字,因为实相远离能说、所说等一切戏论。」
【非法,非非法】
「非法」指无实法,「非非法」指有实法。有些人以单空见为究竟,所以,在理解此问题时有点捉襟见肘。他们认为:非法(无实法)不是世俗中的空性,非非法(有实法)不是胜义中的名言,二者必须用轮番的方式来抉择。但对我们而言,这个问题就十分简单:佛陀所说的法,非法(无实法)之故,远离常有的边;非非法(有实法)之故,远离断无的边。这即是释迦牟尼佛的究竟密意。
佛与菩萨的区别在哪儿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为什么佛法在实相中不存在呢?因为一切法皆是无为法,远离分别执著,诸位贤圣的安立,也只是能证悟无为法的智慧上有差别。」
究竟实相中,实有的法不存在,无实的法也不存在,诸法本性远离一切执著,远离一切法相,这是圣者入定智慧抉择的。《大幻化网》中说:「之所以承认法界一味清净平等,乃是由圣者的根本慧定所得之故。」同样,一切诸法不存在,没有实相,也是依靠圣者入定智慧而得出的结论。
此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在圣者的根本慧定面前,一切都是无为法,除此之外,没有一个真正的实相,也没有有无执著;二是在圣者入定的时候,一切都是般若空性,远离四边戏论。世亲论师说:「圣者在入定的时候,灭除一切有为法的散乱执著,无为法的本来智慧现前。」
反过来说,如果诸法的本性不是无为法,那必定是有为法。莲花戒论师说,若是有为法,则是刹那变化、不可靠的。因此,诸法的本性绝对是无为法,否则就会随因缘而有变化,并非诸法的本来实相。
当然,从所证的空性而言,究竟实相是无为法,没有任何差别。但从能证的智慧来讲,由于众生的根基不同,能证悟的空性慧也有深浅差别。比如声闻证悟的就比较浅,菩萨证悟的比较深,而佛陀是最究竟、最圆满的证悟。六祖云:「三乘根性,所解不同,见有深浅,故言差别。」
总之,「差别」是从能证的智慧来讲的,所证的空性不可能有差别,如果有的话,无为法就变成无常了。
第八品 依法出生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什么是财布施
下面讲法布施的福德非常广大、远远胜过财布施,若能受持读诵《金刚经》,福德无法衡量。首先,了解一下财布施: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佛陀问:「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果有人将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所得福德多吗?」
须菩提答言:「非常多,世尊。为什么呢?因为福德的本体是空性,以空性之故,福德可随因缘而增上,所以如来说福德多。」
【三千大千世界】
《俱舍论释》说,四洲、日月、须弥山、诸欲天、梵天世界为一个单位,一千个单位称为一千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二千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能被劫末火等同时毁灭,最初形成也是同时产生,由一体性而得名。
【七宝】
关于七宝,有不同的说法。《法华经》说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无量寿经》中是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阿弥陀经》则是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般若经》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喇拉曲智仁波切的《极乐愿文大疏》中是金、银、琉璃、水晶、冰珠石、红珍珠、玛瑙。
很多佛经中讲,若以三宝为供养境,用清净心哪怕供一朵花、一杯水,福德也是相当大,何况有人以七宝布施,量满三千大千世界,此福德更是不可限量。
为什么呢?一方面是清净心的功德,另一方面,福德若在胜义中实有,其量则能思维,但由于它是空性的缘故,所以只要因缘具足,依如幻的布施就能产生无量如幻的福德,正如《入行论》所云:「幻人生幻福。」因此,佛陀赞叹福德非常多。
大家要注意的是:《金刚经》每一句中,经常要分开二谛作分析,这样才能加强对胜义谛的认识。
总之,不管是福德也好、法身也好,我们对任何一个法都不能执著,如此才可了悟真实的空性。
这里讲的财布施,主要为下面的内容作铺垫。下面是讲法布施。
什么是法布施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佛陀接着说:「如果有人受持《金刚经》,哪怕只有一个四句的偈子,并为他人宣说,此人的福德将胜于上面那个人。」
世人常认为,财布施的福德非常大,法布施可能远不及于此。但释迦牟尼佛在这里亲口说了:法布施的福德,远远超胜财布施!
