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传说中的靖王爷
- 注册
- 2002-03-30
- 消息
- 7,100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2003年03月17日14:14:21 <新周刊>
文/侯虹斌
情人并不是单纯的身体叙事,在历史对它的禁锢与时髦化之间,也曾左右摇摆。中国社会环境下的"情人"具备三层境界:境界第一层,情欲是情人;境界第二层,妻子也是情人;境界第三层,有情即情人,全因为,这是一个泛情人的时代。
"我想告诉您,比起您从前那张少女的面孔,我更爱你被摧毁的容颜。"感谢玛格丽特・杜拉斯,我们得以用最煽情的语调来复述这个传奇的《情人》,甚至把这段情话作为酒令、作为表白。可是,杜拉斯的情人有他唯美奢糜的质地,我们永远无法与她的车辙重合。
情人并不是单纯的身体叙事,在历史对它的禁锢与时髦化之间,也曾左右摇摆。话说禅宗有三重境界,第一层是看山只是山,第二层是看山不是山,第三层是看山还是山。那么,让我们还原到生活的本真吧,只要有情,即是情人,当好情人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境界第一层:情欲才是情人
"我宁愿做别人的情人。"黄真真导演的纪录片《女人那话儿》(The Women' Private Part)采访了一个专做二奶的女人,她理直气壮地宣扬自己的理论。因为,做二奶可以用身体换取各种享受,但却不用担当同甘共苦的责任。古希腊的雄辩家德莫斯特尼斯有话为证:"我们拥有妓女为我们提供快乐,拥有侍妾以满足我们的日常需要,而我们的妻子则能够为我们生育合法的子嗣,并且料理家务?quot;仿佛天下女人尽入彀中,区别只在于她们是短期的、中期的还是长期的
而已。
众所周知,西方文明是一个"罪感"社会,性被置于罪愆的刀锋边缘来回滑动;而在中国这个"耻感"社会中,性又常常处于羞辱和轻薄的状态。情欲总是被缺席审判,最好的辩词不外就是其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繁衍,有利于社会的团结和稳定。这个逻辑在中国尤其重要。在过去几十年乃至几千年里,真正被舆论和宗法所认可的理想夫妻关系是这样的:他们是爱人同志、伴侣、配偶、老伴,谈男女朋友是"处对象"、"解决个人问题"、"终身大事",把感情隐藏在人生程序背后,强化了其社会属性,但是把两人拉在一起脸对脸朝夕相处的感情与爱情,在这里却永远面目模糊。而情人压根就是一个被痛殴的贬义词,充满了含混、暧昧的情色。直到这些年,自觉自发以管别人闲事为乐的风化警察才没那么吃香了。
禁欲主义的后果是造就了一大批性冷淡的女人和一大批道貌岸然的男人。一位研究宋明清俗文学的博导说,他发现,虽然朱熹和二程的理学已经开始抬头,但整个有宋一代,有点名气的词人诗人只有一位没有嫖过妓,那就是--李清照。
而当代中国那数十年视谈情说爱为大不韪的历史,又是一根扯得过狠失去弹性的橡皮筋,如今的社会观念反弹起来个个男人都以外面豢养着情人为荣耀,甚至还纷纷拍出《牵手》、《来来往往》、《一声叹息》等等电影为之张目。婚姻沦为信息不对称下的套。家中的女人就算美丽温柔,心理上已沦为黄脸婆,只能贤慧着、敦厚着,或者泼辣着、刻薄着,即使男人不舍得与之离婚,多半也是出于对其功能性的考虑。而外面用不着负担责任与义务的情人,反而更纯粹地成为性幻想的对象。
女人也勇敢地投身于这股潮流中,也在想象力匮乏的婚姻之外游走,李银河的《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就捕捉到大量在第三情中"五里一徘徊"的女人,她们渴望拍一场正宗的拖。
大约三千年前,两个美丽的女人朝赫拉克勒斯走来。卡吉亚肌体丰盈而柔软,她说:"我会领你走在最快乐最舒适的道路上,你可以尝到各式各样欢乐的滋味。"阿蕾特质朴甜美,气质剔透,她说:"与我在一起,你可以听到生活中最美好的声音,领略到人生最美好的景致。享乐和美好尽管都是幸福,质地却完全不同。"阿赫就和我们一样隐隐感觉到了,这两个女人,一个将通向邪恶,一条将通向美好。她们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托马斯的情人萨宾娜和妻子特丽莎,是张爱玲笔下让佟振保犹疑不定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也是郝斯嘉那狂野的丈夫白瑞德和绅士的性幻想对象卫希礼。在身体的战场上,配偶是有营养却乏善可陈的例汤,而情人,那应是一朵旁逸斜出的恶之花,发着妖冶的光。
