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太捡废品卖钱为退休儿子补贴家用(图)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焦点新闻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焦点新闻

Guest
rimg.php


沙坪坝张家湾菜市场附近,86岁的刘婆婆捡废品卖钱,想为儿子减轻负担 网友供图

原标题:负担

国庆节之前,沙坪坝张家湾菜市场家属区的刘婆婆“出名”了——她捡“渣渣”的照片被人发到了网上。

传来传去的,一下子,菜市场的菜贩都晓得了,以致于楼下小旅馆的小妹看背影都知道是她。

她觉得“无所谓”,“出名事件”并没有给她带来心理负担,她还一直想看看,自己到底被拍成什么样,“放到网上什么样子”,可是她不会上网。

她说,她捡“渣渣”,是想减轻儿子的负担。

儿子老李56岁,“不尴不尬的年纪”,退休了,多次劝老母亲莫捡了。因为老母亲86岁了,要是出点意外,还是给自己增添负担。其实,老李是很孝顺的。

1

网络上,刘婆婆的照片很清晰。偏分头有些花白,像蒙了一层霜。上身军绿色外套,缺了一颗扣子;戴着袖套,围着白色围裙;站着时,裤子太短,白袜布鞋很逼仄地露出来。

九张照片,表情认真。

过马路时,阳光很刺眼,晃得她有点睁不开眼,眉头紧皱,齐刷刷的白牙齿,脸上的暗斑浮现,认真的表情更认真了。

过马路时,她左手提三大包矿泉水瓶,右手拎个小包,快步走着,身旁一些车子停着等红绿灯,她目不斜视地往前走。

照片是网友“患难见真爱”9月28号拍的,29号上午11点多发到网上。

刘婆婆记性较好,她记得当天给她拍照的是个25岁左右的“胖娃”,还问过她每天卖好多钱,为啥捡渣渣。刘婆婆一一答了,这些也都写在帖子里了:每天卖2元到5元,交给儿子补贴家用,减轻负担。

那天,刘婆婆是在张家湾公交车站旁捡渣渣时,遇到的“胖娃”,她捡了一会儿就带去附近的废品店,换了5元多钞票,放在塑料袋里包好,带回家。

2

刘婆婆叫刘昌玉,是荣昌人,1951年来到主城,“在市中区(渝中区)给有钱人做了3年保姆”,后来经人介绍结了婚。

刘婆婆的丈夫是锻造厂打铁的,刘婆婆随着住到了锻造厂。20年前,丈夫去世。儿子收入不高,刘婆婆“觉得负担大了”,寻思着挣钱帮衬儿女,她开始捡“渣渣”补贴家用,这一捡就捡成了习惯,20来年的习惯。

眼见着儿子家里慢慢好起来,孙子长到20多岁也参加了工作。但刘婆婆还是在捡“渣渣”。

锻造厂家属楼是几十年的老房子了,不交房租,但没厕所,不方便。刘婆婆的儿子老李在张家湾菜市场对面的家属区4楼后面,租了套有厕所的房子,接老母亲过来,一家四口住,72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刘婆婆有自己的房间。

老李在锻造厂做过保安,退休后每月1000多元钱,除开800元的房租,钱紧巴巴的。刘婆婆闲不住了,想挣点钱,补贴儿子。

邻居说,八十好几的人了,还折腾啥呢,好好休息下不行吗?菜市场的人也这么劝。刘婆婆摇摇头说,你们不懂,“再老的母亲,也放心不下自己的娃儿。”

3

昨天早晨8点多,刘婆婆冲了一碗麦片喝了,拿着白塑料袋下楼了。

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张家湾公交车站附近,菜市场周边,茶馆打麻将的周围,路边垃圾桶边。人多的地方,饮料瓶子多,“别人见我年纪大,也愿意给。”

上午出去转了一圈,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10点多回家煮饭。菜不需要做,儿子儿媳炒;饭是刘婆婆煮,软硬随便,她通常煮得“火巴”一点。一家三口(孙子不在家)一桌吃饭,老李和老婆盛好递给刘婆婆。

刘婆婆不吃荤,她信佛,吃了二十几年的素菜,老李做饭必炒素菜,上桌必然摆在她面前。饭毕,刘婆婆不洗碗,也不打扫卫生。“家里我做的,只有煮饭,看我吃的软硬来定。”

下午,老李出去打打小牌消磨时间,刘婆婆见家里收拾妥贴,又带着塑料袋出门转悠。

刘婆婆说,只要天不下雨,她每天都会出门,下楼梯,在附近转悠。捡到的“渣渣”、瓶子从不带回家,一回家,她就整理得很干净,像网友说的,看上去是一个“干干净净的老婆婆”。

刘婆婆说,一天能卖个2到5元,一个月好的话,有100来块进账。每月的100来块钱,她都包了又包,放家里存段时间,然后“去银行存起来”,“他(儿子)要是有个急用啥的,我能帮衬点。”

4

刘婆婆其实是有退休金的。

前两年,刘婆婆每月有900元左右的退休养老金,这两年多了点,有1100元。刘婆婆说,每月她主动给儿子300元当生活费,剩下的加上捡渣渣的一起存起来,“今后百年了,我自己也能给自己准备点,为啥都要给后人负担呢?”