其实从财富上讲,我们不要说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就算只用一碗七宝去布施,经济上也会有点困难。但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我们有机会讲闻《金刚经》,这种福德是不可思议的,远远胜过了上述财布施,大家理应生起欢喜心。
【受持】
指专心致志地奉行。
【四句偈】
印度梵文中《金刚经》,本来全部是偈颂,但译成藏文和汉文之后,形式就变成散文了。所谓「四句偈」,指由四个句子组成的一个偈文,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现」,这就是一个四句偈。
我们受持《金刚经》后,若能为他人开演经义,令彼等听闻、读诵、修持,即使只有一个偈颂,也超胜了用七宝布施的福德。《般若八千颂》中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读诵、受持、演说般若法门,其福德胜于财布施。」
可见,法布施的功德特别大。阿难曾问佛陀:「两个人在一起,做什么事情功德最大?」佛陀言:「一人讲法一人听法,功德最大。」《狮吼经》也说:「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上供下施,不如浊世时为人演说四句偈佛法的功德大。」 此外,《妙法莲华经》《般若二万颂》《慧海请问经》等经典中,也都纷纷赞叹了宣讲佛法、尤其是般若法门的殊胜功德。
因此,我们一方面应对大乘空性起信心,另一方面,也要多劝别人接触这个法门。假如你周围有人生病了,或是遇到了违缘,就应借此机会让他持诵《金刚经》,如此一来,必对其今生来世有莫大的助益。
《金刚经》是诸佛、佛法的出生处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原因何在呢?须菩提,因为一切诸佛及能令人获得无上正等觉的佛法,皆从这部经出生。」
曾有居士供养寺庙一万块钱,几十年后始终念念不忘,一见面就提醒:「我在某年供养了你们一万块,还记不记得我呀?」甚至有些人供养了一点饼干、毛衣,四五年后还挂在嘴上,逢人便说。实际上,这种供养并未舍离吝啬、执著、傲慢,所以是不清净的供养。但是,若能持诵《金刚经》并为他人解说,这比供养一万块钱的功德更大。
为什么呢?因为《金刚经》所诠释的都是般若空性,而般若空性,是产生一切诸佛之因。《般若经》云:「三世诸佛皆依般若而现正等觉。」经典中常称般若为「佛母」,因为儿子的来源是母亲,同样,诸佛的来源就是般若空性。
《佛子行》的开篇偈亦云:「利乐之源诸佛陀,修持正法而成就。」佛陀依靠佛法而成就,此佛法即是般若空性,它是一切佛菩萨的来源。
既然般若空性是三世诸佛之因,那么三世诸佛所弘扬的佛法,也必定是般若空性。否则,佛的因是般若,法的因却是其他的,这是根本说不过去的。
此处直接宣讲了「佛」由般若空性而生,间接宣讲了「法」也是由般若空性而生。所以,为什么《金刚经》的功德这样大?因为它是诸佛、佛法的出生处,故受持传讲的功德不可衡量。
《金刚经》是诸佛、佛法的出生处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同,所谓的佛法,并非实有存在,故非佛法。」
义净的译文是「佛法者,如来说非佛法,是名佛法」,词句上虽有差异,但意思完全一致。
「佛法」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佛陀的圆满功德。从显现上讲,通过布施等积累福德资粮,可现前佛陀的相好色身、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经云:「如来之色身,福德资粮身。」但从胜义来讲这些都是不存在的,并不是真正了义的佛法。
第二种理解是:所谓佛法,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能息灭痛苦的妙法甘露。从究竟义来讲,这也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是世俗中的假象,是佛陀度化众生的方便。真正的佛法远离一切戏论,是大无为法。六祖曾说:「佛经不是佛法,它是肉眼的境界,故非究竟。佛法应是慧眼的境界。」
第九品 一相无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以上通过法布施与财布施的对比,阐述了受持《金刚经》的功德。接下来,讲沙门四果必须要证悟空性的道理。
什么是沙门四果
小乘圣果,是沙门四果或沙门八果。
「沙门四果」包括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阿罗汉果。
「沙门八果」分别为:预流向和预流果,一来向和一来果,不来向和不来果,阿罗汉向和阿罗汉果。
所谓「向」,是指没有真实达到果位,但在路途之中,马上就要到了。「果」则是已经超凡入圣,达到那种境界,获得了真正的果位。
不管得到哪一果,都必须要证悟无相、无住的空性。倘若无法断除实执,则与凡夫没有任何差别。
《般若经》云:「凡执实相者,皆无三菩提之解脱。」
麦彭仁波切也说:「声闻缘觉必须要证悟大乘的法无我空性。若连一分都没有证悟,别说超度三界,就算预流果也无法获得。」
下面对此一一剖析。
没有对色声香味触法的执著,才是真正的预流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佛陀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预流果圣者是否认为『我已经得到了预流果』?」
须菩提回答:「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预流果虽然在名言中称为入流,但在胜义中根本没有能入所入,远离了对色声香味触法的实有执著,这才是真正的预流果。」