境界第二层:妻子也是情人
许多年以后,我可能会忘记大话西游那段被转引7,270次的"曾经有一段真诚的爱情……",但我还会记得起一个细节,它来自池莉的小说《你以为你是谁》。主人公的姐姐陆掌珠是个品味低俗的织袜女工,刚刚失业,当变了心的大款丈夫要离婚时,一家老小正商讨怎样为她讨生活费,她却宁死不离。她说:"我非常、非常爱他。"
就像锣鼓"锵锵"一声响,我和陆掌珠的一家一起,吃了一个惊吓。这和我们对她们的想象是那么不同。那些仿佛已经被时代的潮汐滞留在沙滩上的人们,他们固执地不肯退出,原来往往是因为他们还在爱着,以一种我们所不能察觉的方式在爱着。只是爱情没有到别离的时候,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深浅。《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孙海鹰和吕丽萍,相濡以沫,不是情人是什么?不怪我们不懂,而是那一代人太低调了,太不善于表达感情了--或者说夹杂在柴米油盐中的争争吵吵就是那一代人表达爱情的方式。说具体一点是外表冷漠内心狂热,说白一点是闷骚。没理由相恋可以没有暗涌。他们的燃情对象就是自己的妻子、自己的丈夫,他们就是那个厮守一辈子的情人。
西方学者理尔・莱梅尔在研究中世纪的上层社会的歌曲中发现,有的女人把自己打扮得年轻漂亮,她管自己叫做女朋友,而不叫妻子,她称自己的爱人为男朋友,意思是他们俩是通过一根爱的纽带联系在一起,而不是通过法律和宗教的纽带捆绑在一起的。这个作派显然惊人地前卫,直到过了近一千年才好不容易流行起来:艺人任达华和名模琦琦结婚之后,任达华仍然语不惊人死不休地示爱:"琦琦不是我的老婆,她永远是我的女朋友。"
男人们杜撰出的好太太往往是这样的:在客厅里像个贵妇,在厨房里像个主妇,在房间里像个荡妇。姑且不质疑男权的叵测居心,想想其展示给男人一种多么美好的前景吧:娶一门好老婆,则有一个好情人,而且远胜一个好情人。所以今日几乎所有广告的诉求中,中产的形象都有温柔美丽的娇妻与活泼可爱的稚子作伴,琴瑟和谐、其乐融融,给圣经中的这句"任何找到妻子的人都找到了好东西",提供了充分的论据。1/3情,1/3性,1/3亲密,情到浓时,在一起吃饭也是销魂的。
至今,西方的婚礼誓言听起来仍不同寻常的美丽:"我愿意她(他)作为我的妻子(丈夫),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彼此相爱、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听听,婚姻的重心依然是落在爱情上!西方纷纷叫嚷主流价值观重新回到了家庭那里。《教父》里那个杀人无数的艾尔・帕西诺说过的话极有意味?quot;一个没有时间陪家人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子汉。"社会学家玛丽莲・亚隆在《老婆的历史》一书中由说:"爱情,在西方世界已变成婚姻的同义词。"
境界第三层:有情即是情人
美国HBO电视剧《性与城市》的名言"欢迎来到不纯真年代"正在风行。没错,玛丽莲・亚隆是说过西方的爱情与婚姻等同,可她也没有忘记告诉我们,有一半的美国妻子将会看到自己的第一次婚姻以离婚而告终,还有整整40%的第一胎婴儿属于非婚生子。在这个欲望时代,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妻子这个词不再是暗示一个女人应当由她的丈夫供养,不再是享受性生活和家庭欢乐的唯一途径,甚至不再是当***惟一途径。但是,礼崩乐坏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至少我们不必天天被一群道德家追着赶着耳提面命,过我们自己的生活。因为我们想要的幸福,不再单一地靠稳定的婚姻来供给,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是平淡而单调乏味的幸福,是狂热而跌宕起伏的激情,还是两者的混合?