刘婆婆说了这句,长舒一口气,捋了一下耳边的发丝。像她这个年纪的婆婆,头上唯一的饰品,只有一根地摊上1块钱能买到十几根的铁发夹。一根发夹,将稀疏的头发压得能看到头皮。

她有些哽咽,说老伴都走了20来年,这么多年,就是这么过来的。存一点是一点,多存点,儿孙就少一点负担。刘婆婆说话时,正好被隔壁租住回屋的3个年轻人听到了,年轻人盯着刘婆婆看了几眼,摇摇头,哐的一声把自家门关上了。

有段时间,老李和亲戚朋友“极力反对”刘婆婆出去捡“渣渣”。老李说,80多岁了,是想着为他们减轻负担,但毕竟年纪那么大了,要是出点意外,怎么办?

楼下不远,人来人往,车流较大,很容易出事。老李担心刘婆婆的安全,况且捡渣渣其实卖不了多少钱。念叨得再多,刘婆婆还是不听。

老母亲不听,老李也没办法,想着一天到晚,家里没啥人,刘婆婆在家也闲不住,出去走下,权当锻炼身体也好,“但不管怎么说,还是放不下心。”

5

昨天下午3点多,刘婆婆回到家,没什么收获,准备歇一阵就煮饭。

她一再请我们不要和儿子老李说,“怕他会说我,本来都喊我不要捡渣渣。”说完,刘婆婆又说,儿子是为自己好,但“人上了年纪,就是忍不住操心”。

“我看看照片呢。”刘婆婆要求看看网上她的照片。我们用手机登录网页,给她看照片,她笑得合不拢嘴,眯着眼睛看了一阵后,说:“我反正无所谓,靠双手挣钱,不偷不抢。”

她说,其实还是有点担心照片发到网上以后,给儿子造成负担。“儿子觉得有些‘脏班子’”。

我们问,老李知道你捡瓶子卖,还去打牌?

“他有他的生活习惯,一代人的想法不一样。也给他说过不要打牌,要是一输上百,够我捡一个月的瓶子了。”

虽然话语间隐隐透着担心,不过这实在是一段空闲的、没有负担的时光,刘婆婆倚着门框和我们聊天,消瘦的身板,一米五的身高,看我们时仰着头,眼睛笑成一条缝。

换个角度看负担

石桥铺的马先生是陕西人,来重庆9年,结婚生小孩了,房子也买了。年初时,马先生把父母从陕西接到重庆和自己一起住。一家五口,同在一屋檐下,很是开心。

马先生和妻子都上夜班,工资不高,小孩由老两口带着,尿片、奶粉、月供、送礼、请客吃饭、生小病,都得花钱。马先生的父亲看小两口忙忙碌碌,于是硬是将存了10个月的退休金两万元,取出来交给儿媳妇。

儿媳妇坚决不收,“父母退休金自己用,年轻人怎么能要呢?”儿媳妇觉得用了这钱,是心理负担。

马先生的父母看小两口每天辛辛苦苦打拼,心里也是过意不去,又不收钱,也是负担。

给了多少次,推了就有多少次,这2万元现金扎着捆放在家里抽屉里,倒成了老两口和小两口共同的心理负担。最后,马先生的父母说,既然不收,这钱就给孙子存个账户吧。

沙坪坝汉渝路的余昊是湖北人,大学毕业就在重庆发展,至今已八年时间。当年考大学,父母希望考好,没考上的话父母就觉得有负担,毕业了希望找工作,工作稳定了希望快找女友,找到后希望赶紧结婚,结婚希望早抱孙子,抱孙子后,希望小孩快快长大,希望余昊“在外不犯错误、不偷不抢”。

余昊说,“父母的眼中永远都是‘希望早’”。这些从父母角度看,很合情合理,“是他们的负担”,但站在自己角度看,觉得成了自己的“负担”。

换个角度看负担,也许更能体会对方的心情。

来源: 凤凰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