【须陀洹】
亦名预流果,属小乘见道,而非大乘见道。获此果时已入圣位,故称之为「预圣」;由于它是声闻乘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
在这段经文里,佛陀一会儿说「预流果是入流」,一会儿又说「预流果不是入流」,如此自相矛盾,令许多初学者摸不着头脑。其实,只要分开二谛,此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世俗中,可以假立名相,承认预流果远离了凡夫境界,已趋入圣者之流;但从究竟实相而言,得果者、所得之果、得果方式都不存在。没有能依所依之故,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也不可能有实有执著,这即是预流果的真实境界。
所以,小乘的登地(预流果)也必须要断除执著,否则没有机会现见真谛。宗喀巴大师的《六十正理论广释》在引用这句经文时,也是这么解释的。
没有来去的执著,才是真正的一来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佛陀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一来果圣者是否认为『我已经得到了一来果』?」
须菩提回答:「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一来果虽然在名言中称为一往来,但胜义之中无去无来,这才是真正的一来果。」
【斯陀含】
亦名一来果,是小乘二果。此果断除了欲界九品修惑中的前六品,仍有三品未断,故还要来欲界的人趣或六欲天受生一次,以此得名「一来」。
虽然在名言当中,一来果圣者还要来欲界投生一次,但在究竟实相中,他已证悟了无我的般若智慧,远离了我来、我去的分别。《中论》云:「若无有我者,何得有我所?灭我我所故,无我我所执。」因此,如果证悟了无我空性,就能断除对来去的执著。
什么是不来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佛陀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不来果圣者是否认为『我已经得到了不来果』?」
须菩提回答:「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不来果虽然在名言中不来欲界,但胜义之中没有来与不来的分别,这才是真正的不来果。」
【阿那含】
亦名不来果、不还果,是小乘三果。此果能安住于色界或无色界,不需要再来欲界受生,故称为「不来」。与前一样,不来果虽在名言中不来欲界投生,但依胜义理论观察,所谓「来」与「不来」根本不可得。
按理来说,佛经理应由弟子提问,释迦牟尼佛回答。但有时候恰恰相反,就像这部《金刚经》,很多地方是释迦牟尼佛提问,须菩提回答,然后佛作个印证就可以了。大家熟悉的《心经》也属于这种情况。故而从这部经也能看出,佛经可以是佛陀亲口宣说的,也可以是佛陀予以印证的。
阿罗汉为什么叫「战胜敌人」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佛陀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阿罗汉是否认为『我已经得到了阿罗汉果』?」
须菩提回答:「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就胜义而言,根本不存在实有的阿罗汉。」
【阿罗汉】
是小乘的最高果位。此果已出离轮回,不再转生六道。但相对大乘而言,仍有细微的所知障未断,因此并不究竟。
阿罗汉,在藏文中是杞炯巴,直译为「战胜」,表示战胜了烦恼这种敌人。虽然还没有战胜所知障的敌人(三轮执著引起的一种障碍),但他完全断尽81品修惑,解脱了轮回,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叫战胜敌人。
小乘中,阿罗汉是最高的果位,但依大乘《妙法莲华经》《定解宝灯论》的说法,他最后一定要回小向大,趋入大乘。
现在有些人对大乘、小乘分不清,认为阿罗汉已经获得了无生法忍,境界与八地菩萨等同。持此观点的人,可能没有看过《俱舍论》,也没有学过《现观庄严论》等大乘教典,在理解佛法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符合佛经的说法也情有可原。
此处,须菩提说阿罗汉肯定没有「我是阿罗汉」的执著,为什么呢?因为在实相中阿罗汉灭尽了五蕴,断除了意识分别。
小乘如此承认,大乘也这样认为,《入中论》云:「痴障性故名世俗,假法由彼现为谛,能仁说名世俗谛,所有假法唯世俗。」意思是说,凡夫由于无明障蔽,妄将世俗的显现执为实有,所以叫做「世俗谛」;但在阿罗汉和佛菩萨面前,已经断除了这样部分实执,故一切假立之法唯是「世俗」,而非「谛」实。因此,阿罗汉出定后也知道自己是阿罗汉,但却没有谛实的执著。
阿罗汉若认为「我已得阿罗汉果」,会有什么过失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世尊,阿罗汉若认为『我已得阿罗汉果』,则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执著。」
如果阿罗汉认为「我」是阿罗汉,就会有我相;知道自己是阿罗汉,别人是凡夫,便有了人相;认为三界轮回中很多众生没有得到阿罗汉果,即是众生相;我这个阿罗汉何时入灭尽定,融入法界中,则为寿者相。只要有了「我得阿罗汉道」的念头,四种执著便应运而生。
《入中论》说,众生轮回之因,即是我执与我所执。假如阿罗汉没有断除这些,就跟凡夫没有任何差别了,又怎么会是阿罗汉呢?