正因为盛载我们情感方式的容器太多了,大家不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爱情只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方面,远不是全部。至于感情,合则来,不合则去,最要紧开心。不像杜丽娘和林黛玉时代,要追求幸福,她们只有爱情一条道路可走。黄舒骏有首《谈恋爱》中唱道?quot;我们要天天思念,但不要天天相见。"作家棉棉在身体写作之后,忙着离婚,忙着争夺女儿的抚养权,据圈内人描述,她正心满意足地和一个男人保持一种"远距离的亲密关系",虽然一年只能见两三次。别人可能觉得不好想象,可是,当事人觉得这种远距离最香艳,这就足够。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日渐成为一种新主张。爱情或曰男女之爱,远远不能满足我们饕餮的胃口。在一个"说真话"的游戏中被问道:"如果你必须两者选一,你是愿意做一个博学而无法与人交流者,还是一个特别善于与人打交道而无学问的人?"在场所有人都选择了后者。人是社会动物,我们每天自觉不自觉地接触那么多人,亲人、朋友、同学、客户甚至陌生人都是我们情感的投射对象。他快乐,所以我快乐。
写情圣手、作家劳伦斯说:"自己活也让别人活,自己爱也让别人爱。"进入大学的第一天,那个年轻的班主任就对我们说:同班同学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你们要相亲相爱。那是我听过的最肉麻的情话。我们果然也在这个魔咒之下兄弟姐妹了四年。工作以后,我们又面临一个困境:工作八小时,十七点半下班可以加班到二十七点半。呆在办公室里的时间比呆在家里还长,和同事面对面的时间比跟妻子丈夫的还长。天天和那几张老脸泡在一起,吃饭喝酒泡吧,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事如果干得好,就叫做办公室恋情,干得不好,就叫做同事文化。极端的如日本,更是一辈子都生活在集体主义的温暖大家庭里。工作得快乐,重要性甚至不亚于找到一个好对像。
某时尚杂志的编辑每次打电话给我,必是以柔声的"亲爱的"为开头。人人都说我爱你,这个曾让人耳热心跳的词就这样恶俗起来了。市场部的Dudi也说:我对客户比对我的男朋友还要温柔。甚至一些白领,还会时不时收到客户的月饼和巧克力。无怪乎那些久经商战的资深人士说:对待客户要像情人一样温暖。这些不是花言巧语,不是虚情假意。要快乐,唯有坦然、诚恳、天然,像爱上自己那样爱上别人?quot;我是真心诚意的。"爱没有别的愿望,只要成全自己。
香港著名传媒人施养德对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每天认识3个人。有时没有达到预期,他就会去街边找卖水果的老太太去聊天。在他看来,与人交往即是快乐,可选择自己喜欢的交往方式便是自由。每一个人,都是我们潜在的情人。这是一个泛情人的时代,把所有人当作情人,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向度中寻找到自己的有情人,也拥有更多的幸福的可能。
让我们即刻开始这段感情吧,方式不限。
文/侯虹斌
情人并不是单纯的身体叙事,在历史对它的禁锢与时髦化之间,也曾左右摇摆。中国社会环境下的"情人"具备三层境界:境界第一层,情欲是情人;境界第二层,妻子也是情人;境界第三层,有情即情人,全因为,这是一个泛情人的时代。
"我想告诉您,比起您从前那张少女的面孔,我更爱你被摧毁的容颜。"感谢玛格丽特・杜拉斯,我们得以用最煽情的语调来复述这个传奇的《情人》,甚至把这段情话作为酒令、作为表白。可是,杜拉斯的情人有他唯美奢糜的质地,我们永远无法与她的车辙重合。
情人并不是单纯的身体叙事,在历史对它的禁锢与时髦化之间,也曾左右摇摆。话说禅宗有三重境界,第一层是看山只是山,第二层是看山不是山,第三层是看山还是山。那么,让我们还原到生活的本真吧,只要有情,即是情人,当好情人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境界第一层:情欲才是情人
"我宁愿做别人的情人。"黄真真导演的纪录片《女人那话儿》(The Women' Private Part)采访了一个专做二奶的女人,她理直气壮地宣扬自己的理论。因为,做二奶可以用身体换取各种享受,但却不用担当同甘共苦的责任。古希腊的雄辩家德莫斯特尼斯有话为证:"我们拥有妓女为我们提供快乐,拥有侍妾以满足我们的日常需要,而我们的妻子则能够为我们生育合法的子嗣,并且料理家务?quot;仿佛天下女人尽入彀中,区别只在于她们是短期的、中期的还是长期的
而已。
众所周知,西方文明是一个"罪感"社会,性被置于罪愆的刀锋边缘来回滑动;而在中国这个"耻感"社会中,性又常常处于羞辱和轻薄的状态。情欲总是被缺席审判,最好的辩词不外就是其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繁衍,有利于社会的团结和稳定。这个逻辑在中国尤其重要。在过去几十年乃至几千年里,真正被舆论和宗法所认可的理想夫妻关系是这样的:他们是爱人同志、伴侣、配偶、老伴,谈男女朋友是"处对象"、"解决个人问题"、"终身大事",把感情隐藏在人生程序背后,强化了其社会属性,但是把两人拉在一起脸对脸朝夕相处的感情与爱情,在这里却永远面目模糊。而情人压根就是一个被痛殴的贬义词,充满了含混、暧昧的情色。直到这些年,自觉自发以管别人闲事为乐的风化警察才没那么吃香了。
禁欲主义的后果是造就了一大批性冷淡的女人和一大批道貌岸然的男人。一位研究宋明清俗文学的博导说,他发现,虽然朱熹和二程的理学已经开始抬头,但整个有宋一代,有点名气的词人诗人只有一位没有嫖过妓,那就是--李清照。
而当代中国那数十年视谈情说爱为大不韪的历史,又是一根扯得过狠失去弹性的橡皮筋,如今的社会观念反弹起来个个男人都以外面豢养着情人为荣耀,甚至还纷纷拍出《牵手》、《来来往往》、《一声叹息》等等电影为之张目。婚姻沦为信息不对称下的套。家中的女人就算美丽温柔,心理上已沦为黄脸婆,只能贤慧着、敦厚着,或者泼辣着、刻薄着,即使男人不舍得与之离婚,多半也是出于对其功能性的考虑。而外面用不着负担责任与义务的情人,反而更纯粹地成为性幻想的对象。
女人也勇敢地投身于这股潮流中,也在想象力匮乏的婚姻之外游走,李银河的《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就捕捉到大量在第三情中"五里一徘徊"的女人,她们渴望拍一场正宗的拖。
大约三千年前,两个美丽的女人朝赫拉克勒斯走来。卡吉亚肌体丰盈而柔软,她说:"我会领你走在最快乐最舒适的道路上,你可以尝到各式各样欢乐的滋味。"阿蕾特质朴甜美,气质剔透,她说:"与我在一起,你可以听到生活中最美好的声音,领略到人生最美好的景致。享乐和美好尽管都是幸福,质地却完全不同。"阿赫就和我们一样隐隐感觉到了,这两个女人,一个将通向邪恶,一条将通向美好。她们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托马斯的情人萨宾娜和妻子特丽莎,是张爱玲笔下让佟振保犹疑不定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也是郝斯嘉那狂野的丈夫白瑞德和绅士的性幻想对象卫希礼。在身体的战场上,配偶是有营养却乏善可陈的例汤,而情人,那应是一朵旁逸斜出的恶之花,发着妖冶的光。
境界第二层:妻子也是情人
许多年以后,我可能会忘记大话西游那段被转引7,270次的"曾经有一段真诚的爱情……",但我还会记得起一个细节,它来自池莉的小说《你以为你是谁》。主人公的姐姐陆掌珠是个品味低俗的织袜女工,刚刚失业,当变了心的大款丈夫要离婚时,一家老小正商讨怎样为她讨生活费,她却宁死不离。她说:"我非常、非常爱他。"
就像锣鼓"锵锵"一声响,我和陆掌珠的一家一起,吃了一个惊吓。这和我们对她们的想象是那么不同。那些仿佛已经被时代的潮汐滞留在沙滩上的人们,他们固执地不肯退出,原来往往是因为他们还在爱着,以一种我们所不能察觉的方式在爱着。只是爱情没有到别离的时候,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深浅。《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孙海鹰和吕丽萍,相濡以沫,不是情人是什么?不怪我们不懂,而是那一代人太低调了,太不善于表达感情了--或者说夹杂在柴米油盐中的争争吵吵就是那一代人表达爱情的方式。说具体一点是外表冷漠内心狂热,说白一点是闷骚。没理由相恋可以没有暗涌。他们的燃情对象就是自己的妻子、自己的丈夫,他们就是那个厮守一辈子的情人。
西方学者理尔・莱梅尔在研究中世纪的上层社会的歌曲中发现,有的女人把自己打扮得年轻漂亮,她管自己叫做女朋友,而不叫妻子,她称自己的爱人为男朋友,意思是他们俩是通过一根爱的纽带联系在一起,而不是通过法律和宗教的纽带捆绑在一起的。这个作派显然惊人地前卫,直到过了近一千年才好不容易流行起来:艺人任达华和名模琦琦结婚之后,任达华仍然语不惊人死不休地示爱:"琦琦不是我的老婆,她永远是我的女朋友。"
男人们杜撰出的好太太往往是这样的:在客厅里像个贵妇,在厨房里像个主妇,在房间里像个荡妇。姑且不质疑男权的叵测居心,想想其展示给男人一种多么美好的前景吧:娶一门好老婆,则有一个好情人,而且远胜一个好情人。所以今日几乎所有广告的诉求中,中产的形象都有温柔美丽的娇妻与活泼可爱的稚子作伴,琴瑟和谐、其乐融融,给圣经中的这句"任何找到妻子的人都找到了好东西",提供了充分的论据。1/3情,1/3性,1/3亲密,情到浓时,在一起吃饭也是销魂的。