真正的阿罗汉不可能觉得「我是人中第一,我很了不起」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须菩提说:「世尊,您说我获得了无诤三昧,在人中最为第一,是离欲第一的阿罗汉。」
【无诤三昧】
藏文中叫「无恼禅」,玄奘和义净译为「无诤住」
《华严经》云:「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涅槃。」《俱舍论释》中也说,在家人由于贪图乐受,为了财产、田地、牲畜、女人而争论不休;出家人由于对自他宗派有好坏的想法,进而展开辩论破立。但不管是世间人、修行人,如果没有远离争论,不要说获得无上涅槃,就算处理人际关系也非常头痛——今天两个人相处融洽,明天就可能势同水火。因此,《涅槃经》说:「一念不生,万法无诤。」只有息灭了执著分别念,才能断除一切争论,证得须菩提的境界。
【人中最为第一】
佛陀的十大弟子虽然都是阿罗汉,但证悟的境界各有所长。比如,迦叶是头陀第一、舍利子是智慧第一、目键连是神通第一、富楼那是说法第一、阿难是多闻第一、须菩提是解空第一(或者说离欲第一)。这些都可称为「人中第一」。
【第一离欲阿罗汉】
所谓「离欲」,是指离开一切烦恼。本来阿罗汉都离开了一切烦恼,但根据小乘的论典,其境界也有高低之别,须菩提在阿罗汉中是最殊胜的阿罗汉。
在世俗现相上,须菩提对般若空性的领悟最高同,每次说出自己的体会,佛陀都赞叹「善哉、善哉」,完全同意他的说法。佛为了印证弟子的根基,也曾于大众面前说:「我的十大弟子中,须菩提是离欲第一、解空每一。」但这也只是名言中的说法而已,真正的阿罗汉不可能有增上慢,认为「我是人中第一,我很了不起。」
下面从胜义中分析阿罗汉的境界。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说:「尽管佛陀说我是离欲第一阿罗汉,但实相中我根本没有这种执著。如果我有这种执著,自认为已得阿罗汉道,那佛陀根本不会说我是离欲第一、喜寂静者。正因为证悟了实相,无有所行,佛陀才称我为喜寂静者。」
阿罗汉虽有各种显现,但已断尽我与我所的实执。就像大乘菩萨一样,《宝性论》中说,在众生面前可以显现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但他的真实境界中,并没有凡夫的丝毫执著。
大家若能通达缘起性空,就会知道一切法根本不矛盾,不但不矛盾,而且其中颇有甚深意味。
【乐阿兰那行者】
「乐」是喜欢,「阿兰那」是寂静,「乐阿兰那行者」是喜寂静者。此处的寂静,指身口意寂静、调伏烦恼,这一点只有阿罗汉才做得到。最殊胜的阿罗汉,就是最寂静者。
我们凡夫不是寂静者,而是愦闹者、散乱者,身口意三门整天为了名闻利养而奔波忙碌。
只有远离了能所执著(对「能」证悟的我、「所」证悟的圣道产生的执著),才可证悟阿罗汉果,成为最寂静者。《定解宝灯论》讲义中就曾引用过七个教证、三个理证,说明阿罗汉必须要证悟法无我。其实用《金刚经》的教证也可证明:阿罗汉若没有证悟法无我,而仅仅证悟了人无我,就会堕入一个边,故对缘起性空必须有所了悟。
在胜义中,须菩提并没有执著自己是离欲第一的阿罗汉,但名言中佛陀的确如此赞叹,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缘起之理。
缘起之理,唯有佛陀方能彻底了知,世间人则很难通达。但若不懂这个道理,纵然是名声盖世的大法师,证悟圣道也有一定的困难。
龙猛菩萨在《出世论》中说:依靠分别念承认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的戏论者,由于尚未通达诸法实相,难免会遭受种种痛苦,而佛陀所说的缘起生,才是一切万法的真相,是宇宙唯一的真理。
所以,缘起性空之理非常重要。假如通达了这一点,就会明白须菩提在实相中没有任何执著,但在如梦如幻的两相中,可以称之为「离欲第一」。
第十品 庄严净土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以上讲了四圣者都要断除对果位的执著,接着讲往昔佛陀的授记、器世界、有情世界三方面也无实有。
这三者的次第关系是:在名言中,佛陀先得到授记(授记),然后将来住持清净刹土(器世界),度化无量众生(有情世界)。