至今,西方的婚礼誓言听起来仍不同寻常的美丽:"我愿意她(他)作为我的妻子(丈夫),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彼此相爱、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听听,婚姻的重心依然是落在爱情上!西方纷纷叫嚷主流价值观重新回到了家庭那里。《教父》里那个杀人无数的艾尔・帕西诺说过的话极有意味?quot;一个没有时间陪家人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子汉。"社会学家玛丽莲・亚隆在《老婆的历史》一书中由说:"爱情,在西方世界已变成婚姻的同义词。"
境界第三层:有情即是情人
美国HBO电视剧《性与城市》的名言"欢迎来到不纯真年代"正在风行。没错,玛丽莲・亚隆是说过西方的爱情与婚姻等同,可她也没有忘记告诉我们,有一半的美国妻子将会看到自己的第一次婚姻以离婚而告终,还有整整40%的第一胎婴儿属于非婚生子。在这个欲望时代,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妻子这个词不再是暗示一个女人应当由她的丈夫供养,不再是享受性生活和家庭欢乐的唯一途径,甚至不再是当***惟一途径。但是,礼崩乐坏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至少我们不必天天被一群道德家追着赶着耳提面命,过我们自己的生活。因为我们想要的幸福,不再单一地靠稳定的婚姻来供给,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是平淡而单调乏味的幸福,是狂热而跌宕起伏的激情,还是两者的混合?
正因为盛载我们情感方式的容器太多了,大家不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爱情只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方面,远不是全部。至于感情,合则来,不合则去,最要紧开心。不像杜丽娘和林黛玉时代,要追求幸福,她们只有爱情一条道路可走。黄舒骏有首《谈恋爱》中唱道?quot;我们要天天思念,但不要天天相见。"作家棉棉在身体写作之后,忙着离婚,忙着争夺女儿的抚养权,据圈内人描述,她正心满意足地和一个男人保持一种"远距离的亲密关系",虽然一年只能见两三次。别人可能觉得不好想象,可是,当事人觉得这种远距离最香艳,这就足够。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日渐成为一种新主张。爱情或曰男女之爱,远远不能满足我们饕餮的胃口。在一个"说真话"的游戏中被问道:"如果你必须两者选一,你是愿意做一个博学而无法与人交流者,还是一个特别善于与人打交道而无学问的人?"在场所有人都选择了后者。人是社会动物,我们每天自觉不自觉地接触那么多人,亲人、朋友、同学、客户甚至陌生人都是我们情感的投射对象。他快乐,所以我快乐。
写情圣手、作家劳伦斯说:"自己活也让别人活,自己爱也让别人爱。"进入大学的第一天,那个年轻的班主任就对我们说:同班同学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你们要相亲相爱。那是我听过的最肉麻的情话。我们果然也在这个魔咒之下兄弟姐妹了四年。工作以后,我们又面临一个困境:工作八小时,十七点半下班可以加班到二十七点半。呆在办公室里的时间比呆在家里还长,和同事面对面的时间比跟妻子丈夫的还长。天天和那几张老脸泡在一起,吃饭喝酒泡吧,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事如果干得好,就叫做办公室恋情,干得不好,就叫做同事文化。极端的如日本,更是一辈子都生活在集体主义的温暖大家庭里。工作得快乐,重要性甚至不亚于找到一个好对像。
某时尚杂志的编辑每次打电话给我,必是以柔声的"亲爱的"为开头。人人都说我爱你,这个曾让人耳热心跳的词就这样恶俗起来了。市场部的Dudi也说:我对客户比对我的男朋友还要温柔。甚至一些白领,还会时不时收到客户的月饼和巧克力。无怪乎那些久经商战的资深人士说:对待客户要像情人一样温暖。这些不是花言巧语,不是虚情假意。要快乐,唯有坦然、诚恳、天然,像爱上自己那样爱上别人?quot;我是真心诚意的。"爱没有别的愿望,只要成全自己。
香港著名传媒人施养德对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每天认识3个人。有时没有达到预期,他就会去街边找卖水果的老太太去聊天。在他看来,与人交往即是快乐,可选择自己喜欢的交往方式便是自由。每一个人,都是我们潜在的情人。这是一个泛情人的时代,把所有人当作情人,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向度中寻找到自己的有情人,也拥有更多的幸福的可能。
让我们即刻开始这段感情吧,方式不限。