获得法是一种分别念,理应舍弃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佛告诉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如来往昔在燃灯佛前,是否得到过授记,是否真实有所得之法?」
须菩提说:「名言中虽可如是承认,但依胜义谛观察,如来在燃灯佛前并未得到任何法。」
看来须菩提什么都说「不」,就是最好的答案了。当然,胜义中须菩提说得非常对,但名言中释迦牟尼佛也曾得过法。《贤劫经》中记载,在九十一劫前,释迦牟尼佛是法云童子时,在燃灯佛面前得无生法忍,获得了八地菩萨的果位。然后燃灯佛给他授记:「在九十一劫后的贤劫,你将于娑婆世界成佛(第四佛),号释迦牟尼。」所以,名言中释迦牟尼佛确实得过授记,并在燃灯佛面前得过法,获得无生法忍。
但胜义中,这一切是不存在的,没有所得之法,没有能得之人,也没有获得之相,能所本来就是大空性。世亲论师说:「获得法是一种分别念,理应值得舍弃。」其他经典中讲:「菩萨若有已得授记的念头,这不是真正的授记,而是魔的授记。」法王如意宝也常告诫我们:「假如认为得到本尊授记,从此不用精进也肯定会成就。有了这样傲慢和执著,就不是真正授记。」
六祖大师则认为,佛法广大无边,犹如太阳光般周遍一切,没有能得所得,故无有任何可得。六祖的解释跟前面的略有不同,但究竟意义没什么差别。
总之,从胜义上讲,释迦牟尼佛在燃灯佛前没得过授记和法,但名言中必须要承认得过,不然,许多经典中的公案讲不通。因此,学《金刚经》一定要分清胜义谛和世俗谛。
除了心清净,世上没净土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菩萨有没有真实庄严刹土?」
「没有,世尊。什么缘故呢?因为所谓的庄严佛土,并非胜义中的庄严,而是名言中的庄严。」
一地到十地菩萨,都要建立庄严自己的刹土。比如释迦牟尼佛因地时发下五百大愿,将来要住持娑婆世界;阿弥陀佛当法藏比丘时发过四十八愿,将来住持极乐世界;药师佛也曾发了十二大愿,将来住持琉璃世界。依《现观庄严论》的观点,清净三地(八至十地)时,专门要修持清净刹土。故从名言来说,菩萨必须要庄严自己的刹土。
现在有些修行人也是如此,一边在佛学院求学,一边联系外面的居士和大和尚,希望自己以后有个道场,不然回去没有弘法利生的地方。同样,菩萨将来成佛时,也需要有一个刹土,否则,度化众生的誓愿不一定实现。因此,名言中这一切都成立。
但须菩提的回答,是从胜义来讲的。因为菩萨庄严刹土,从实相上而言,能庄严的没有,所庄严的也没有,庄严的形象也不存在。如果真实存在,必定是以微尘的方式或器世界的方式,但这样的器世界或这样的微尘,用胜义智慧来观察,是根本找不到的。
所以,显宗了义经典《维摩诘经》中说:「心净则国土净。」名言中只要心清净同,一切的显现必清净,在具髻梵天的眼里,娑婆世界也全是清净刹土。但若进一步观察,胜义中刹土并没有一个实有的微尘,都是自性清净而现前的。
禅宗也有这么一句话:「心的本性是清净道场,除了心清净以外,并没有其他的净土。」
总之,了义经典中的究竟意趣,就是心清净则刹土清净,此外不存在一个实有的琉璃世界、娑婆世界、极乐世界……这些世界在名言中虽可成立,但实相中庄严刹土则是不存在的。这就是「即非庄严」的涵义。
那么,「是名庄严」是什么意思呢?从名言来说,这些刹土应该是有的。比如在梦境中,自己去一个花园里享受快乐,这是可以承认的。因此,名言中庄严刹土,是梦幻般的存在——菩萨以如幻的发心,庄严如幻的刹土,最后现前如幻的果位,度化如幻的众生,这都是合理的。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佛说:「所以,须菩提,发了菩提心的大乘菩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要被世间的贪嗔痴所转,不要执著色、声、香、味、触、法,应无所执著而生清净心。」
六祖证悟的,就是后面几个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前五祖让大家唯一念修《金刚经》,若实在念不来,只念「摩诃般若波罗蜜」,也可以代表《金刚经》。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智慧到彼岸或智慧度,智慧度包括了所有的《般若经》,而《般若经》又统摄在一句「摩诃般若波罗蜜」中。所以,现在汉传佛教仍有这样的传统,如果一些老年人不识字,净土宗的就念「阿弥陀佛」,禅宗的就念「摩诃般若波罗蜜」。
大菩萨应当发清净心,不要对外境的色法生心,分别「这是白色、红色」「那是长方形、三角形」,因为这些全部属于执著。同样,对声香味触法生心也是执著,理当一并断除,要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像《现观庄严论》中所说,远离一切所缘和能缘。
以前六祖大师依此而证悟,因为这句话涵摄了中观最殊胜的要义。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应无所住]是讲空性方面,万法没有能缘所缘,跟虚空无有差别,故应对其断除实执;「而生其心」是讲空性的同时显现不灭,智慧可以在空性中产生。
《入中论》中说诸法都是空性,但空性中却可以有显现。所以,此处抉择了中观最究竟的密要——现空无二。空性方面来讲,与龙猛菩萨的《中观六论》观点一致;显现方面来讲,与弥勒菩萨《宝性论》的道理无别。心的本体虽然是空性,但智慧的妙用不灭,这就是究竟实相。
因此,按照我的理解,「应无所住」是大空性,「而生其心」是大光明;用大圆满来解释,「就无所住」是本来清净,「而生其心」是任运自成;就显宗而言,「应无所住」是第二转法轮的密意,「而生其心」是第三转法轮的密意。这样的一句话,完全能让人证悟心的本性。
六祖开悟之后,五祖在印证时曾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如此殊胜的金刚语,大家应该好好体会。尤其是对,《金刚经》有大信心的人,通过学习,若能精通其甚深涵义,或许就有证悟的机会。
有智慧的人,绝不贪恋梦中的身体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问:「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若一个人的身体犹如须弥山(分析有情世界时,「人」只不过是一种代表),这样的身体大不磊?」
「非常大,世尊。为什么呢?因为胜义中诸法皆空,没有身体就是最大的身体。」
须菩提答得很好!众生的身体依靠蕴聚而成,乃至蝼蚁以上,每个众生都有不同的身体。假使有的身体像须弥山那样大(按《俱舍论》的观点,须弥山高十六万由旬,相当于1068800公里),比如阿修罗王罗睺,身体正好与须弥山大小相同。这种身体在名言中虽然大,但在胜义中一切诸法皆是空性,根本没有大小的差别。
佛陀之所以这样提问,主要是为了破除外道的实执。有些外道认为,整个器情世界的创造者是一位大尊主,他的身体极为庞大,且坚固不变,永恒存在。在名言中,若真有人的身体是这样,那确实很大,但在胜义中,实际上身体是一种色蕴,仔细去观察,所谓的「大」是没有的。
须菩提说「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没有固定的形体,才是真正的大身。《入行论》也抉择身体为空性,胜义中连一个微尘也没有,最后得出结论:「是故聪智者,谁贪如梦身?」真正有智慧的人,绝不贪恋梦幻般的身体,毕竟梦中的身体再高大,也不过是迷乱的显现。
伏藏大师列绕朗巴在色达佛塔那里,曾见过三四层楼那么高的圣尊,但就实相而言,这只是如梦的身体,并不是真实的身体。因为因缘所生的一发法,均无有真实,同样,身体也是因缘所生,故必定是空性。
佛陀最究竟的观点,就是身体无有大小,在胜义中都是空性。世亲论师也说:「依靠名言谛,如梦的身体是承认的,但依靠胜义谛,身体连微尘许也不存在。」
因此,大家学《金刚经》时,务必要分开二谛。我们没有观察时,身体也有,刹土也有,好像什么都有,但真正通过观察,万法完全是无实空性。若分析一个人的身体不存在,就能推出轮回中所有众生的身体都不存在。身体不存在的话,依靠身体而产生的种种行为又哪里在会有?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